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馬卡龍怎樣改文字
擴展閱讀
麻辣燙底料可以網上買嗎 2025-09-17 19:32:16
類似優美圖可以搜圖的app 2025-09-17 19:29:21

馬卡龍怎樣改文字

發布時間: 2022-12-11 16:31:35

❶ 怎樣把馬卡龍幾軟體上的英文改成中文

怎樣把馬卡龍幾軟體上的英文改成中文?這個可以使用中文版的。

❷ 馬卡龍要怎麼做 注意什麼才不會失敗

新手切忌只看食譜與文字性教程。一定要結合網上的製作視頻來看,馬卡龍製作過程中的各種變數是文字與圖片完全不能概括與詳盡解釋的。你問的細節問題也是即便這么告訴了你你也不可能在脫離動態教學的狀態下理解的。所以強烈建議問主去網上搜馬卡龍製作的視頻看。馬卡龍不是蛋糕不是餅干不是麵包更不是醬料,你看過各種視頻後就會發現,每個製作者在不同環境與設備條件下做出來的馬卡龍都是完全不同的!這意味著你做的馬卡龍也需要各種微調才能達到某一種完美狀態,所以還請精確計算。總之預祝你成功,稍後我會附上一些對我有過幫助的網址。

❸ 馬卡龍介紹

馬卡龍,又稱作瑪卡龍、法式小圓餅,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製作,並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的法式甜點。口感豐富,外脆內柔,外觀五彩繽紛,精緻小巧。

Macaron一詞本是法語,實際發音較接近「馬卡紅」。「馬卡龍」是使用西班牙語發音音譯的結果。

中文名
馬卡龍
外文名
Macaron
法文名
macaron
別稱
瑪卡龍、法式小圓餅/マカロン
顏色
各種顏色
歷史起源
馬卡龍作為一種法式甜點為人們所熟知,但實際上,馬卡龍是義大利人發明的。而馬卡龍具體的起源,有多個版本。
修女版本
相傳,早期一些素食修女,製作出用雞蛋清和杏仁粉烘製的蛋白杏仁餅代替葷食,這便是馬卡龍的雛形。如今馬卡龍的英文Macaroon就源於義大利語Maccarone(精緻的面團)。[1]
法國大革命期間,天主教受到革命黨人打壓,神職人員境況不佳。修女們為了生計,偷偷販賣她們的蛋白杏仁餅,漸漸把蛋白杏仁餅傳到了法國。
鄉思版本
16世紀中葉,佛羅倫薩的貴族凱塞琳梅迪奇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雖然身處王室,但畢竟遠嫁他鄉,王後不久就患上了鄉思病。於是,跟隨王後來到法國的廚師做出家鄉的馬卡龍,來博取王後的歡心,從此這種義大利式甜點在法國流傳開來。[2]
發展

馬卡龍剛傳到法國時,與如今的馬卡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只是單片,沒有夾心。蛋白杏仁餅傳到法國後,特別是進入19世紀後,大批法國廚師競相製作這種甜品,單片漸漸變成夾心;同時,富有想像力的法國大廚們也嘗試加入不同的水果和果醬,——甚至是咖啡、巧克力來創造五彩繽紛的顏色。就這樣,杏仁餅變成了21世紀的馬卡龍。[1]
像這樣,在法國發揚光大的馬卡龍,被貼上了濃濃的法式標簽。因此,馬卡龍不單單是一種甜點、一種美食,它更承載著一種文化。
馬卡龍歷史上曾是貴族食物,是奢華的象徵。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馬卡龍漸漸進入尋常百姓家,以其繽紛的色彩、清新細膩的口感和小巧玲瓏的造型,博得人們,特別是女生們的喜愛。

❹ 蘋果馬卡龍便簽APP里的做完一件事情可以打勾的那個小方框怎麼弄出來的

蘋果手機上做完事情可以劃去的便簽app,推薦使用敬業簽雲便簽,便簽上劃去做完的事情,可參考如下步驟:

  1. 打開蘋果手機上的敬業便簽app,進入便簽主界面後,選擇需要標記完成的便簽;

