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家長怎樣幫助高考生調整心態
擴展閱讀
可以教我們說相聲的app 2025-08-18 22:57:02

家長怎樣幫助高考生調整心態

發布時間: 2022-01-30 15:07:10

『壹』 陪伴孩子參加高考,家長需要怎麼樣調整好心態呢

面對高考,不少的家長比孩子還緊張,出現焦慮煩躁、寢食難安等症狀。有的家長甚至比孩子都要著急,恨不得自己親自上場才能撫平自己的心情。高考是對學生的考驗,也是對家長的考驗,家長需要放平心態,不要每天嘮叨,不要表現出自己的焦慮。

一、影響家長心態的因素

每個家長都想給孩子愛和支持,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對高考的認識,要擺脫外界的干擾,保持平和的心態。

『貳』 家有高考生,家長的心態怎樣調整 王金戰家庭教育36講之心態調整

中考、高考前期,很多家長都有一些困惑和焦慮。或擔心面臨中高考的孩子進入不了復習狀態,或害怕孩子心理素質不好而影響高考發揮,或詢問有什麼技巧能讓孩子在備考期間大幅提升成績,或因孩子敏感、焦躁,難以溝通而懊惱……在父母眼中考生們諸多「不正常」表現,一方面表達了家長想幫助孩子高考取得成功的急切心情,另一方面也透露了家長對孩子高考的過度焦慮。 河南一位母親講述了自己的煩惱:這位媽媽80年代中期曾兩次參加高考落榜,最後不得已做了一名國營商場的營業員。 女兒也伴隨著他們的事業在成長,繁忙之餘母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孩子的教育上。媽媽希望女兒將來能夠考入名牌大學,也替媽媽圓了大學夢。孩子非常懂事,常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去年暑假開學後,為了能夠讓女兒全身心投入高三學習,媽媽就把生意交給親戚打理,全職照顧孩子的生活。剛開始孩子感覺這種安排挺好,母女相處十分融洽,孩子信心十足,學習也很投入,第一次診斷考試成績達到一本線。 經過與學校老師溝通,老師們普遍認為孩子只要能保持目前的狀態,沖擊重點大學希望非常大。於是媽媽更是全力以赴幫助孩子,一方面密切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悉心照顧其生活,每天按照營養專家建議並結合孩子胃口調節著飲食;另一方面對孩子的學習也是責無旁貸,抽空就在網上搜集下載學習資料、高考狀元的考試經等。可以說家中一切安排都以女兒為中心,電視也塵封了起來,甚至孩子學習時家人都要壓低音量說話…… 可漸漸地母親卻發覺女兒變了,情緒顯得極為不穩定。父母只要提及「學習」、「考試」字眼,孩子就大吵大鬧,甚至叫嚷著不想參加高考了。媽媽在女兒面前只能更加小心翼翼,陪著笑臉,唯恐稍不留意破壞了孩子的學習心情。 年前的最後一次考試給了媽媽當頭一棒,女兒成績已落到了二本線。丈夫看到妻子對女兒的過分遷就以及女兒成績的下滑,不斷抱怨妻子,夫妻倆爭吵不休,家庭生活失去了往日的和諧,而更讓媽媽心焦卻依然是女兒的學習狀態。 家有高考生,像案例中描述的狀況不在少數。寒暑苦讀,高考彷彿決定著孩子的命運、一家人的希望。 高中生心理本來就不夠穩定,而且進入高三,升學的壓力讓很多孩子難以從容應對,他們的心理比平日會更脆弱。而家長的心態往往影響著孩子的情緒,家長稍不留意或處理方法不當,很可能幫了孩子的倒忙。過高的期待、過分的關注,只會給孩子增加無形的負擔和更大的壓力,也直接影響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同時,孩子每次考試成績排名的變化儼然成為家庭和諧的晴雨表,高考讓孩子難以承受之重。 心態決定成敗。一定程度來說,高考考學生更是考家長。希望孩子以良好的心態應對高考,首先家長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1) 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的高考,不必過於執著 父母的期待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客觀實際,否則容易影響自己的情緒,也給孩子帶來巨大壓力。父母更不要指望兒女來實現自己未竟的願望,這本身對孩子不公平,結果也常事與願違。如上述案例中的媽媽,她對自己當年高考失利總是難以釋懷,甚至視為自己人生的一大遺憾,於是錯誤地將個人未酬之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背負了太多東西,行走起來很累很累。 人生之路處處是考場,高考只是人生中參加的一次重要考驗,也許成功也許不盡如人意,但我們相信經過高考的歷練,孩子也成熟起來了。(2) 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盡量做到生活正常化 一些家長不解:「我們並沒有施加壓力,但孩子依然很緊張。」其實,孩子壓力的一部分源於環境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當然是家長。當備考成了全家生活的重心,孩子是敏感的,因為父母的焦慮和壓力是掩飾不住的,這種「被關照」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巨大的壓力。所以,家長對孩子關心要適度,盡量維持生活原狀,給孩子一如既往的學習、生活環境。(3) 接納孩子的現狀,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 學習的狀態和習慣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指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成績考前有大幅提高是很不現實的。如果父母能夠無條件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的現狀,孩子就會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從而以更平和的心態投入學習。 家長與孩子交流時,盡量不要主動談論學習、高考等,更不要嘮叨、指責孩子,這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反感。另外,可以嘗試使用肢體語言或書信溝通,適時拍拍肩膀、送去溫情的眼神,真誠表達「只要盡力就夠了」。當真切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理解和支持,孩子焦躁的情緒自然會緩解,自信心也會增強,高考中也將會有更佳的表現。 總而言之,家長要盡量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急不形於色。如果實在難以排解對孩子考試的緊張和焦慮,可以找親人朋友宣洩,或求助於專業的心理工作者進行恰當的心理調試,這也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4) 正確引導孩子面對成績的起伏 進入復習後期,孩子每次模擬考試的考試成績都會備受關注,有的孩子會因為成績提高而高興地忘乎所以,這很容易導致下一次的滑坡;有的會因成績降低而苦惱,甚至從此一蹶不振。對於這兩種情況家長都應該注意,引導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績的起伏。對於成績提高要借機鼓勵,堅定信心,也要不忘給孩子敲下警鍾防止驕傲。而對於成績下降,工作更應做到位。出現問題是好事,值得慶賀,這樣會及時發現自己知識薄弱點,抓緊補缺,防止將問題帶到高考考場。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孩子不快的心情會得到緩解,從而將懊惱的情緒丟掉,轉入查漏補缺的學習之中。

