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如何處理
去年開出銷售商品的發票,價值10000元(增值稅略),企業確認收入:借:應收帳款, 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這樣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勾稽關系就不對了 ,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數-期初數=利潤表中凈利潤的本年累計數就不對了,差的金額就是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金額。
先做分錄調賬,再調報表如下:
1、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100000。貸:其他應付款--某公司 100000。
2、借: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00000。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100000。
3、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潤」的「本年累計數」一欄調減100000元;資產負債表中「期初數」中的「未分配利潤」也相應調減100000元。
而「期末數」因總賬會自動調整,故不需再動了;最後對資產負債表「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期初數」和「期末數」同時調增100000元。
4、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編制2007年報時,對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的「管理費用」欄的「上年發生數」調增100000元即可。
而平時月報中「管理費用」所對應的「本月發生數」欄應如實填報當期數據。
如果需要對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那麼就必須同時調整:
1、資產負債表中期初數中的「未分配利潤」;
2、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的「年初未分配利潤」的「本年累計數」一欄;
3、相應調整「對應科目」的資產負債表中的「期初數余額」和「期末數余額」。
(1)年度損益怎樣調整擴展閱讀: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prior period adjustments)是對以前年度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誤的更正。這種錯誤包括計算錯誤、會計分錄差錯以及漏記事項。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應在留存收益表(或股東權益表)中予以報告,以稅後凈影響額列示。對於報表期間之前發生的事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將改變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額。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舉源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經上述調皮謹整後,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本科目如為貸方余額,借記本科目,燃答基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本科目結轉後應無余額。
B. 怎麼調整本年度損益
調整本年度損益:
每月月末均需編制期間損益結轉憑證,將在賬上結計出的各損益類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或塌晌」科目。結轉後「本年利潤」科目的本月合計數反映當衫滲月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本年利潤」科目的本年累計數反映本年累計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年末的時候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衫鋒配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C.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報表年初數如何調
企業對以前年度發生的損益進行調整時,將涉及應納所得稅、利潤分配以及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調整。
1、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調整: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2、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調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潤或減少以前年度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本科目;調整減少以前年度利潤或增加以前年度虧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增加的所得稅費用,借記本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等科目;由於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減少的所得稅費用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三)經上述調整後,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本科目如為貸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3、本科目結轉後應無余額:
年初數最好不要動,是因為如果改動了的話,新一年報出的期初數與去年報出的年末數有不一致的地方,這是一般企業不想面對,因為會有很多麻煩事。例如你需要加入附註進行解釋,或者向監管機構還有稅局進行解釋,比較麻煩。
從會計還是審計的角度來說,調整年初數是無可厚非的,但在實務操作中,要視其重大程度的。如果金額不是非常重大,涉及損益的金額在本年利潤表中體現也未嘗不可,但如果實在過於重大,就需要調整年初數,而且要加入附註解釋調整的原因。
拓展資料
年度損益調整處理方法
有關以前年度的損益調整屬於會計差錯更正,筆者認為可將其分為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和非日後事項兩種情況。各種情況下的會計處理方法有所不同,必須具體分析。
(一)日後事項的損益調整
如果企業所發生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屬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即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事項,則應按新《企業會計制度》第138條及《企業會計准則--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有關規定進行調整。
會計處理程序如下:
①將需要調整的損益數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應調增利潤(上年少計收益、多計費用)時記貸方、應調減利潤(上年少計費用、多計收益)時記借方。
②作所得稅納稅調整。補交所得稅時,借記「以前凳毀年度損益調整」賬戶,貸記「碧含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賬戶;沖減多交所得稅時作相反的分錄。
③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
④調整盈餘公積計提數。補提盈餘公積時,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貸記「盈餘公積」賬戶;沖減多提盈餘公積時作相反的分錄。
⑤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數字。包括:資產負債表日編制的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數字,以及當期編制的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如果提供比較會計報表,還應調整相關會計報表的上年數。
(二)非日後事項的損益調整
如果企業所發生的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事項不屬於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應按新《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的規定進行處理。新《企業會計制度》第133條將非日後事項分為重大會計差錯和非重大會計差錯兩類。重大會計差錯應當「調整發現當期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應一並調整。」也就是說根據重要性原則將其視同日後事項處理,處理方法同日後事項。非重大會計差錯「應當直棗慧備接計入本期凈損益,其他相關項目也應作為本期數一並調整。」
會計處理程序如下:
①將需要調整的損益數結轉至「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調整方法同日後事項。
②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③有關納稅調整並入當期期末所得稅計算時一並進行;有關盈餘公積的調整並入當期期末利潤分配中進行。
參考資料:網路-年度損益調整
D. 以前年度損益科目調整怎麼做
1、當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為貸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當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為借方余額時,會計分錄為: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處理:
本科目核算企業本年度發生的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局渣項以及本年度發現的重要前期差錯更正涉及調整以前年度損益的事項。
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之間發生的需要調整報告年度損益的事項,也可以通過本科目核算。
(4)年度損益怎樣調整擴展閱讀: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賬戶:
1、賬戶性質:損益類賬戶。
2、賬戶用途:核算企業對以前年度發生的多計或少計的重大盈虧數額所進行的調整。
3、賬戶結構:貸方記增加,登記企業調整的以前年度的收益;借方記減少,登記企業調整的以前年度的收銷運益損失;期末余額結轉至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無余額。
第五十六條企業的各項資產,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投資資產、存貨等,以歷史成本為計稅基礎。
前款所稱歷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該項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支出。
企業持有各項資產期間資產增值或者減值,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確認損益外,不得調整該資產的計稅基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五十七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所稱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第五十八條固定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一)外購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三)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以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總額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租賃合同未約定付款總額的,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承租人在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為計稅基礎;
(四)盤盈的固定資產,以同類固定資產的重置完全價值為計稅基礎;
(五)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六)改建的固定資產,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一)項和第(二)項規定的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第五十九條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准予扣除。
企業應當自固定資產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計算折舊;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當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計算折舊。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桐斗悄定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