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鍛煉人快速反應的游戲都有哪些
鍛煉人快速反應的游戲主要有以下幾種:
1. 黑白塊 簡介:這是一個專門用於練習手速以及反應速度的游戲。 特點:游戲提供了四種不同的模式,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水平選擇合適的模式進行練習,有效提升反應速度。
2. 打地鼠 簡介:打地鼠游戲通過點擊從洞口冒出來的地鼠來鍛煉人的反應速度。 特點:游戲簡單有趣,能夠快速調動玩家的注意力,從而在游戲中提升反應能力。
3. 節奏大師 簡介:節奏大師是一款下落式觸摸音樂節奏類益智游戲。 特點:游戲在傳統敲擊音符玩法的基礎上加入了滑動音符的靈活操作方式,不僅考驗玩家的節奏感,還能有效鍛煉反應速度和手指靈活性。
Ⅱ 鍛煉反應能力的團隊游戲
鍛煉反應能力的團隊游戲
鍛煉反應能力的團隊游戲1
人數:
每組8個人
游戲目的:
考察反映力
游戲道具:
小紙條
游戲指引:
1) 游戲准備:組織者事先准備好幾個小紙條,每個紙條上寫一句三個字的話,如「熊來了」「我愛你」「天黑了」等。
2) 游戲規則:每個組出8個人,橫列站成一排,以「熊來了」為例,第一個人對第二個人說:「熊來了。」第二個人反問第一個人:「是嗎?」第一個人再次對第二個人說:「熊來了。」第二個人又一次聽到的時候,就傳遞給第三個人,依次類推。規則為,每個人第一次聽到傳遞的話語時要反問告訴自己的人「是嗎」,當第二次聽到的時候就傳遞下去。如果中間出錯,就要前氏重頭再來。以最後一個人大聲喊出來為准,看哪一組用的時間最短。
鍛煉反應能力的團隊游戲2
活動目的:
學習凝聚團隊共識的方法;釐清個人目標、定位團隊目標
器材場地:
空曠且平坦的室內或室外場地;12~16人一組,每組一條30M長的編織繩,每人一個眼罩
規則:
1、 活動前先發給每人一個眼罩,請所有夥伴戴上後,由訓練員將繩索整捆任意放置於活動場地的任一位置後,開始說明規則:
1) 請夥伴設法找到繩索,並將之排列成一個正三角形(邊長、角度相等),三角形頂端需朝向訓練員指定之方向
2) 過程中,手不可離開繩索,確定完成時,請全體蹲下(或將繩索平放在地上)
3) 如果要增加挑戰性,可限制執行過程中不可說話
分享重點:
1、 在共同任務中,是如何確定自己的方向?三角形的方向如何確認?
2、 實際的工作經驗中,你是如何協調出個人與團隊目標共同的一致性?如何釐清與定位個人&團隊目標?
3、 當三角形被放下時,是否每個人都很明確的知道自己與團隊的位置、方向?或者你是存有疑問?還是沒有意見,以大家的看法為主?在你的工作團隊中,是否也有類似的情形?
4、 執行或討論的過程中有沒有人對眾人的意見、想法做歸納、整合?如果有,你覺得這個角色有哪些功能?通常團隊中有沒有人扮演這個角色?
5、 當夥伴的意見無人整合、共識未形成時,你的感覺是?團隊有哪些狀況?
6、 蒙眼的過程中,最讓你困擾的是什麼(ex:不安全感、不確定性…)?實際的生活體驗是否有類似情形?
鍛煉反應能力的團隊游戲3
參與人數:
不限
時間:
10分鍾
場地:
不限
道具:
無
游戲規則:
1、 培訓師講這樣一個故事:
上中學的小雪很聰明,心算能力特別強。有一天,老師出了一道心算題,來考考她:
(1)有一輛公共汽慧首散車,載有32個人。到了一站上了18個人,下了2個人。
(2)到了另外一站上了5個人,下了21個人。
(3)然後又上了16個人,下了3個人。
(4)到了另外一站又上了4個人,下了17個人。
(5)之後又上了8個人,下了4個人。
(6)到了下一站又上了5個人,下了2個人。
(7)最後又上了3個人,下了10個人。
2、 講完後培訓師停下來,不說話,望著學員們,看看學員們的反應。這時,一定有學員大聲地說:「還是32個人。」
3、 培訓師大聲宣布:「不錯,車上還是32個人。但我想問的是這輛公共汽車一共停了多少站?有人能回答出來嗎?」
游戲編排目的:
讓學員們明白仔細聆聽的重要性,克服日常生活中按照主觀臆斷來做事的毛病。
相關討論:
1、 這種現象很普遍,為什麼我們認真聽了、努力算了,卻仍然沒能答對呢?我們為什麼就斷定別人一定會問這個問題呢?
2、 我們為什麼沒有耐心昕完問題呢?
鍛煉反應能力的團隊游戲4
活動名稱:生命之圈
活動目的:觀察力的訓練
器材場地:
12~16人一組,每組一個呼拉圈(每個呼拉圈有三到四種顏色更好)
規則:
1、 每組圍成一個半圓,由訓練員面對夥伴手持道具,開始宣布:
現在要進行的是一個很嚴肅、且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生命課題『生與死』
我現在用『1代表生』、『2代表死』(訓練員開始示範1與2的表示方式)
訓練員先將呼拉圈擺放一個位置(例如轉單數圈…等)後,然後說明:
『注意看,這是1』
訓練員再將呼拉圈改變擺放方式(例如轉雙數圈…、等),然後說明:『這是2』
分享重點:
1、 人們都習慣用親眼所見來判斷事情,當你所看到的.規則不斷被打破,你有什麼感覺?是什麼讓你改變原有的觀察模式而找到答案?
2、 過程中,你是否較多的時間都在觀看訓練員每次的示範動作、其它夥伴每次的行動?問題是否因此被解決了?你覺得自己的行動力夠嗎?
3、 當執著於動作、答案的對錯時,你觀察(發現)到什麼?當找到答案後,你又觀察(發現)到什麼?兩者有沒有不同?
4、 (過程中如果有人質疑訓練員的對錯時,較適合將這問題提出)當我們面對問題而無法解答時,你是先換個方向、反問(反求)自己,還是先質疑別人?在生活、工作中,有沒有相同或類似的情形?
5、 團體中可能有某些人不氣餒、不斷提供答案(意見),這對你會不會造成影響?是什麼?或者當團體越來越沉默,會不會讓你更不敢開口表達?在你的生活周遭,是否有類似例子?
6、 面對生、死的議題,你是否可以豁達的看待此問題?同樣的,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問題是你可以從容以對的?哪些是你避免去碰觸的?(這個部分可以請學員不必回答,改用寫的;如果願意,事後可以找一位你願意與他分享的人,彼此討論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