  2. 向左滑動目標便簽,在彈出的操作選項中,點擊完成按鈕即可;

  3. 標記完成的事情,會自動加個紅色的橫線劃去文字的效果表示完成。

❺ mini馬卡龍怎麼改模式

1、首先用mini馬卡龍車鑰匙,打開並進入mini馬卡龍車。
2、其次在該車上打開該車中控屏,在中控屏中點擊駕駛模式。
3、最後用戶可以在駕駛模式中即可更改模式。

❻ 馬卡龍怎麼做

馬卡龍是時下非常火的西式點心,售價也不算便宜,通常很小的一個就要7,8塊錢,在這里推薦一個超簡單的馬卡龍製作方法,喜歡自己動手做點心的童鞋可以參考一下。
工具/原料
more
糖粉 (250g)
杏仁粉 (250g)
蛋清 (200g)
白糖 (200g)
餡 (些許)
果醬 (些許)
食用色素 微量
糖豆 若干
步驟
1/12 分步閱讀
拿一個容器把把杏仁粉和糖粉裝一起然後用篩子篩一下,把太粗的顆粒過濾掉,這樣口感更好,也更容易做成功。把篩過的粉粉放到一邊備用。

查看剩餘1張圖
2/12
然後白糖和蛋清混合,放到另外一個容器裡面,然後一定要隔水加熱。在加熱的時候不停的攪拌,如果不攪拌的化,那個蛋清就熟了,並讓糖充分融化。當容器裡面的蛋清差不多60度的時候,就不用加熱了。這個60度也不好說,就是剛好有點點燙手的感覺,就要停了。

查看剩餘2張圖
3/12
用打蛋器,把它打發打發還是有要領的,要打成這種可以兩手捏一下,成雞尾的形狀,就非常好了

查看剩餘1張圖
4/12
把蛋清打發過後,要趕緊進行這一步,因為打發的蛋清放不了太久,就會又回到液體狀的。取1/3打發的蛋白,讓到我們剛剛曬過的杏仁粉和糖粉的混合物里頭,然後混合均勻,這個盡量朝一個方向來和,免得再和的時候,蛋白里頭的空氣全部跑出來了。

查看剩餘1張圖
5/12
和勻過後,然後把剩下的2/3蛋白加入進切,繼續和。這次在和的時候,注意稍稍用力向上提拉一下,可以更大的減少蛋白裡面的空氣流失哈。和的時候用的工具一定是越軟越好,千萬不要用硬的。

查看剩餘3張圖
6/12
進口色素,指甲蓋那麼一小點,就可以讓正個盆子頭的白色變紅或變藍

可以不用攪拌均勻,均勻和不均勻的差別只是顏色效果不同而已

查看剩餘1張圖
7/12
然後裝到裱花袋裡頭,擠到硅膠板上。擠成直徑3CM的圓形麵糊

查看剩餘2張圖
8/12
麵糊擠好過後就是烤了。烤馬卡龍是有兩種方法的。方法一:把這個麵糊放到通風的地方,放45分鍾,然後再放到130度的烤箱裡面烤20分鍾。方法二:需要風爐。先放到110度的風爐裡面,烤個2分鍾,然後拿出來,輕輕摸下表面,表面結殼了,再放到130度的風爐裡面烤18分鍾。

查看剩餘1張圖
9/12
烤好後,小心鏟下來

查看剩餘1張圖
10/12
馬卡龍的外殼做好過後,然後就是加餡。各位同學可以大超市或者淘寶上面買現成的餡,或者加果醬把餡裝到裱花袋裡頭,然後擠到烤好的蓋上,然後再加一個蓋子捏緊