『叄』 家長如何調節高考落榜生心態

家長要及時調整心態。孩子高考落榜的確令人惋惜,但不論家長願意不願意、接受不接受,失利的結果都是無法改變的。後悔、抱怨於事無補,只能增加心理負擔,致使一家人沉浸在消極的情緒之中,無力面對問題、尋找解決辦法。這時,家長應明白孩子的身心健康比自己的面子更重要。
還有,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自己的言行中體會到成敗並非只此一舉,盡量淡化落榜對父母產生的影響,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讓家裡恢復健康向上的生活氣息。
另外,還要高度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如果發現他有自暴自棄、放任自流的傾向和行為,要加強溝通和引導,讓孩子認清和面對現實,正確對待暫時的失敗,並盡可能利用自己或者親友中的例子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教育,讓孩子盡快從失意和消沉中走出來!

『肆』 高考前家長和學生怎樣調整心態

家長不要在以升學,考什麼什麼學校來給學生壓力,不要在有訓斥等行為。
學生應該早睡(9點半)早起。
贏在心態,還是需要自己去把握,最好就是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

『伍』 高考前應如何調整孩子心態

1、自我建設

首先作為家長,要加強自我建設,不要孩子沒事,自己先得了考前焦慮症,每個家庭都不同,家長畢竟是心智更為健全的一方,不要因為自己的過度焦慮而給孩子帶來額外的壓力,高考階段也往往會成為家長與考生的矛盾多發期,情緒是會感染的,而這一階段的孩子也往往更加敏感,如果自己都是一副緊張焦慮的狀態,其中道理,你我自知。

