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彝族語言怎麼學
可以先學習彝族語言,買一本《現代彝語》。這本書很系統。之後可以瀏覽些彝族名著是最有效的,還有就是生活在當地,日積月累的,跟著一個會普通話的人,每天交流,試著用彝族語言,不會的就問,相信總有一天能學會的。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中國的彝語,分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 6個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即東部方言又分滇黔次方言、滇東北次方言和盤縣次方言;北部方言又分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
還分25個土語。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大、小涼山地區,東部方言分布在貴州和雲南東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雲南和廣西,其餘3個方言都分布在雲南。使用人口約400萬。
彝族原有一種音節文字(也有人認為是表意文字),1956年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涼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1975年四川涼山彝族地區制訂了四川《彝文規范試行方案》,共確定819個規范彝字,1980年國務院批准在四川彝區推行使用(見彝文)。彝語在國外,主要分布在緬甸、泰國和越南。
㈡ 怎麼學彝族的語言
彝族,現有人口657.2萬。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國最著名的衛星發射基地西昌,就是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使用彝語,屬漢藏語系 藏緬語族 彝語支,有6個方言。彝族文字是一種音節文字,形成於13世紀。
彝族的活動范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的廣大地區,各地的彝族人都傳說他們是出自仲牟由,其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彝族的活動范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的廣大地區,各地的彝族人都傳說他們是出自仲牟由,其所生6子發展為「六祖」部落。這也許是六種方言的由來吧.
彝族的文獻典籍卷帙浩繁,內容涉及哲學、史學、宗教、文學等諸方面。其中《西南彝志》是記述彝族歷史、風俗的彝文書籍,被譽為彝族的網路全書。史詩《梅葛》描繪了先民開天闢地的經過,想像奇特,瑰麗多彩。長篇敘事詩《阿詩瑪》是描寫彝族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詩中反映了彝族人民不畏強暴、追求自由和幸福的願望。
無論是彝族的文化還是其語言都十分深奧.如果真有興趣,可以先學習彝族語言,買一本《現代彝語》。這本書很系統。之後可以瀏覽些彝族名著(上文提到的一頗多了)。
㈢ 彝族有文字嗎 彝族有沒有文字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 彝文就是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彝族人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韙書。古彝文是彝族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是一種原生的文字,它不是借用和模仿漢字的產物,彝文中也有個別漢文借字。
彝文典籍的內容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天文、地理、政治、經濟、軍事、醫葯、算術、地形、地貌、生物、農牧等無所不包,其中還蘊含著大量的生產與生活的技能和智慧,是彝族人民開發利用所在地自然資源的經驗總結和科學的結晶。
彝族的簡介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其中包括5個次方言,25個土語。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主要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㈣ 怎麼最快學彝族話
快速學會彝語方法
1、彝語學習我們首先要知道這種語言的發音技巧,彝語主要是來源於西藏和雲南地區,這種語言裡面夾著這很多地方語言的影子,因此學習的時候要結合地方語言學習,這樣會學習速度加快。
㈤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嗎
彝族有自己的文字。
彝族文字為表意文字,又稱音節文字,史書中稱「爨文」、「韙書」,或「羅羅文」、「倮文」,通稱老彝文。該文字大約形成於13世紀,據估計,仍存的老彝文大約有一萬多個字,經常使用的有一千多個。每個字形代表一個意義,沒有偏旁和部首,同一字形有多種不同的書寫格式,主要為由左向右直書或橫書。
彝族的飲食:
彝族的主食為土豆、玉米、蕎麥、大米等。副食型食物有肉食類、豆類、蔬菜類、調料類、飲料類。肉食類以牛、羊、豬、雞為主,待客需殺牲,以殺牛為貴,羊、豬次之。豆類多為黃豆、胡豆、碗豆等,黃豆的一種食法彝族稱為「都拉巴」,即將黃豆磨成漿,連糟加酸菜煮吃。
調料類主要採集三種野生植物,一為「哈拉古」樹葉,一為喬木「穆庫」的根和花,一為草本植物「切批切克」的根。這三種植物均有奇特的香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