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核心價值觀的手勢用文字怎樣表達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核心價值觀的手勢用文字怎樣表達

發布時間: 2022-10-07 06:16:38

A. 核心價值觀手抄報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富強即國富民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的應然狀態,是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夙願,也是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質基礎。民主是人類社會的美好訴求。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對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體現了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生動局面。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建設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經濟社會和諧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也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社會價值目標。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價值取向是不斷實現實質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公正即社會公平和正義,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權利的獲得為前提,是國家、社會應然的根本價值理念。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過法制建設來維護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制度保證。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覆蓋社會道德生活的各個領域,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愛國是基於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調節個人與祖國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同社會主義緊密結合在一起,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敬業是對公民職業行為准則的價值評價,要求公民忠於職守,克己奉公,服務人民,服務社會,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職業精神。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它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會主義的新型人際關系。

B. 關於核心價值觀的演講稿故事,並該怎樣演講才能拔頭籌

以下是我提供的資料和技巧,希望能幫到您

這是故事
今年3月,在雲南省寧蒗縣,哈爾濱工業大學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雲南隊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日活動。隊員們正在商量如何為新莊完小的孩子們募集一些被子。因為聽說那裡的孩子由於晚上睡覺被子太單薄經常感冒,隊員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急在心上。

新莊地理位置偏僻險峻,距離寧蒗縣城兩百多公里,有6個小時左右的車程。由於一直沒有通公路,也剛剛通電,所以新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與外界相對隔絕的地方。而新莊完小,一個只有28個孩子的學校,因為教師缺乏,目前只有二、三、四年級。在了解到這些情況後,隊員們決定,在完成支教工作的同時對新莊完小的孩子們定期開展愛心幫扶活動。經過隊員們的協商,大家「兵分兩路」,一些隊員通過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愛心淘寶店」募集所需物品和資金;還有幾個人通過各種渠道與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聯系,募集愛心物資。在了解到孩子們從來不刷牙這個習慣以後,支教隊員認為應該從源頭上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通過募集資金,大家為新莊完小的每個孩子配備了一套洗漱用具,包括牙膏牙刷,毛巾、肥皂和洗臉盆,也正式啟動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衛生項目」計劃。該計劃將通過向貧困山區的孩子發放愛心洗漱用具、開展衛生習慣教育等方式,改變孩子們的衛生意識,從小養成衛生習慣。4月1日,研究生支教團雲南隊在新莊完小開展了3場「夢在山那邊」的勵志講座,同時為孩子們帶去了30床全新被子、60件新衣服、34本詞典、30套洗漱用具、幾百個本子和幾百根鉛筆,共計價值8100元的愛心物資。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隊員們的努力,如今新莊完小的孩子們再也不用擔心晚上睡覺受冷感冒了,再也不用擔心每天早上起來牙齒難受了,再也不用擔心遇到生詞無處可查了,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屬於學校自己的「校服」了……這些點點滴滴改變,匯聚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與力量。

和諧相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友善的演講稿》
友善待人
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各位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和諧相處、友善待人。

和諧相處,友善待人,
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時代在發展,
社會在進步。
從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到現在已有100多年的時間。
在這100多年間!
社會形態已發生深刻的變化,社會主義已作為更高的社會形態展示在我們的面前。

進一步豐富、完善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學說的內在要求,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要牢固地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所以,作為中華兒女的我們要與時俱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我們的學習、生活當中。

當人們走進我們剛建好的教學大樓時,
映入眼簾的就是我們學校的八字校風:
「和諧守紀、友善尚禮」,校風中的和諧、友善來自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體現了我們學校全體師生員工的精神風貌;
它具有一股巨大的同化力、促進力和約束力;
已經成為了我們學校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之源;有效地鞭策著我們在文明的校園中自由地飛翔。八字校風中的守紀、尚禮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息息相關,我們為擁有這樣名副其實的八字校風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事實上,在我們那美麗、嶄新的校園中,到處都是一派和諧、友善的氣氛,到處都是歡聲
笑語。操場上、走廊中、教室里,人人和睦相處,個個笑臉相迎,同學之間團結友愛,教師之
間互相尊重、人與人之間,真心相交,真情相待,沒有鬧不團結,沒有惹事生非,沒有打罵,
更沒有任何斗毆。

從太陽在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到夕陽慢慢西下,
「老師早、老師好、老師再見」等話語灑
滿著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專心地聽講,有序地上下樓梯,自覺地排隊上車已成為我們的習慣。
目睹著這一切,我們的恩師對我們更是呵護有加,更是關懷備至。

評委們,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成才需要和諧的校園。人們要安居樂業,需要和諧、穩定
的社會環境。我們熱愛我們的學校,我們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
以更高、
更新的姿態和更充滿熱情的精神投身於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動中。

我們的校園建設得更和諧,把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謝謝各位!

