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妙筆生花寫50字日記
南北朝時期,南朝有名的文士紀少瑜幼年時才華並不出眾。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誠心感動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夢見當時著名的文人陸陲把一支筆送給了他,並告訴他用這支筆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
紀少瑜夢醒之後,果然在枕邊發現一支非同尋常的毛筆。從此,紀少瑜的文章大有長進。終於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深受當時讀書人的欽佩,後來官至東京大學士。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仙「,一天深夜裡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在睡意朦朧中,一邊吟詩,一邊隨風飄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只見四周雲海蒼茫,花木蔥蘢。李白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
正在這時,一支巨大的毛筆聳出雲海,足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樣。李白心想:「如果能得到這支巨筆,用大地作硯,蘸海水為墨,拿藍天當紙,寫盡人間美景,那該有多好。」
就在他浮想聯翩之時,忽然聽見一陣悠揚悅耳的仙樂,並有五色光芒從筆端射出,接著在筆尖開放出一朵鮮艷的紅花。那支生花筆漸漸移動,朝著他飄然而來。
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筆越來越近,便伸手去取,當快要摸到粗壯的筆桿時,不覺驚醒,原來是黃粱一夢。李白夢醒之後,反復回想夢中情景,總想不出是在什麼地方。他決心遍訪名山大川,尋找夢中仙境。
後來,李白雲游到黃山,一見這支生花巨筆,不覺失聲大叫:「以前我夢中所見的生花巨筆,原來就在這里。」據傳說,自從李白見到「夢筆生花」後,名詩佳句便源源而出,一發而不可收拾。
❷ 如何把字寫好看的作文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雲亦雲,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里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為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里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❸ 黃山奇石中的妙筆生花如何描寫
第二絕,非黃山怪石莫屬了。黃山怪石千姿百態,著名的有:「仙女彈琴」、「仙人指路」等等。黃山怪石之所以著名,是因為它有兩種巧妙之處:第一,在不同的地方看同一塊怪石會出現不同的形狀。如天都峰頂側面的一座小山,在半山寺看時,像是「金雞叫天都」,但到蟠龍坡上看時,卻變成「五老上天都」了。第二,就是怪石與奇松合成的美景,如「夢筆生花」就是石之「筆」和松之「花」合成的。
黃山之奇,最奇之處莫過於聞名於世的「黃山四絕」—奇松,怪石、溫泉、雲海。瞧,黃山奇松,破石而出,無石不松,無松不奇,它又是堅韌性格的象徵;黃山怪石,星羅棋布,或類人,或似物,形態逼真,妙趣橫生;黃山雲海,浩浩盪盪,煙波浩渺,聚散奔突;黃山溫泉,終年噴涌,晶瑩澄澈,可飲可浴。而日出、冰掛、華彩等時令景觀,相映成趣,可謂人間仙境。其中最著名的非黃山怪石莫屬。瞧!那「仙桃石」就像天上飛下的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那隻猴子兩只胳膊抱著腿,一動一動地蹲在山頭,望著那翻騰的雲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在那座高高的山峰上,正站著一位伸手指向前方的仙人,這就是「仙人指路……」諸如此栩栩如生的怪石,真是美不勝舉,隨處可見,難怪連許霞客對此也贊嘆道;「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停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
黃山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著你們去給它取名字呢!
❹ 妙筆生花篆體字怎麼寫
妙筆生花篆體字
❺ 怎麼寫出優美的句子
讓你的文章變得更有詩意的技巧
1 長短句結合,塑造節奏感
文章中的句子通常可以分為長句和短句,寫作的時候,如果我們用的全部都是長句,那麼,就會讓讀者讀起來很費勁,讓文章有一種沉悶,很不透氣的感覺。
而如果用的都是短句,則又會讓文章顯得很零碎,不緊湊。
相同長短的句子,結構一樣的內容放在一起,多次地重復出現,就會顯得啰嗦,乏味。
因此,寫作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長短句的錯落有致,交替變化,簡單句復雜句的結合,讓文章的行文在節奏上富有一定的變化,而不至於太過死板。
2 善用押韻,朗朗上口
很多的詩歌我們之所以讀起來郎朗上口,容易記憶,就是因為運用了押韻的手法。
多讀古詩詞,多運用押韻的技巧,可以讓你的文章讀起來就好像是在聽一首抑揚頓挫的歌曲一樣,充滿韻律感。
3 擴大詞彙量,多樣化表達
想要讓文章優美,擴大自己的詞彙量,與眾不同地表達必不可少。
平時多摘抄一些優美的段落,名家的金句,通過朗讀的方式體會其中的感覺,把這些精彩的詞彙,表達方式運用到你下一次的寫作當中去。
4 善用修辭
學會運用修辭的力量,可以讓所要描繪的人物,事物都生動形象起來,讓你的文章充滿靈性。
這一塊同樣是需要我們多看,多記錄,做好長期的專項訓練。
5 鋪設金句
文章的開頭,結尾,必出金句。
頭部的金句常常引起共鳴,激發慾望,讓讀者產生看下去的慾望。
尾部的金句,讓讀者記憶深刻,發人深思。
6 充滿畫面感的表達
寫作之前,想一想你想要表達的場景之中優美的地方,用心去感受和想像。
這一塊的技巧,可以參考唐歌之前的文章《寫作如何寫出畫面感?讓讀者身臨其境,充滿意境的寫作技巧》
7 善用排比,增加文章的張力
通常,我們把三個以上句式結構相似的句子並排在一起,稱之為排比。
排比可以加強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平時,在做句子擴寫訓練的時候,可以多做排比的專項訓練。
8 旁徵博引,引經據典
有時候,為了增加文章的說服力,我們經常會引用一些經典著作,名人名言,再或者是讀者耳熟能詳的熱點,俗語。
這一點的關鍵還是在於平時的記錄和積累。
二 如何訓練自己寫出優美的句子?
