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孕婦胎兒臀位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孕30周是判斷臀位正常與否的分界線。一旦過了孕30周臀宏襪碧位就難以調整,也就是成為了所謂的異常胎位,這是非常不利於孕媽們的順產的。那麼,孕婦胎兒臀位怎麼辦?接下來,就看看一些糾正臀位的方法吧!
孕婦胎兒臀位怎麼辦
胎位不正一般指妊振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異常,較長見於腹壁鬆弛的孕婦和經產婦。通常,醫學上稱枕前位為正常胎位,胎兒背朝前胸向後,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俯曲,枕部最低。而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橫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等。以臀位多見,而橫位危害母嬰最劇。就其糾正方法有:一是橫位應做選擇性剖腹產。臀位分娩,初產婦多作剖腹產;經產婦,胎兒較小、骨盆夠大者,可考慮陰道分娩。二是膝胸卧位操糾正。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復查。三是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四是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鍾,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五是作好產前檢查,預先診斷出胎位不正,及時治療,如未轉為頭位,則需要在預產期前1~2周住院待產,由醫生根據孕媽媽的具體情況決定分娩方式。
懷孕八個月胎位不正怎麼辦
懷孕八個月胎位不正怎麼辦呢?在妊娠30-34周還是胎位不正時,需要矯正.在孕期蔽舉,胎位不正不會對母兒帶來不良影響,但它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懷孕八個月胎位不正的糾正方法,一是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二是橫位應做選擇性剖腹產。臀位好慶分娩,初產婦多作剖腹產;經產婦,胎兒較小、骨盆夠大者,可考慮陰道分娩。橫位如未分及時處理,會導致臍帶脫垂,胎死宮內,甚至有子宮三是破裂危險作好產前檢查,預先診斷出胎位不正,及時治療,如未轉為頭位,則先作好分娩方式選擇,提前住院待產。可以預防分娩時胎位不正及避免因胎位不正造成的嚴重後果。
2. 孕30周臀位怎麼糾正
胎兒到了孕晚期,胎位就會基本固定,如果胎位是臀位,那這種情況就是胎位不正的一種。它對胎兒的健康發育雖然沒什麼影響,但對孕媽的分娩方式會有一定影響。那麼孕婦臀位孕晚期要多鋒老薯躺著么?
孕婦到了臀位孕晚期,最好是不要躺著。如果非要躺,盡量選擇側卧的姿勢,讓胎兒的背部朝上,從而調整胎位。也可以在醫生專業指導下,做一些體操動作,這些都有望轉變胎兒的體位。
孕媽媽要注意寶寶的胎動情況,多走動散步,這對胎兒的成長銀者非常有利,可以讓胎兒處在運動狀態,還有可能會把胎兒的臀位轉為正常體位,同時適當的散步對分娩也是非常有利的。在睡眠時,將臀部墊高,這樣不會使孕婦感到不適,而且也能有效轉正胎兒體位。或者採用艾灸足部至陰穴,中葯或音樂轉胎也有一定的效果。
剖腹產是胎兒臀位常見又安全的分娩方式。如果順產的話,可能會出現胎兒頭部被卡住的情況,從而引起胎含凱兒缺氧等現象,所以如果孕媽媽的胎兒是臀位,一定要保持舒暢的心情,並且做好剖腹產的心理准備。
3. 34周胎兒橫位怎麼糾正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里也是十分的調皮,伸伸胳膊踢踢腿都是小動作,轉身更是常有的。但是寶寶在胎動翻身時很可能就會在橫位不懂了。都知道橫位是無法順利生產的,嚴重的還會有危險。隨意在寶寶胎位出現橫位時一定要注意。那麼34周胎兒橫位怎麼糾正?
