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播秧機檔距怎樣調整
擴展閱讀
可以交換書的app 2025-05-17 15:43:32
聊天內容怎樣轉發 2025-05-17 15:36:32

播秧機檔距怎樣調整

發布時間: 2022-01-31 23:21:25

Ⅰ 請問插秧機插秧一面深一面淺什麼原因怎麼調

這個正常,因為你的地面不一定是平的,可以插深一點

Ⅱ 手動插秧機秧箱縱橫移動傳送原里

松開兩端驅動臂的夾緊螺母,使秧箱可 左右竄動。空轉發動機,使移箱軸移到一端極限位置,之後竄動 秧箱,使分離針與秧箱隔板側間隙大於或等於1毫米。繼續空 轉發動機移動到另一端極限位置,並使側間隙也相同。調整完 畢,擰緊夾緊螺母。調整後要空轉發動機,使移箱超過一個往復 以上,才能啟動發動機。

Ⅲ 愛普生LQ-630K列印機列印的左右檔距如何調整

這要看你列印什麼東西
三角標記的地方,是列印機開始列印的地方
考慮列印出來,留出左邊的空白,適當左移
揚帆支票列印軟體,列印支票,自動找准進紙擋板的位置

Ⅳ 拖拉機進行播種插秧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1)開溝器在工作狀態時,拖拉機不準倒車。地頭轉彎時要升起開溝器。不允許轉圈播。

(2)遇到排種輪、開溝器等發生故障,應停車排除。工作中如發現堵塞現象,可用木棒去清除,不準用手直接清理。

(3)作業時禁止人員坐在種子箱或機架上,以免發生人身事故。

(4)非農具手或未經培訓的人員不準上播種機。

(5)插秧時,手不準伸入分插輪之間。往秧箱喂秧時要防止秧爪和送秧器傷手。操作手掛好插秧擋、拉張緊輪時,一定要通知喂秧人及周圍人員注意,以免機器突然運轉傷人。

(6)安裝防滑輪在田間工作時,禁止任何人迎著正面牽行,防止防滑輪前進時傷人。秧船上應無爛泥,以防操作人員在船上滑倒。

Ⅳ 北方水稻播秧機什麼牌子的好用

洋馬

Ⅵ 水稻插秧機,柴油高洋馬插秧機插秧深淺不一,怎麼調整啊右面插最深,中間淺,左面也有點深!什麼原因

第一原因應該換浮船!第二左右傳動箱下四科螺絲松開墊3-4張易拉罐皮!只墊下面上面不要墊!你的應該是17款洋馬對嗎!

Ⅶ 怎麼樣調插秧機的取秧量還有插秧的深度

全國研製的人力插秧機的機型繁多,現僅以性能良好、使用面積大的廣西-65-2型機為例,說明它的調整方法。
由於各地農藝要求不同,氣候條件不同,所培育的秧苗不同,以及早、晚季的農時節令不同。插秧機在栽插前,需要對取秧量和插秧深度進行調節。
取秧量的調節大苗機,調節秧夾張開度和活動秧夾有效夾秧長度,秧夾張開度最大不能超過16毫米;最小不能低於8毫米。秧苗粗壯時,取秧量要大,可將活動秧夾板向秧尖方向移動,以增加有效夾秧長度。插幼嫩秧苗時,取秧量要調小,可裝上秧夾擋片套,使有效夾秧長度縮短,但不能小於4毫米。小苗機,可調節取秧調節板,或調節秧門板和秧箱的前後位置,改變秧爪伸入秧箱的深度,使秧爪取秧面積增大或減小,即可得到不同的取秧量。
插秧深度的調節插大苗,深淺可分為40、55、70毫米三級。插小苗,深淺可分為10、25毫米兩級。根據秧苗長短和季節的不同來定,一般是苗短淺插;苗長深插,早稻宜淺;晚稻適當深些。調節方法:是松開螺母,調換深淺調節板方向和螺孔位置,調好後,再擰緊螺母即可。
該機適合拔洗大苗和帶土小苗的移植插秧。工作幅寬960毫米,插六行;行距為160毫米(4.8寸),株距根據當地農業技術要求自行控制,三人一機勞動組合,插秧、添秧、田頭送秧輪流作業,工效日插5畝左右。