查看剩餘2張圖
11/12
做到上一步其實就已經可以結束了,為了增加馬卡龍的賣相,可以進一步加工圖案

先按照之前的步驟中介紹的方法做好其他顏色的糊

拿一個剛剛做好的馬卡龍,在白色的那個糊裡面蘸一下

然後小的裱花袋上個藍色,擠一個簡單的圖案

查看剩餘2張圖
12/12
最後加上一些各種形狀的糖豆就可以了

❼ 馬卡龍的另一個名字叫什麼

馬卡龍又叫瑪卡龍。是一種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製作,並夾有水果醬或奶油的法式甜點。口感豐富、外脆內柔、外觀五彩繽紛、精緻小巧。馬卡龍層次感分明外酥內軟。一枚完美的馬卡龍在燈光照射下泛著淡淡光澤,餅身下緣還會出現一圈不同裝飾材料,如抹茶粉、水果粉的加入,使得馬卡龍呈現出繽紛的顏色。
歷史起源:
馬卡龍剛傳到法國時,與如今的馬卡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只是單片,沒有夾心。蛋白杏仁餅傳到法國後,特別是進入19世紀後,大批法國廚師競相製作這種甜品,單片漸漸變成夾心;同時,富有想像力的法國大廚們也嘗試加入不同的水果和果醬,——甚至是咖啡、巧克力來創造五彩繽紛的顏色。就這樣,杏仁餅變成了21世紀的馬卡龍。
像這樣,在法國發揚光大的馬卡龍,被貼上了濃濃的法式標簽。因此,馬卡龍不單單是一種甜點、一種美食,它更承載著一種文化。
馬卡龍歷史上曾是貴族食物,是奢華的象徵。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馬卡龍漸漸進入尋常百姓家,以其繽紛的色彩、清新細膩的口感和小巧玲瓏的造型,博得人們,特別是女生們的喜愛。

❽ 為什麼名字叫馬卡龍

想必喜歡甜點的吃貨,都吃過馬卡龍,也都知道馬卡龍有個叫“少女的酥胸”的雅號。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為什麼名字叫馬卡龍,希望能幫到你。

為什麼名字叫馬卡龍

從肚臍到酥胸

據說馬卡龍最早出現在義大利的修道院,苦逼的修女們因為太窮,缺少葷食,就發明了用杏仁粉和糖做的小圓餅(沒錢吃肉,有錢吃馬卡龍!而泡芙似乎也有同樣的經歷),來滿足她們的口腹之慾,可能是由於這種小圓餅中間有個小孔,所以,就有了“修女肚臍”的戲稱。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說這種小圓餅其實並非修女們所為,而是修士發明的,正確的叫法應是“修士的肚臍”,不過,可能因為聽起來比較反胃,後來還是把“修士”改成了“修女”,你看,只動了一個字,小餅干不僅能順利下肚,還能讓腦洞豁然開朗。

不管是誰的肚臍,這是馬卡龍最早的樣子

直到16世紀,義大利公主凱瑟琳·德·麥地奇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後,這種小圓餅才算進入法國。正是這個時尚公主,不近帶來了高跟鞋和塑腰風,也帶來了馬卡龍、泡芙和其他大量的義大利美食(有關這個公主和泡芙的故事,請點擊屏幕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從此,這種杏仁小圓餅在法國落地生根,雖然不斷改進,但這一時期,基本保持了最開始的朴實原貌。

法國現在還在吃的杏仁餅

1862年,法國人Larée開設了間甜品店,三層漢堡包式的馬卡龍才正式出現。然後,馬卡龍逐漸風行歐洲,再到日本,再到中國。現在,馬卡龍不近取代了焦糖布丁成為法國甜點的代表,同時也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甜點。

法國“絕代艷後”瑪麗·安托瓦內特最愛馬卡龍

而“少女的酥胸”的說法,最早出自台灣作家謝忠道談論馬卡龍的文章《性感小圓餅》中。後來馬卡龍在台灣大行其道,人們就以訛傳訛,把“少女的酥胸”這一比喻用到了極致,還添油加醋,憑空想像出很多來源和出處。其實,這事兒和法國人半毛錢關系沒有,法國人壓根兒就沒聽說過這種說法,就像有人說,在義大利,馬卡龍有“淑女之吻”之說,而義大利人全然不知一樣。