34周胎兒橫位怎麼糾正
胎位和能否順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只有胎位正才有可能順產。所謂胎位正,只有一種情況,就是頭位,胎兒頭位代表頭朝下,頭部最先經過陰道分娩出,而頭部是胎兒全身最寬的部位,只要頭部能出來,胎兒的身體也就順勢跟著出來了。出現了橫位可以通過一些按摩手法和睡姿來矯正。胸膝卧位法,側卧位法或是在醫生的幫助下來恢復胎兒的正常胎位。
1、適當運動。橫位一般只是暫時的,到後期會調整過來,出現臀位時孕婦不必緊張,可以聽多活動,做力所能及的勞動,通過母親的各種姿勢的活動,使胎兒在宮內被動的運動,將胎位轉成頭位。
2、改變睡姿。胎兒橫位時媽媽可以改變睡姿來糾正,以往習慣左側卧睡的媽媽,可以換右側卧睡。而原本習慣右側卧睡的則可以換成左側卧睡。同時側卧位的時候腹部下面墊上軟枕。
3、膝胸卧位糾正。一般在32周前發現胎位不正時,孕婦可以自行膝胸卧位,糾正胎位。具體方法是孕婦解去小便,使膀胱排空,松解褲帶,跪於床上。大腿與床面垂直,身體俯向床面。每日2次,每次約15分鍾,連續1周後復查胎位。
4、艾灸至陰穴。可以用艾草熏灸小腳趾外側至陰穴的方法,通過疏通經絡達到自行轉胎。至陰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足小趾指甲的外側大約兩毫米,《醫宗金鑒》《針灸學》里都記載了這個穴位可以用於治療因為胎位不正造成的難產。
5、手法外倒轉。在妊娠晚期橫位,而且不能自動轉為縱產式,可行外倒轉術,使胎兒成縱產式。倒轉術經腹壁用手動轉胎兒,使不利於分娩的胎位轉成有利於分娩的胎位。但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在B超密切關注的情況下進行,以防臍帶繞頸造成危險。
如何辨別胎方位
胎方位:指胎先露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前後左右的關系
胎頭為最好的也是最容易尋找的標志。胎頭位於宮底,則為臀位;胎頭位於恥骨聯合上方,為頭位;胎頭位於母體腹部一側為橫位。
1、以枕橫位為例。找出胎兒眼眶,其對側為枕骨。如果枕骨指向母體骨盆右側,則為枕右橫位。枕左橫位及枕後位的胎方位以此類推。
當顯示腦中線(大腦鐮)呈水平位時,母體右側方為丘腦,左側呈「等號」的短光帶內為暗區的透明隔腔,丘腦靠近枕部方向,稱為枕右橫位。而相反方向為枕左橫位。若兩眼眶位於母體骨盆前方正中,枕部在骨盆後方,則為枕後位。
2、以臀部為例。找出胎兒骶骨(脊柱腰椎向下延伸)朝向母體骨盆右前側,則為骶右前位。
3、以橫位(肩先露)為例。找出胎兒肩胛骨朝向母體前方,橫位則為肩前位。如果胎頭位於母體骨盆右側,則為肩右前位。
4、以豎產式為例。若聲像圖上顯示胸腔心臟地位置或腹腔胃及膽囊的位置可大致判斷出胎兒的胎先露。
腹部判斷:胃位於左側,膽囊位於右側,根據胃、膽囊及脊柱的響應位置便可判斷胎先露。
4. 胎兒臀位怎麼改變
一般來說,胎寶寶在媽媽肚子里七個半月之前,會自行調整頭位,若轉成頭位仍呈臀位姿勢則稱為胎兒臀位,這種情況很危險,可能無法順產。准媽媽這時就要著急了,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下胎兒臀位嗎?答案是有的。那麼,就來講一下胎兒臀位怎麼改變。
胎兒臀位怎麼改變
胎兒臀位就是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位置異常。一般來說,在懷孕7個半月之前,寶寶在子宮里的狀態都呈臀位姿勢,這時候的臀位姿勢是正常的,准媽媽也無需憂慮;在7個半月以後,寶寶們會自己轉成頭位,而一些極少數的寶寶卻沒有轉動,依然呈現臀位姿勢,這就是胎兒臀位。
如果出現了胎位不正的現象,媽媽順產的風險就會很高了,當我們發現胎位不正的時候可以及時的去糾正,可以去了解胎位臀位怎麼糾正,能夠很好的調整好寶寶的位置。
1、 膝胸卧位操糾正
准媽媽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復查。
2、 醫生為准媽媽施行轉向
如果在孕32~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准媽媽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准媽媽能順利分娩。執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通常會給予子宮放鬆的葯物,以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時約有六成的成功率,但如果曾經前次分娩為剖腹產的准媽媽則不建議執行外轉胎位術。
