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數學游戲
什麼?玩游戲也能幫助提升數學能力么?
當然!因為很多游戲在設計之初就參考了數學演算法和數學邏輯
今天,為大家介紹5種超好玩的小學生數學游戲
寓教於樂,邊學邊玩!寫作業寫累了,一起來玩會兒吧!
1
魔方
魔方是一種可以培養人的動手、動腦能力,訓練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專注力、記憶力、判斷力、想像力等的運動。它投入較少,不受時間年齡等的限制,也易於上手,不會感到乏味。
世界魔方協會授權代表在成員國地區內舉辦各種魔方賽事。在中國,魔方比賽有很多,幾乎每一個省份每一年都會有比賽
2
國際數棋
國際數棋由六角形棋盤和帶有兩對0—9數字的十枚棋子組成,棋盤內按照規律編有0—9十個數字,行棋前棋手要將各自的十枚同色棋子對號入座放入自己的陣營內。
國際數棋的基本行棋思路是:應用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向正對角內行棋,最後通過計算得分的大小來決定勝負。
網上可以買到數棋玩具。
有學者總結過玩國際數棋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促進作用:
(一)從知識與技能方面看,它對鞏固數學知識、強化口算心記的訓練、提高計算的准確性、提高數學成績、培養表達能力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國際數棋在行棋過程中要求要進行術語表達,從而可以培養學生一定的思維表達能力,言語表達能力,和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三)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來看,在行棋過程中學生的逆向思維、發散性思維與聚合性思維、猜想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3
算24點
算二十四點是大家比較熟悉也可能都玩過的游戲。
拿一副牌,抽去大小王後,剩下1~13(以下用1代替A)。任意抽取4張牌(稱為牌組),用加、減、乘、除(可加括弧,高級玩家也可用乘方開方與階乘運算)把牌面上的數算成24。每張牌必須用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麼算式為(9-8)×8×3=24。
最後,任何有益於孩子發展的游戲需要孩子自己喜歡,千萬不要強求,否則,適得其反,引起對數字的厭惡就得不償失了。
你最喜歡哪款數學小游戲呢?
2.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孩子到了四歲以後是需要對腦子進行提升的,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孩子是最重要的,培養孩子學好數學是非常關鍵的,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些數學類的游戲。下面看看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1
1、蝴蝶找花
玩法:卡片上大花一朵,分別有2~7的數字;蝴蝶卡數十張,每隻"蝴蝶"上有試題或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卡片-字排列,幫"蝴蝶"逐一找到與它身上的式題數量相對應"花",每人必須幫絕宏頃5隻以上的"蝴蝶"找到"花"。
2、母雞"下蛋
玩法:卡片上母雞各一隻,分別標有3~7的數字;"雞蛋"數十個,每個上面標有分解符號及一對數字;把幾只"母雞"按順序排列,按總數與兩個部分數的關系逐一把"雞蛋"送回"母雞"身邊。
3、撒樹葉玩法
雙面樹葉若干;卡片上方的中間有數字和分合符號、卡下面有一組一組的插入袋;1~6數字卡若干。按分解組合卡提供的數字取相應量的實物。把實物(樹葉或果殼)撒在膠板上,然後將其分成兩份,點數每份是多少,分別用數字表示(插在袋上),且每組數字分法不能相同。
4、小小統計員玩法
