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榮威氣門間隙調整怎樣算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榮威氣門間隙調整怎樣算

發布時間: 2022-10-17 00:53:43

㈠ 怎麼調氣門間隙怎麼調

調整氣門間隙之前首先要確認各缸的進、排氣門,然後找到一缸壓縮上止點位置。調整一般數量氣門間隙,然後轉動曲軸一周,再調整其餘的。調整時,先松開氣門間隙調整螺釘的鎖緊螺母,用螺絲刀擰進或擰出調整螺釘,與此同時,用另一隻手來回抽動厚薄規,直到氣門間隙調到合適為止。然後用螺絲刀頂住調整螺釘,用扳手擰緊鎖緊螺母。氣門間隙調好後,再用塞尺復查一遍,直至合適。一般進氣門的間隙為0.35mm,排氣門的間隙為0.30~0.40mm。希望能幫到你!

㈡ 榮威350氣門調整蓋 裡面的數字 是什麼意思 那個是間隙數值啊

下面寫著20.21.19的兩位數字是間隙,間隙基本調整到0.25就可以

㈢ 氣門間隙如何調整

就按四缸的來說吧,它的工作順序是1~3~4~2 有得是1~2~4~3
四缸柴油機的氣門調整方法有兩種:
1.逐缸排除法,首先一個專業知識:「配氣相位」 氣門都有個早開遲閉的特點,工程師為了使發動機進氣充分,排氣徹底而研發測算的。
站在發動機的前段。當第一缸處於排氣行程終了時,根據(配氣相位)可知進排氣門有個早開遲閉(氣門重疊角),當一缸到排氣上止點時,排氣門要關閉,進氣門要打開。當你看到一缸進氣門稍微點頭。停止旋轉曲軸,一缸正處於排氣上止點,根據(配氣相位)可知進排氣門有個早開遲閉(氣門重疊角)可調四缸的進排氣門,拿上塞尺和工具進行調試。然後根據發動機的工作順序1342或1243進行調。用過程曲軸旋轉720°。

注:過程中一定要看進氣門微弱的變化。
2.雙排不進法。以四缸車為例,點火順序為1342,先將一缸轉到做功上止點,調氣門時就按照雙排不進的方法:(1)缸調(雙)氣門,(3)缸調(排)氣門,(4)缸(不)調,(2)缸調(進)氣門。調完後轉到四缸做功上止點,調剩下的就可以了。六缸車點火為153624的話,也是雙排不進,即1雙,53排,6不,24進
這樣可分兩次將氣門間隙調整完畢。在不知調整方法的情況下,可採取逐缸調整的方法進行調整即當某個處於壓縮行程終了時(進排氣門彈簧處於最高位置),調整那缸氣門間隙,這樣可分4次調整完畢。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柴油機的氣門間隙要比汽油機氣門間隙大,一般情況下,冷態時,進氣門間隙0.35-0.40mm,排氣門間隙0.40-.045mm.氣門間隙個車的不同,不要按我說的這個弄 最好查一下。

㈣ 榮威350正常氣門間隙是多少

通常為進氣2.5毫米,排氣3.5;冷車進氣1.5,排氣2.5。最適當的氣門間隙由發動機製造廠根據試驗確定。沒有一點的標准,以上的數值僅供參考.

㈤ 怎樣算氣門間隙

發動機在使用過程中,因零件的磨損會使氣門間隙發生變化,如凸輪、挺柱、推桿和搖臂軸的磨損,會使氣門間隙變大,氣門座與氣門密封錐面磨損,會使氣門間隙變小。
氣門間隙過大或過小均應進行調整,使其恢復正常間隙。氣門間隙的調整一般是在冷車時進行,其調整方法如下。
(1)拆下氣門室蓋
(2)轉動飛輪或搖轉曲軸,找活塞壓縮上止點
如圖3-18所示。轉動飛輪有壓縮感時,把減壓手柄扳至減壓位置再繼續轉動飛輪,使飛輪上的「上止點」刻線對准水箱上的紅刻線,此時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位置(進、排氣門均處於完全關閉狀態)。判斷汽缸壓縮上止點,還可以用觀察氣門搖臂運動的方法進行。觀察氣門搖臂向關的方向運動時,再把飛輪轉至上止點刻線與水箱刻線對正,此時即為壓縮上止點。
使飛輪上的上止點刻線對准水箱上的刻線
1.供油刻線 2.進氣門開刻線 3.水箱刻線 4.上止點刻線 5.排氣門開刻線 6.飛輪
(3)把減壓手柄扳回工作位置,測量氣門間隙
選用厚度符合要求的厚薄規,插入氣門搖臂與氣門桿頂端之間的間隙,插入後用手抽動厚薄規,感覺略有阻力,說明氣門間隙合適,否則應對氣門間隙進行調整。
進、排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相同。調整時,先松開氣門間隙調整螺釘的鎖緊螺母,用螺絲刀擰進或擰出調整螺釘,與此同時,用另一隻手來回抽動厚薄規,直到氣門間隙調到合適為止。然後用螺絲刀頂住調整螺釘,用扳手擰緊鎖緊螺母。氣門間隙調好後,再用塞尺復查一遍,直至合適。
松開固定螺母和調整螺調整氣門間隙
一般進氣門的間隙為0.35mm,排氣門的間隙為0.30~0.40mm。

