❶ 世界上放電能力最強的魚是什麼
01 電鰻
電鰻能產生足以將人擊昏的電流,是放電能力最強的魚類,輸出的電壓可達300~800伏,有水中的"高壓線"之稱。
世界上能放電的魚類有數十種,其中放電能力最強的當屬電鰻。電鰻在水中有“高壓線”之稱,能在短時間內輸出高達800伏的電壓,足以將人擊昏,因此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魚之一。而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它們並不會電到自己。
電鰻是一種淡水魚類,體長可達2.5米,體重可至20千克。這類魚的背部呈灰黑色,腹部為橙黃色,體表光滑無鱗,尾部特別長,占體全長近五分之四,尾部下方有一條長長的臀鰭,是它們主要的游泳器官。它們的尾部還有一個特殊的構造,就是脊髓兩側有兩對長梭狀的發電器,能輸出300至800伏的電壓。
電鰻主要生長於熱帶及溫帶地區水域,它們出生於海中,但是在淡水內生長發育。它們往往晝伏夜出,捕食魚蝦、甲殼動物和水生昆蟲等。當它們要捕食時,會悄悄地游近魚群,連續放出電流,將獵物電暈甚至電死,然後再吞食它們。因為電鰻沒有牙齒,不能牢固咬住獵物,所以每一次電擊都要保證獵物不會再有力氣反抗。
電鰻體內有一些細胞就像小型的疊層電池,當它被神經信號所激勵時,能陡然使離子流通過它的細胞膜。電鰻體內從頭到尾都有這樣的細胞,就像許多疊在一起的疊層電池。當產生電流時,所有這些電池(每個電池電壓約15伏)都串聯起來,這樣在電鰻的頭和尾之間就產生了很高的電壓。許多這樣的電池組又並聯起來,這樣就能在體外產生足夠大的電流。用這些電流足以將它的獵物或天敵擊暈或擊斃。淡水裡的電魚需要更多的電池串聯在一起,因為淡水的電阻較大,產生同樣的電流需要更高的的電壓。
電鰻的放電器官在身體的兩側,而且它大部分的身體或重要的器官都由絕緣性很高的構造包住,在水中就像是一個大電池。電流由電阻最小的通路經過,所以在水中放電時,電流會經由水(電阻比電鰻身體小)傳遞,電鰻並不會電到自已。但如果電鰻被抓到空氣中,因空氣的電阻比它身體的電阻更大,放電的話就會電到自已了。另外,如果電鰻受傷使兩側的絕緣體同時破損的話,放電時就會像兩條裸露的電線一樣發生短路的現象。
電鰻的放電特性啟發人們發明和創造了能貯存電的電池。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干電池,在正負極間的糊狀填充物,就是受電鰻發電器里的膠狀物啟發而改進的。
❷ 電鰻是如何能夠放電的
自然界總有動物,它們為了適應環境,為了捕捉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有自己的超能力,有些動物連最高級的捕食者都碰不到。說到陸地上最高級的捕食者,人們都想到獅子,但有些動物會發出外號扁平的哥哥的蜜獾,每天在打仗或打仗的路上,這種好鬥的性格連獅子和老虎都被戲稱為三分,毒蛇毒蠍和蜜蜂都是那盤中餐。水裡也有魚,就連水裡的鱷魚和人魚都躲著它。憑借自己強大的放電能力,可以讓這些水裡的國王瞬間暈倒。抓住那個小魚蝦更容易。因為可以說是動物界的奇跡,所以也被稱為水下高壓線。
電鰻的放電器官在身體兩側,大部分身體的重要器官集中在身體的前部,被絕緣性好的皮下脂肪組織包圍。在河水中,電流就像大電池一樣,被阻力最小的通道通過,所以在河水中放電時,河水的阻力比電鰻的身體小,所以電流通過身體表面而不是身體內部傳遞給水。如果把電鰻抓住在空氣中,空氣的阻力會比電鰻的身體大,所以一旦電鰻在空氣中放電,就能給自己供電,如果電鰻受傷,兩邊的絕緣體同時破損,放電時暴露的兩根電線一樣短路的現象會傷害到自己。在所有能發電的已知動物中,電鰻是最可怕的,電場魚釋放的電力是人體安全值的數百倍。電鰻這是因為電鰻身體的特殊結構。