2、飲食起居

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家長在高考階段一味的給考生增加各種營養,而實際打破了一貫的生活飲食規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打亂一個個體習慣了十幾年的飲食結構,本身就不合理,不過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是必要的。另一方面,高考可能會使考生採取熬夜學習的方式榨取身體的能量,這點尤其要注意,保證考生能夠保有足夠的睡眠。

3、愉快的氣氛

一個輕松愉快的家庭氛圍很重要,這一點就看父母的建設了,一個整天處於吵鬧中的家庭恐怕氛圍可不盡如人意。須知,在一個心無牽掛的氛圍中,更有助於精神的集中。18歲的考生按說已經具備了獨立的自我人格,適當時候也可以考慮陪讀,宜早作打算。

4、言談得當

這一階段,首先要重視高考,當然,如果不重視,估計也不會看到這篇文字,理論上說父母應該多和考生說些鼓勵的話,而非泄氣話,比如「考不好也沒什麼大不了」、「考不上也沒事,咱家咋咋樣」之類。正面的鼓勵也要適當,以免招致逆反心理。當然,這一點是基於上一點,愉快的家庭氣氛,基於壓抑的氛圍作為介質傳遞的正能量,往往變了味。

孩子心態崩潰表現:

症狀一: 有孩子想要在這最後的時間里沖刺一把,拿下之前遺漏的所有知識盲點,挑燈夜戰,晚上睡眠沒法得到保證,白天也打不起精神。

症狀二:有些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隨著復習進度條慢慢接近終點,眼看著身邊那些平時成績不如自己的小夥伴兒們考得越來越好,心裡會有些不是滋味,心煩意亂導致復習節奏也亂了陣腳。

症狀三: 有的孩子平時成績不是很理想,內心已經給自己的高考判了「死刑」,因為覺得自己考不上而完全放棄了復習。

症狀四:孩子自我要求高又性格內向,不願跟老師家長袒露心聲,獨自承受極大的精神壓力,以至於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笑容也比往常變少了。

症狀五:孩子平時成績比較穩定,但模擬考試意外成績下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大哭一場,情緒提振不起來。

『陸』 考生家長必讀:高考前應如何幫孩子調整心態

□家長情緒力求穩定 在高考前,特別是孩子在家備考期間,家長要擺脫各種外界的干擾,經常保持比較平和的心態,這對孩子能以穩定的情緒、平和的心態去對待考試是很有意義的。高考前,家長也會對高考的各種動態有所反應,但是,要冷靜對待,要有分析地對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隨便傳給孩子。 □家長心情要愉快 高考前,家長心情好,家裡氣氛好,就會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這對孩子的備考是很有好處的。有些家長在高考前擔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臉很少說話,其實,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緊張,父母害怕,而這種情緒或多或少會傳染給孩子。因此,高考前家長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平和的心態。 □只要盡力就行了 □創造安靜的復習環境 安靜的復習環境有助於孩子平心靜氣、情緒穩定地進行復習。吵鬧的復習環境將使孩子心情煩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響復習效果。在這里我特別提示家長,在孩子高考備考階段盡量少會客,最好不會客,如果實在不得不會客則最好在家庭以外進行,不要在家裡進行。 □督促孩子娛樂與運動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復習大都是非常用功的,一做題就是一個上午或是一個下午或是一個晚上,有時搞得精疲力竭,頭昏腦漲,不僅影響心情,也影響復習效率。在這種時候,家長就要適當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輕度運動。 □確保孩子健康 □幫助孩子調整心態 □防止對孩子的過分關注 □准備一個小葯箱□督促孩子做好考前物質准備

『柒』 如何調整家長高考的心態

平常心 賽黃金

吾日三省吾身,有一種愛叫知錯就改。

備戰高考階段是個非常敏感的時期,由於家長、老師都對孩子給予了厚望,因此而產生的焦慮、不穩定情緒就會互相傳遞,互相疊加。置身於其中的考生,難免會出現心慌、焦躁、恐懼等負面情緒。