㈥ 榮威350發動機型號15S4u氣門間隙怎麼調

一、氣門間隙:就是氣門在完全關閉時,氣門桿尾端與氣門傳動組零件之間的間隙稱之為氣門間隙。

二、氣門間隙必要性:
發動機工作時,氣門將因溫度升高而膨脹,如果氣門及其傳動件之間,在冷態時無間隙或間隙過小,則在熱態時,氣門及其傳動件的受熱膨脹勢必引起氣門關閉不嚴,造成發動機在壓縮和作功行程中漏氣,而使功率下降,嚴重時甚至不易起動。為了消除這種現象,通常在發動機冷態裝配時,留有氣門間隙,以補償氣門受熱後的膨脹量。有的發動機採用液力挺柱,挺柱的長度能自動變化,隨時補償氣門的熱膨脹量,故不需要預留氣門間隙。

三、氣門間隙過大和過小的危害
氣門間隙的大小由發動機製造廠根據試驗確定。一般在冷態時,進氣門的間隙為0.25mm~0.35mm,排氣門的間隙為0.30mm~0.35mm。
1、過小:如果氣門間隙過小,發動機在熱態下可能因氣門關閉不嚴而發生漏氣,導致功率下降,甚至氣門燒壞。
2、過大:如果氣門間隙過大,則使傳動零件之間以及氣門和氣門座之間產生撞擊響聲,並加速磨損。同時,也會使氣門開啟的持續時間減少,氣缸的充氣以及排氣情況變壞。

四、氣門間隙調整方法
1、在氣門工作面上用軟鉛筆沿徑向每隔4mm劃一條線,將相配的氣門與座接觸,並轉動氣門1/8~1/4轉後取出,如鉛筆線痕跡已全部中斷,且接觸在居中偏下,則表示密封良好;如果有的線未斷,或接觸位置不對,則說明密封不嚴或密封不合要求,需重新研磨或修復。
2、將氣門在相配的座上輕拍數下後,察看氣門及座的工作面,應有明亮完整的光環,且氣門上的光環位置應在工作錐面的居中偏下,則認為已達到密封要求。
3、用帶有氣壓表的氣門密封性試驗器進行檢查,氣門組零件處於裝備狀態,將試器的空氣筒緊緊壓在氣門頭部位置,使容筒端面與汽缸蓋(或汽缸體)結合面保持良好密封,然後捏橡皮球,向空氣容筒內充氣,使具有0.6~0.7MPa的氣壓。如果在半分鍾內氣壓表的讀數不下降,則表示氣門與座的結合密封是良好的。
檢查和調整氣門間隙的原則
應在氣門處於完全關閉、且氣門挺柱落在最低位置時進行,頂置式氣門應測量氣門桿端面與搖臂之間的間隙,側置式氣門則測量氣門桿端面與挺柱之間的間隙,其檢查調整方法 有兩種。

五、檢查調整方法
(一)逐缸調整法。
首先找到一缸壓縮終點,調整該缸進排氣門間隙,然後搖轉曲軸,按點火順序逐缸進行。

(二)兩次調整法。
以六缸發動機 按1、5、3、6、2、4點火順序工作為例說明如下:
①先將一缸活塞置於壓縮終點,則該缸的進排氣門必然可調整。
②按「二進三排」的原則。即此時二缸的進氣門和三缸的排氣門必然處於完全關閉狀態,它們也是可以進行檢查、調整的。
③連桿軸徑在同一平面上兩個氣缸,一次只能調整一對氣門,所以此時五缸的排氣門和四缸的進氣門也必然可以檢查調整
④當六缸活塞位於壓縮終點,則其餘未檢查和調整的氣門,必然處於完全關閉狀態。
由此,搖轉曲軸兩次,即可將發動機 的所有氣門都進行檢查調整。

