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疫情的最終結果會是怎樣
印度學者預測,該國的流行病可能導致1.3億人感染。這是一個更可怕的數字!但實際上,任何人都應該理解,任何對常識的預測都不是現實。所以,看不到任何人的預測都很奇怪。最嚴重的預測,一個重要的價值之一就是告訴人們:底線在哪裡?用文字,有必要嚇唬人。換句話說,如果人們不服從,他們就是受害者。
至少是印度底線的十分之一,德國只有60%!但現實是什麼?德國可以讓很多人感染嗎?目前,德國診斷約為80,000,死亡人數僅超過1000人。這意味著德國大部分都是輕微的,默克爾曾接觸過感染者,如今也解除隔離,回到工作崗位了。因此,印度的疫情需要關注度很高,但印度專家的「底線思維」並不害怕。
2. 古印度文字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哈拉巴銘文
哈拉巴文明的產物
哈拉巴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它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考古學斷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時期約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經濟部門是農業,栽種的作物有大麥、小麥等。除田間作物外,椰棗、果品也是人們喜愛的食物。當時,人們已經能夠馴養牛、山羊和各種家禽。哈拉巴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銅器,這表明古印度人已經掌握了對金銀等金屬的加工技術。從出土的各種美妙絕倫的手工藝品和奢侈品中,可見當時工匠的精巧技藝。制陶和紡織是哈拉巴文化的兩個重要部門,染缸的發現表明當時已掌握紡織品染色的技術,紡織業與車船製造業等也高度發達。城市的繁榮使哈拉巴的商業盛極一時,不僅國內貿易活躍,國際貿易也特別頻繁。大量古跡遺址的發掘充分證明了它與伊朗、中亞、兩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緬甸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
哈拉巴與摩亨佐·達羅兩處城市遺址,規模都相當大。街道布局整齊,縱橫相交。房屋一般用磚建造,有的隔出許多大廳和房間,並有良好的排水設備,而一些小房間則根本沒有排水設備。這說明社會上已有貧富不均和階級對立,已經存在依靠剝削而養尊處優的統治者。
3. 印度的疫情越來越嚴重,如果再不加以控制,印度疫情將發展到什麼程度
印度疫情,不出意外的話,將會進一步惡化。為什麼呢。提起印度,不得不提印度的種姓制度。這個種姓其實就是姓,帶在身份證上的。都知道按照地位高低,分4大種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還有一些人,信奉印度教,但是沒有種姓,這種人被認為是賤民。印度教各種歧視賤民,不允許他們進商店買東西。
4. 印度文字什麼樣
印度社會的主流文字為印地語,他們的電視、報紙包括街上的招牌基本都是印地語。官方語言也有英語,但是只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懂,大街上的普通老百姓是不懂的,也就是說印度大部分人是不懂英語的。但印度語言種類繁多,有的邦或地區就用自己的語言。
5. 如果古印度文明沒有斷會怎樣
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興起,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人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等級制度,創作了精美的繪畫和雕塑,還有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6. 印度文字什麼樣
印度文字為現代印度雅利安語言,即印地語。印地語標准語有母音11個,輔音43個。54個音位中,有1個母音和5個輔音是外來音,只使用於外來語中。印地語原有的10個母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形式。
印地語語法比梵語大大簡化,名詞有陰性、陽性和單數、復數的范疇。在少數代詞中還保留了格的殘余形式。名詞格的形式已經消失。
語言背景
在現代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印度印地語的中心地帶處在一個共同的王朝或統治者統治下,而印度的其他地區,東北、東部、南部和西南部是在不同的統治者和朝代統治下。
由於這個原因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雖然上面提到的所有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化,在各自的統治者和朝代下蓬勃發展,印地語的中心地帶見證了相似文化和語言在他們共同的朝代和統治者下成長。
雖然印度的其他地區與同一地區的其他地區沒有相似之處,但印地語的中心地帶與同一地區的其他地區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使得印地語成為印度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因為整個印地語中心地帶都使用印地語,而且印地語對烏爾都語和印度斯坦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地語
7. 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什麼只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
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的原因是我國的地理位置,我國的文化傳承,我國國民人口眾多以及中華民族的性格。其他古國消失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本國的這些原因。
