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怎樣給孩子調整座位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怎樣給孩子調整座位

發布時間: 2023-01-06 11:14:10

❶ 城小各位班主任給孩子們按排座位是依什麼標准和方式

班主任給孩子安排座位的方式有:
1·按照高矮個排隊
給新生安排座位,或者重新成班安排座位,所有學生按照高矮個進行排隊。男生和女生排兩隊,女生個子一般矮一些,參照男生同樣身高者。女學生以男同學身高為參考排隊,這樣,女學生的隊伍就不是一個挨一個,可能會出現間隔。
按照高挨個進行排隊,班主任就不能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個別學生視力問題、個別學生聽力問題。

2.自願同桌以高個算
如果有兩個同學相互熟悉,願意成為同桌,那麼按照高個子同學哪位算。高中男女學生在原則上不安排同桌,特殊情況除外,班主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3.依次安排
男女兩隊按照高矮個依次進行安排,一般從高個開始安排,從教室後面,按照「S」形依次安排,臨到男生安排男生,臨到女生安排女生,誰個高先安排誰。

4.全體調座位
每兩周全班調一次座位,個別班級一個月調一次。全班調座位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整,一般往一個方向移動一組。

5.自己調座位
對於班主任來說,個人調換座位是難點。如果班主任出面協調,學生一般不願意調換。如果因為紀律問題,班主任可以強制調換座位,將個別學生調離。除此之外,班主任利用權力強制調換座位,會引起學生不滿情緒,降低自己班級威信。班主任更不能有私心雜念,為個別學生調換較好位置。
實行學生自由調換座位,只要其他學生同意,就可以進行調換。調換座位按照高個子學生為標准,每個學生每學期只能進行一次座位調換。如果有同桌,調換座位需要三個人都同意,有時候甚至要考慮鄰座的意見。只要有人反對,就需要交給班主任來決斷。

安排學生座位需要注意問題如下:

堅持客觀公正、公平的原則
安排座位的原則和操作流程,班主任應該提前告知學生。按照學生認可的標准進行座位安排,不能隨意改動。堅持好標准,班主任就可以做到公平、公正。降低座位對學習的影響
班主任要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糾正家長和學生對座位的認極大困擾。

❷ 小學一年級的小孩子座位怎麼安排比較好

一年級學生的班級座位,不管在前排,還是在後排,都對聽課質量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卻在心理上對孩子有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這主要是源於長期以來,很多家長或老師都在把後排當成是差生或者遵守紀律不好的同學專座。

但是對於一年級同學來說,家長必須要正面去引導孩子,千萬別當著孩子的面對老師有抱怨,認為老師對自己孩子不好,或者不公平。如果你再當著孩子的面說,後面坐著的都是表現不好的孩子,或者成績差的孩子,那就麻煩更大了,很容易誤導孩子,讓他下意識把自己也歸入差生之列。

當然,有些孩子個子高,安排在後面是很自然的事,家長需要優先考慮到孩子的身高問題。如果孩子對老師安排座次有想法,家長需要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清楚如果你往前面座,你個子高很容易擋住後面的同學。但是你在後面有優勢啊,只要管理好自己,你後面就是牆了,自然就不會受到影響。

如果孩子個子並不算高,可以引導孩子要格外注意遵守紀律,防止被別人誤會你是因為不遵守紀律給放在後面的。只要你老老實實聽課,認真完成老師交待的任務,做一個自控力很強的好孩子。過一段時間之後,老師看到你表現這么棒,自然會給你調整座位的。

(2)怎樣給孩子調整座位擴展閱讀

「對於座位的糾結其實更多的是來自於家長的焦慮,首先,現在解決了大班額問題,一個班裡就40幾個孩子,『最後一排』也不過是第五六排,不存在老師關注不到的問題;其次,老師上課會有針對性地提問,也會走下講台,孩子即使想在後排搞點小動作,老師也能及時發現。」

濟南市東方雙語實驗學校清華園校區劉老師說,家長要對老師放心,如有特殊情況跟老師及時溝通,但是單純覺得坐在最後一排就「受冷落」,是想多了。

而從技術角度來講,現在很多老師講課都使用課件,字體比以往手寫也大了很多。同時,越來越多的學校將班級里的桌椅板凳設置成高矮不同,前幾排的桌子就比後邊的矮,也是為了保證不遮擋後邊的同學。