此外,羊水量必須適中、最好胎兒的背部在兩側、產婦體重適中,而且胎兒之臀部並未進入骨盆深部等條件下才適宜執行外轉術。需要注意的是,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可能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
3、 針灸
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鍾,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准媽媽。
胎兒臀位的診斷依據
1.臨床表現
· 臀部先露
因為臀部形狀不規則,所以容易發生臍帶脫垂、胎膜早破和不完全臀位的情況;進入活躍期後,還可能出現子宮收縮無力的問題。
· 體征
(1)腹部檢查時,胎兒臀位的准媽媽子宮呈現縱向橢圓形狀態,胎體與母體的縱軸呈現一致,碰觸子宮底部可以感觸到滑動的胎頭。腹部一側為胎兒背部,另一側為胎兒的手腳。若是骶前位,碰觸子宮底部時可以清楚感觸到的胎背;骶後位時,碰觸子宮底部可以感觸到胎兒的肢體,不能非常清楚得感受到胎背。當胎心音在臍平或者是臍平上方聲音最響亮時,那麼就可能發生胎兒臀位的情況。胎寶寶頭部在子宮底部中間位置,胎寶寶與胎體在同一直線上,這種情況單臀位可能性較大。
(2)肛門檢查:感觸到柔軟形狀又不規則的胎臀或胎足。如出現觸摸不清的情況,那就需要進一步的檢查。
(3)在進行陰道檢查時,如果胎膜已經破裂,並且宮口擴張2厘米以上,那麼可以用手感覺到寶寶臀部的肛門與坐骨結節等器官。
2.超聲波檢查
運用B超檢查可以准確的測定胎兒頭部位置,了解到胎兒雙頂徑、頭部大小,以及頭部是否正常、臍帶是否有繞頸現像。
3.X光檢查
X光檢查為輔助診斷,需要了解骨盆大小的准媽媽可以選擇。
5. 孕34周臀位還能糾正嗎
懷孕34周胎兒的體積比較大,胎兒在子宮內的轉動范圍是有限的,所以懷孕34周臀位能否糾正還是要靠運氣的,在孕期要把孕婦與胎檔謹肢兒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如果不能順產分娩,就要遵從醫生的建議,必要時可以選擇刨腹產。
懷孕34周屬於孕晚期,這個時期孕婦最好向左側躺睡,這樣能夠很好地避免雙腿浮腫加重,還可以減少身體疲勞。孕婦在此階段還要注意休息,養成平衡飲食的良好習慣,可以適當補充營養,但千萬不能暴飲暴晌岩食。
孕晚期飲食注意事項:
孕晚期,准媽媽進入最後的沖刺階段,營養的貯存對准媽媽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安全、健康、合理的飲食,是胎兒健康出生的必要前提。結合孕晚期的營養特點,應該在孕中期飲食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調整。
1、飲食要求多樣化:孕後期,准媽媽不僅需要補充熱量,還要注意優質蛋白質、鉄、鈣和維生素等營養素的補充,可採取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每日可增至5餐以上。千萬不要大量進補,以免過度肥胖、巨大兒的發生(准媽媽在懷孕期的體重增加不要超過15千克)。
2、補充足量的鈣質和鐵質,以幫助胎兒的牙齒、骨骼很好地鈣化和預防准媽媽貧血,可以多吃海帶、紫菜、蝦米、芝麻、動物肝臟、蛋類、行世魚類等。
3、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如豆類及豆製品。
4、減少含糖量高的食物對的攝入量,如水果、白糖、蜂蜜等,以免胎兒長得過大,影響順利分娩。
5、多吃營養價值高、體積小的食物,如動物性食品;少吃營養價值低、體積大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等。
6. 胎兒胎位不正怎麼調節
有些胎位不正是可以糾正的,如枕橫位、枕後位、臀位、橫位等。一般橫位應隨時發現及時糾正,臀位在妊娠7個月後糾正,枕橫位則需在臨產後宮口開大到一定程度或接近開全而產程受阻時再糾正。妊娠30周前,大部分胎兒為臀位,30周後多數可自動轉為頭位。那麼胎兒胎位不正怎麼調節?
