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污水生化池污泥怎樣添加
擴展閱讀
yy令牌可以用什麼系統 2025-05-15 07:47:30
在電腦怎樣拷貝到u盤 2025-05-15 07:45:14
雲熙2021版溫7系統可以嗎 2025-05-15 07:34:57

污水生化池污泥怎樣添加

發布時間: 2023-03-21 00:26:04

❶ 污水處理活性污泥培養方法

活性污泥有多種培養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養時間和人力物力均不同。應根據廢水水質、氣候、實際許可的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培養方法。
1.培養前的准備工作
(1)各構築物建成,並經清池清除建築垃圾,靜壓試驗證明無滲漏,無下沉位移,最後按有關規程驗收合格。
(2)電器、機械、管路等全部設備建成並經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正常。最後按有關規程(說明書)驗收合格。
(3)根據日後運行管理需要,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站)需進行最基本的常規化驗測試,如pH、水溫、源或猜COD、生物相等,用以指導活性污泥的培養過程和日常運行。
(4)基礎數據的調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晝夜變化情況,水質(pH、水溫、COD、含氮、含磷、有毒物質等)及其變化情況,各種設施和設備的技術參數。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對受納水體(如接納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質調查備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後對受納水體的影響提供依據。
(5)根據處理水質狀況備足必需的營養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備缺什麼補什麼。採用接種培菌法還需備足污水性質相似其他污水處理廠(站)的干(或濃縮)污泥作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養用的菌種。
(6)操作人員應熟悉整個系統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況,了解污泥培養的基本過程和控制要求。
(7)人員到位,自培養和馴化後一般應使系統連續運行,不能脫人。
(8)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2.自然培菌
自然培菌,也稱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廢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養過程。城市污水和一些營養成份較全、毒性小的工業廢水,如食品廠、肉類加工廠廢水,可以考慮這種培養方法,但培養時間相對較長。自然培菌又可分為間歇培菌和連續培菌二種。
(1) 間歇培菌。將曝氣池注滿廢水,進行悶曝(即只曝氣而不進廢水),數天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1 h ,然後排出池內約1/5的上層廢水,並注入相同量的新鮮污水。如此反復進行悶曝、靜沉和進水三個過程,但每次的進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悶曝時間要比上次縮短。在春秋季節,約二、三周就可初步培養出污泥。當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達到1克/升左右時,就可連續進水和曝氣。由於培養初期污泥濃度較低,沉澱池內積累的污泥也較少,迴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後隨著污泥量的增多,迴流污泥量也要相應增加。當污泥濃度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後,即可開始正常運行,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2) 連續培菌。先將曝氣池進滿廢水,然後停止進水,悶曝半天至一天後可連續進水。連續曝氣,進水量從小到大逐漸增加,連續運行一段時間(與間歇法差不多),就會有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曝氣池污泥量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時,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由於自然培菌法是用廢水直接培養活性污泥,其培菌過程也是微雹型生物逐步適應廢水性質並獲得馴化的過程。
3.接種培菌
接種培菌法的培養時間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適用於大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廠如附近有種泥,也可採用此法,以縮短培養時間。接種培養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種:
(1) 濃縮污泥接種培菌。採用附近污水處理廠的濃縮污泥作菌種(種泥或種污泥)來培養。城市污水和營養齊全、毒性低的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培養,可直接在所要處理的廢水中加入種泥進行曝氣,直至污泥轉棕黃色時就可團絕連續進污水(進水量應逐漸增加),此時沉澱池也投入運行,讓污泥在系統內循環。為了加快培養進程,可在培養過程中投加未發酵過的大糞水或其它營養物。活性污泥濃度達到工藝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過程。從經濟上講,種泥的量應盡可能少,一般情況下控制在稀釋後使混合液污泥濃度在0.5g/L以上。
對有毒工業廢水進行培菌時,可先向曝氣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來水(需先曝氣一段時間以脫去其中的余氯),然後投入種污泥和未經發酵的大糞水進行曝氣,直至污泥呈棕黃色後停止曝氣,讓污泥沉降並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補充一定量的大糞水繼續曝氣,待污泥量明顯增加後,逐步提高廢水流量。在培菌的後期,污泥中微生物已能較好地適應工業廢水水質。
(2)干污泥接種培菌。「干污泥」通常是指經過脫水機脫水後的泥餅,其含水率約為70~80%。本法適用於邊遠地區和取種污泥運輸距離較遠的情況。
干污泥接種培菌的過程與濃縮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接種污泥要先用剛脫水不久的新鮮泥餅,投加至曝氣池前需加少量水並搗成泥漿。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為池容積的2~5%。
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濃度的化學葯劑(用於污泥調理),如葯劑含量過高、毒性較大,則不宜用作為培菌的種泥。鑒定污泥能否作接種用,可將少量泥塊搗碎後放入小容器(如燒杯或塑料桶)內加水曝氣,經過一段時間後如果泥色能轉黃,就可用於接種。