先讓幼兒用各種幾何圖形自由拼搭物體,並將其粘貼在統計表左邊的空白處,然後再從數、量、色、形等角度統計拼貼物體所用的幾何圖形片。引導幼兒按開頭統計所用圖形片的數量,並在統計表中填寫。
也可增加難度,在統計表左方塗上紅、黃、藍等顏色,然後統計出相應的圖形片數量,如紅色三角形有幾個,黃色圓形有幾個,藍色長方形有幾個等,並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統計結果。
5、開火車玩法
提供情景道具,玩開火車的游戲,讓幼兒鞏固練習6以內的序數,正確運用"第幾"表示物體順序。如: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的第幾號車廂找座位。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2
兒童學數學游戲
1、倒述數字
倒述數字要求兒童將大人口授的一串數字以相反的次序倒述出來,如口授123時倒述為321。在倒述數字時不容許看寫出來的數字,或自己用毛將口授的數字用筆寫下來。這要求兒童十分注意聽,馬上將數字記憶
同時要用心去想即是通過逆向思維將數字的次序倒著背出來。1987年調查中發現有8、5%的4歲兒童和72、5%的5歲兒童中能倒述2位數;有7、4%的5歲兒童,有74、5%的70個月兒童,有98、5%的76個月時能倒述3位數。1995年發現4歲時有82%人能倒述2位數,有25%人能倒述3位數
還有10、2%人能倒述5位、3、4%能倒述6位數。比內L-M量表要求7歲倒述3位,9歲倒述4位,12歲倒述5位,只有高智商成人才能倒述6位數。韋氏1950年指出,復述和倒述數字是一種測定智力的方法。如果成人不會復述5位數和倒述3位數,有90%的可能性診斷為智力低下和記憶缺陷,他們不能集中精力來完成任何艱苦的工作。
2、倒數數
倒數數就是從大到小倒著數數,如54321。學過用兒歌倒數的兒童從3歲半就能倒數10-1。兒歌押韻,順口:123,321,1234567,7654321。先學會背熟7-1,往上加10,9,8就很容易了。倒數的關鍵在10-9上,如重點練習100-99,90-89,70-69……
經過練習的兒童都能從自己背數的最大數倒數到1。1987年普查未經訓練的兒童,在44個月時有7、4%的兒童,在54個月時有75、6%的兒童能倒數5-1。在46個月時有10、5的兒童,64個月時有76、4%的兒童能倒數10-1。在48個月時有7、2%的兒童,74個月時有25、6%的兒童、80個月時有95、6%的兒童能倒數20-1
4歲兒童中有5、4%的孩子能倒數30-1,76個月時則有72、3%的孩子能倒數30-1。66個月時有8、2%的人會倒數50-1,其中有4、8的人會從100倒數到1。比內1916年量表將20倒數到1安排到8歲,國外許多專家認為7歲之前不可能從20倒數到1。
比內L-M1972年量表將此項取並陸消,作者認絕臘為中國兒童之所以能倒數數因為中文數字是單音,易於學習和背誦。尤其從11-20沒有規則的變化,所以較容易學會倒數數
3、分左右
我國兒童學會分清左右是因為早拿筷子,幾乎所有會拿筷的孩子都知道拿筷子的手是右手。個別左利的孩子也知道自己用左手拿筷子,所以從26個月就認識自己的右手了。家長經常同孩子在鏡前做游戲,孩子就會快速指自己的左眼、右耳、左肩、右膝、右夾肢窩,左肘等部位。
孩子分清鞋的.左右最早是23個月,多數是33個月,僅有個別獨立能力被剝奪者才拖到52個月。國外無論比內量表或格塞爾量表都認為兒童應在6歲時才能分清左右,連1978年麥卡錫的兒童游戲量表也規定5歲才作分左右的游戲測試。
分左右是認識空間方位的感知覺。住在北京和其他古老的有城牆的城市,孩子比較容易分清東南西北,幾乎4歲就分清楚了。在殖民地城市如廣州、上海、天津等地,即使許多成年人也未必能分清東南西北。所以空間方位的認知受地域的影響。
4、知道自己幾歲
從10個月起,如果大人問「你幾歲?」時,寶寶會豎起食回答,到15個月時就會自己說「1歲」。說話較遲的寶寶到28個月時就會自己說「兩歲」。但是比內量表和格塞爾量表都認為應當5歲才能正確回答自己折年齡。
5、畫正方形
3歲左右的兒童畫出的正方形要求至少有一個是直角。我國兒童從30個月就可以學會畫下方形,較遲的也在44個月學會了。因為許多漢字是正方形的,孩子們從閱讀中看慣了正方形文字