雖然有人說這就是少女的酥胸,其實,這是做失敗的馬卡龍

馬卡龍剛剛在台灣出現時,包裝紙被認為像蕾絲花邊

甜與貴

馬卡龍很甜,是因為它只有三種食材組成:杏仁粉、糖、雞蛋清。杏仁粉沒有粘性,必須加更多的糖,才能增加粘性,所以,如果吃到的馬卡龍很淡,那一定是加了其它東西。既然是杏仁小圓餅,馬卡龍就絕對沒有小麥麵粉,只是杏仁粉,再加上工藝比較復雜,並只能靠人力完成,因此,馬卡龍售價一直高居不下。

馬卡龍一定是和紅茶相配,尤其是錫蘭和大吉嶺,所以,英式下午茶中出現馬卡龍也是非常適合的。

東邪西毒

說道馬卡龍,必須說說法國享有盛名的2個馬卡龍店,它們算是馬卡龍界的泰山北鬥了,一個就是法國馬卡龍的開山鼻祖Larée甜品店,另一個是後起之秀Pierre Hermé。

百年老店 Larée

Larée是巴黎中國遊客最愛去的甜品店,每每長假,都能把Larée店買空!Larée是現代三層馬卡龍的創立者,它代表著傳統且經典的口味,裝修和陳設古典豪華,非常鎮場,看一眼就知道是百年老字型大小。

Larée代表著經典

甜品界時尚教父 Pierre Hermé

凡是甜品控,大多都知道Pierre Hermé,他的地位如日中天,現在是法國甜品界的教父級別,被譽為“甜品畢加索”。這哥們兒年輕時在Larée干過,因為各種恩怨,憤然離開法國去日本開店,沒想到居然在日本一夜爆紅,幾年後,他又重返巴黎,當年的屌絲,現如今已經成為企業家及時尚名人,他開設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甜品店備受追捧。也許是東方飲食的影響,Pierre Hermé的馬卡龍不是齁甜,去掉了不必要的裝飾,並融入了更多層出不窮的時尚口味,如鵝肝、洛神花、秋葵、松露等,都能做成馬卡龍。

意式馬卡龍

馬卡龍的美麗,讓無數人傾倒。馬卡龍的美味,也是妙不可言。馬卡龍的做法看似簡單,卻不容易成功,因為它對溫度、濕度都表現的特別敏感。但是不要因此望而卻步,蕃茄麻在這篇文章里,會把細節和注意點寫的很清楚,只要你注意每一個小細節,一定可以做出你心目中完美的馬卡龍!

食材用量

TPT:杏仁粉 100g,糖粉 100g,老化蛋清 37g,色粉 少許

意式蛋白霜:新鮮蛋清 37g,細砂糖15g,蛋白粉 2g

糖水:細砂糖85g,水25g

具體步驟

杏仁粉和糖粉混合,杏仁粉最好提前過篩下,糖粉我的用的馬卡龍專用的。

用手動打蛋器混合均勻

加入少許色粉

倒入老化蛋清,老化蛋清就是提前一周分離的蛋清,用保鮮膜包好(保鮮膜上扎兩個孔),放入冰箱冷藏一周,讓水分蒸發。老化的蛋清比較鬆散,這樣的蛋清有助於最後蛋白霜的穩定。倒入蛋清後先不翻拌,TPT放一邊備用。