如此看來,只要通過合理的方式,座位管理的難題一定可以得到有效地解決。家長們,也不必太擔心啦。

❸ 如何給幼兒編排座位

一、合理編排座位的意義 編排座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做過的一件事情,它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當中一件瑣碎的事,也是一件最常規性的活動,這項活動做好,有它積極的意義。在我們看來,編排座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就是給學生安置座位,但是從理論上來看,它實際上是教育空間資源的一種分配。有一些研究表明,編排座位的不同,會對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學習效率、課堂紀律、健康人格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說,編排座位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效率,一般來講,坐在前排或者坐在中間的孩子,他的學習因為處於老師監控的范圍,他課堂上的學習效果要比坐在後面和兩側的孩子學習效率可能高一些。同時,座位編排的不同還與整個的課堂紀律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來說,坐中間和坐在前排的孩子,不容易搗亂,而坐在後排的以及兩側的孩子,因為他離教師視線控制范圍比較遠,他會容易出現課堂上搗亂的行為。合理的座位編排還有利於孩子們健康人格的形成。比方說,孩子要找夥伴、找朋友,個性融洽的孩子,學習能夠搭配到一起的時候,在座位編制上能夠考慮的話,對他們整個的人際交往也會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從學生的生理角度考慮 給學生編排座位,首先要從學生的生理角度去考慮。生理角度又包括身高問題、視力聽力問題、性別問題。我們一般是從學生的身高問題去通盤考慮。每學年開學的第一天,我校各班班主任都會給本班學生編排座位。班主任在開學的第一天,就會組織學生到教室外面排隊,按個子矮到高來排,如果要分成四個小組,就叫學生排成8列,然後同行的兩列為同桌依次由先往後坐成一組。這是從生理角度中的身高問題去考慮,把大體的位置定了下來,其次再通過了解,如有視力不佳或聽力不佳的學生,再進行調節,盡量照顧這些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另外,從性別問題方面考慮,如果你自己認為小學生男女生搭檔著坐更有利於學生的成長,更有利於學生的交往,也可以考慮男女生搭檔著坐。我所帶的班是小學三年級,我班男女生人數剛好也均衡,我自己也認為男女生搭檔著坐利端還是挺多的,所以我班的座位編排也是男女搭配著坐,我發現效果挺好的。現在全國正推廣校園交際舞,同桌之間很自然又成了舞伴,沒在什麼羞澀、推卸之言。 二、從學生的心理角度考慮 編排座位單從生理角度去考慮還不夠全面,我們還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去考慮。心理角度就考慮到了孩子們的個性、孩子們的性情。兩個孩子坐在一塊能不能合得來,能不能很好的相處,能不能相互學習,班主任就要通過相處了解,通過科任教師的反饋,哪兩個小孩坐在一起愛說話或是愛產生矛盾,那就要及時的調整座位。我們學校低年級不是跟班制的,而且每年都會有新的插班生,在開學時對學生的了解還是不夠深入,所以在開學編排座位時就不能及時的把這些因素考慮在裡面。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對學生的性格、性情有深入的了解之後,再結合各科任教師反映的實際情況進行個別調整。 三、從社會的外在因素考慮 除了從學生的生理角度、心理角度兩方面考慮座位的編排之外,我們還要考慮一些社會因素,比如說孩子的學習成績等等,這些後天的因素我們也考慮,綜合考慮,我們才能形成一個比較合適的編排規則。所以我校班主任通常都在中段考後結合學生的成績再來個調整。應該給他找一個怎樣的同桌才有利於他成績的提高,哪個同學跟他同桌才能使他們更好的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等,這都是班主任編排座位時考慮到的。 四、定規則,巧變通 編排座位是一件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班主任在這項活動中起到積極主導的作用,所以班主任要全面綜合考慮,形成一個比較合適的編排規則。那麼規則定好之後,我們就要按照這個規則把我們的編排工作做下去,但是在做的過程當中,盡管我們有自己的規則,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但是遇到特殊的情況、特殊的問題,我們又應該怎麼做呢?除了定規則之外,還要巧變通。我班就有這樣一個學生,衛生很差,有學生反映說他不經常洗澡,身上有異味,穿的衣服也很臟,孩子們沒人願意跟他坐。我開始時也沒有強求學生跟他同桌,而是先讓他一個人坐,然後找他談話,讓他從自身找出為什麼沒有同學願意跟他同桌的原因。找出原因後,改變自己,一段時間後,這位學生的衛生改變了很多,這時我在班上提議,這位同學很努力,自己已經改掉了很多壞毛病,有誰願意跟這位同學同桌,幫助他把更多的不良習慣改掉。這時,已有學生自願與他同桌,這就是巧變通的成果。 總而言之,我們班主任在編排學生座位時,都在遵循一個原則,都是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科學的、合理的安排座位,給學生分配一個合適的教育空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維持好班級良好的課堂紀律,有利於孩子們健康人格的形成等。編排座位可真是班主任工作中小小事一樁,卻不可小小看的一樁事呀。