1 多讀多看
好的文筆是建立在大量的輸入之上的,多讀一些經典的著作,多讀古詩詞。
熟讀唐詩宋詞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通過朗讀,培養語感,積極思考,反復推敲。
2 常練筆 小主題刻意練習
經常練筆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寫好一篇文章對大部分人來說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很多時候寫完了提升的也不多,原因就在於花費的時間比較長,而訓練的次數和強度卻遠遠不夠。
因此,我們需要做好寫作的專項練習,針對某一項寫作的技巧,有針對性地高強度練習。
可以通過小片段的寫作練習,進行針對性地練筆,所花的時間不長,也不至於難以堅持下來。
比如,句子的擴寫訓練,首先確定好句子的主幹,然後添加上修飾,想像,修辭等等內容。
3 提高自己的觀察力
寫文章是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方式,真情實感才更容易打動讀者。
用心去體會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這些都是你寫作時不錯的素材來源。
4 反復修改,發現問題
很多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第一稿可能都不堪入目,但是後面經過多次的修改和優化就會越來越好。
修改的時候我們可以參考上面講到的一些技巧。
5 多做模仿寫作訓練
找到了你覺得不錯的文章以後,可以摘抄記錄下一些優美的句子,進行仿寫訓練。
模仿是提升寫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6 獨特的角度
不要老是去寫一些很多作者寫爛了的東西,那些重復的東西,讀者憑什麼再點開你的文章呢?寫作,有些時候必須出新,才能夠不斷地吸引到讀者。
7 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這里的想像指的是兩個方面的:一個是作者的,一個是讀者的。
對於作者我們需要善於聯想,在腦海中先想像出唯美的畫面,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感官體驗來表達出來。
對於讀者,我們寫出來的內容,要讓讀者隨著我們的筆觸在腦海中想像出文章的情節和場景。
❻ 妙筆生花的作文
是你給我兒時的生活增添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是你在我眼前展示出了一個奇妙而又美麗的世界,是你,為我的心靈注入了一縷七彩的陽光。
讀著你的童話長大,我明白了善與惡的共存,明白了太陽每投下一片陽光,也會灑下一片陰影,世間不完全美好,也不完全公平,但卻仍有那麼多溫暖的陽光,灑下點點斑斕的舞姿。
你離天人世的一個世紀之後,我才降生至這個世界,但我仍能想到你在桌前,專心致志抒寫的樣子。
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仍能從你那樸素的言語中,領略人間的美好。
我的命運不像丑小鴨一般悲苦多難,我的生活安穩而平靜,我也享受著這種平靜帶給我的快樂,但,沒有任何不會泛起一絲微波的湖。我的生活也不是平靜的,大大小小的煩惱、困難與快樂交織同在。
在困難面前,我曾想過屈服,勸說自己不要再去攀登那遙不可及的山峰,但在心底深處,你那一篇又一篇的童話,在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連同你那自身的努力,屢遭歧視凌辱,卻仍然正視生活,追求美的精神,都成為了我力量的源泉,支持著我翻過了看似不可戰勝的困難。
❼ 妙筆生花作文300字,小豬陶器工藝品
妙筆生花
早晨,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白色T恤衫,我看了看,呀,真漂亮!我對這份禮物十分的滿意!上面畫著一隻小兔子正在畫畫,太可愛啦。美中不足的是:它沒有顏色。我看了嘟著嘴巴說:「我不喜歡,你把它退回去!」只聽媽媽笑眯眯地說:「別急,你再看看。」我掂了掂這件T恤衫,咦!怎麼還挺有分量的?我把它翻過來,原來它的反面還有一盒6色的水彩筆,再仔細一看,盒子上還寫著五個字「塗布水彩筆」,我頓時明白了這件衣服是讓你專門配備的水彩筆上色,真新鮮。
我想:現在的衣服真新奇,我可以隨心所欲地塗嘍。我又仔細想了想:這么好看的衣服萬一塗錯了,那可就不漂亮了。我先把小兔子塗上黃色,畫架塗上紫色,嗯,花塗什麼顏色呢?塗粉紅色吧。我刷刷往上塗,不一會兒,我就塗好了。我看著我的「傑作」,彷彿在看一份稀罕的寶物似的,笑眯眯的,好不高興。
媽媽看著它,笑著說:「塗得不錯。「真好看,真不愧是學美術的,就是不一樣。」爸爸誇了一句。我聽了,美滋滋的,心裡像灌了蜜似的。
我望著我的「得意之作」,想:原來勞動後的果實,是那樣甜,那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