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失眠按哪個部位可以快速入睡
失眠按哪個部位可以快速入睡
失眠按哪個部位可以快速入睡,睡覺質量對於大家來說是很重要的,睡覺是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動,在每天我們睡眠不足的時候還需要「補覺」,有的人經常失眠的,經常失眠對人體的危害特別大,下面看看失眠按哪個部位可以快速入睡。
失眠按哪個部位可以快速入睡1
1、神門穴
神門穴,心藏神,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由於神門穴有安心養神,補益心氣的功效,我們可以每次按壓5-10分鍾,改善心火旺造成的失眠。神門穴位於手腕處,掌心朝向自己時,手腕關節的橫紋,骨頭之間的凹陷處。
2、三陰穴
可以疏通脾腎之經氣,為足三陰經穴(肝、脾、腎)的交會穴。在腳踝內側上三寸,脛骨後凹陷處用四指按壓踝骨上,用拇指按壓5-10分鍾。
3、印堂穴
在額頭上兩眉毛內側中間的凹陷處,可以按壓5-10分鍾。印堂穴可以有安神調節督脈經氣的作用。
失眠會令我們睡眠質素變差,同時會影響我們健康,想一覺睡到自然醒來,我們可以在睡前飲用推薦的龍眼棗仁飲,酸棗仁能安睡,改善睡眠問題。
龍眼棗仁飲
材料∶酸棗仁10g 龍眼肉10g 百合10g
做法∶將以上三款材料加水煮成汁,可按個人口味加糖,即可飲用。
失眠按哪個部位可以快速入睡2
內關穴:內關穴位於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即每個人自身大拇指的寬度為1寸,下同),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神門穴位於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後方。這三個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鍾,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神門穴:在手腕部,手腕掌側橫紋的尺側一段,尺側的.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取穴的時候可以把手掌朝上,手掌小魚際上角有一個突起的圓骨,從圓骨的後緣向上用手按,能按到一條大筋,這條大筋外側緣與掌後橫紋的交點就是神門。
心主神明,心藏神。看名字就知道,神門這個穴位善治「神」之疾病。神門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五臟有疾取之十二原」,所以神門通治各種神志疾病。
百會穴:在頭頂,前發際直上正中5寸。大家看看人體經絡穴點陣圖就知道,百會是手三陽經、足三陽經、足厥陰經、督脈的交會處,通常所說的「三陽五會」就是百會。
百會有提陽氣、醒神開竅的作用,能夠治療氣血不足、肝火旺盛、風邪侵襲引起的各種頭昏、頭疼,我們臨床上常將它作為治療頭頂痛的首選穴。
治療失眠,單獨灸百會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臨睡前做一做。先將百會周圍的頭發分開,讓頭皮露出來,然後將艾條點燃,置於離頭皮2厘米左右處溫和灸,以頭皮感覺到溫熱為度。
如果感覺有點兒燙可以將艾條移遠一點兒。每天晚上灸15分鍾左右,有利於入睡。這個方法對婦女產後失眠效果尤其好,患產後失眠的人,使用這個方法,每天灸1次,一般連續灸四五天就能治癒失眠問題。
失眠按哪個部位可以快速入睡3
內關穴
內關穴歸屬手厥陰心包經,有幫助入眠,可調節自律神經,對於改善陰虛火旺型失眠有著很好的療效。
取穴位置:手掌向上,在腕橫紋中央正上方約2 吋處,於手掌長肌腱與橈側腕曲肌腱之間。
按摩方式:以拇指按壓穴位,每次5秒鍾,於早晚、左右手各按5分鍾。
太沖穴
太沖五行屬土,瀉肝火,其如肝臟的保護將軍,具有補充氣血,疏肝理氣,志定安神的作用,因肝火擾心而不寐的患者尤適合取太沖穴。
取穴方法:足背,由第1、第2趾間縫紋頭向足背上推,至其兩骨聯合前緣凹陷中(約縫紋頭上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按摩方法:以空的塬子筆筆頭按壓3秒後停為1次,連續按壓7次。
三陰交
三陰交穴是肝經、腎經、脾經,三經的交會點,可以調節內分泌及肝、腎、脾經。此穴乃心氣出入之門戶,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
取穴方法:取穴時,先找到內踝尖,再將四指並攏來確定內踝尖上 3 寸這一點, 再找到脛骨後緣,即是三陰交穴。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揉1分鍾為1回,早、中、晚都可各做1回。
❷ 失眠治療的穴位按摩法
失眠治療的穴位按摩法
失眠治療的穴位按摩法,在失眠的時候想睡都睡不著,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失眠該怎麼辦,不妨試一下中醫的穴位按摩療法。今天我為大家介紹失眠治療的穴位按摩法,希望對失眠的你有幫助。
失眠治療的穴位按摩法1
1、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用中指螺紋面按揉2分鍾。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用中指螺紋面按揉2分鍾。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2、攢竹穴
位置:兩眉頭凹陷處。
操作: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鍾。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的凹陷處。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鍾。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太陽穴1分鍾。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4、安眠穴
