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flask怎樣添加文字
擴展閱讀
可以在網上訂網吧嗎 2025-09-18 00:53:22

flask怎樣添加文字

發布時間: 2022-12-12 06:18:51

㈠ 在python3下怎樣用flask-sqlalchemy對mysql資料庫操作

這個問題經常難道新手一下,因為大部分教程里(包括經典的《Flask Web開發》一書),告訴了我們如何使用flask-sqlalchemy操作sqlite,但在生產環境(線上網站)上,我們肯定是使用MySQL或其他,而大部分的教程里,又告訴我們flask-sqlalchemy使用MySQL的方式是:
mysql://username:password@server/db

結果我們照葫蘆畫瓢的來一下,發現壓根不行,寫好的網站一跟資料庫沾邊就報錯。

Python和MySQL是「兩個國家的人」,他們互不相通,因而需要一個中間代理,讓雙方互通有無,跟翻譯一樣(這比喻不準確,但足夠你明白意思就行)。翻譯又有很多選擇,不同的翻譯各有特色。
題主解決問題選擇的翻譯是「flask-mysqldb」,其背後的主子是「MySQL-python」。恩,說到這里你應該知道,「flask-xxx」這樣的包都是對背後主子進行了適合Flask封裝的插件,跟包子皮一樣,裡面的餡才是重點,「flask-mysqldb」的餡是「MySQL-python」。

而我要推薦的是另一個翻譯:PyMySQL,這玩意的好處是可以做非同步(「MySQL-python」也可以,個人口味罷了),簡而言之,網站訪問量大了就需要考慮非同步,現在別管這是啥子。這玩意的安裝方式是:
pip install PyMySQL
之後,資料庫連接由:
mysql://username:password@server/db

改為
mysql+pymysql://username:password@server/db

就可以了。

㈡ 阿里雲伺服器部署flask項目

當我們執行下面的hello.py時,使用的flask自帶的伺服器,完成了web服務的啟動。在生產環境中,flask自帶的伺服器,無法滿足性能要求,我們這里採用Gunicorn做wsgi容器,來部署flask程序。Gunicorn(綠色獨角獸)是一個Python WSGI的HTTP伺服器。從Ruby的獨角獸(Unicorn )項目移植。該Gunicorn伺服器與各種Web框架兼容,實現非常簡單,輕量級的資源消耗。Gunicorn直接用命令啟動,不需要編寫配置文件,相對uWSGI要容易很多。

區分幾個概念

WSGI:全稱是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web伺服器網關介面),它是一種規范,它是web伺服器和web應用程序之間的介面。它的作用就像是橋梁,連接在web伺服器和web應用框架之間。

uwsgi:是一種傳輸協議,用於定義傳輸信息的類型。

uWSGI:是實現了uwsgi協議WSGI的web伺服器。

我們的部署方式: nginx + gunicorn + flask

web開發中,部署方式大致類似。簡單來說,前端代理使用Nginx主要是為了實現分流、轉發、負載均衡,以及分擔伺服器的壓力。Nginx部署簡單,內存消耗少,成本低。Nginx既可以做正向代理,也可以做反向代理。

正向代理 :請求經過代理伺服器從區域網發出,然後到達互聯網上的伺服器。

特點 :服務端並不知道真正的客戶端是誰。

反向代理 :請求從互聯網發出,先進入代理伺服器,再轉發給區域網內的伺服器。

特點 :客戶端並不知道真正的服務端是誰。

區別 :正向代理的對象是客戶端。反向代理的對象是服務端。

查看命令行選項 : 安裝gunicorn成功後,通過命令行的方式可以查看gunicorn的使用信息。

直接運行

指定進程和埠號 : -w: 表示進程(worker)。 -b:表示綁定ip地址和埠號(bind)。--access-logfile:表示指定log文件的路徑

作為守護進程後台運行

阿里雲伺服器默認安裝到 /user/sbin/ 目錄,進入目錄,啟動 ngnix:

Ubuntu 上配置 Nginx 也是很簡單,不要去改動默認的 nginx.conf 只需要將/etc/nginx/sites-available/default文件替換掉就可以了。
新建一個 default 文件,添加以下內容:

修改完成後重啟nginx即可。

Ubuntu 上配置 Nginx 另一種方法,cd 到 /etc/nginx/conf.d 文件夾,新建 xxx.conf 文件(xxx 可以是項目名,只要是 .conf 文件即可),寫入以下內容:

需要監聽 https 請求時,寫入以下內容:

㈢ Flask 怎麼顯示通過 textarea 輸入換行的文本

你可以服務端獲取text = form.text.data.replace('\n','這里是br換行')

㈣ [Follow Study] Day1:Flask開發IDE及入門例子

前幾天在進行flask web開發的時候,雖然照貓畫虎能夠寫一些簡單的程序,不過感覺基礎有點薄弱,經常寫著寫著就卡殼,很尷尬,所以打算先根據網上的一些開發教程認真學習學習,打好基礎,畢竟磨刀不誤砍柴!