❸ 海洋里有哪些動物的身體能放電
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產生電,僅僅是魚類就有500餘種 。人們將這些能放電的魚,統稱為「電魚」。
各種電魚放電的本領各不相同。放電能力最強的是電鰩、電鯰和電鰻。中等大小的電鰩能產生70伏左右的電壓,而非洲電鰩能產生的電壓高達220伏;非洲電鯰能產生350伏的電壓;電鰻能產生500伏的電壓,有一種南美洲電鰻竟能產生高達880伏的電壓,稱得上電擊冠軍,據說它能擊斃像馬那樣的大動物。
電魚放電的奧秘究竟在哪裡?經過對電魚的解剖研究, 終於發現在電魚體內有一種奇特的發電器官。這些發電器是由許多叫電板或電盤的半透明的盤形細胞構成的。由於電魚的種類不同,所以發電器的形狀、位置、電板數都不一樣。電鰻的發電器呈棱形,位於尾部脊椎兩側的肌肉中;電鰩的發電器形似扁平的腎臟,排列在身體中線兩側,共有200萬塊電板;電鯰的發電器起源於某種腺體,位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約有500萬塊電板。單個電板產生的電壓很微弱,但由於電板很多,產生的電壓就很大了。
❹ 陸地上有能放電的動物嗎
鰻魚和其他幾種魚雖然可以放電,但它們不可能生活在陸地上,而對於所有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來說,它們又完全不具備這種技能.
蒙古內陸的戈壁沙漠里據說有一種世界上最奇異、最難以琢磨的怪物——「死亡之蟲」.當地人關於這種動物的傳說已流傳了幾個世紀,直到今天仍不時有人聲稱目擊過它.你可以想像一下,它能吐出像硫酸一樣的腐蝕性液體(甚至可以腐蝕金屬),眼睛中放射出的電流甚至能夠殺人
但這只是傳說,空氣不像水那樣導電,所以理論上來說沒有,除非電壓特別大,就可以以放電的方式釋放電流(如閃電)
❺ 用什麼可以給汽車蓄電池放電
在蓄電池上接一隻汽車上的前大燈,即可給蓄電池放電。放電時,應該監測蓄電池電壓,如果低於10V後,應停止,否則過度放電會損壞蓄電池。並接二隻前大燈會縮短放電時間。
❻ 鰻魚為什麼能夠放電
即電鰻(鰻魚的一種)的放電能力來自於它特化的肌肉組織所構成的放電體。肌肉組織幾乎都能放電,占其身長的80%以上,有數以千計的放電體。
電鰻的頭部是負極,尾部是正極,每個放電體約可製造0.15伏特的電壓,而當數千個放電體一起全力放電時的電壓便高達600~800伏特,但這種高電壓只能維持非常短暫的時間,而且放電能力會隨著疲勞或衰老的程度而減退。
電鰻能自由控制要放出什麼程度的電力,一般認為電鰻放出低電力的目的是在警告、試探或偵測。電鰻之所以能不被自己或同類電到,那是因為電鰻體內的脂肪組織有很好的絕緣作用,而且電鰻本身已很適應微弱的帶電環境。
(6)什麼可以放電擴展閱讀
外形特徵
行動遲緩,棲息於緩流的淡水水體中,並不時上浮水面,吞入空氣,進行呼吸。體長,圓柱形,無鱗,灰褐色,長可達2.5公尺,重可達20千克。背鰭、尾鰭退化,但占體全長近4/5的尾,其下緣有一長形臀鰭,依靠臀鰭的撥動而游動。
尾部具發電器,來源於肌肉組織,並受脊神經支配。能隨意發出電壓高達650伏特的電壓。體表光滑無鱗,背部黑色,腹部橙黃色,沒有背鰭和腹鰭,臀鰭特別長,是主要的游泳器官。有兩對形狀為長梭形的發電器,位於尾部脊髓兩側。
電鰻尾部兩側的肌肉,是由有規則地排列著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組成,薄片之間有結締組織相隔,並有許多神經直通中樞神經系統。每枚肌肉薄片像一個小電池,只能產生150毫伏的電壓,但近萬個「小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
