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1年社保繳費又漲了
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標准通常是按當地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的。
『貳』 2021年11月份社保怎麼漲價了
摘要 你好
『叄』 2021年社保基數調整
法律分析:按照國家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應核定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上海市2020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124056元(10338元/月),比上年增長7.9%。按此計算,2021年7月1日起,本市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調整為31014元/月。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應為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為減輕企業負擔,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2021年社會保險繳費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廳發〔2021〕2號)的規定,本市社保繳費基數的下限將分兩年過渡到位,自2021年7月1日起調整為5975元/月。
法律依據:《關於2021年社會保險繳費有關問題的通知》
一、2021年1月1日起,不再實施階段性減免和緩繳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各項社會保險繳費按相關規定正常徵收。
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2021年4月30日到期後,延續實施1年至202年4月30日。
三、各省2021年社會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原則上根據2020年本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以下簡稱全口徑平均工資)確定。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增長過快、2021年當年調整到位確有困難的省份,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分兩年過渡,2021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根據2019年全口徑平均工資和2020年全口徑平均工資的算術平均值確定,2022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按2021年全口徑平均工資確定,過渡方案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同意後公布執行;個人繳費基數上限按規定正常調整。
『肆』 2021年十月份單位和個人的社保為什麼都漲了
摘要 每年社保基數都會調整,調整口徑是上一年平均工資,個人和公司都上漲了,說明基數調高了
『伍』 2021年社保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又有哪四大密碼
首先,養老金在4月底之前上升了
勞工分部明確,提高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人類和社會和財政部領導部,以及相關政策將在4月底之前推出。
2021年養老金的上漲是第17屆上漲,在4月底之前,人類社會和財政部將共同發布2021年養老金調整通知,1.2億退休人員非常受歡迎。
『陸』 2021年社保基數幾月調整
社保基數一般是每6-7進行調整,幅度不會很大(都是100元以內的調整)
『柒』 2021年北京社保基數調整通知
保參保單位和個人按時足額繳納2021年度各項社會保險費,結合北京市社會保險的相關政策,現就統一2021年度各項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的有關問題通告如下:一、自2021年7月1日起,本市2021年度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月繳費基數上限調整為28221元。二、根據《關於降低本市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京人社養發〔2019〕67號)精神,2021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標准調整為本市上一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經核算,月繳費基數下限應為5644元。三、考慮2020年受疫情影響月繳費基數下限使用的是2019年標准,為適當減緩增幅,按照國家繳費下限兩年過渡到位的要求,2021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月繳費基數下限執行5360元;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執行5644元。四、各類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月繳費金額。(一)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自2021年7月起,在市、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等社會保險代理機構以個人身份存檔,且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以及在各街道(鄉鎮)政務服務中心繳納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基數可以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下限和上限之間適當選擇。未按期辦理申報手續的,其2021年度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將依據本人上一年度的繳費基數確定,低於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失業保險繳費下限的,以下限作為繳費基數。1.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上限28221元,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5644.2元,月繳納失業保險費282.21元。2.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下限5360元,月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1072元,月繳納失業保險費53.6元。(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自2021年7月起,在市、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等社會保險代理機構以個人身份存檔,且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以及在各街道(鄉鎮)政務服務中心繳納社會保險的個人,月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460.96元。
『捌』 2021年社保新規定新政策出台後,調整了哪些
社保新規的出台使得我們一些人的社保生活發生了變化,總結來說,具體調整主要為兩個方面:
3、跨省社保相關調整
調整中還涉及到了跨省社保規定,說真的,這次調整確實會縮減很多麻煩。
政策調整之後,跨省轉移社保會相對簡單得多,讓居住在外地的相關人員無需頻繁跑社保局,辦理各種手續。如今通過手機或電腦就可以實現跨省社保轉移,讓人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福利!
總結
總之呢,此次社保調整主要考慮到個人和企業兩個方面,一方面為企業減負,另一方面則為個人帶去福利,比如失業保障金的延期,跨省社保調整等,都是為了更好服務於大眾。
我個人的感覺是,相關部門從實際情況出發,減少了社保中很多繁瑣而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也為相關人員著想,盡可能改善目前社保情況,再慢慢提升和改善。
眾所周知,社保關繫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如此調整後,能更好給部分企業減輕壓力,對個人而言也是好處多多,你是否在其中獲得福利了呢?
我相信未來,隨著社保情況的變化,政策還會有所調整,希望給我們每個人帶來更多好消息。
『玖』 2021年下半年社保將迎來5大變化,哪些人能受益
第一,2021年之前退休的人養老金按新標准發放
參與2021年養老金上調的人員范圍是2020年底前辦理退休手續並且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今年多個省市集中於6月份公布了本省份養老金上調方案,並且已於6月底將上調的養老金補發到位,這意味著從今年7月份開始,31省市的退休老人都要按照上調後的新標准發放養老金了,這對於退休老人來說是重大利好。
第二,2021年上半年退休的人養老金重新核算
通常每年6、7月份公布上年度的社平工資,由於社平工資的公布時間具有滯後性,那今年退休的人養老金就是按照2019年的工資水平計算,計算出來的結果必然存在誤差,且是低於實際領取水平的。
不過等到上一年的社平工資公布後,通常是在每年的下半年,社保機構會給今年退休的人重新核算養老金,將之前漏發的養老金一次性補發到位。
第三,加快推進住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結算
小城市醫療配套相對滯後,小病可以在小城市醫治,但更多的患者會向大城市靠攏,加之現在交通和科技發達,人口流動量越來越大,異地就醫的需求增大,但是異地醫療費用報銷手續非常繁瑣,還需要回原籍地跑來跑去,或者還需要自己墊付醫葯費,出院後再回戶籍地報銷,無疑將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為了解決這一漏洞,更好地為人民服務,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要加快推進住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結算服務,這對於3.7萬億的流動人口都是利好消息。
第四,放開靈活就業人員戶籍地參保的限制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靈活就業人員規模已達2億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七分之一,目前靈活就業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之一。不過由於靈活就業人員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個人的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夠健全,無疑增加了這類人的不安定感。
好在,如今靈活就業人員也迎來了好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提出,要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保繳費,可以減少很多來回奔波辦理社保手續的麻煩,這對於靈活就業者來說也是重大利好。
第五,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開始落地
之前個人醫保卡賬戶的資金只能本人使用,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這筆錢不能合理利用,比如年輕的、健康的,是有錢花不完,但小孩兒和年老的、體弱的卻不夠花,還需要自掏腰包繳費,間接增加了患者的經濟壓力。
為此,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提出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這一理念,個人賬戶可以用於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產生的住院醫療費,並且《意見》中要求,要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實施辦法,因此,預計今年年底就會有部分省市正式實施醫保個人賬戶家庭共濟的新政策了。
這對於每一個參保家庭都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