有些家長也讓兩歲半前後的寶寶學寫漢字,所以畫正方形對我國兒童來說,比較容易。學畫正方形的年齡比內量表規定為5歲,格塞爾規定為4歲半,平時篩查用的DSST量表(旨蘭克伯格1967)定為4-5歲。
6、認識硬幣和找錢
在50個月時有74、6%的兒童會認3種硬幣,到53個月時有76、8%的兒童會用1和2分湊成5分,或1角,5角湊成1元。有78、2%的5-6歲兒童學會用硬幣做買賣的游戲。
比內規定6歲時能認4種硬幣,美國有1分,5分,1角,25分四種。比內L-M量表規定在9歲時學會找錢,即從35分之內找錢。我國錢幣10進制,可能較容易,不過提前3-4年也很可觀了。
4一10歲兒童數學游戲3
兒童學數學游戲
一、玩積木
積木是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的最佳工具。通過搭建積木、拼裝積塑,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立體意識。
提 示:
1、在和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出要求,比如「我要那個正方形的積木」,「不,這個短了,我要那個長方形的……」並和孩子一起動手搭建,由此來幫助孩子認識幾何圖形、建立空間意識。
2、可用積木搭出各種立體造型,然後引導孩子從各個方向進行觀察,並利用想像能力,和孩子一起將造型拼補完整。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思維的靈活性和空間想像力。
二、搭火柴棒
火柴棒是家庭中的普通之物,但當你用它來「玩」數學時,你就會發現它的神奇之處。它可以搭出很多美麗的圖形,也可以搭出一些數字。通過搭數字的游戲,能讓孩子靈活掌握數字間的變化特徵,加深孩子對數字的印象。
提 示:
1、家長可先用火柴棒搭出0~9一共10個數字,孩子出於好奇也會跟著一起搭。然後家長可通過移動數字中的一根火柴棒的位置,把這個數字變成另外一個數字,比如,把左邊下面的火柴棒移到右邊的上面,結果6就變成9。在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往往會玩得興致勃勃。
2、引導孩子用火柴棒搭出各種圖形。比如用4根火柴棒可以搭出「傘」、「酒杯」等圖形。家長可以移動火柴棒,使它變成另外的圖形。比如,用6根火柴棒可以搭出一隻展翅飛翔的小燕子,移動圖形中的2根,就可以讓小燕子往相反的方向飛。
三、學數數
教孩子學數數,應該幫助他建立數的概念,知道數字所代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讓他唱歌似的背出來。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結合實物進行教育是個很好的辦法。
提 示:
1、生活中隨時可以引導孩子數數,比如爬樓梯時,和孩子一起數樓梯;晚飯後分水果,讓孩子拿削好的水果,一片片分發,同時還要讓他大聲說出數量。
2、很多孩子數到10後就拐不過彎,家長可以結合實物幫助孩子「拐彎」,比如拿一堆小棒,和他一起數,經過幾次反復,孩子就能接著10往下數了。
四、折紙
手的動作與腦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折紙不但可以訓練孩子手和大腦的活動,讓他認識幾何圖形,而且折紙過程的剪剪折折,也可讓孩子認識圖形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初步培養逆向思維。
提 示:
1、家長可拿出一張正方形的紙,先上下對折,再左右對折,然後打開,讓孩子數正方形的數量;還可以將正方形對折出兩個三角形,如此對折下去,引導孩子數三角形的數量。
2、利用剪刀,讓孩子設法把長方形的紙剪成大小形狀相同的紙,引導孩子找出多種方法。
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游戲,其實正蘊藏著數學教育的契機。家長只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把數學隨時變成游戲,那麼孩子的學習熱情便會格外高漲,訓練他的數學思維便是件輕松和快樂的事情了。