把15g細砂糖和2g蛋白粉混合均勻備用,如果你的電子秤稱量不準確2g蛋白粉,可以用量勺,2.5ml刻度的小勺子一平勺就是2g哦。

新鮮蛋清37g提前稱量好,准備打蛋白的時候就要開始熬糖水了。

准備一個小鍋,把85g細砂糖倒入鍋中,加入25g水

混合均勻,讓水覆蓋細砂糖。

鍋上插好廚房溫度計,開中火開始熬糖水,注意溫度計的針頭不要碰到鍋底。

同時開始打蛋白,打到魚眼粗泡時,開始分次倒入細砂糖和蛋白粉的混合物,我一共分三次倒入。打到蛋白霜9分發,提起攪頭有小彎鉤即可。

等糖水溫度到118度,立刻關火。

立馬倒入蛋白霜里,也是分三次倒入,第一次少量倒入,讓蛋白霜適應糖水的溫度,以後兩次慢慢增加。

全部倒完後,打蛋器低速打發1-2分鍾,等溫度到38度就要停止打發了。如果不能確定是38度,就是等蛋白霜接近手溫的溫度就不能再打了。

如果蛋白霜打完,溫度還很高,先放旁邊備用。先把TPT拌一下,盡量拌勻。

等蛋白霜溫度接近手溫的時候,就把蛋白霜和TPT結合。第一拌先放入總蛋白霜的一半,這里的蛋白霜是用來“犧牲的”,所以選取蛋白霜最外面的一圈拌入。

第一拌用壓拌的手法,要盡可能的讓蛋白霜和TPT混合均勻。這一步不用擔心蛋白霜消泡的問題。

第二拌放入剩餘蛋白霜的一半,這次不能用壓拌的手法了,要用切拌和翻拌的手法,手勢要輕柔且迅速,讓蛋白霜和TPT在短時間內混合均勻,直到看不到蛋白霜。

第三拌和第二拌手法相同,讓蛋白霜和TPT混合均勻,直到看不到蛋白霜,盆壁上也不要留有蛋白霜,如果盆壁上有蛋白霜殘留或者沒有拌勻,那麼做好的馬卡龍有可能有那麼一兩個會是歪的。

拌好的麵糊濃稠度如圖,用刮刀挑起麵糊,呈飄帶狀往下滴落。這里的麵糊如果太稀,多半是因為翻拌手法不對,造成消泡太多,基本是不能成功的。太稀的麵糊做出來擠不出漂亮的圓形,表面也不容易結皮,也不太會出裙邊。但是麵糊如果偏稠倒是不用擔心,可以多拌一會,讓蛋白霜輕微消泡,使其變稀一點。

把混合好的麵糊倒入裱花袋,裱花嘴我用的三能SN7064

在烤墊上擠出直徑為3.5cm左右的馬卡龍餅身。注意間距,不要靠太近。擠的手法是結尾的時候劃逗號,不要向上提,不然麵糊無法收尾。擠好後,拿起烤盤到50cm左右的高度,雙手放開,讓烤盤自然下落,震出氣泡,如果有表面有比較大的氣泡,可以用牙簽挑掉。然後就開始晾皮啦!如果空氣濕度在60以下,最好在室內晾皮20-30分鍾,如果空氣濕度在60以上,那選擇一個開空調的房間晾皮,只要用手去觸摸馬卡龍表面不黏手,就可以開始烤了。

晾皮的時候要預熱烤箱,如果是第一次做,建議160度預熱30分鍾。烘烤馬卡龍是製作馬卡龍最關鍵的一步,所以對烤箱溫度的了解和控制特別重要。烤箱在預熱30分鍾後,內部溫度趨於穩定,這時把烤盤和烤箱溫度計一起放入烤箱中層,烘烤15分鍾。這里要注意的是,烤箱的溫度都有偏差,溫度計的溫度如果在15分鍾後,是在155-165度之間,那麼以後你都可以用160度上下火去烤馬卡龍,如果15分鍾後溫度低於155度,那烤出的馬卡龍肯定是黏在烤盤上拿不起來的,或者是空心的。那麼下次做馬卡龍就要調高溫度,如果15分鍾後高於165度,下次就要調低溫度,溫度高了,馬卡龍容易上色或者直接爆掉。我的烤箱脾氣我很清楚,溫度比較偏低,所以我是用上下火180度去烤馬卡龍的,到15分鍾的時候,烤箱溫度計的溫度才勉強達到155度。大家根據實際情況來整理自己烤箱的溫度。

烤好後立刻把烤墊和烤盤分離,以免烤盤上的余溫繼續加熱,讓馬卡龍上色。移出後,放一會馬卡龍就涼了,放涼的馬卡龍能輕松從烤墊拿起來,不會黏在烤墊上。

擠上馬卡龍夾餡(夾餡的做法我在另一篇文章有具體寫明,可在後台搜一下),然後對馬卡龍配對。

美麗的馬卡龍就完成啦!

