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文字表達得怎樣

文字表達得怎樣

發布時間: 2023-01-13 09:16:49

A. 「文字」是最好的表達

我們擁有成千上萬種情感,總有一些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總有一些不能用語言表達的。

語言雖然包羅萬象,但是不是每一種情感都可以用語言表達。有一種「更美的」表達方式,那就是文字。

心中的萬般情緒都可以通過文字表達,你的文字不一定辭藻華麗,不一定通順,但一定有一種情感在裡面。因為當你寫下這一段文字時,你賦予了這一段文字專屬於你的感情色彩。

當你找不到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文字就是最好的載體。當你找不到朋友傾訴此刻的心情時,文字是最好的傾聽者。當你沒有辦法用語言控訴自己的生活時,文字就是你的武器。

歷史之所以能夠活靈活現的呈現在世人眼前,不僅僅有文物的幫助,更得益於文字。文字是歷史文化的載體,通過文字,歷史學家們才能一步一步的揭開古代神秘的面紗。

魯迅先生之所以棄醫從文,是因為他想通過文字找到情感的共鳴,號召大家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在沒有通訊工具的時代,文字是家人表達思念、是情人們傳遞愛意的方式。一封封書信,一段段文字,都包含愛與深情。

一段「文字」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那裡都有著不同的意義與感受。「文字」是多變的,是色彩斑斕的,又是神秘的。

B. 怎麼寫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好

  • 文字表達能力,也就是文字水平的能力。運用語言文字闡明自己的觀點、意見或抒發思想、感情的能力,是將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決策思想,運用文字表達方式,使其系統化、科學化、條理化的一種能力。

  • 不知道你是應聘的航空公司哪個職務,如果公司給你的求職簡歷上有這一欄那就說明你今後的工作對文字表達能力很有要求。比如說讓你寫作,在或者是需要你口述,還有的要求你普通話需要達到什麼等級。

  • 這個如果你有普通話等級的話可以填寫,或者你可以填寫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如果你有這方面經歷的可以寫上去。

C. 寫作技巧2:如何讓你的文字表達更清晰

要用簡單的白話文把一件小事說清楚,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規則,但卻很難踐行。難就難在它很簡單。很多人的文章沒有寫好,並不是因為文筆不好,而是在寫作的時候並不是誠心誠意地要把一件小事說清楚,而是有意地炫技,有意地想展露自己的才華,這種寫作方法恰恰會損害寫作。只有誠心誠意、擺正態度,做到平實謙虛,才能寫出好的文章。

1. 目標:用簡單的白話文把一件小事說清楚

這個最基本的寫作目標就是:用簡單的白話文把一件小事說清楚。這個要求看起來簡單,似乎在中學的語文課上就已經學會了,但根據我這么多年的觀察,幾乎很少有學生能夠做到這一點。哪怕是一些學業非常優秀的學生,寫作都常常是他們的弱項。

用簡單的白話文把一件小事說清楚。這個小目標有幾個關鍵詞:簡單的白話文、一件小事、說清楚。接下來,我來為你解釋一下這些關鍵詞。

2. 簡單的白話文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關鍵詞:白話文。大約在100年前,出現了一場新文化運動,這場革命又叫白話文運動,新文化運動把中國的文化攔腰截流,從文言文變成了白話文。我們講過,語言會影響到人的思維模式,如果沒有這場新文化運動,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仍然會停留在古代世界。寫作是為了交流,是為了跟更多的人交流,所以,把文章寫得讓人看不懂不是本事,把文章寫得讓人看得懂才算本事。

我們說的白話文,還得是簡單的白話文。從文言文變成白話文,就是為了表述得更簡單,拆除進入知識殿堂的高高的門檻,能夠更好地啟迪民智。但是,寫得簡單,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我們現在都用白話文寫作,但有的人就是不好好說話。有人的白話文帶著翻譯腔,有人的白話文帶著官腔,有人的白話文帶著學術腔,總之是怎麼讓人看不懂怎麼來。

文字是不是越淺顯直白越好呢?那倒不一定。有兩種情況,文字會非常難懂。第一種情況是經典著作。很多經典著作是偉大的思想家在一片思想的荒原中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走,沒有任何路標,甚至連指南針都沒有,只能自己艱難地去探索。嚴格地講,在經典著作里,很多作者自己都沒有完全想明白到底想表達什麼,該怎麼表達。這才是讀起來晦澀的主要原因。第二種情況是給同行讀的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的作者會假定讀者就是同行,知識准備跟自己的一樣多,所以他們會跳過這些背景知識,直接進行學術對話。對於非本專業、缺乏必要知識准備的讀者來說,當然讀起來就比較艱深了。

在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讀者是受過良好的教育,但缺乏相關專業背景的讀者。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有義務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得更清楚。你要相信,只要你敢寫清楚,讀者就敢讀懂;如果讀者沒有讀懂,問題不在讀者,而在作者。把文章寫得讓別人看不懂,並不說明你的水平高,只說明你缺乏自信,在虛張聲勢。如果你能夠把一件事情真正想明白,你就一定能夠把它講得清楚。這就是所謂的「是真佛只說家常話」。

3. 一件小事

我們再來說第二個關鍵詞:一件小事。為什麼是小事呢?因為對初學寫作者來說,大題目是很難把握的。即使你想處理一個宏大的題目,最好的方法也是由一個小事作為切入點。比如,從一個案例出發,折射出宏大的背景,提煉出更具有一般性的意義,這樣才更方便讀者掌握。