因為人口的優勢在冷兵器時代不會畏懼戰爭,所以沒有國家會對我國造成威脅。因為我國大眾萬眾一心艱苦卓絕的精神,就算有外族侵略我們還是頑強屹立於世界東方。這是其他三國做不到的。
8. 請問印度現在所使用的文字是什麼
印度官方所使用的文字為英語文字和印地語文字。
一、印地語文字
印地語使用天城文字母書寫。天城文是一種母音附標文字,輔音自身帶有一個固有的預設跟隨母音,即schwa。當輔音與其他母音拼寫時,用額外的符號標注。文字從左向右書寫,由頂杠把字母連接起來。
印地語標准語有母音11個,輔音43個。54個音位中,有1個母音和5個輔音是外來音,只使用於外來語中。印地語原有的10個母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形式。輔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對應的送氣音,濁塞音、濁塞擦音、閃音等也都有對應的送氣音。
二、英語文字
19 世紀初,英語開始在印度得到使用,不過當時它被看作是地道的外語。早在殖民時期之初,英國政府就想對印度的教育進行滲透和改造,之後,英國殖民當局開始在當地使用英語,殖民教育政策也開始鼓勵英語在印度的廣泛使用。
英語已經成為今天印度最重要的語言之一,就連嚴肅的印度國家文字委員會也宣布印度人用英語創作的文學作品為印度文學的組成部分。
印度英語與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並列為世界三大英語。印度人講英語十分有趣,舌頭一卷,似乎要把所有單詞摻和在一起,然後連拉帶拽地脫口而出。
受母語的影響,印度人講英語時分不出清濁音,容易鬧笑話。比如介紹年齡時說,"我30歲了"(Iamthirty),發音卻是"我很臟"(Iamdirty)。
(8)如果印度文字延續至今會怎樣擴展閱讀
1947年,講著流利英語的印度人趕走了英國殖民統治者,但新政府打算拋棄英語時遇到了巨大阻力。印度的民族主義者認為,語言統一是國家統一的重要標志。1949年,印度議會制定憲法時,規定印地語為印度惟一的官方語言,並用15年的時間取代英語。
這一決定遭到南方民眾的抗議,因為講印地語的人口在北印度佔96.7%,在南方卻不足0.1%。南印度人擔心,一旦印地語成為惟一的官方語言,非印地語地區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1965年1月26日是印度共和國紀念日,也是憲法規定放棄英語的日子,印度南方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市等抗議活動,一些印地語標牌被砸碎或塗黑,兩位抗議者自焚。
藉助維護地區權利和文化而迅速崛起的政黨紛紛發表抗議聲明,泰米爾納德邦的德拉維達進步聯盟表示,若把印地語確定為惟一的官方語言,泰米爾納德邦將宣布自治。
時任總理夏斯特里權衡再三後做出讓步。他在全印電台宣布了政府的5項決定:每個邦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邦語言;邦與邦之間的交流可以用英語或附上英語譯文;非印地語邦可以用英語與中央政府傳遞信息;中央政府機構繼續使用英語;全國文官考試使用英語。
此後,印地語和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9. 古印度文字
古代印度自公元前第1千年中葉至公元8世紀使用的文字。主要見於印度各地出土文物及石刻上。在此之前,哈拉帕文化時期,印度河流域曾產生過象形文字,但隨哈拉帕文化的結束而絕跡。前第 1千年中葉、雅利安人建立國家,才逐漸產生字母系統的文字,此即古印度文字的開始,其記述的語言主要為雅利安語的梵語和俗語。8~9世紀時,中國造紙術傳入南亞,紙寫典籍逐漸增多,古雅利安語逐漸發展為近代印地語,古代字母亦為近代字母取代,古印度文字逐漸不為人知。19世紀後,有關銘文和文獻陸續被發現,1837年英國學者J.普林塞普(1799~1840)釋讀阿育王銘文成功,同時,印歐語系和古雅利安語的研究也有重大發展,這樣就奠定了古印度文字研究的基礎。
在千餘年的發展過程中,古印度文字曾使用多種字母(或字體),以記錄古雅利安語(又稱印度 -雅利安語)的各類語言、方言以及南印度的不屬古雅利安語的土著語言,演變相當復雜。大體而言,古印度文字使用了兩類字母:婆羅謎字母和伽羅斯底字母,兩者皆來源於西亞的阿拉美亞字母。婆羅謎字母在印度的使用較伽羅斯底字母為早,可能為兩河流域旅印的商人帶入,前7~前6世紀間已有流傳,但當時書寫材料多為棕葉之類,今已毫無留存;伽羅斯底字母(或譯盧字母)狀如驢唇,又稱驢唇體,大約在波斯統治中亞及印度西北邊境時傳入(前5世紀),僅使用於印度西北一帶。現存婆羅謎字母和伽羅斯底字母的最早銘文皆見於阿育王石刻和石柱,兩體並用,可見當時文字並未統一。以後婆羅謎字母又演變為多種不同字體,主要有悉曇體和藍查體,7世紀後又形成天城體,行用至今。伽羅斯底字母至3世紀後即不再使用。此外,在印度南部還有用婆羅謎字母書寫的古泰米爾銘文,其語言屬於非雅利安語的土著語言(達羅毗荼語),這是20世紀有關古印度文字的新發現之一。現已知古泰米爾文銘文約76件。近年阿里卡梅杜遺址發現了20餘件陶器上的題銘,對研究印度南部的歷史及土著文化很有幫助。古印度文字隨佛教和印度文化傳入中亞、東南亞諸國,對各國文字發展有一定影響。
[古印度文字字體的演變]
10. 未解之謎!古印度最初的文字是如何創造的
中華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是四大古文明,它們都在四千年以前創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古巴比倫文明的文字以蘇美爾人文字為代表。蘇美爾人用小棍在濕泥板上按壓出楔形文字,晾乾後保存。古埃及人則是用小棍兒之類的東西在沙盤上畫出象形文字,然後再謄寫在羊皮或布上,因為沙盤上的文字是無法保存的,之所以如此,可能的原因是那時還沒發明筆,只能用細木棍之類蘸著墨水一點一點地描,無法寫快,存世羊皮卷《聖經》可能就是古以色列人從古埃及人那裡學來的方法。古埃及人後來發明莎草紙和鵝管筆,最終完成西方古代社會完善的書寫體系。而最早的古印度文字是印章文字,至今尚沒有發現古印度人是否把印章文字書寫成文的證據,可能印章文字並沒有記事記言的功能,後來印度人才在寬大的樹葉上寫字成文,例如佛經中的貝葉經。
印章是古印度文明的結晶,只有不斷發現並破解印章上的玄秘或許才有望撥開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