❹ 如何給孩子安排合理的座位

班主任工作中,家長最敏感的就是排座位,科學合理地安排座位,不僅對學生學習有幫助,同時對家長也是很好的交代。

我採取的排座位方式並不同於普通輪換制,而是小組輪換。在我的班級里,總共分成了五個學習小組,分組原則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試後,計算每組各科均分,進行綜合排序,按順序由組長選擇教室區域,然後整個小組就座那個區域,組內的座位由組長全權負責,組長分座位時的原則是保證課堂紀律、小組合作、學習效率。

每個小組6個座位,組長要求坐在對角位置,需要幫助的組員緊靠組長,具體細節班主任不再過問,除非組長調節過程中出現問題需要班主任出面,或者某任課老師覺得哪兩個人在一起不合適,再與組長協商調整,基本上不進行強制換座位,尊重組長的選擇。

我班上30名學生,如果有多餘的,依次類推,座次表如下圖:


起初也有家長疑惑為什麼自己孩子不能坐到第一排,針對這種疑問,在一次期中考試結束後,家長會結束,緊接著就開始調座位,先宣布調整方法,然後按期中考試各組綜合排序(電腦自動計算出結果),家長和我便在一邊旁觀,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座位。

那次調整座位,班上幾名學霸組長偏偏沒有選擇靠前的位置,而是選擇教室靠後,我私下問她們為什麼不坐前面?回答是,後面安靜,反正黑板也看得到,不如找個能自主學習不受干擾的地方學習,家長也在一旁聽到了,甚至還有家長直接跑去問自己孩子為什麼選擇這個座位,最終學生說服了家長,解決了家長的疑惑,自始至終,我這個班主任就在旁觀協助,從那以後,再沒有家長對班級座位提出過疑問。

❺ 班主任是如何給學生排座位的如何坐才有利於孩子們學習

班主任是如何給學生排座位的?如何坐才有利於孩子們學習?

3.根據學生的身高安排座位是我們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在一個小組中,我們有必要適當搭配不同身高的學生,讓一個矮的學生在前,一個高的學生在後。這是我們必須考慮和做的事情,而且我們經常給學生灌輸我是大人物,我要照顧小的,我應該在後面的思想。坦白說,這種思維方便了座位,也教會了學生要謙虛。在給學生安排座位時,要全面了解學生在平時活動中的表現,充分考慮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和態度、語言表達能力等。

❻ 我想給兒子調座位該怎麼和老師說

是什麼原因想調座位?你要表達清楚,這樣才能更直接的幫助你。比如想要孩子成績更好些,想請老師找個成績好點的同學幫忙輔導下。比如孩子有點活潑,想請老師找個安靜點的同桌,這樣沒人和娃講話,孩子可以把時間更多的用於學習等。

❼ 怎麼讓老師給孩子換位置

想讓老師給孩子調座位的方法如下:

1、以視力不太好為理由提出調換座位

如果平時視力不太好,又恰巧坐在教室後排的話,就向老師提出,由於自己視力不好看黑板上老師的字跡時會比較吃力,希望老師能幫助自己解決實際問題,調換成前排的座位,這樣不會對學習造成困擾。相信哪個老師都會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實際困難的。

2、可以說周圍同學比較吵,影響到自己的學習

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如果周圍環境嘈雜,那麼又有何學習效率可言,如果正面臨這樣嘈雜的小環境,就直接向老師提出,為了不讓自己的學習成績受到影響,希望老師能調換座位。