因此,在選擇題目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自己能夠掌控的題目。如果你想在一篇論文中講清楚中國的歷史,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只能進一步縮小范圍,比如說,你可以研究宋史。就算是宋史,你也不可能在一篇論文中講清楚。你要進一步縮小題目,比如,你可以研究宋朝的軍事。宋朝的軍事你也不可能在一篇論文中講清楚,所以,你可能會進一步縮小題目,研究宋朝的弓箭。到了這個層面,可能就能寫得清楚了。這是一種老老實實的做學問的態度。志向可以宏大,落腳必須踏實。

那為什麼是一件小事呢?初學寫作者容易出現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試圖在一篇文章中同時講清楚幾件事情,這樣做很容易顧此失彼,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復雜難懂。最好的方法是圍繞一個核心觀點展開。這個核心觀點,最好一句話就能說清楚,但圍繞著這一句話,你可以寫一篇長篇大論,甚至可以寫一本書。

這也契合了科學研究的方法。著名科學哲學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講過,科學有硬核,有外圍的保護帶。比如說,地心說就是托勒密天文理論系統的硬核,牛頓動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就是牛頓理論系統的硬核。這些硬核的觀點,一句話就能說清楚。不過,別人就會問了,為什麼會是這樣呢?研究者就要圍繞著硬核,構築很多保護帶,換言之,為了保衛你的核心觀點,你要假想別人會從什麼地方發起進攻,然後,你就要修築防衛工事,挖戰壕、鋪鐵絲網、修碉堡。科學最牛的地方不是硬核,而是這些層層布防的保護帶。

4. 說清楚

我們再說最後一個關鍵詞:說清楚。什麼叫說清楚?我有一個簡單的經驗,只有三招。

每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必須是這一段的中心思想。

每一個自然段後面的幾句話必須要有邏輯關系,不管是遞進關系、並列關系,還是對比關系,總之一定要有邏輯關系。

上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和下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之間一定要有邏輯關系,不管是並列關系、遞進關系還是對比關系,總之一定要有邏輯關系。

按照這個簡單的規則,你就能列出一篇文章的結構,這個結構會非常清晰。當文章的結構搭起來之後,再往裡面填內容就相對容易。文章的結構好比一個人的骨架,如果一個人的骨架勻稱,那麼即使在相貌上稍微遜色一些,也會非常耐看。怕就怕你的臉蛋長得漂亮,但是身體比例失調,那就瞎掰了。所以,相對於文章的內容而言,文章的結構更加重要。為什麼我會強調讀書的時候要更多地去關注一本書的結構呢?就是這個道理。所謂綱舉目張,結構就是綱。

為什麼這么簡單的辦法,卻很少人做得到呢?因為它太簡單了。很多人會心裡犯嘀咕:這樣寫文章,豈不是太容易了、太死板了?我的才華不就顯露不出來了?這就是考驗你的時候。只有敢於放下一顆時時都想爭競的心,帶著謙卑和敬意,才能放下身段,忘記自我,專注於文章。才華不是用來炫耀的,是用來隱藏的。詩歌是最奔放的吧?在詩人的隊伍里,托馬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是宗師級的人物。但是,艾略特告訴我們:「詩歌不是感情的放縱,而是感情的逃避;詩歌不是個性的表現,而是個性的逃避。」

在剛開始寫作的時候,寫得清晰要比寫得生動更重要。當你學會如何寫得清晰之後,再去練習如何寫得生動也為時不晚。即使當你成了文章高手之後,你仍然會不斷地應用這種文章結構,這就像我們講過的,沒有兩片雪花是一模一樣的,但它們的內在結構卻是一致的。簡單的規則經過不斷變化,能夠演化出各種復雜的表現形式。

D. 文字表達怎樣的情感

文字是用來表達思想和感情的,各種各樣的感情和思想都能表達出來。它是人類為了相互交流隨著思想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文字本身也在不斷進步。我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外國人學起來很困難,這就充分說明我國的祖先是相當聰明智慧的。我們應該為凈化我國的文字而作不懈地努力,杜絕錯字、別字。從小學一年級就要抓緊,到長大了就受益匪淺了。

E. 如何用一段文字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用寫作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我覺得是一種最好的方式,我喜歡把我的生活都寫在我的日記里,用散文的形式,又或者用詩詞的方式,人生很多事情沒必要像別人傾訴,因為想法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同樣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眼裡是兩個不同的結果,活著就要自己來取悅自己,別人給與的永遠是嘲諷。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方式,我的筆記不適合於所有人。

F. 朝花夕拾中的一段文字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朝花夕拾》表達了作者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G. 怎樣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

情感不一定非要用文字去表達。除非你特別想把自己的感情經歷寫下來,不然可以考慮換一種方法。比如音樂,繪畫,運動,舞蹈等等,都是不錯的表達方式。

幾種方法,你可以任選其一:

1.開始的時候不會寫,可以說(邊錄音邊說),把自己的語音整理成文字,再梳理邏輯,修改語句,形成一篇成熟的文章。

2.用寫日記的方式,不用長篇大論,每天從三五十字寫起,「流水賬」也沒關系,慢慢越寫越長。形成寫作的習慣之後,再學習如何修改你的文章,斟酌字詞。

3.現在也有許多寫作的培訓班,找個基礎的,評價不錯的,報名、聽課、練習,在老師的指導下,你可能進步的更快。

4.大量的閱讀,這個過程會很慢,需要畢生持續的閱讀。重要的是讀精品好書,流傳百年千年的名著,自然有其可取之處,讀的多了,把自己產生感想寫下來,修改成文。

恭喜你,已經學會用文字表達情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