演講技巧:講法 演講是練習普通話的好機會,特別要注意「字正腔圓」,斷句、斷詞要准確,還要注意整篇講來有抑有揚,不要像和尚念經那樣低聲絮語,也不要像機關槍掃射般咄咄逼人,要有快有慢,有張有弛。

表情 這里指的是面部表情,即眼、眉、嘴以及頭等配合講詞的協同動作。這些動作要完全服從於講詞的需要,是「自然而然」的,從生活中來的。台上的表情可以比生活中稍為誇張,但不宜過分,給人以做作之感。尤其不能因「演」而「講」,因「演」而「講」則會顯得「虛假」,進而引起鬨笑。

在表情中尤為重要的是眼神。首先,演講者的眼神要能「攏」住全體觀眾,不可瞪天看地,或盯住台下一隅,而要自然地平直向前,達到最後一排觀眾為止;其次,要照顧到台下兩邊的觀眾,以加強演講者和觀眾的感情交流。

站位 演講比朗誦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隨著講稿的內容而變化站位。一般說來,最好不要在演講人前邊安放講桌,頂多安一個話筒,以增加音量和效果。這樣,演講者一上台,就站在台前正中的話筒前。腳跟應靠近,腿站直,顯得精神。雖然不必如體育課「立正」般僵直,但是切忌雙腳分立,那樣顯得粗俗松垮。站好以後和演講中,又切忌腳尖點地,腳跟顛顫,這是小同學常犯的毛病,有人把這種動作叫「踩電門」。在演講過程中,有時候可以稍為向左、右、前、後做些動作。

手勢 人在演講中使用最多、動作最大的要算手勢了。它可以隨著內容的需要向上、下、左、右、前、側各個方向揮動。就是在同一個方向還可以有手心向上、向下、向內、向外之別。還可以用拳。手勢可單手,可雙手。這些都沒有機械的規定。在使用手勢時要注意三點:胳膊不要伸得過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彎曲,以免拙笨;手勢運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話同始同終,以免分裂。

望朋友採納 謝謝!

C. 核心價值觀全名文字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D. 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含義】: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重要作用】:

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從適應國內國際大局深刻變化看,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和開放進程中,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國際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思想文化領域是他們長期滲透的重點領域。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迫切需要我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解決好價值體系問題,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整合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引導人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

從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價值觀是精神支柱,是行動向導,對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具有基礎性、決定性作用。一個人、一個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核心價值觀的引領。發展起來的當代中國,更加嚮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強大的價值支撐。要振奮起人們的精氣神、增強全民族的精神紐帶,必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精神。

從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宏偉目標看,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有廣泛的價值共識和共同的價值追求。這就要求我們持續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建設,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力量。

【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怡情養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大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華文化中的思想精華,作出通俗易懂的當代表達,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使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適應,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的時代條件下不斷發揚光大。重視民族傳統節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豐富民族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普及活動,培育特色鮮明、氣氛濃郁的節日文化。增加國民教育中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分階段有序推進學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開展移風易俗,創新民俗文化樣式,形成與歷史文化傳統相承接、與時代發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相互關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E.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內容是什麼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3、「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



(5)核心價值觀的手勢用文字怎樣表達擴展閱讀:

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群眾主體地位,關注人們利益訴求和價值願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以理想信念為核心,抓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在全社會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著力鑄牢人們的精神支柱。

堅持聯系實際,區分層次和對象,加強分類指導,找准與人們思想的共鳴點、與群眾利益的交匯點,做到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

堅持改進創新,善於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搭建群眾便於參與的平台,開辟群眾樂於參與的渠道,積極推進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和基層工作創新,增強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F. 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內容是什麼

核心價值觀24字分別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概括,與黨的奮斗目標保持一致。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從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改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黨和政府不斷重視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會的公正和法治。

3、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其涵蓋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行為各個環節,貫穿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都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



(6)核心價值觀的手勢用文字怎樣表達擴展閱讀:

核心價值觀意義:

1、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對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對於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從適應國內國際大局深刻變化看,我國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發展和開放進程中,各種價值觀念和社會思潮紛繁復雜。國際敵對勢力正在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圖謀,思想文化領域是他們長期滲透的重點領域。

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迫切需要我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擴大主流價值觀念的影響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3、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有效整合社會意識,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解決好價值體系問題。

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徵的價值體系,在全社會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整合社會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的能力,掌握價值觀念領域的主動權、主導權、話語權,引導人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道路。