❷ 污水處理怎麼進行污泥的馴化培養

1. 向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時引入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並注意水溫。
2. 按風機操作規程啟動風機,鼓風。
3. 向好氧池投加經過濾的濃糞便水(當糞便水不充足時,可用化糞池和排水溝內的污泥補充。),使得污泥濃度不小於1000mg/L,BOD達到一定數值。
4. 有條件時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種,加快培養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養運行工藝對反應池進行曝氣、攪拌、沉降、液困排水。
6. 通過鏡檢及測定沉降比、污泥濃度,注意觀察活性污泥的增長情況。並注意觀察在線PH值、DO的數值變化,及時對工藝進行調整。
7. 測定初期水質及排水階段上清液的水質,根據進出水NH3-N、BOD、COD、NO3-、NO2-等濃度數值的變化,判斷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優勢菌種的情況,並由此調節進水量、置換量、糞水、NH4Cl、H3PO4、CH3OH的投加量及周期內時間分布情況。
8. 注意觀察活性污泥增長情況,當通過鏡檢觀察到菌膠團大量密實出現,並能觀察到原生動物(如鍾蟲),且數量由少迅速增多時,說明污泥培養成熟,可以進生產廢水,進行馴化。
二、活性污泥的馴化步驟
1. 通過分析確認來水各項指標在允許范圍內,准備進水。
2. 開始進入少量生產廢水,進入量不超過馴化前 處理能力的20%。同時補充新鮮水、糞便水及NH4Cl。
3. 達到較好處理後,可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過10~20%,同時減少NH4CL投加量。且待微生物適應鞏固後再繼續增生產廢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同步監測出水CODcr濃度等指標,並觀察混合液污泥性狀。在污泥馴化期還要適時排放代謝產物,即泥水分離後上清液。
4. 繼續增加生產廢水投加量,直至滿負荷。滿負荷運行階段,由於池中已培養和保持了高濃度、高活性的足夠數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氣後混合液的MLSS達到5000mg/1,此過程同步監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並進行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三、調試期間的監測和控制
在調試及運行過程有許多影響處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進水CODcr濃度、pH值、溫度、溶解氧等,所以對整個系統通過感官判斷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監測是必不可少的。根據監測分析的結果對影響因素進行調整,使處理達到最佳效果。
1、溫度
溫度是影響整個工藝處理的主要環境因素,各種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圍的溫度內生長。生化處理的溫度范圍在10~40℃,最佳溫度在20~30℃。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溫度范圍內生存,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可大量生長繁殖。在污泥培養時,要將它們置於最適宜溫度條件下,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長速率生長,過低或過高的溫度會使代謝速率緩慢、生長速率也緩慢,過高的溫度對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H值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物質代謝與pH值密切相關。大多數細菌、原生動物的最適pH值為6.5~7.5,在此環境中生長繁殖最好,它們對pH值的適應范圍在4~10。而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曝氣系統中,作為活性污泥的主體,菌膠團細菌在6.5~8.5的pH值條件下可產生較多粘性物質,形成良好的絮狀物。
3、營養物質
廢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斷地攝取營養物質,經過分解代謝(異化作用)使復雜的高分子物質或高能化合物降解為簡單的低分子物質或低能化合物,並釋放出能量;通過合成代謝(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謝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質,轉化成自身的細胞物質;同時將產生的代謝廢物排泄到體外。
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素為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廢水中應按BOD5∶N∶P=100∶4∶1的比例補充氮源、含磷無機鹽,為活性污泥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營養條件。
4、懸浮物質SS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通過預處理懸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氣時會形成浮渣層,但不影響系統對污水的處理。
5、溶解氧量DO
好養的生化細菌屬於好氧性的。氧對好氧微生物有兩個作用:①在呼吸作用中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②在醇類和不飽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需要氧。且只有溶於水的氧(稱溶解氧)微生物才能利用鬧閉念。
在活性污泥的培養中,DO的供給量要根據活性污泥的結構狀況、濃度及廢水的濃度綜合考慮。具體說來,也就是通過觀察顯微鏡下活性污環保泥的結構即成熟程度,測量曝氣池混合液的濃度、監測曝氣池上清液中CODCr的變化來確定。根據經驗,在培養初期DO控制在1~態拆2mg/l,這是因為菌膠團此時尚未形成絮狀結構,氧供應過多,使微生物代謝活動增強,營養供應不上而使污泥自身產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在污泥培養成熟期,要將DO提高到3~4mg/l左右,這樣可使污泥絮體內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在整個培養過程中要根據污泥培養情況逐步提高DO。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特別注意DO不能過低,DO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正常的生長規律將受到影響,新陳代謝能力降低,而同時對DO要求較低的微生物將應運而生,這樣正常的生化細菌培養過程將被破壞。
6、混合液MLSS濃度
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機物代謝的主體,在生物處理工藝中起主要作用,而混合液污泥MLSS的數值即大概能表示活性部分的多少。對高濃度有機污水的生物處理一般均需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本工程調試運行期間MLSS范圍在:4.4~5.6g/l之間,最佳值為4.8g/l左右。⑦進水CODcr濃度,進水中有機物濃度對處理影響很大。
⑧污泥的生物相鏡檢
活性污泥處於不同的生長階段,各類微生物也呈現出不同的比例。細菌承擔著分解有機物的基本和基礎的代謝作用,而原生動物〈也包括後生動物〉則吞食游離細菌。污水調試運行期間出現的微生物種類繁多,有細菌、綠藻等藻類、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原生動物有太陽蟲、蓋纖蟲、累校蟲等,後生動物出現了線蟲。調試運行後期混合液中固著型纖毛蟲,如累校蟲的大量存在,說明處理系統有良好的出水水質。
⑨污泥指數SVI,正常運行時污泥指數在801/mg左右。