3. 二年級的數學游戲有哪些
二年級數學游戲有:游戲棒、猜猜我是幾、填數游戲、倍數游戲、集體競賽、師生一起做猜數游戲、認識相鄰數關系的游戲等等。
1、游戲棒。
由31根不同花式的小棍組成,其中有不同分值:
1支帶螺旋的「米卡多」游戲棒,每支20分。5支中岩或間紅兩邊藍的游戲棒,每支10分。5支三節紅兩節藍的游戲棒,每支5分。10支紅黃藍三色的游戲棒,每支3分。10支紅藍兩色的游戲棒,每支2分。
先用「石頭,剪子,布」的方法,決出輪流玩的次序。第一人開始玩:把游戲棒用手握住豎在桌子上,然後突然放開,游戲棒越是散得開越是對自己有利,最好的就是開的太陽花,是單獨的一根游戲棒最好了,只要用手指慢慢地前後左右移動,只要不碰到其他的游戲粗顫伍棒或者眼睛看不到其他的游戲棒在動就可以,然後還可以繼續。
也可以用得到的游戲棒去挑那些散開的棒,也可以用指尖慢慢輕按棒尖,等棒的另一端翹起一點,就用另一手小心翼翼去拿。那些玩的時候取到的沒動的游戲棒就歸他所有。等到一人玩到棒動的時候,就依次有別的人接著玩。這樣反復直到玩的游戲棒沒有為止才告一段落。最後誰挑到的小棒分數值相加最高誰獲勝。
2、猜猜我是幾。
游戲規則:在猜的過程中猜對得1分。應允許學生有猜第二洞賀次的機會。只有在兩次都沒猜對時才予以扣1分。
每組一副寫有1~10各數的撲克。每兩個學生分成一組。同組的兩個學生各自摸兩張牌,一人說出自己手中兩張牌上數字的乘積。另一人猜這兩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幾和幾。同組的兩個學生各自摸3張牌,一人說出3張牌上3個數字兩兩相乘的積,另一人猜這3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幾。
注意在摸兩張牌時,有時答案不是唯一的。如24這個乘積,它可以是24=3×8,也可以是24=4×6;16這個乘積,它可以是16=4×4,也可以是16=2×8。
另外,在猜的過程中,可以有猜第二次的機會。只有在兩次都沒猜對時才予以1扣分。
3、填數游戲。
在九個方格的正方形中,每個方格填入1、2、3三個數中的一個,使豎、橫、對角線上的三個數的和,都等於6。請找出所有的填法:在九個方格中都填上2,是一種填法。別的填法不這么簡單,得好好想一想了。
首先,在正方形的中心,既不能填1,也不能填3。
假設按要求把九個數填好了。現在,把兩條對角線和第二橫線上的數相加得18,再減去第一和第三豎線上的數的和12,差6等於正方形中心數的三倍。所以,正方形中心的數只能是2。
其次,要使三個數的和等於6,只有這三個數是1、2、3或者全都是2才行。所以,在正方形四個角上的數,至少有一個是2。剩下的空格就好填了。
4、倍數游戲。
按座位順序,第一個同學念1,接下來第二個同學念2,第三個同學要拍手(輪到3的倍數拍手)沒拍手或念錯的要罰(隨便罰)。
5、集體競賽。
八張一摸一樣的口算小試卷,分給每排第一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答一題,傳給後面一個人,答完之後再傳給後面一個人,看那一列速度最快。計算出時間。然後排列出名次。
6、師生一起做猜數游戲。
學生心裡想一個數,乘2再加上20,把得數告訴老師,老師馬上知道學生想的是多少。
7、認識相鄰數關系的游戲。
先將牌中的4個「7」並列擺出來,然後三人各取一半牌,雙方輪流出牌,以「7」為中心,按數的相鄰關系接龍,如「7」的上方接「8」,「7」的下方接「6」,每個「7」都可以接龍。每次只能接一張牌,無牌可接就由對方接著出牌,直到把所有的牌都出完,誰的牌先出完,誰就贏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小學數學課堂游戲100例
4. 經典的小學一年級趣味數學游戲【四則】
【 #一歷悔衫年級# 導語】經驗是數學的基礎,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思考是數學的核心,發展是數學的目標,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精髓,是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原則,也是數學素養的重要內涵,它是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催化劑。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小夥伴的游戲