G.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手抄報上寫什麼內容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指社會主義國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適應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制度,適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要求,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居統治地位、起主導作用的價值理念。這一理念,從最深層次科學回答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這一根本問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理論在新歷史條件下的具體運用,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與升華,是對人類價值觀合理因素的借鑒和吸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各族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作出的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時代要求的主體價值選擇。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是這樣明確規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從社會功能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有效聚攏社會意識,形成社會價值認同。價值認同是價值主體通過價值認知、價值評價、價值選擇等活動不斷改變自身價值結構,把一定社會的價值觀念、價值規范內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並外化為一定的價值行為的過程。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同的社會利益關系造成了現實社會中價值主體的多元。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形成於多樣化的社會環境,帶有社會的影響、時代的烙印,因此具有多樣化的特徵。價值追求越是多樣化,越要強調核心價值觀的主導作用。在此過程中,既要提倡核心價值觀、弘揚主導價值取向,又要抑制落後價值觀、反對腐朽價值取向,為人們價值選擇指明方向、提供價值判斷基準、營造濃厚積極文化氛圍。要引導幹部群眾把本職崗位作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平台,促進價值認同由認知認同、情感認同發展升華為行為認同,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內化為精神支柱,外化為自覺行為,轉化為提高政治覺悟和能力素質、做好本職工作的具體行動。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24個字」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指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准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24個字」內容,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三個倡導」、「24個字」,概括簡潔明了,容易被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理解和踐行。「三個倡導」、「24個字」,字字都很重要,是一個有機整體,缺哪個都不完整。「三個倡導」、「24個字」言簡意賅,內涵豐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創新成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24個字」內容,本書下面專門設三章分別進行詳盡的分析解讀。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完整准確地把握其精神實質,就要理解好三個「關鍵詞」:

一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價值體系性質的限定。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的社會形態屬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立足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從人民這個社會主義的價值主體出發,以消滅剝削、實現社會公正、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發展等社會主義的目標為價值取向。

二是「核心」。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價值觀念是多元多樣的,而核心價值觀,是指在社會生活中居於統治和引導地位的社會價值觀,是社會價值體系的靈魂。它在整個社會的所有價值目標中處於統攝和支配地位,並引領和主導同一個社會的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價值評價和價值取向,使之沿著一定的正確方向發展。

三是「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僅是單個的價值目標,而是由理論旗幟、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規范等多種因素構成的價值觀體系。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念體系,就要緊緊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在統一性和整體性上下功夫。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關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有內在聯系,又各有側重,相互區別。只有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統一起來,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合理性價值依據。

1.從橫向角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是融匯理想與現實、核心價值與基本價值的有機整體。一方面,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是一個包含豐富內容的多層次體系,既有其核心價值,又有其基本價值、具體價值。其中,核心價值以基本價值、具體價值為基礎,是對基本價值和具體價值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對基本價值、具體價值起著統領和支配作用,並蘊涵在基本價值、具體價值之中,通過基本價值、具體價值表現出來;而基本價值、具體價值又體現著核心價值,以核心價值為指導和靈魂。另一方面,社會主義價值體系既包含著理想性的價值訴求,又體現著現實性的價值要求;既有感召人們不斷遞升的先進性價值理念,又有大多數人可以接受並實踐的廣泛性價值體現。在這個有機的整體中,失去了現實性,價值觀念系統便無法在現實中生存;失去了理想性,以日常生活遮蔽、取代甚至否定最高價值,人類將永遠不能獲得最終解放。

2.從縱向角度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承遞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和前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和最高抽象,體現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徵和基本方向,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中,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表現出來。因此,國內許多專家學者紛紛主張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礎上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針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有的學者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功能主要在於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靈魂、原則與依據,這些方面內容並不直接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但為構建走向大眾實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方向。」有的學者主張:「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邏輯與歷史、理論與現實相統一,借鑒外國價值觀和我國傳統文化的優秀成果,體現民族性和時代性基礎上的大眾化風格。」有的學者強調:「在現時代,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追求、社會主義的理想境界、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及體現傳統美德和時代要求的行為規范結合起來的核心價值觀念,主要有:民主自由、公平正義;人道和諧;開放進取。」還有的學者認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囊括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大層面,既體現了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最高價值,又反映了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和總體布局,體現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體現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理所當然是我們應當遵循和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以區別,是這一問題近年來研究的深化,也是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3.從邏輯角度看,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是框架與實質、結構與要素、形式與內容的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形態性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反映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取向。所以,中國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不是因為馬克思主義這個名稱,而是因為它有符合中國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取向;中國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不是因為社會主義這個名稱,而是因為社會主義有建立平等、自由、正義、人道、和諧之社會價值理想。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只有符合既植根於歷史傳統又體現時代要求的價值取向,才能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推動力量和凝聚力量。社會主義榮辱觀正是因為契合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道德訴求才會獲得巨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H.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十幾個字是什麼字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