位置: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鍾。具有鎮靜助眠的作用。
失眠治療的穴位按摩法2
失眠的原因主要為臟腑機能紊亂,所以治療失眠我們可以運用交通心腎、調節氣血的手法。中醫指出,經常失眠可以按摩這三個穴位:內關,神門,三陰交。
1、內關穴
位於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即每個人自身大拇指的寬度為1寸,下同),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2、神門穴
位於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乃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位於掌側腕橫紋的尺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處。此穴乃心氣出入之門戶,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
3、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後方。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故能通調肝脾腎之經氣,達到健脾、益腎、養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統攝於脾,受藏於肝,內養於腎,心氣下交,則神志安寧。
❸ 失眠易醒怎麼辦常按這5個穴位,助你快速進入深度睡眠
隨時隨地困得不行,一到睡覺時間就睡祥鎮不著!
這個姿勢不行,那個姿勢不舒服,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
這是一場與自我的戰斗
可是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嘩芹快,工作、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淺眠、多夢、失眠成了這個時代的通病。#失眠#
正如陳奕迅唱的那首《全世界失眠》的,「一個人失眠,全世界失眠,無辜的街燈,守候明天……」
中國超過3億人,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折磨。
根據我國睡眠研究會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 38.2%。
人的一生有約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覺中度過的,偶爾一次的失眠,對 健康 沒什麼影響。
但長期失眠,就必須重視。
失眠是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
失眠的原因主要為外界刺激,臟腑機能紊亂,
引起入睡困難、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
將逐漸導致記憶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伴隨神經元細胞營養不良、萎縮,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失眠了不要急著吃葯,這幾個穴位先試一試,讓你睡個好覺。
1、神庭穴
中醫學認為,腦為元神之府。元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表現,受腦主宰。
神庭穴位於額上,與腦府相近,且督脈的循行是入絡於腦。神,天部之氣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該穴名意指督脈的上行之氣在此聚集。
常按神庭穴可以給予大腦良性刺激,改善腦疲勞狀態,又可調節精神,幫助睡眠。
位置:
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
按摩手法:
將左右手中指指尖垂直,相並置於穴位上,指背輕觸,用雙手中指指尖揉按,以感覺酸脹為度。每日可按揉多次,每次按揉約3~5分鍾。
2、安眠穴
安眠穴,如其名,對人體有很好地促進睡眠作用。 常用於治療 夜間難以入睡、睡後易醒、睡眠質量差 等症狀。
位置:
就在耳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
按摩手法:
將拇指指腹分別放於雙側穴位上,先揉後按,揉按結合,由輕到重,以按為主,分別操作,每穴按揉2鍾,以酸脹向四周擴散為宜。可在工作休息時間進行,每天三次。
3、內關穴
內關穴是治療失眠失眠,頭暈,高血壓,嗝逆,心律不齊等的首選穴位。
位置:
位於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按摩手法:
用手按揉2-3分鍾。
4、神門穴
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乃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有養心安神、治療失眠作用。
位置:位於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按摩手法:
用手輕輕按揉2-3分鍾。
5、三陰交
此穴乃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會穴,具有健脾、益腎、養肝、神志安寧的作用。
位置: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亂宴畢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後方。
按摩手法:
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按揉此 養生 穴位的手法同前。
在進行穴位按摩之前,最好先用 40度左右的溫水泡腳20分鍾,微微出汗即可 。
配以按摩具有改善失眠、促進睡眠的功效,長期泡腳和按摩對調理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哦!