胎兒胎位不正怎麼調節
l、膝胸卧位糾正法。此法借胎兒重心的改變及孕婦橫膈阻力,增加胎兒轉為頭位的機會,7天為一個療程,如沒有成功可再做7天,有效率60%~70%。少數孕婦在做膝胸卧位時出現頭暈、惡心、心慌,不能堅持,則需改用其他方法糾正胎位。
分娩後子宮韌帶鬆弛,仰卧過久,子宮因重力關系容易向後倒,如不糾正,日後可引起腰痛、痛經、月經流向腹腔。從產後10天開始做膝胸卧位,每日2次,對於預防子宮後傾位有一定意義。
2、臀位自行矯正法。「臀位自行矯正法」是一種簡便有效的糾正胎位的方法,其有效率可達92%,它的做法是這樣的:
孕婦平卧床上,腰部墊高20厘米(1~2個枕頭),雙小腿自然下垂在床沿。每日早晚各做1次,每次io~is分鍾,3天為一療程。在做臀位自行矯正法時要注意:矯正時間安排在妊娠30~34周內效果最好;矯正宜在飯前進行,矯正時要平靜呼吸,肌肉放鬆;墊子應柔軟、舒適,高度適中;如出覡陰道流水、流血或胎兒心音突然改變(有條件者可監聽),應停止糾正。
溫馨提示:糾正胎位除可用以上兩種方法外,還可用艾卷灸至陰穴和三陰交穴、激光穴位治療、手法倒轉、側卧位等方法。但均為產前應用。若臨產後胎位仍無變化,可在消毒情況下採取陰道內手轉胎頭或內倒轉術。褲畝
哪些情況屬於胎兒胎位不正
頭位:如果胎兒頭在下方,臀在上方,就是頭先露,這樣的胎位叫頭位。頭位還分:枕前位、枕後位、顏面位、額位。
臀位:如果胎兒頭和臀顛倒過來,臀在下頭在上,是臀先露,這種胎位叫臀位。臀位還分:單臀位混合臀位全膝位不全膝位
全足位不全足位。
左一:伸腿臀位,分娩的時候臀部先出,兩腿向上伸展至臉部,這是臀位最常見的一種。
左二:完全臀位,也是臀備槐部先出,兩腿膝蓋摺合,交叉放在腹部處。
左三:足先臀,一支腳或兩支腳向下伸展胡滾森,比臀部先出。
橫位:當胎兒之長軸和母親之長軸互相垂直,且胎兒之肩膀或手為先露部位,稱為橫位,其機率約為322至1200
正常胎位--枕前位:胎兒背朝前胸向後,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頭府曲,枕部最低,醫學上稱枕前位的是正常胎位。只有頭位中的枕前位,胎兒在分娩時,才能自行完成「兒頭迴旋」的一系列動作,順利娩出母體。
出現胎位不正的孕媽媽選擇分娩的方式的時候要慎重。
7. 懷孕臀位怎麼糾正圖解
在懷孕期間,睡覺的姿勢對寶寶有很大的影響。在懷孕之後,媽媽都是用左側卧位的方式睡覺的。老是躺著睡覺的話,很容易造成胎兒有臀位的情況。
1.多出去走走
導致寶寶出現臀位的情況有很多原因的,不過這種情況對生產是非常不利的。為了更好的改善這種情況,建議媽媽要多出去走動走動。在晚上睡覺之前,可以先把臀部翹起來,保持這個動作5~10分鍾時間。每天晚上做一次,每天都要堅持做。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再到醫院看一看寶寶的情況有沒有改善。
2.做膝胸卧位
懷孕第31周時,媽媽完全可以做膝胸卧位的方式來糾正的。做法非常簡單,先放開自己的腰帶,兩個腿稍微的分開。將自己的胸肩貼在床上,頭歪向一側就行了。大神舉腿跟小腿要保持直角,將自己的雙手放在床兩邊。這樣就能夠形成臀部高頭低的情況,就可以讓寶寶從臀位轉變成頭位。
可以先堅持一段時間,再到醫院看一看胎位有沒有糾正。如果胎位沒有糾正的話,等到生孩子的時候,媽媽可以考慮剖腹產的方式。
孕晚期飲食注意事項
孕晚期,准媽媽進入最後的沖刺階段,營養的貯存對准媽媽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安全、健康、顫瞎凳合理的飲食,是胎兒健康出生的必要前提。結合孕晚期的營養特點,應該在孕中期飲食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調整。
1、飲食要求多樣化:孕後期,准媽媽不僅需要補充熱量,還要注意優質蛋白質、鉄、鈣和維生素等營養素的補充,可採取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每日可增至5餐以上。千萬不要大量進補,以免過度肥胖、巨大兒的發生(准媽媽在懷孕期的體重增加不要超過15千克)。