讓你的小夥伴任意寫一個三位數,要求兩端的數字不同,並把它們的差告訴你。寫好後,再讓他把這個數兩端的數字交換位置,又得到一個數。
然後,把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所得的差一定可以被9整除,而你總能夠說出這個差被9除的商是多少。
商等於那個三位數兩端數字的差與11的乘積。例如,845-548=297,297÷9=33=(8-5)×11。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辦法,是把所有的三位數,一個一個地算一遍。
另一個辦法,是摹仿「一個求平方的速演算法」的答案,用字母代替三位數給出證明。
【篇二】
猜數游戲
取1到12個數,把它們沿一個圓圈擺好。無論誰從這個圓圈裡暗定一個數,都能夠很快地把它猜出來。當然,也可以用12張*牌猜暗定的牌點,還可以拿一個時鍾來猜暗定的鍾點。
好。現在你讓一個小朋友,在心裡暗定圓圈中的一個數。然後,你在這個圓圈上給他指定任意一個數,並用心算把這個數加上12(這可是個秘密,不能讓人知道),算好了,你大聲說出這個數,就讓暗定數的人,從他自己確定的數默數起,要求在心裡默數的時候,從你指定的那個數開始數,沿圓圈反時針方向挨個數過去,一直數到你大聲說出的那個數為止。這樣,就正好停在他暗定的數上。
假定小朋友暗定圓圈中的數是5,你指定的數是9,把12與9用心算加起來,得21。然後,你對他說:「請你默數,由你指定的那個數數起,從9開始數,沿反時針方向,依次數前局過去。當數到21,你就停下來。」他從5那裡開始,由數9數起,9、10、11……數到21,就會停在他暗定的數5上。這個游戲有點唬人。其實,道理簡單。從5到9是這樣數:5、6、7、8、9;從9到5,也得經過這幾個數:9、8、7、6、5.只是要倒過來數。加12,再數一圈,又回到同一個數5。
明白了道理,還可以編出許多更有趣的游戲。例如暗定5、指定9,你就可以變個花樣,說:「現在,我敲桌子。敲第一下,你在心裡,把你暗定的數加1。敲第二下,你再加1。這樣如下去,當加到21時,你就大聲說21。」這時,你停止敲桌子,就可以指出他暗定的數是5。
為什麼你准能指出5呢?因為你在敲桌子的時候,在心裡數著1、2、3、……他說「21」時,你數到16。考慮到他是從9數起,要是從5數起,那你應數到17。然後,你由9那裡開始,反時針方向從1數到17,就數到了5。
【篇三】
正方形的剪紙
怎樣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正方形?
用上題裁好的長方形紙ABCD,把其中的一條短邊BC,與長邊CD對齊,斜著折疊出一條折線。角B的頂點落在CD邊上的點記為F,折線與BA邊相交的點記為E。然後沿E、F兩點折疊,把紙展開,BEFc就是正方形。在這個圖上的每個角都是直角,每條邊的邊長相等。
現在,過正方形的兩對對角的頂點,折出兩條對角線。一看,這兩條對角線相交成直角,互相平分,交點就是正方形的中心。再一看,每一條對角線把正方形分成兩個可以疊合在一起的三角形,六個頂點都在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並且都是直角等腰三角形。再一看,兩條對角線把正方形分成四個可以疊合的直角等腰三角形,它們的公共頂點是正方形的中心。
肢腔現在,再把正方形的兩對對邊,對折一下,得到兩條折線。這兩條折線,過正方形中心,互相平分,分別與正方形的一對對邊垂直,平分這兩條邊,並且與另一對對邊平行,把正方形分成兩個可以折疊重合的長方形。這兩個長方形由四個可以疊合的正方形組成,每一個長方形再由一個大的和二個小的直角等腰三角形組成。
要是在這個正方形內,折一個小的內接正方形,再折一個更小的內接正方形如圖,那類似的變化就更多了。
【篇四】
運河行船
在運何上,有A、B、C三條輪船相繼行進,迎面有D、E、F三條輪船相駛來。運河很狹窄,連兩條輪船都不能錯開。可是,在運河的一邊有一段灣,在那裡可以停一條輪船。這樣,要使六條輪船各自沿著原先的航線行,能錯開嗎?