❹ 失眠按什麼穴位有效果
中醫中常用於改善失眠的穴位為安眠穴,主要在耳後乳突部位進行按摩,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同時可以按壓湧泉穴、足三里、三陰交、合谷穴、內關穴等穴位,均可以改善睡眠,部分情況下按摩胸部,也可以改善睡眠。此類按壓穴位的中醫方法,可以起到安神作用並改善較輕度的失眠。
❺ 睡前按這三個穴位,每晚讓你深度睡眠,跟失眠說拜拜
文/ 養生 指南君!
失眠,指的是夜晚睡不著,或睡喚納著了有一點動靜陸旦就會被驚醒的狀態。經常發生於精神壓力大,易緊張的人群。每天高強度,十分緊張的日常工作中,失眠多發於年輕人。
一旦有了失眠的症狀,就會十分影響睡眠質量和工作學習狀態。並且是一個惡性循環,如果不加以干涉,結果會越來越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會提不起精神,工作學習效率也會下降。
1.按壓風池穴
聽到這個名字應該都不陌生,小時候在做眼保健操的時候會按壓這個穴位。在脖子後上方有一個凹陷處,這里有一個穴位,就是風池穴。
每天睡覺前按壓四個八拍,能起到緩解壓力,放鬆心情,調整平緩呼吸,進入最佳睡前狀態的作用。在按壓風池穴時手法力度要適中,手指輕微發力,能讓後腦勺感受到均勻的按摩感即可。每天按壓幾分鍾,睡眠質量會得到改善。
2.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膝蓋下方約五公分處的一凹陷。休息時可以找到此部位按壓,揉搓數分鍾,當感到足三里有發熱的感覺,就證明開始起作用了,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可以慢慢入睡了,並且睡眠質量也會提升不少。
3.按壓太沖穴
太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母腳趾和二趾間的間隙靠上三公分處。按壓此穴位可以與泡腳同時進行,泡腳時的水溫較高,可以促進腳的血液循環,此時再進行按壓,會早鏈擾有一種放鬆的感覺,這樣再去入睡,會安心舒適。
每天按壓三四分鍾,感受到穴位的發熱和放鬆即可。重點是身心得到了放鬆,最平和的狀態最容易產生困覺。堅持按壓,會有奇效。
1.不要熬夜。當今競爭力太大,加班時間長,每天都是精神高度緊張的去工作,一下子就工作到晚上九點左右,甚至凌晨,為了不讓自己犯困,喝咖啡和濃茶的不在少數。
一次兩次不礙事,時間久了,作息不規律,經常凌晨才入眠,打破了正常的生物鍾,就會出現失眠現象,嚴重時會有精神衰弱。
2.遇事不要慌,雖然每天都很緊張,但也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情緒和心情不要有很大的波動,辦事慢慢去解決就可以了,一步一步慢慢來,穩扎穩打,效率也會很高的。緊張只會導致忙中出錯,事倍功半,無休止的往復,影響休息時間。
3.做不完的工作就休息休息再做。今天做不完,到了休息時間,就不要再做了,保持一個良好的作息規律。這一點對人體 健康 很重要。只有好的精神狀態才能完成高質量的工作學習。所以,要想有充沛的精力應對競爭,就必須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
4.提高身體素質,參加 體育 鍛煉。每周3-4次的運動可以加快新陳代謝,改善精氣神,防止失眠。比如餐後散步,早起晨跑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鍛煉項目,這樣有利精神放鬆,使人的睡眠中樞工作正常,入睡順利。
5. 健康 飲食,少吃油膩。多吃粗糧和高膳食纖維的食物。油炸食品吃多了會引起消化不良,也會影響睡眠質量。正確的做法是營養均衡,什麼都不多吃,也不是什麼都不吃。
6.不要網抑雲。睡覺前不要思考一天中難受的事或悲傷的事。睡前什麼都不要去想,就平緩呼吸,慢慢去放鬆,去睡眠就好。
❻ 失眠按什麼穴位-治療失眠的穴位方法
目前治療失眠,常用的穴位有內關穴、神門穴、太沖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及湧泉穴,能夠有效的改善機體的失眠問題。除此之外,您可以臨睡前洗熱水澡、使用熱水泡腳或飲用熱牛奶等,都能幫助改善睡眠的質量。失眠按摩以下幾個穴位最快可以入睡:第一、安眠穴,此穴是最簡單而且最直接治療失眠的穴位,位於耳後乳突處,翳風激老仔穴和風池穴中間的連線上。第二、神門穴,此穴位於腕橫紋尺側端,按摩此穴可以促進睡眠改善失眠症狀。接著,再藉助電吹風對足三里到三陰交等穴位吹暖風,此時選擇的溫度以機體感到舒適為宜,如果此時再選擇指壓這兩個穴位,進行後機體往往會存在有一定明汪的睡意。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該穴位還有利尿的含吵作用,因為最好是能夠在白天對其進行刺激,再用拳頭對失眠穴敲擊200次左右即可。
❼ 長期失眠想睡卻睡不著,按身體的哪幾個穴位,能快速入睡
長期失眠想睡卻睡不著,按身體的哪幾個穴位,能快速入睡?