2、補充足量的鈣質和鐵質,以茄旅幫助胎兒的牙齒、骨骼很好地鈣化和預防准媽媽貧血,可以多吃海帶、紫菜、蝦米、芝麻、動物肝臟、蛋類、魚類等。
3、增加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量,如豆類及豆製品。
4、減少含糖量高的食物對的攝入量,如水果、白糖、蜂蜜等,以免胎兒長得過大,影響順利分娩。
5、多吃營養價值高、體積小的食物,如動物性食品;少吃營養價值低、體積大的食物,如土豆、紅薯等。
8. 臀位如何糾正胎位
臀位如何糾正胎位
臀位如何糾正胎數茄位, 胎位不正的現象已經是很常見了,特別是胎位臀位的現象,女性懷孕的時候都是要定期去做檢查的,能夠更好的了解寶寶的情況,下面一起來看看臀位如何糾正胎位。
臀位如何糾正胎位1
1、膝胸卧位操糾正:如果准媽媽在懷孕七個月以前檢查出胎兒臀位的現象,那麼在這時還可以採用膝胸卧位操來進行糾正。一般來說,准媽媽每天可以間隔做兩次,也就是在早上做一次,晚上做一次,每次最好能堅持做10分鍾
多數准媽媽堅持一周後,胎兒臀位的狀況能夠自動調整回正常胎位。但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應該找一張硬板床,並穿著舒適寬松的衣服,把胸部和膝部同時貼在床面上,保持臀部高舉上揚的姿勢,同時要注意大腿與床之間的角度為90度。
2、外轉胎位術:如果通過膝胸卧位操沒有糾正胎兒臀位的准媽媽,可考慮從外部幫助胎兒倒轉,之後需要用布把腹部包裹起來,以幫助維持矯正過後的胎位狀態。但是外轉胎位術需要由專業的醫生進行操作,准媽媽千萬不能輕易去調整,防止引起臍帶纏繞等孕期並發症。
3、針灸治療:中醫通過針灸法治療胎位不正的成功案例有很多,包括胎兒臀位斜位、橫位、橫位等,具體治療的時候,需要每日針刺一次陰穴,每次持續時間為15—20分鍾,連續治療5次為一個療程。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胎兒臀位可源畢卜使用的糾正方法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從中受益。最後要提醒准媽媽的是,無論使用任何一種方法糾正胎兒臀位,都要注意在檢查確診後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同時後期還應做好復查,以防止出現其他問題。
臀位如何糾正胎位2
胎位不正糾正方法
1、膝胸卧位操糾正。准媽媽排空膀胱,松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5分鍾,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復查。
2、醫生為准媽媽施行轉向。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准媽媽實行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准媽媽能順利分娩。執行人工外轉胎位時,通常會給予子宮放鬆的葯物,以有經驗的醫師執行時約有六成的成功率,但如果曾經前次分娩為剖腹雹穗產的准媽媽則不建議執行外轉胎位術。
此外,羊水量必須適中、最好胎兒的背部在兩側、產婦體重適中,而且胎兒之臀部並未進入骨盆深部等條件下才適宜執行外轉術。需要注意的是,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可能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
3、針灸。針對胎位不正,我國有針灸治療的成功先例。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鍾,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婦科檢查診斷為臀位、橫位、斜位的准媽媽。
常用的胎位矯正方法
胸膝卧位:
1、孕媽媽跪在床上,採取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2、胸與肩盡量貼近床面,臉偏向一側。
3、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兩分鍾,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鍾,每日做兩至三次。
Tip:這個動作只適用於孕30—34周的准媽媽調整胎位。
在孕7個月前發現的胎位不正,只要加強觀察即可。因為胎兒相對子宮來說還小,且母親宮內羊水較多,胎兒有活動的餘地,會自行糾正胎位。做這個動作之前最好徵求醫生的意見,每次要先解小便、松解褲帶。
艾灸至陰穴:
1、取平卧或取坐位,解松褲帶,用艾卷炙雙側至陰穴(小足趾外側),也可用激光照射至陰穴。
2、每日艾炙1—2次,每次15分鍾。
3、當出現胎動時,立即取胸膝卧位,有利轉胎。
對於胎位臀位怎麼糾正大家應該多了解,出現了胎位不正的現象時大家不要著急,要聽取醫生的建議及時的住院治療,如果經過治療,寶寶轉到了正常的生產位置,就可以順產了,如果沒有調整過來,就需要剖腹產,醫生都會給大家做詳細的分析的。
臀位如何糾正胎位3
什麼是胎兒臀位
1、定義
胎兒臀位就是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位置異常。一般來說,在懷孕7個半月之前,寶寶在子宮里的狀態都呈臀位姿勢,這時候的臀位姿勢是正常的,准媽媽也無需憂慮;在7個半月以後,寶寶們會自己轉成頭位,而一些極少數的寶寶卻沒有轉動,依然呈現臀位姿勢,這就是胎兒臀位。
2、危險性
如果胎兒臀位處理不得當,那麼寶寶在出生時會出現窒息,顱內出血等危險情況。相比枕前位,臀位胎兒生產的死亡率高了三至八倍。
3、臀位的分類
(1)若以以骶骨為指示點,可分為骶左前、骶左後、骶左橫、骶右前、骶右後、骶右橫六種。
(2)以先露的種類分類可以分為單臀位、完全臀位與不完全臀位。
胎兒臀位的危害
1、對寶寶的危害
如果順產時,最大的胎頭順利先出來,那麼比胎頭小的其它身體部分也容易娩出,不會出現難產。臀位分娩時,往往是最小的胎臀先被娩出,胎頭最後才出來。實際分娩過程中,常常出現臀部、肩部出來了,但胎兒頭部較大無法順利分娩的情況。一旦頭部在卡在陰道里,那麼臍帶就會被擠壓在胎頭與陰道中間。
如果擠壓時間超過5分鍾,那麼胎兒將長時間缺血缺氧,甚至還有死亡的危險。生產時,胎兒頭部可能因擠壓、牽拉造成臂叢神經損傷,亦或被過度塑形造成顱骨重疊、錯位從而導致顱內出血等嚴重情況。
2、對准媽媽的危害
胎兒臀位時,臀部沒法緊貼子宮與宮頸內口,留下的空隙容易引發胎膜早破的問題;此外臀位也可能導致准媽媽在生產時,出現宮縮乏力的現象,這會導致生產時間過長,嚴重的還會出現產後出血的情況。胎膜早破引發臍帶脫垂的發生率是頭部先露的10倍。此外胎膜早破還會誘發早產,危及胎兒生命,使死亡率上升。
胎兒臀位怎麼糾正
1、膝胸卧位操糾正
在懷孕七個月以前,如果出現胎兒臀位的現象,那麼可以通過膝胸卧位操來糾正。准媽媽每天做兩次,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平均每次要做滿10分鍾,堅持一周後,臀位狀況可以自動調整。
具體的操作方法:在硬板床,松開褲腰帶,胸部和膝部貼於床,並且臀部要高舉上揚,大腿與床保持90度。
2、施行外轉胎位術
如果上述方法並不適用,那麼醫生可考慮可以從外部倒轉,讓胎兒在肚子裡面進行旋轉;之後要用布包裹起來,維持矯正過後的狀態。注意准媽媽們自己不可以輕易地去調整,否則一旦失誤,就有可能出現臍帶纏繞等孕期並發症。
具體的操作方法:由專業的醫生來進行,首先在腹部摸到寶寶的頭以後,輕輕地慢慢地將胎頭轉到骨盆腔里,然後再把屁股推上去。
TIP:出現實在無法進行倒轉,或是倒轉中出現胎心反常等狀況時應立即停止糾正,在分娩時採取剖腹產更安全些。
3、針灸治療
我國有用針灸成功治療胎位不正的先例。具體療法為:每日針刺陰穴一次,一次持續15—20min左右,一個療程5次。這種療法適合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