馬卡龍的裙邊大約在烘烤4分鍾後會出現,第一次做,我這里的裙邊有待進步。分析了裙邊偏小的原因:有可能是攪拌的時候稍微有些過,蛋白微消泡,也有可能是晾皮的時間太長了。還有大家千萬記得蛋白霜接近手溫就要與TPT混合了,不要涼透了再混合,這樣也會造成裙邊偏小。

馬卡龍不僅因其顏值和美味被世人喜歡,也因為它甜蜜的愛情寓意,反正馬卡龍是一款很正能量的甜品。

做好的馬卡龍不要立刻吃,可以放到密封的盒子里,放冰箱冷藏一夜,這樣最能品嘗出馬卡龍外酥里軟的完美口感。

做好的馬卡龍冷藏可保存一周,冷凍可保存兩個月。

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心一如馬卡龍。夏日的午後,來一個美麗的馬卡龍可好?

❾ 馬卡龍配方

雖然像大家所說,對這個目前很多人都不易接受,但個人覺得馬卡龍的裝飾功能可能比吃口更重要。
因為杏仁粉的不同,很多師傅操作起來都不是每次都會100%成功(空心),包括老法在中國做演示,都不敢說一定能成功,但本人提供的這個配方是經過改良,且是中國境內測試了很多次,不多說了,

馬卡龍配方(一)
1.糖粉 250g
2.杏仁粉 125g
3.蛋白 115g
4.糖粉 125
製作方法
1,先將杏仁粉放在烤箱里烘5分鍾(不是烤),(這是關健),很多師傅沒有成功請檢查此步;
2,將烘好的杏仁粉過篩,和糖粉再過篩拌勻呆用;
3,蛋白建議可放冰箱冷凍,如果是冬天可跳過此步;
4,蛋白用中速打至2分鍾,慢慢加入4中的糖粉,記住打至正確的蛋白時間應在12-15分鍾,這樣的目的是讓蛋白能夠讓能堅韌;
5,將2中的乾性粉料加入4中,記住不要一次加進去,最後用膠刮拌出有一點筋度(這個也是關健);
6,將拌好的料擠在高溫布上,注意大小一致,
7,放置1小時左右再焙烤(如果失敗請檢查此步)
8,烘焙時注意,烤時180/160烤3分鍾後底下墊一下烤盤降到160/140.(如果失敗請檢查此步)
至此,馬卡龍的介紹就完了,這個是白色的配方,簡單點加入色素可做其他的顏色,

馬卡龍配方(二)
杏仁粉部分:
almond powder 杏仁粉 250g
icing sugar 糖粉 250g
eggwhite 蛋白 90g
red food colour liquid 色素 4g

蛋白霜部分:
sugar 糖 250g
water 水 80g
eggwhite 蛋白 90g
tartar acid 塔塔粉 1.5g
sugar 糖 20g

mix together 攪拌
allow to crust before baking 烘焙前靜置至表面結皮
bake at 140度,10min

製作方法
杏仁粉部分:
1、TPT杏仁粉,很多方子上是這么寫的,是指杏仁粉與糖粉1:1的份量。
2、杏仁粉、糖粉,加入攪拌機中再次磨細。使之烘烤時更加細滑。注意的是,不能打的時候過長,杏仁粉會發熱,也會影響烘焙。
3、加入蛋白,攪拌,呈濃杏仁團,攪拌需要很用力。
4、加入色素。市面上分為水性色素和油性色素,如果分不清或是擔心色素會影響到品質的話,建議加入杏仁團中,油性可能改變蛋白的性質。水性色素沒有太多禁忌,油性色素要注意加入。加入水性物品中,會改變物品的性質。