調查顯示,考生的焦慮心態38%來自家長的壓力。明智的家長通常會先知先覺,知錯就改,將自己的焦慮情緒巧妙隱藏,保持一顆平常心。因為他們堅信,心態決定命運,幫助孩子調整好心態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高中三年,我一直在班上都是前三名,所以高考來臨前,父母、親朋都對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這對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結果,高考前半個月我就開始失眠,整天憂心忡忡,緊張兮兮,生怕考試發揮不好,愧對父母。

越焦慮越糟糕,高考進考場那幾天,我基本都處在眩暈的狀態,迷迷糊糊。

考試結果可想而知。第一年的高考,一個平時成績優秀的女學生,就這么掛了。

父母知道後,不但沒有批評一句,還從中開始反省自己,他們覺得我考試發揮嚴重失常,跟我的心理壓力太大有關系。父親說,有實力終究會發揮好的。

於是,他們主動調整了對我的態度,時不時跟我說:「盡力就行了,即便考不好,也有很多出路,不一定要去擠這個獨木橋。」

父母態度的轉變,也潛移默化改變了我的心態,不就是一場考試嘛,身經百戰都過來了,高考也就是其中一場考試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於是,我的生活習慣也隨之調整,父母開始試著陪我去登山。結果,身體好了,心態也樂觀了、積極了,不再像原來那麼患得患失。偶爾心情郁悶的時候,看到父親那充滿鼓勵的神態,心中感覺一片光明。

記得高考前頭一天,我還約了同班一個女同學一起去爬山,面對著莽莽青山和滔滔江水,我倆居然詩興大發,在山上高聲朗誦起曹操的五言詩來,呼吸了一通新鮮空氣,又被曹操詩里的博大情懷所鼓舞。父母也和往常一樣樂呵呵地與我聊天,不像其他家長那樣千叮嚀萬囑咐。

第二天,在去考場的路上我心裡一直默念父親的話:有實力就能發揮好……考場上我鎮定自如,就跟平常一樣考試答題,頭腦清晰,思路暢通。

結果,我終於考出了600以上的高分,順利地考入了一所重點大學。

心態一變,奇跡出現。父母的言行、暗示、感染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影響。備考期間,父母的平常心賽黃金,它對孩子的心態調整至關重要。我們要在思想上藐視高考,在學習上要重視高考,一切考題都是紙老虎。

『捌』 高考前一周家長怎樣調整心態

沒有哪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總是以孩子的成功實現家長的曾經未了的夢想。在這一心態的支配下,孩子成長往往被賦予了過高的期望。現在高三備考已進入倒計時。許多家長開始心急上火了,孩子考試,家長比孩子著急。甚至家長在面對成績一直不理想的孩子,有些高三家長很急躁。在高考倒計時這個時間段里,心態調整是很重要的,不僅是考生需要調整,家長更需要調整。那麼具體該如何調整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玖』 家有高考生,家長心態怎樣調整

不給孩子帶來壓力,緩解緊張感,營造良好家庭氛圍,負責衣食住行,注意引導孩子勇敢面對考驗

『拾』 家長怎麼幫助落榜生調整心態

如果考生確實認為自己某門課的分數明顯低於預估分數,可以通過法定程序向有關部門提出復查、復核。每年在高考復查中,都的確存在分數算錯的現象,但是這種事情出現的概率很小很小。
當然,還有些考生懷疑高校錄取時有人“做小動作”,疑似分數比我低的人卻被錄取了,是不是招生過程中存在“貓膩”?這個問題也可以向報考的高校招生辦提出,由高校招生辦負責解釋。如果高校招生辦證實沒有所謂的走後門、拉關系,考生只能承認沒被錄取的現實。

面對孩子種種不相信現實、不接受現實的疑慮,家長要幫助他尋找證實的途徑,不能讓孩子產生“無處申冤”的想法。只有讓孩子確認,自己設想的種種不公正因素並不存在,才有助於使他面對現實,承認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