不要忘了,輪船可以前進,也可以後退。
5. 五個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游戲
數學可不是只有1+1=2,數學王國里的臣子臣民們可是很多哦,而能夠認識數學、善用數學的寶寶,未來的成就才會更大。下面我分享五個能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游戲,希望大家採納!
【主題內容】
為了讓爸媽可以在生活中就能簡單建立寶寶的數學概念,我們特別從「金錢的運用、時間、量的比較、邏輯」四大數學范疇,設計了20種玩數學的游戲,讓爸媽輕松培養出數學小天才。數學可不是只有1+1=2,數學王國里的臣子臣民們可是很多哦,而能夠認識數學、善用數學的寶寶,未來的成就才會更大。
「錢」對寶寶來說,剛開始可能只是能用來買東西的工具,不過,爸媽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經驗,慢慢讓寶寶了解錢不是憑空而來的,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年齡再大之後,可以進一步教導他試著學會存錢以及愛惜物品的觀念。
游戲1:認識錢幣
游戲方法:
1、先准備1角、5角、1元不同的硬幣。
2、教寶寶排列形狀,由小排到大或大到小。
3、並教他認識上面的數字。
4、告訴他數字越大代表越有份量,可以買比較多或貴的東西。
游戲目的:教給他簡單的'數字概念,並認識錢幣的不同,同時可利用錢幣的大小,讓他知道,少的面額形狀比較小一點,多的面額形狀大一點。
游戲2:跳蚤市場
游戲方法:
1、爸媽先准備一些要賣的物品,例如娃娃、玩具、鉛筆。
2、然後准備一些零錢(也可以用假幣)給寶寶。
3、由爸媽來扮演老闆,寶寶演客人,請寶寶來買東西。
4、對於小寶寶,爸媽可以把每個東西都定一樣的價格,例如全部定價1角或1元。若寶寶對於數字、金錢很有概念,則可以依照不同東西、不同定價來讓寶寶來買東西。
游戲目的:通過買賣可讓寶寶建立買東西要使用錢的常識,也讓他知道錢用完了就不能再買東西,同時,建立簡單的物品價值觀念。
游戲3:一起去買東西
游戲方法:
1、爸媽帶著寶寶一起出門買東西。
2、可以拿起物品,告訴他上面貼的是價錢,要有足夠的錢才能買東西。
3、接著讓寶寶看媽媽和售貨員交易,之後再告訴寶寶,如果媽媽給的錢是剛好的,就不用找錢,不然就要等售貨員找錢。
4、可以給寶寶剛好的錢,訓練他自己去買其中一個小額商品,例如一包糖果等。
游戲目的:通過看標價、實際拿錢購買,慢慢讓寶寶理解錢的用途以及錢與物的對應關系。
游戲4:我要存錢
游戲方法:
1、當寶寶已經了解物品要有錢才能購買之後,爸媽可以開始教他存錢。
2、如果他想買某個玩具,爸媽就告訴他等存夠了錢再去買。
3、借機教他把過年紅包存起來,或是當寶寶有一項好行為時,給予零用錢作鼓勵。
4、等存了足夠的錢時,再帶他去買想要的物品。
游戲目的:養成他存錢的習慣,不過也提醒爸媽如果是好行為(例如幫媽媽做家事、說話算話)而給予零用錢時,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造成沒有給錢就不幫忙做家事的反效果。
游戲5:彩頁比一比
游戲方法:
1、爸媽可以收集超市、葯房、電視購物等各種有標價錢的DM。
2、然後把裡面寶寶熟悉的物品剪下來,例如糖果、水果、玩具。
3、教寶寶認識物品與價錢的概念。
4、指出不同彩頁的相同糖果,讓寶寶看看價錢是不是不一樣。如果不同彩頁標示的價格不同,可以問寶寶應該選擇哪張彩頁的去買。
游戲目的:讓寶寶有機會從照片去聯想實品,並學會買東西,也能比較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物品,可能會有不同的售價。