Flask IDE配置相關

1、virtualenv的使用

virtualenv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虛擬環境,之所以用這個是為了避免不同的開發環境由於python版本而帶來的影響,一句話,避免互相干擾。

virtualenv安裝命令

pip install virtualenv

virtualenv搭建環境命令

virtualenv venv

這里需要注意,最好安裝在開發項目目錄下,比如我們的開發目錄為followstudy,進入這個目錄後,然後在命令行執行。其中venv為虛擬環境的名稱,你也可以起名為其他的。安裝成功之後的目錄結構如下圖:

安裝成功之後,我們需要對項目指定開發環境(叫法可能有點問題),具體的話在pycharm的File->default setting中查找。

virtualenv環境啟用

source venv/bin/activate

啟用的時候,命令不是固定的,這個命令的venv是可變的,具體的話取決於我們的虛擬環境的命名,總之一句話,需要激活虛擬環境下的bin目錄下的activate,啟用成功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命令行前面有一個(venv),以後開發的過程需要先激活這個虛擬環境,然後再進行,另外當我們不需要虛擬環境的話,可以直接在當前命令下輸入:deactivate,這樣就退出了當前的虛擬環境。

flask安裝命令

pip install flask

在當前虛擬環境下使用上面的命令,可以快速安裝flask及flask所依賴的包。

flask render_template

上面的index函數是簡單的一些字元串,顯然並不是很漂亮的,這個時候我們可能需要用到flask的模板引擎——jinja2,jinja2功能比較強大,我們先根據例子簡單來一個。默認的情況下flask模板文件存放在app下的templates,一個就不建議大家隨意起名字了,約定俗成!首先我們在app文件下建立一個templates目錄,然後在這個目錄下建立一個index.html的文件。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title="hello world")

if name == ' main ':
app.run(debug=True)
在html文件中,我們把需要展示hello world的地方用 {{ title }}替換就可以,這里可以簡單記憶,sample.py文件中的hello world賦值給變數title,然後在html文件中使用{{ title }}調用數據。

flask route路由

前面簡單地使用了一個app.route('/'),為了更好地理解route,我們需要搭建更多的路由,進一步學習。

新添加了兩個路由,一個是about,另一個是service/ 區別之處,細心的話可以看到,一個結尾有「/」,另一個是結尾沒有「/」的。
當訪問127.0.0.1:5000/about 的時候,能夠出現about頁面的內容。

但是當我們訪問127.0.0.1:5000/service的時候,url會自動301重定向到127.0.0.1:5000/service/,然後返回service頁面的內容。這是flask路由的一個特性,如果是目錄的話 建議加上"/"。如果是page頁面的話,就沒必要加。

flask url_for

url_for是flask中用於路徑定位的一個東西(不知道我理解的對不對。。。),通常來說url_for主要用作兩個用途,一個是用來做視圖函數的綁定,另一個是用來定位靜態資源的。
flask url_for視圖綁定

上面就是今天的學習筆記,明天繼續 歡迎關注小蝦的公眾號哈

㈤ python flask 怎麼組織程序

1.初始化

所有的flask程序都必須創建一個程序實例

web伺服器使用wsgi介面協議,把接收客戶端的請求都轉發給這個程序實例來進行處理。這個程序實例就是flask對象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__name__決定程序的根目錄,以便以後能找到相對於程序根目錄的資源文件位置


2.路由和視圖函數

程序實例需要知道接收請求後,需要知道url請求應該運行哪些代碼。所以保存了一個url和python函數的映射關系;這個映射關系就叫做路由

flask程序中路由的寫法:

2.1#使用app.route裝飾器,把修飾的函數注冊為路由。例如

@app.route('/')def index(): return "<h1>Hello World</h1>"