點擊失眠專用穴位:
1、內部間隙:前臂內側,手腕橫線2英寸。內關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側支點。如果心臟被視為體內的君主,心包可以被視為君主居住的宮殿。心包具有代替心臟和接受邪惡的功能。心經的側支點調節心包的功能,也就是說,它們調節心臟的功能。神門和內關的比賽,可以讓人心平氣和。大多數針灸師都將其作為失眠的主要治療點。
❽ 失眠除了吃安眠葯,按摩也可以促進睡眠,按哪些穴位促進睡眠
1,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後方。這三個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鍾,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太溪穴。腎虛或陰虛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腎經的原穴。經常按摩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效。
3,太沖。腳背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後,在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就是太沖穴之所在。每晚臨睡前花10分鍾來按摩,有明顯的酸、麻、脹、痛的感覺為准。那些平時容易發急、火氣特旺的人以及平時愛生悶氣、不愛言語的人,經常按一按太沖穴,心情就會舒暢一些,失眠的症狀也會緩解。
4,湧泉。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穴處,做前後反復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地拍打湧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可補腎安神。經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的功效。
❾ 最近總多夢失眠睡不好,按摩哪些穴位好
不知怎麼了?最近失眠的人特別多,失眠是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DlMS),為各種原因引起入睡困難、睡眠深度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是一種常見病。
失眠對人的 社會 性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由於長期陷入對於睡眠的擔心與恐慌中,人會變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相當的缺乏自信,這些勢必影響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際關系,從而產生孤獨感、挫敗感。
失眠的經歷每個人都有過,有的是因為興奮或悲傷短暫失眠,而有的人則是經年累月睡不著,那麼失眠了該怎麼辦呢?
怕失眠就常按這8個穴位
1
安眠穴
位置: 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 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鍾。具有鎮靜助眠的作用。
2
攢竹穴
位置: 兩眉頭凹陷處。
操作: 用雙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鍾。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
印堂穴
位置: 兩眉頭連線的中點處。
操作: 用中指螺紋面按揉2分鍾。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4
太陽穴
位置: 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的凹陷處。
操作: 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鍾。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
5
率谷穴
位置: 耳尖直上1.5寸。
操作: 用雙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鍾。具有除煩鎮靜的作用。
6
內關穴
位置: 腕部橫紋上2寸。
操作: 用拇指端螺紋面輕輕按揉約1分鍾。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
7
三陰交
位置: 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操作: 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鍾。具有除煩安眠的作用。
8
神門穴
位置: 小指側腕部橫紋頭凹陷處。操作: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1分鍾。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失眠應該按摩哪些地方?