胎兒臀位能順產嗎
1、在准媽媽們懷孕晚期時,子宮里已經沒有太大的空間了,寶寶們會自動轉成頭位來更好的利用空間。絕大多數的胎兒都是以頭位姿勢先生產,極少數的會出現臀位現象。
2、專業醫生會通過觸摸方式來確定胎兒位置,如果觸摸准媽媽腹部無法感知寶寶情況,那麼還可以內診或者是用B超協助。
3、在大多數情況下,胎兒臀位會通過剖腹產的方式出生,這樣對准媽媽與寶寶來說都是最安全的方式。胎兒臀位要想通過陰道正常分娩需符合一定條件。
4、如果到醫院時,即將分娩,此種緊急情況可能採用臀位陰道分娩法。如果肚子里有兩個寶寶,第一個寶寶是頭位,而第二個臀位,那麼臀位的寶寶可能要採取陰道分娩。如果胎兒橫躺在母體子宮內,需進行刨宮產,這種情況就是常說的「橫產式」。
9. 胎兒臀位怎麼糾正
胎兒臀位怎麼糾正
胎兒臀位怎麼糾正,胎兒臀位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由於臀位不利於日後自然分娩,因此也有不少孕媽想要知道胎兒臀可以怎麼糾正,想要了解更多這方面資訊的話,不如一起繼續往下看看吧!
胎兒臀位怎麼糾正1
胎位為臀位的孕婦常感肋下有圓而硬的胎頭。由於胎臀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常導致宮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致使產程延長。
在胎兒身體的各部分中,頭圍比臀圍大,而且頭硬,所以頭位順產時,頭先露,因為有足夠的時間使胎頭塑形,以適應骨盆腔而娩出,胎頭娩出後,其他部位也就能夠順利娩出了。但是如果是臀部先娩出,最大的胎頭最後才娩出的話,由於產道口撐開尺寸不足以令胎兒頭部通過,所以很容易使產程延長甚至發生難產。而且如果在臍部娩出後8分鍾內仍未結束分娩,使臍帶受擠壓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胎兒死亡。
最佳糾正時間
妊娠28周後經腹部、陰道、B超檢查可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妊娠28周以前,由於羊水相對較多,胎寶寶又比較小,在子宮內活動范圍較大,所以位置不塌檔容易固定。妊娠32周以後,寶寶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此時胎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所以在孕32周以後,如果寶寶還是「胎位不正」就基本上等於確定了,當然也不排除極少數胎寶寶來個「意外之舉」。所以胎位不正最合適的糾正時間為孕30-32周之間。
胎兒臀位怎麼糾正?
胸膝位
每日2次,每次約15分鍾,連續1周。膝胸卧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有助於藉助胎兒的重心改變,使胎頭向下、胎臀向上,達到矯正胎位的目的。做之前記得先去拉便便哦。
仰卧位
這個比較適合在胎兒寶寶活動時進行,每天2-3次,每次不要超過10鍾,記得也要先去解決好便便。
要提醒孕媽媽的是,糾正胎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能自作主張,擅自延長動作的時間和次數不但對調整胎位沒有好處,而且有可能會危害到胎兒和自己的健康;進行胎兒糾正一段時間後,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團塵亂查,隨時觀察胎位的變化;妊娠超過34周的准媽媽要慎用糾正胎位的方法;在進行胎位糾正的動作時,一定要有家人在場,以便出現不適或意外時有人幫忙;准媽媽要保持舒暢的心情,胎位不正並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所以應該抱著積極的態度等待分娩。
胎兒臀位怎麼糾正2