6. 給一年級小學生准備的數學游戲六則
【篇一】
讀數
【游戲題】
游戲要求:
兩個一起玩,一人撥珠,一人讀數,輪換。
(1)、撥珠要撥20-30的數。
(2)、如果撥到25,另一人就可以從25讀到30或者從25讀回20,只要你撥的數在21~29的范圍內都有兩種讀法,隨便選一種。這如果撥到20,就要從20讀到30,如果撥到30,就要從30讀到20。
【篇二】
郵遞員來送信
【游戲題】
要求:郵遞員先把信:21~30的數卡,發下去;郵遞員再說:22在哪裡?把22、25、28、30這些數找出來,郵遞員再說:22的領居在哪裡?再找他們的鄰居。
【篇三】
奪紅旗
【游戲題】
規則:同桌兩人為一組,先第一人抽三畝輪張卡組成一個三位數,第二人也抽三張卡組成一個三位數,然後自己算自己的,看誰算對了,就得一面紅旗,不同答案就檢查誰對誰錯。
小結:哪個同學在做游戲的時候,由於不小心做錯了題,想提醒同學們注意的。(鼓勵學生誠實,大膽承認錯誤)
【篇四】
兩位數加(減)一判告位數
【游戲題】
玩法:一個人。
准備:從*牌中選1——9的牌各2張及1張10共19張,這19張牌的各點數之和剛好是100,洗牌後,把各張牌的點數進行連加,加完後的結果剛好是100。也可以做減法,從100開始減各張牌的點數,減完後結果剛好是0。
【篇五】
退位減法
【游戲題】
對於學生來說,退位減法比進位加法更難一些,所以進行退位減法的訓練就顯得更有必要。
玩法:兩個人,每人各摸一張,一人做加一人做減。比如:一方看到對方的牌是5,而自己摸到的牌是8,但不直接告訴對方,而是把這兩張牌的和13告訴對方,讓對方猜自己手中的牌。如果算對了,這兩張牌就歸對方。摸完後雙方交換再來掘耐明一次。
【篇六】
進位加法
【游戲題】
玩法:兩個人,每人各摸1張牌,算出這兩張牌的和或差,誰算得又對又快,誰就贏,這兩張牌就歸誰。當一副牌摸完後,再比誰手中的牌多,牌多的就獲勝。
7. 三年級小學生數學游戲
【 #三年級# 導語】操作和創造數學游戲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練,它能使你養成思維的習慣,提高思維的技巧。勤於思維,善於思維,發揮大腦的潛力,乃所有成功者的真正秘訣。以下是 整理的《三年級小學生數學游戲》,希望幫助到您。【小夥伴的游戲】
【游戲題】
讓你的小夥伴任意寫一個三位數,要求兩端的數字不同,並把它們的差告訴你。寫好後,再讓他把這個數兩端的數字交換位置,又得到一個數。
然後,把較大的數減去較小的數,所得的差一定可以被9整除,而你總能夠說出這個差被9除的商是多少。
商等於那個三位數兩端數字的差與11的乘積。例如,845-548=297,297÷9=33=(8-5)×11。
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個辦法,是把所有的三位數,一個一個地算一遍。
另一個辦好歲凱法,是摹仿「一個求平方的速演算法」的答案,用字母代替三位數給出證明。
【一起買東西】
游戲方法:
1、爸媽帶著孩子一起出門買東西。
2、可以拿起物品,告訴他上面貼的是價錢,要有足夠的錢才能買東西。
3、接著讓友喚孩子看媽媽和售貨員交易,之後再告訴孩子,如果媽媽給的錢是剛好的,就不用找錢,不然就要等售貨員找錢。
4、可以給孩子剛好的錢,訓練他自己去買其中一個小額商品,例如一包糖果等。
游戲目的:
通過看標價、實際拿錢購買,慢慢讓孩子理解錢的用途以及錢與物的對應關系。
【數字連連看】
材料雀態:軟木板、工字釘若干、皮筋若干、記號筆
做法:將圖釘均勻排布在軟木板上,每兩顆釘子相距不要太遠;
依次在圖釘旁標號數字1~10。
玩法:按照數字順序,用橡皮筋連接相鄰的兩個數字,直至將10個數字連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