失眠症多是因為沒有正常的生活規律,精神緊張造成的。通過對膻中穴和風池穴的按摩,可以有效地緩解上述症狀的發生,改善睡眠。
造成入睡困難、睡眠深度過淺或頻度過短、早醒及睡眠時間不足或質量差等,原因主要有環境、個體、軀體、精神、情緒等因素。她建議,失眠者可嘗試自我按摩。
1
頭部按摩
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30次,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陽穴各30次。
2
耳部按摩
以雙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30,再揉雙側耳垂 30次,至紅為度。
3
腹部按摩
臨睡前取仰卧位,將雙手搓熱,環形按揉腹部,順時針和逆時針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還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
4
頸部按摩
以食指按摩耳後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頸項30次,以頸部有壓迫感為度。
5
足心按摩
晚上洗腳過後,以拇指按揉足心湧泉穴各90次,有強腎調肝安眠作用。
在睡眠用具以及睡姿方面頗有講究。應選擇一張舒適的床,睡姿以右側卧為好,可有利於肌肉組織鬆弛,避免心臟受壓。同時,要避免睡前興奮,勿進食,少飲水。建議睡前用熱水泡腳。此外,要想晚上睡得深,白天也應定期做適當的運動,建議選擇下午作為鍛煉時間。
提醒:安眠葯不能長期服
健康 的睡眠狀態應該是能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一般應維持7至8小時,但不一定強求,應視個體差異而定。專家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外,失眠者應主動積極尋求並消除失眠的原因,適當運用睡眠誘導,如聆聽催眠音帶,飲一杯熱牛奶,適當食用蘋果、香蕉、梨等一類水果。
對於安眠葯的運用問題,失眠者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按需服葯有利於治療失眠。但治療失眠不能只靠葯物,並非所有人都必須長期服用。
失眠是由於很多情況引起的,心臟病、脾胃失調、恐懼、抑鬱症、肺病、受風引起的頭疼、肩周炎、腰疼等均可造成失眠,看似無病卻有病,在治療上無法一概而論。
另外,臨睡前敲敲帶脈,對改善腸胃功能會起到促進作用,那時您就能「吃得飽,睡得香」了。
治療失眠按摩的順序
1
先取坐位,全身放鬆,全神貫注
1、用右手中間三指摩擦左足心湧泉穴;然後換成右足心。
2、雙手握拳,用拇指 關節沿脊柱旁兩橫指處,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2
然後脫衣仰卧於被蓋內,雙目自然閉合。
1、用手掌根部輕輕拍擊頭頂囟門處。
2、將兩手疊放在腹部,然後用手掌大魚際輕輕揉按中脘穴。
3、將兩手移至下腹部,然後用手掌大魚際徐徐揉按丹田。
4、用兩手食指第第二節內側緣從兩眉內側推向外側。
5、用兩手拇指端揉按風池穴。
6、用兩手中指端輕輕揉按太陽穴。
7、用兩手拇指羅紋面,沿兩側顳部由前向後推摩。
失眠按摩一組穴位:神闕穴、安眠穴、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谷、神門、內外關、足三里、三陰交、湧泉。按摩次數以大眠程度為准,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後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10分鍾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❿ 失眠了可以自己揉揉這四個穴位,很管用
失眠很多人都有過,尤其現在工作壓力大的人會經常失眠,失眠和人的精神壓力有很渣洞喚大的關系,想要睡個好覺,就必須要確保整個人是放鬆的,而不是神經緊綳。按摩一些穴位能緩解人的精神壓力,讓整個身體放鬆,這樣就能睡一個好覺。失眠的原因主要為臟腑機顫宏能紊亂,所以治療失眠我們可以運用交通心腎、調節氣血的手法。你可以按揉內關、神門、安眠穴、太陽穴這四個穴位,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很管用的,分享給你!
內關穴:位於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即每個人自身大拇指的寬度為1寸,下同),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神門穴:位於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神門穴是手少陰心經的原穴,乃心經原氣留止的部位,位於掌側腕橫紋的尺側,當尺側腕屈肌腱橈側處。此穴乃心氣出入之門戶,能養心安神,為治療失眠的主要穴位。安眠穴:位於耳後高骨後凹陷處,失眠時經常有酸脹感。太陽穴,大家不陌生,自己找吧。
按揉方法如凱:本人的經驗方法,首先仰卧,全身放鬆,先做3次深呼吸,然後呼吸保持均勻,先分別用大拇指揉對側手的內關1分鍾,神門1分鍾,微感酸痛為好;然後再換手同樣按揉對側手的內關、神門。用雙手拇指按於安眠穴,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鍾,最後再用中指緩緩按揉太陽穴,慢慢放鬆下來,就能入睡了,邊按揉可以邊數羊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