Ⅷ 如何正確操作使用插秧機

(1)首先要參加必要的培訓和學習,要認真讀明白使用說明書,徹底了解你所購插秧機的產品性能、操作要領、保養維修常識、使用范圍等,獲得准予駕駛插秧機的資格證書。
(2)每次使用前要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必要的准備和檢查。
(3)插秧機不能在一般道路上行駛,通過一般道路時請使用卡車等進行搬運。
(4)進、出田塊和過田埂時,請務必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並確保安全。
(5)插秧作業前要先對提供的秧苗和所插秧的田塊進行必要的察看,綜合秧苗狀態、田塊情況和農藝要求進行試插,必要時對移距、取秧深度等進行調整,確定出合適的取秧量。
(6)作業時要注意觀察插秧的質量,出現異常時(如缺株、傷秧、漂秧過多等)要及時進行調整和糾正。
(7)每天結束作業後,要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對插秧機進行必要的清洗和保養。

Ⅸ 插秧機使用中的問題如何解決

1、夾苗原因:分離針尖端磨損;分離針上翹;壓板槽磨深;推秧器磨損;導套磨損;推秧彈簧折斷;撥叉與凸輪磨損。
排除方法:更換磨損零件。
2、插過秧後秧苗散亂原因:推秧器推出行程小;苗床過干或水分過大;苗片與苗片接頭間貼合不緊;水田表土過硬或過軟。
排除方法:除採取相對措施外,可降低插秧速度、更換秧爪、清理或更換導秧槽。
3、各行秧苗不勻原因:苗床土含水量不一致;各行秧針調節不一致;縱向送秧張緊度不一致也會使各行秧苗不勻。
排除方法:除採取對應的措施予以解決外,對有的插秧機可逐個調節送秧輪,使每次縱向送秧行程均為11-12mm。
4、秧門處積秧原因:秧爪磨損,不能充分取苗;秧爪兩尖端不齊和秧爪間隔過窄或寬;秧苗苗床土過厚,苗床土標准厚度為2.5-3cm。
排除方法:應及時更換新秧爪或校正秧爪的間隔距離。.
5、立秧差或發生浮苗原因:秧苗苗床水分過多或過少;插秧深度調節不當;水田表土過硬或過軟;秧爪磨損。
排除方法:除採取對應措施外,可減慢插秧速度,非乘坐式插秧機還可往下壓手把。
6、取秧量忽多忽少原因:取秧量調整螺栓松動;擺桿下孔與連桿軸磨損。
7、穴株數偏多每穴標准株數為3-5株。穴株數偏多的主要原因:苗床上水分過大;取秧量調節不當。應採取對應措施予以解決。
排除方法:重新調整取秧量並緊固調整螺栓;更換擺桿及連桿軸。
8、各行間深淺不一致原因:各栽植臂的撥叉、撥叉軸、推秧凸輪等磨損不一致;各個鏈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排除方法:先將各個鏈箱校正於同一水平面上,然後更換磨損零件。
9、插深調節失靈原因:升降桿或升降螺母產滑扣;固定銷孔磨大;矩形管固定銷軸座折斷。
排除方法:更換升降桿、螺母或銷軸;焊接固定銷軸座。
10、分離針碰秧門原因:秧門錯位;栽植臂安裝不當;栽植臂曲柄內孔磨損;分離針上翹;取秧量調整過大;擺桿軸曠動或下孔磨損。
排除方法:將秧門復位並固定;將栽植臂調至正確位置;更換磨損的曲柄或鏈軸;校正或更換分離針;更換擺桿或擺桿軸及軸承;調小取秧量。
11、漏穴超標機動插秧機漏穴率一般不應超過0.5%。漏穴的主要原因是:苗田播種不均勻;秧苗拱起或秧苗卡秧門;取秧口有夾雜物;秧苗盤超寬造成縱向送秧困難。
排除方法:重新裝秧苗或將秧苗切割為標准寬度;清除秧苗雜物;更換密度不均勻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