蛋白霜部分:
1、蛋白加入塔塔粉和雞蛋粉2G(沒有也行),打發。濕性即可。
2、糖與水混合後,放入大火上加熱至117度。注意的是,首先一定要控制溫度,必須達到117度。如果溫度高了,可再加入水降至117度離火。另外,用中火與大火之間的火力速度達到既定溫度,溫度底會變成焦糖。
3、迅速將糖漿倒入正在打發的蛋白中,再加入剩下的糖繼續打發。這個過程需要有人配合。再次感謝偶家阿達西哈,他就完全配合地提著我的打蛋器打發著呢。。。(桶式打蛋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4、蛋白打發成蛋白霜後,溫度降至40度以下,即可。

馬卡龍部分:
將1/3的蛋白霜倒入杏仁團中,攪拌。
再將剩餘完全攪拌,融合。成功的馬卡龍,是這個時候的杏仁團,是很稠密的,很難流動的,如果太稀,肯定失敗。
倒入裱花袋,在油布上擠出馬卡龍。

注意:
1、必須在油布上烘烤,油紙不可替代,否則不會有裙邊。
2、攪拌很重要,要完全溶合。擠馬卡龍,不要過大,馬卡龍會有自然的攤開。如果很快攤掉,打發過久。如果很硬,則攪拌不夠。
3、擠好的馬卡龍,靜置20min,一定要等表面結皮。否則,烘焙時表面會裂開。幹得越快,表面則會越亮。
烤箱預熱,140度,烘焙10min(按個人烤箱具體情況調整)。
相信大家按這個方子一步步來,一定也會做出完美的馬卡龍。

PS:剛出爐的馬卡龍並不建議立刻食用,法國老師建議隔一夜再吃,才有風味。

常見問題:
1、開裂:原因是靜置時間不夠,一定要表面結皮。
2、沒有裙邊:原因是攪拌過久,馬卡龍直接攤掉不夠飽滿,就沒有裙邊。
3、表面有坑:原因是有空氣。擠好後注意看錶面,有氣泡部分趁沒結皮前挑開,自然會重新凝結。
4、很快攤掉:打發過久,造成無法凝結。這樣做出來的馬卡龍不飽滿,如果想改進,可直接擠小點的馬卡龍,會稍好。
5、表面比較粗糙:原因是杏仁粉的細度。通常在國外是有專用的馬卡龍杏仁粉。當然我們則無法精細到這個程度,將杏仁粉再次用料理機打細即可。

這么美味的馬卡龍,趕緊試試吧~ 和駢駢烘焙一起,用心烘焙,精彩生活~

❿ 意式馬卡龍教程

用料  

蛋白  44g(打發蛋白部分)

細砂糖  20g(打發蛋白部分)

蛋白粉(根據空氣濕度可加可不加) 2g(打發蛋白部分)

細砂糖  100g(熬煮糖漿部分)

水  35g(熬煮糖漿部分)

杏仁粉 120g(TPT部分)

糖粉 120g(TPT部分)

蛋白(根據調顏色的數量平均分)(本教程共調2個色 分兩個22g) 44g(TPT部分)

意式馬卡龍的做法  

准備工具

1.無油無水的容器、精確稱量的稱、溫度計、溫度計支架、熬煮糖水的小鍋、刮刀、抹刀、大功率的手持打蛋器。

2.熬煮糖漿把溫度計的探針放在架子上並調整好角度,不可以使探針挨著糖漿鍋的底或是壁,避免溫度測量不準確。熬糖漿的鍋需選用小鍋。查看當天的濕度,根據濕度情況設定溫度計的溫度。

濕度與糖漿溫度對照表:

60%以下116度

60%~70% 117度

70%~80%  118度

80%~90%   119度

90%以上120度

3.打發蛋白

糖漿熬煮的同時開始打發蛋白

分三次加入細砂糖和蛋白粉的混合物。

中速打至魚眼泡泡時加第一次糖,糖打化蛋清發白加第二次糖,糖化蛋清稍起紋路加第三次糖。第三次糖打化後轉高速,並快速轉動盆,持續打發蛋白至硬性發泡。(此時蛋白應細膩光滑並且有彈性,這個點很重要哦,如果這里蛋白打發不夠會影響後面蛋白霜的質量。)