(三)其他方法
(1)劃線法.
在研磨過的氣門工作面上,每隔8mm左右用軟鉛筆畫一條線,然後將相配的氣門放在氣門座上旋轉1/4圈,如所劃的線條均被切斷,則表示密封性良好,如有的線條未被切斷,說明密封不良,需重新研磨。
(2)加壓法,
從進、排氣管口各注入50ml煤油,然後施加20~30kPa的氣壓,看是否有煤油經氣門滲出,若滲油應拆下再次研磨。
(3)塗色法,
在氣門工作面上塗上一層貢藍薄膜,在氣門自然壓下氣門座時,相對氣門座旋轉氣門,此時,若氣門密封面360。都出現貢藍,則氣門是同心的,反之則應更換氣門。
氣門間隙過大,就會使氣門遲開早閉。以致開啟的時間太短,在進氣過程中無法充分吸入可燃混合氣。使發動機 正常功率發揮不出來。在排氣過程中,也不能充分排出廢氣,易使發動機 過熱。另外,發動機 在工作時還會產生氣門敲擊聲,影響機件的使用壽命。
氣門間隙過小,使氣門提前開啟和延遲關閉,使該氣缸無法正常工作。隨著發動機 溫度的升高,氣門與氣門座將會發生密封不嚴而漏氣。同時還可能使氣門積炭,甚至燒壞氣門等。

(四)檢查調整方法
氣門間隙調整的一般方法 是:
①預熱發動機 使冷卻液水溫達到80℃-90℃。
②打開離合器殼體上正時 標志檢查孔和缸蓋罩。
③確認缸蓋螺栓處於擰緊到規定扭矩狀態。
④轉動曲軸,使飛輪上「0」刻線與離合器殼上標記線對齊,確認第一缸進排氣門搖臂的弧面與凸輪軸凸輪基圓接觸,即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死點(如果搖臂與凸輪接觸,則應旋轉曲軸360°)此時氣門處於關閉位置。
⑤松開調整螺釘1的鎖緊螺母2,用螺絲刀轉動調整螺釘使螺釘下端面與氣門桿3上端面之間A為規定的間隙值(用厚薄規的厚度確定)。保持螺絲刀不動,擰緊鎖緊螺母至規定扭矩,然後可用厚薄規插入間隙A進行復查,如此可以調完第一缸進、排氣門間隙。
⑥然後順時針轉曲軸(從發動機 前端看),對於4缸機每轉動180°,即可按點火順序1-3-4-2的次序調整下一發火缸的氣門間隙。對於3缸機則每轉240°,即可按點火順序1-2-3次序調整(曲軸旋轉的角度可用飛輪齒圈的齒數進行換算)。

㈦ 氣門間隙的調整方法有哪些,分別該如何調整

常見氣門間隙檢查和調整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逐缸調整法,即根據汽缸點火次序,確定某缸活塞在壓縮上止點位置後,可對此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調妥之後搖轉曲軸,按此法逐步調整其它各缸氣門間隙。

二、是採用兩次調整法,即搖轉曲軸使第一缸活塞處於壓縮上止點,飛輪記號與檢查孔刻線對正(如EQ6100型發動機),這時可調1、2、4、5、和8、9氣門(指發動機氣門由前向後排列順序)。

然後搖轉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於壓縮行程上止點,再調3、6、7、10「加兩只」(即11、12)氣門,這實際上是記憶法調整。

調整時一邊擰調整螺釘,一邊用厚薄規插入氣門桿端與搖臂之間來回拉動,感到有輕微阻力為宜,然後重新檢查一遍,直到合適為止。逐缸法需搖轉的曲軸次數多,檢調所花費時間多,但對於磨損較嚴重的發動機,用逐缸法檢調氣門間隙比較精確。



氣門形式

根據氣門位置的不同,有側置氣門(SV)、底置氣門(OHV)和頂置凸輪軸式氣門(OHC)三種。從結構上來講,側置氣門最為簡單。但由於採用這種氣門形式後,發動機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於低壓縮比和轉速不高的發動機,因此國外已不再採用。

從性能上來講,頂置凸輪軸式氣門最為理想,它能適當前高轉速、高壓縮比重大功率車型的要求,同時具有良好的經濟性,因此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底置氣門結構較為復雜,目前僅在美國、原西德(BMW廠生產的R系列摩托車)的義大利等國家由於生產習慣尚繼續採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氣門間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缸發動機

㈧ 榮威350氣門間隙計算方法

發動機工作時,氣門將因溫度的升高而膨脹,如果沒有氣門間隙,氣門及其傳動件的受熱膨脹勢必引起氣門關閉不嚴,造成發動機在壓縮行程和做功行程中漏氣,從而使功率下降。為了消除這種現象,通常在發動機冷態裝配時,在氣門及其傳動機構中留有一定的間隙,以補償氣門受熱後的膨脹量。這一間隙稱為氣門間隙。
氣門間隙的標准值一般是在發動機設計階段校核完成的,批量生產後不會再改變。
如果氣門間隙與標准值有了偏差,可以查閱廠家給的維修資料,按照標准要求調整即可,不需要自己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