如果在孕28周之前發現寶寶是臀位的話,孕婦先不要驚慌,胎兒大多都能夠在孕32周時自行轉成頭位。這是因為在孕28周以前,胎位並不兄帆固定。由於胎兒還比較小,孕婦子宮中的空間還算寬敞,因此胎位可以自由轉換。
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頭朝下的姿勢才是最舒服的。而胎兒坐在媽媽子宮里,就不怎麼舒服了。所以胎寶寶會自己改變體位,進而由臀圍轉變為頭位,這個胎位就比較正常了,有利於孕婦順產。
孕婦在進行b超檢查時看到的胎位,可能是寶寶某一時刻的胎位,這並不代表胎位已經固定了。即使孕婦是在30-32周的時候,胎位依然是臀位,孕婦也不用害怕,還是有一些方法能夠轉變胎位的,這時候孕婦可以嘗試做胸膝卧位糾正操,這就能夠幫助胎位恢復正常。另外,孕婦還可以進行外倒轉術來恢復胎位。
10. 34周胎位不正怎麼糾正
34周胎位卜旦不正怎麼糾正
34周胎位不正怎麼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懷孕時候的胎位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孕婦在懷孕34周了但是發現自己的胎位不正,對於這種情況就想知道要怎麼糾正,下面我分享34周胎位不正怎麼糾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34周胎位不正怎麼糾正1
1、膝胸趴卧法:是目前最多醫師建議媽媽們做的矯正活動,具體方法是:准媽媽先將褲帶解開,雙膝與肩同寬跪於床上,頭處放置枕頭,將胸與肩膀緊貼於床面,頭部側向外,兩手同樣貼於床面、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臀部、大腿至小腿盡量呈90 度,此姿勢維持5 ~10 分鍾,適應後再逐漸拉長到15 分鍾,早、晚各做一次,盡量拉大頭不和臀部的高度差,效果會更佳。
2、調整睡姿法:通過有意調整順面卧向,改變腹內胎兒的重力方向,促使胎兒自行倒轉或活動,促使抬頭進入骨盆,達到順產的目的。
3、艾炙法:去葯店買孕婦專用的清艾條(切記不要買錯哦,因為孕婦不能使用葯艾條,只能使用清艾條),用艾條溫炙至陰穴,每天早晚各一次,每隻腳各炙10-15分鍾,艾炙時要放鬆褲帶,腹部呈放鬆狀態。
4、橋式卧法:用棉被或枕頭將臀部墊高30-35厘米,孕婦仰卧,將腰至於墊上,每天只需做1次,每次10-15分鍾,持續一周。
5、體外回轉術:有經驗的醫生、助產士在體外通多外力助推,促使胎兒在體內胎頭入位、糾正胎位的方法。
34周胎位不正怎麼糾正2
胎位不正怎麼摸出來
1、第一步手法:檢查者兩手置於宮底部,觸摸宮底部,估計胎兒大小妊娠周數是否相符;然後以兩手指腹相對交替輕推,判斷宮底部的胎兒部分。若為胎頭則硬且有浮球感,若為臀部則大且軟且形狀略不規則。
2、第二步手法:檢查者兩手分別置於腹部左右兩側,一手固定,另一手輕輕深按檢查,兩手交替,觸到平坦飽滿的部分為胎背,並確定胎背的'朝向。凹凸不平的部分是胎兒肢體,有時可感到胎兒肢體活動。
3、第三步手法:檢查者右手拇指與其餘4指分開,置於趾骨聯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判斷先露部是胎頭或胎臀,左右推動以確定是否銜接。若先露部仍浮動,表示尚未鏈接入盆;若已銜接,則胎先露部不能推動。
4、第四步手法:檢查者左右手分別置於胎先露部的兩側,向骨盆入口方嚮往下深按;進一步確診胎先露及胎先露部入盆的程度。
胎位不正怎麼預防
1、橫位應做選擇性剖腹搏弊旦產。臀位分娩,初產婦多作剖腹產;經產婦,胎兒較小、骨盆夠大者,可考慮陰道分娩。
2、橫位如未分娩及時處理,否則會導致臍帶脫垂、胎死宮內,甚至有子宮破裂危險。
基擾3、臀位有破水後臍帶脫垂可能,分娩過程中有後出頭危險,會造成胎兒宮內窒息,甚至死亡。
4、作好產前檢查,預先診斷出胎位不正,及時治療,如未轉為頭位,則先作好分娩方式選擇,提前住院待產,可以預防分娩時胎位不正及避免因胎位不正造成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