❼ 哪些可以產生放電現象如題 謝謝了
帶電物體失去電荷的現象叫做放電,常見的放電現象有以下幾種: 接地放電 地球是良好的導體, 由於它特別大, 所以能夠接受大量電荷而不明顯地改變地球的電勢,這就如同從海洋中抽水或向海洋中放水,並不能明顯改變海平面的高度一樣。如果用導線將帶電導體與地球相連,電荷將從帶電體流向地球,直到導體帶電特別少,可以認為它不再帶電。(如果導體帶正電,實際上是自由電子從大地流向導體。這等效於正電荷從導體流向大地。) 生產中和生活實際中往往要避免電荷的積累,這時接地是一項有效措施。 尖端放電 通常情況下空氣是不導電的,但是如果電場特別強,空氣分子中的正負電荷受到方向相反的強電場力,有可能被「撕」開,這個現象叫做空氣的電離。由於電離後的空氣中有了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空氣就可以導電了。空氣電離後產生的負電荷就是電子,失去電子的原子帶正電,叫做正離子。由於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導體上的靜電荷總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說來分布是不均勻的,導體尖端的電荷特別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氣中的電場特別強,使得空氣中殘存的少量離子加速運動。這些高速運動的離子撞擊空氣分子,使更多的分子電離。這時空氣成為導體,於是產生了尖端放電現象。 尖端放電在技術上有重要意義,高壓輸電導線和高壓設備的金屬元件,表面要很光滑,為的是避免因尖端放電而損失電能或造成事故。 火花放電 當高壓帶電體與導體靠得很近時,強大的電場會使它們之間的空氣瞬間電離,電荷通過電離的空氣形成電流。由於電流特別大,產生大量的熱,使空氣發聲發光,產生電火花。這種放電現象叫火花放電。 火花放電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乾燥的冬天,身穿毛衣和化纖衣服,長時間走路之後,由於摩擦,身體上會積累靜電荷。這時如果手指靠近金屬物品,你會感到手上有針刺般的疼痛感。這就是火花放電引起的。如果事先拿一把鑰匙,讓鑰匙的尖端靠近其他金屬體,就會避免疼痛。在光線較暗的地方試一試,在鑰匙尖端靠近金屬體的時候,不但會聽到響聲,還會看到火花。 在一些工廠或實驗室里,存在大量易燃氣體,工作人員要穿一種特製的鞋,這種鞋的導電性能很好,能夠將電荷導入大地,避免電荷在人體上的積累,以免產生火花放電,引起火災。 閃電 帶電雲層之間或帶電雲層和地面之間發生強烈放電時,產生耀眼的閃光和巨響,這就是閃電。閃電的放電電流可以高達幾十萬安培,會使建築物遭受嚴重損壞。這就是雷擊。為了避免雷擊,人們設計了避雷針。避雷針是針狀金屬物,裝在建築物的頂端,用粗導線與埋在地下的金屬板相連,以保持與大地的良好接觸。當帶電雲層接近時,大地中的異種電荷被吸引到避雷針的尖端,並由於尖端放電而釋放到空氣中,與雲層中的電荷綜合,達到避雷的目地。 閃電也有積極的意義。閃電產生的高溫使空氣中的氮和氧化合,隨雨水降至地面形成硝酸鹽。這些硝酸鹽是天然的氮肥,閃電過程中產生的臭氧,能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受過量紫外線傷害。原始生命起源於有機物分子,有一種生命起源學說把最初有機物分子的產生也歸功於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