4.蛋白霜製作

蛋白打發至硬性後,接著把熬煮到溫度的糖漿,呈細線狀並慢速倒入蛋白中,同時打蛋器低速攪打蛋白,如果你的手持打蛋器出風口在前方,注意倒糖漿時打蛋器要稍傾斜避開出風口,否則糖漿會被吹冷。(關於糖漿的傾倒速度,盡量保持勻速,並且注意觀察倒進蛋白中的糖漿能否迅速攪打均勻,如果不能迅速攪打均勻要放慢傾倒糖漿的速度)糖漿倒完畢後依然用低速攪打5~6圈即可,放置完全冷卻即可使用。不可一直攪打,會把蛋白霜越打越稀。

5.拌TPT

糖粉和杏仁粉混合攪拌均勻,平均分成2份,分別加入蛋白、白色色粉和橙色色粉。

拌白色麵糊

先將白色色粉和蛋清初步攪拌混勻,然後用刮刀來回輕輕撥動蛋清和杏仁粉呈絮狀,稍稍用力把呈絮狀的杏仁粉壓成團,拌至無乾粉狀即可,用小刮刀把粘在刮刀上的杏仁糊刮掉。(切記不可用大力按壓,會導杏仁粉出油,若出油會導致馬卡龍失敗哦)

6.我給出的配方中可以打出蛋白霜140g左右,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分色情況來准確稱量蛋白霜的重量。這個教程中需要調兩個色所以每一份需要加70g蛋白霜,添加過程中需要分三次(分別加20g➕20g➕30g)請大家稱量准確。

先將20g蛋白霜加入拌勻的TPT中,用切拌的手法拌勻。

7.繼續加入20g蛋白霜,用切拌的手法拌勻。

8.最後加入30g蛋白霜,用切拌的手法拌勻。

麵糊最後的狀態應該是流速慢且呈飄帶狀,可以來回折疊4~5次不斷裂。

9.跟白色麵糊的製作方法一樣,把橙色麵糊攪拌好。

10.白色麵糊和橙色麵糊都攪拌好後分別裝入裱花袋中備用。

取直徑為一厘米的裱花嘴安裝在裱花袋中,放入較深的容器,同時把兩色麵糊同時擠在裱花袋中。

11.准備油布(不建議使用硅膠墊和烘焙紙)和馬卡龍圓圈紙

擠麵糊

垂直於油布,擠出均勻圓形,收尾時手不擠麵糊直接畫圓圈,這樣會呈現漂亮的漩渦狀。

12.晾皮

我給出的配方,是可以不用晾皮直接烘烤的。(前提是蛋白霜打的很硬挺,麵糊拌到合格的狀態)如果新手沒有把握,請晾皮後在烘烤。

濕度乾燥可自然晾皮,10~20分鍾,手摸表面不粘手即可。

如果濕度過大,自然晾不幹,可用烤箱晾皮,開50度晾10~15分鍾,手摸表面不粘手即可。

晾皮標准:輕摸表面不粘手,輕輕按壓表面,迅速反彈(如果表皮還粘手說明晾皮不夠,按壓後不回彈說明晾皮已經過度

13.烘烤先測量自己烤箱的准確溫度,最好能測量烘烤馬卡龍那一層的溫度,這樣可以很准確且快速的找准自己烤箱的合適溫度。烤馬卡龍的溫度150度~160度左右,時間15~18分鍾左右

小馬進烤箱後約2-3分鍾出裙邊,裙邊越來越高最後回落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可以開烤箱)

在小馬接近烤完時,打開烤箱用手輕推小馬餅身,推不動,即可出爐

14.出爐後轉移到晾網上,冷卻後並剝離油布即可。

15.圓馬練好後,我們可以玩異形馬卡龍,做一個全面的碼農。。(平常自己做的異形馬卡龍)

16.可愛的異馬。(大家聽話排好隊哦)

17.異馬也很厚

18.異馬情侶熊

小貼士

文字描述比較多請大家仔細閱讀

給出的配方可做44x32的烤盤2盤,3、5厘米直徑的馬卡龍大約48片。大家可以添加we chat群里交流,相信大家按照我的方法一定可以做出自己的馬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