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凡華體系怎樣調整
擴展閱讀
可以在網上查找資料英文 2025-09-18 10:29:53
買了文件夾可以如何收納 2025-09-18 09:38:11

凡華體系怎樣調整

發布時間: 2023-01-10 21:53:02

①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和影響

凡爾賽體系:
1.背景:一戰改變了帝國主義力量對比,戰勝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內容: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美、日等戰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及華盛頓會議建立的帝國主義和平體系。 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與戰敗國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和平會議。其間,協約國同德國於1919年 6月28日簽訂了《協約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通稱凡爾賽和約。和約關於對德和約部分規定:①確定了戰後德國的新疆界。德國除將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外,還向丹麥、波蘭以及新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割讓了大片領土。②德國放棄其海外一切殖民地及領地。其中大部分以國際聯盟委任統治的形式為英、法、日所瓜分。如德屬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及馬里亞納群島歸日本佔有;赤道以南的新幾內亞劃歸英國自治領澳大利亞,薩摩亞劃給紐西蘭;德屬西南非洲和東非坦噶尼喀歸英國;多哥和喀麥隆由英法兩國瓜分。③限制德國的軍備及確定德國的戰爭賠款。此外,協約國還同德國的盟國分別簽訂了和約。1919年 9月10日,協約國同奧地利簽訂了《聖日耳曼條約》,規定匈牙利脫離奧地利成為獨立國家,奧地利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稱南斯拉夫)獨立,禁止德奧合並;1919年11月27日,協約國與保加利亞簽訂了《訥伊條約》,保加利亞將大片領土分別割讓給羅馬尼亞、塞爾維亞 -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和希臘,並喪失通往愛琴海的出口;1920年6月4日,協約國同匈牙利簽訂了《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將約 2/3的領土分別劃給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捷克斯洛伐克及奧地利;1920年8月10日,協約國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奧斯曼帝國喪失大約 3/4的領土,其中大部分是在國聯委任統治的形式下成為英、法等國的殖民地或保護國。協約國同德國及其盟國締結的上述一系列和約,構成了帝國主義的凡爾賽體系。
3作用:首先,凡爾賽體系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奧匈帝國解體:奧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奧匈帝國領土的一部分割給義大利,一部分歸還波蘭。德國的疆界重新劃分。 其次,凡爾賽體系改變了中東的政治格局。奧斯曼帝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領地,只留有歐洲的伊斯坦布爾和亞洲的小亞細亞,成為單一的民族國家。 再次,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奧斯曼帝國的屬地,由戰勝國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總之,凡爾賽體系在英法佔主導地位,懲治德國為首的戰敗國,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礎上,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統治的新秩序。
華盛頓體
1背景:美國外交注意轉向西太地區
日本獨霸中國激化美日矛盾
美日英希望限制海軍軍事競賽
平息中國反帝怒潮,維護列強在華利益
2內容:開始於1870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類推進到電氣化時代。電氣化時代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台發生了動搖。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和法國贏得戰爭卻輸掉優勢,而美日日益崛起,國際關系的中心舞台開始向歐洲的兩側即美國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亞洲轉移。國際關系格局由英國獨霸世界、歐陸勢力均衡讓位於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一戰後,戰勝的協約國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會議簽定的凡爾賽和約、對奧地利、保加利亞、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約統稱為巴黎和約,構成戰後帝國主義在歐洲和中東的統治秩序,稱為凡爾賽體系;1921年美英等九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定《四國條約》 、 《五國條約》 、 《九國公約》,構成戰後帝國主義在中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稱為華盛頓體系。然而體系雖然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西方世界的統治,但是體系並不完整,它給世界留下了兩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即德國的賠款問題和歐洲的安全問題。一戰後德國借口無力償還債務,要求延期支付賠款,於是法國聯合比利時出兵佔領了德國的工業區魯爾。但是法國不但沒有得到應得的賠款,相反卻支付了大量大軍事佔領費,釀成魯爾危機。於是賠款問題的主動權由法國手中轉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國手中。美國出台了德國賠款計劃即道威斯計劃。道威斯計劃實施後,美元充斥歐洲市場:德國從美國取得貸款,經濟復甦;然後償還英法的賠款,英法將德國大賠款償還戰爭時所欠的美國的債務。於是,美國的金元不僅恢復了歐洲的經濟,而且操縱了歐洲的經濟市場。根據凡爾賽和約的規定,普法戰爭時被各國割去的阿爾撒斯和洛林由法國收回,德國的撒爾礦區由法國佔領15年,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萊茵河東岸五十公里以內德國不準設防,於是萊茵河兩岸成為非武裝區。但是法國並未因此而高枕無憂,它在歐洲組織小協約國以形成對德包圍圈。1925年英法意德比捷波七國在瑞士洛伽諾召開會議解決歐洲安全問題,提高了德國的政治地位。 道威斯計劃和洛伽諾公約改寫了凡爾賽體系關於在政治、經濟上限制德國的規定,從遏制德國到扶持德國。歐洲國際關系進入了相對穩定時期。
3作用: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
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受限
中國成為帝國共同宰割的對象
凡華體系共同影響:
1給世界帶來了暫時的穩定繁榮
2但潛伏著戰爭危機
3改變了國際政治格局(區域政治格局改變,政治中心轉移)
都是自己打的,希望採納。(是按我們老師講的總結的,有一定的准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