3、可以說向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學習

向老師提出調換座位,可以和老師說自己感覺自己的學習成績最近有些下降,或者學習的效率不高,積極性也有所欠缺,希望得到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的幫助。所以希望老師能把自己的座位調換到優等生的周圍,通過幫助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4、可以說自己的身體不好

如果說身體比較弱,座位正好又是靠窗的位置,可以向老師提出調換座位,可以說自己身體比較弱不能吹到風,靠近窗戶會讓自己的身體感覺不舒服。希望老師能夠體諒一下自己的困難,調換到一個離窗戶遠點的位置。

5、可以說前面同學個子高擋住你看黑板

如果個子沒有前面同學高,可以向老師提出調換座位。因前面同學個子高而擋住你的視線,影響看黑板上老師的講義,從而影響到了學習,希望老師能夠把座位調換到能方便清楚地看到黑板上老師講義的位置。相信老師一定能幫你解決。

6、說出真正的合理的理由

其實一名學生想調換座位肯定有其自己的原因,如果這原因是正常且合理的,那麼每個老師都會設身處地的為自己的學生著想,來幫助解決實際的困難。但是還是那句話,要求必須合理且正當。任何無理的要求都會遭到老師拒絕。

❽ 如何給學生調換座位

調換學生座位是班主任常做的工作之一,科學地安排學生坐的座位,對班上每位學生的成長和整個班級的課堂紀律與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多數老師採取每周輪換的辦法,把組與組進行調換,第一排學生換到最後一排其他都向前推進一排,這種所謂簡單省心的「車輪換法」就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相信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有些老師甚至搞「關系座位」、「人情座位」。

我來說一下我使用比較頻繁的幾種方法。

1.幫輔互補調換法。

座位不僅是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條件,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創造發展的空間。我經常會把學習好的和學習差一點的、好動的與文靜的等互補型放在一起。4人或6人形成一個小組,找出一個為組長進行管理。

這種方法的優點:以提高後進生為主要目的,發揮優秀學生幫助監督、管理和輔導的作用,在班級形成了「一幫一」的良好風氣,同時減輕了教師的輔導和管理負擔。

它的缺點是:比如可能會影響優秀學生的良好表現,增加了這些學生的負擔;比如自律性強的學生被不強的學生帶跑了,所以在採用該方法的時候,要鼓勵「優秀」學生,同時也要針對一些事情,表揚那些在某些地方「不太優秀」的學生。

2、自主選擇法。

我記得上學那陣很喜歡自己選座位,有時還瞞著老師隨意換位置。自己當老師後,就一直在用這種方法。但是自主選擇座位是有要求的,比如,本月成績達到多少?提高多少?本月按時完成作業、未違反班級班規,全勤等等。

如果能夠巧妙地使用好,不僅可以增加班級活力和民主管理意識,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競爭性。

這種方法的優點: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增加了班級的活力和學生之間的競爭,而且通過集體商定規則調動了學生自我約束的主動性。

它的缺點是:容易讓平時玩的好的學生坐在了一起,上課紀律可能會受影響,學生課堂開小差的現象可能會增多,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調換後維持的時間不可過長,所以就有了第三種方法。

3.個別調換法

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能及時發現學生座位的不合理並隨時調換,方法隨機靈活,具有針對性。

當然也有缺點,比如頻繁的調換某個學生,會給他帶來心裡上的壓力,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你坐第一桌方便幫老師收作業」,和「你是因為上課老做小動作才坐第一桌」我相信老師說第一句話,更容易讓孩子接受。所以在調換的時候,不能讓孩子有這樣的想法:「自己是因為表現不好才被換座位」。

這三種方法我會一起使用,當然調換學生座位的技巧應該還有很多,需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去思考、去發現、去試驗,以便靈活選用、及時變換,以「科學的調換座位」之舉鋪就「學生健康成長」之路。

