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所得稅匯算清繳後應如何調整會計報表
在賬務調整上,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955.68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955.68
交納時: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955.68
貸:銀行存款955.68
報表調整:將資產負債表中應交稅費的年初數中增加955.68元,未分配利潤年初數中減少955.68元,這樣報表中一增一減.
㈡ 補交了上年度企業所得稅和滯納金。會計分錄怎樣做財務報表年初數和期未數要變動嗎如何如變動
所得稅部分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滯納金部分直接計入營業外支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所得稅營業外支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應叫稅金-所得稅營業外支出
貸:銀行存款
(2)補繳所得稅後調整財務報表怎樣調擴展閱讀:
公司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潤),要在提取公積金之後。股利(利潤)的分配應以各股東(投資者)持有股份(投資額)的數額為依據,每一股東(投資者)取得的股利(分得的利潤)與其持有的股份數(投資額)成正比。股份有限公司原則上應從累計盈利中分派股利,無盈利不得支付股利,即所謂「無利不分」的原則。但若公司用公積金抵補虧損以後,為維護其股票信譽,經股東大會特別決議,也可用公積金支付股利。
㈢ 匯算清繳補繳所得稅之後財務報表期初需要調整嗎
匯算清繳補繳所得稅之後財務報表期初金額是需要調整的,企業應該調整的報表項目包括,
1、調整本年度資產負債表「應交稅費」、「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項目的年初數,
2、調整本年度利潤分配表「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的金額。
㈣ 所得稅匯算後怎樣調整財務報表年初數
1.調整所得稅涉及到利潤的調整應該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和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這兩個科目核算,這是調整利潤應納所得稅時做的,也就是只對所得稅部份進行損益調整,最後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2.年度財務報表是根據會計帳上的數據編制的,不是按照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後來編制。
3.所得稅匯算清繳,是對應納稅所得額的調整,不是對會計帳的調整。因此,調整後的那部份費用不做會計調整分錄。
4.因為調整前是虧損,不需要繳所得稅,調整後需要繳所得稅,那繳納的這個所得稅雜個反映出來呢,如果不反映在財務報表上,納稅調整後需要補繳所得稅帳務處理
1)按補繳所得稅作提取憑證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所得稅
2)結轉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補交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等
在補作所得稅提取、結轉的月份編制會計報表時:
1)利潤表不作調整,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也不在損益表中體現。
2)要調整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和「應交稅金」項目的年初數。
調整所得稅涉及到利潤的調整應該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和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這兩個科目核算,這是調整利潤應納所得稅時做的,也就是只對所得稅部份進行損益調整,最後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㈤ 小企業補交以前年度所得稅,財務報表怎麼調整國稅電子申報的損益表中沒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
關於此問題,一般是:
計算補交以前年度所得稅,如上年多記材料費用;
借:原材料 (多記金額)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多記金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多記金額*所得稅率=補交所得稅額)
貸:應繳稅費-應繳企業所得稅(多記金額*所得稅率=補交所得稅額)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多記金額-(多記金額*所得稅率=補交所得稅額))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多記金額-(多記金額*所得稅率=補交所得稅額))
這樣,補交以前年度所得稅的結果,在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科目反映,就不必在報表中增設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了。
(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