#函數的名字不是必須寫index的,只是和裝飾器關聯的時候寫的函數名而已

#把index函數注冊為程序根路徑的處理程序。函數的返回值稱為響應,是客戶端接收的內容。

像index這樣的函數稱為試圖函數,試圖函數返回的響應可以是包含html的簡單字元串,也可以是復雜的東西

2.2#可變url部分映射,使用特定的裝飾器語法就可以

@app.route('/user/<name>')def user(name): return "<h1>hello %s</h1>"%(name)

裝飾器中的<name>指定可變內容為name,name對user(name)函數中的傳遞參數,這2個部分內容必須一致

調用試圖函數時候,flask會自動的將動態部分作為參數傳入參數,這個函數中,參數用於生成個人的歡迎信息

#備註:路由中的動態部分默認使用字元串類型,可以使用int,float,path來定義;例如<int:id>;path類型也是字元串,但不把斜線視作分隔符,而將其當做動態片段的一部分

3.啟動伺服器

調用程序實例app的run方法啟動flask集成開發的web伺服器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debug=True代表的是調試模式,這個flask自帶的run方法開啟的伺服器不適合在生產中使用,此處只用來測試

4.一個完整的Flask程序

啥也不說,先上例子hello.py

㈥ 簡單分析Flask 資料庫遷移詳情

1、使用 Flask-Migrate 實現資料庫遷移

db.create_all()不會重新創建表或是更新表,需要先使用db.drop_all()刪除資料庫中所有的表之後再調用db.create_all()才能重新創建表,但是這樣的話,原來表中的數據就都被刪除了,這肯定是不行的,這時就出現了資料庫遷移的概念。

在開發過程中,隨著需求的變化,有可能需要添加或修改表的一些欄位,但是原表中的數據不能刪除,此時就需要創建新表,並將舊表中的數據遷移至新表中,Flask-Migrate這個擴展就可以在不破壞數據的情況下更新資料庫表的結構,並完成數據從舊表到新表的遷移。

2、Flask-Migrate的使用

可以使用pip install flask-migrate進行安裝。在程序中,我們實例化 Flask_Migrate 提供的 Migrate 類,進行初始化操作。

實例化 Migrate 類,需要傳入 Flask 實例 app 和 SQLAlchemy創建的實例 db。

2.1 資料庫的遷移過程

先定義 User 模型類。

創建遷移環境

在開始遷移數據之前,需要先使用下面的命令創建一個遷移環境:

遷移環境只需創建一次,創建後會在項目根目錄下生成一個 migrations 目錄,其中包含了自動生成的配置文件和遷移版本目錄。

生成遷移腳本

使用如下命令自動生成遷移腳本:

-m 選項添加備注信息,執行後遷移版本目錄生成了遷移腳本。

遷移腳本內有兩個函數:

upgrade():把遷移中的改動應用到資料庫中

downgrade():將改動撤銷

自動生成的遷移腳本會根據模型定義和資料庫當前狀態的差異,生成upgrade()和downgrade()函數的內容,不一定完全正確,有必要再進行檢查一下。

更新資料庫

生成了遷移腳本後,使用flask db upgrade命令可完成對資料庫的更新。執行後即可生成資料庫及表。

如果之後我們需要改動 user 表中的欄位,比如添加一個mobile欄位,我們只需在 User 模型類中添加該屬性,之後執行flask db migrate -m '注釋'和flask db upgrade命令即可。

如果想要回滾遷移的話,可以執行flask db downgrade命令。

3、總結

這里只是介紹如何在 Flask 中進行資料庫遷移,關於在生產環境下,是否需要使用遷移工具或者使用何種工具進行遷移,這里不做討論,至於我的話,在生產環境中,我沒有使用過Flask-Migrate,而是選擇編寫 SQL 腳本來處理資料庫及表的更新或改動,我覺得這樣更不容易出錯,其實各有各的好處,看自己選擇。

㈦ flask models 里怎麼設置欄位內容

Flask-SQLAlchemy 的 query 是直接查詢 model,查出來的一定是一個 model 對象。

如果要查詢單個欄位的話,應該用 session 去 query model。

a = db.session.query(Page.title, Page.page).all()
print(a)

b = Page.query.with_entities(Page.title, Page.page).all()
print(b)
這兩個查詢返回的都是一個列表,列表內的元素是一個元組,不過不是 Python 內置的元組,是 sqlalchemy.util._collections.KeyedTu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