❾ 學生排座位的方法

小學生開學排座位方法
1常見的座位編排標准
1、按學生的身高編排
按學生身高的高矮編排座位,這是我們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一個小組中,將不同高矮的學生搭配適當,讓個矮的學生排在前面,個高的學生排在後面,這是我們必須考慮和做到一點,並且時常給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我是大個子我要照顧小個子,我應該在後面。
坦白而言,這種思想方便排座,還教育學生要懂得謙讓。
2、按學生的個性特點編排
學生的性格、氣質、以及個性千差萬別,如果把性子較急,愛動的學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處中難免會產生摩擦。學生年齡小,不懂得怎樣處理好同伴之間的關系,容易發生爭執,甚至出現打架的現象。
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說話、搞小動作的學生排在一組,這樣就等於又給這些孩子提供了亂動的機會,從而影響到教學和活動效果。
同時,教師在編排座位時,還要考慮到身心或生理有缺陷的學生,要讓這些「特殊」的學生在座位編排上就感受到心裡上的尊重。所以,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編排座位,是為全班學生創造健康、和諧的學習和生長環境。
3、按學生平時的表現編排
在給學生排座時,要全面了解學生平時活動中的表現情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和態度、語言表達能力等,以保證小組間的實力的「勢均力敵」。
這樣的編排,小組與小組間的懸殊不是很大,有利於各小組間開展各方面的競賽,調動全體學生參與集體活動或分組活動的積極性。
同時,小組內學習能力、動手能力有區別、有差異的學生相互搭配,可以調動優帶差的教育資源,在小組內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氣氛,以達到最終學生共同進步的目標。
2編排座位的基本原則
1、以公平之心對待每個學生
既要創造條件讓成績優異的學生脫穎而出,更要創造條件讓全體同學都得到發展。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同等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安排教室里的座位時,要以公正之心對待。
2、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要了解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排座位要考慮到個子高或個子矮的、高度近視的、身體有殘疾等問題。
同時要靈活應變,如有的學生視力不好,但適當靠後坐反而有利於視力恢復;將矮個學生的座位墊高;讓個子矮且相差不大的學生坐在中間,形成中部縱列,個子較高且相差不大的學生坐在兩側,形成兩翼縱列。
3、給學生搭配適合的小夥伴
要通盤考慮學生的性格、性別、朋友圈、興趣愛好、學習成績等因素,既要注重學習上的優勢互補,也要激勵競爭,既要考慮學生性格特徵,又要顧及課堂紀律因素,尤其不可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
4、定期適當地調整班級座位
座位編排需要隨時調整,並注意間隔時間,通常每隔一個月調整一次比較適宜。調整時不僅要左右輪換,還要注意前後輪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接納學生的意見。
5、讓學生成為班級的小主人
既要尊重學生意願,講究民主方法,比如可以讓學生共同制定規則,促使學生當班級管理的主人,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又要注意使座位的安排有利於全班學習,體現平等與公平。
3編排座位,你可以這樣試試看
1、秧田型
秧田式座位排列方式是課堂教學最普遍的方式。目前,我國大部分學校採用「秧田式」的模式,把學生排列成一行行、一列列,使講台成為教室的中心。
優點:便於教師管理
教室整齊劃一,空間充分利用,有利於教師管理課堂、維持秩序和有計劃地傳授知識,有利於教師觀察學生的一切活動,是大班授課最適宜的座位排列方式,教師可以隨時走到學生中間,充分發揮了教師的控製作用。
缺點:不利於師生交流
其課堂布局過於突出教師的中心地位,既容易讓教師產生權威感,形成居高臨下、高高在上的心態,也容易讓學生產生畏懼感,不利於師生交往和學生討論合作。師生互動具有「教師→學生」的單向性,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教師進行反饋的頻率。
有老師說:
「我個人比較喜歡「秧田型」的課堂座位排列。在這種空間形態中,學生相互干擾少,聽課注意力容易集中。從教師來說,也易於觀察與控制全班學生的課堂行為,利於進行系統講授。」
2、分組模塊
這種模式類似於文章開頭提到的「團團坐」,與秧田式不同,改變了學生看著學生的後背的方式,面對面圍桌而坐,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教學任務。
優點:增強學生間互動合作
學生的主體性加強,注重了互助式、互動式、討論式的學習,有利於小組成員進行相互交流合作,使小組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功能群體」,學生的學習任務由過去的個體化轉向個體化與合作化相結合,學生之間由過去的競爭關系轉向合作與競爭相結合的關系。
缺點:老師監管較難
在這種自由的學習空間中,教師對學生的監控很難到位。小組學習中,學生圍桌而坐,教師很難發現學生開小差。生理方面,不良的坐姿、肌肉的鬆弛、突然的扭頭不僅會造成精神的渙散,長期下去還會影響視力,甚至增加一些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