❸ 一體化污水處理投加污泥,可以直接把污泥倒進池子嗎

不可以
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將產生一段時間的污泥,生成的污泥將存儲在水箱中。需要定期排放,根據廢水的不同,每個項目排放的污泥也不相同,污泥的顏色和性質改哪也不相同。污泥隱殲鄭的排放需要專用的污泥排放管和抽吸泵,以從設備中清除污泥。污泥罐被吸出並排放到指定位置。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污泥排放完畢後,需要蓋好污泥池蓋,以防止大物或塑料袋等難溶物進入,以免堵塞污物。污泥再次排干時,在傾倒過程中必須注意安全,不要從設備上掉落或滑落而受傷。
定期排污也是很重要灶頌的程序,大家一定要做好。

❹ 在進行污水廠調試的時候,如何養菌,如何放泥

簡單說 一悶曝2天
二 開握昌始少量換水
三 到逐棚搏步提到滿負荷 期間迴流污泥段和扒
四 放泥 濃度上來了就可以排 但不要排太多慢慢增長

❺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怎麼處理

1、增加污泥令,增大曝氣,提高污泥停留時間 2、採用生物解耦聯,將迴流污泥厭氧6到8小時後,再迴流至進口端。 3、添加污泥減量微生物 4、增加污泥濃度污泥處理和污泥最終處置:主要包括濃縮、消化、脫水、堆肥或家用填埋。濃縮有機械濃縮 或重力濃並森槐縮,後續的消化通常是厭氧中溫消化,也就是厭氧技術。消化產生的沼氣可作為能源燃燒或發電,或用於春脊作化工產品等。消化產生的污泥性質穩定,具有肥效,經過脫水,減少體積成餅成形,有利運輸。污泥可以進行人工堆肥或機械堆肥。堆肥 後的污泥是一種很好的土壤改良劑。但對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污泥,經脫水處理後要慎重處置,一般絕友需要將其填埋封閉起來。

❻ AO工藝 提高污泥濃度 ,MLSS 怎麼具體操作

為了提高生化池的MLSS,使出水COD去除率增加有如下辦法:
1、根據進水數據,調整合適的F/M的值,達到污染物和微生物豎哪的平衡;F/M值蠢隱一般在
0.2-0.4kgBOD5/(kgMLVSS.d)之間,即每1000gMLVSS每天承受0.2—0.4kgBOD5,
2、在外面污水處余檔碼理廠運適量的脫水污泥添加;提高MLSS的濃度
3、在生化池添加工業葡萄糖,讓微生物有充足營養,繁衍快
4、控制溶解氧2~3mg/L,觀察沉降比(SV30)30分鍾內達到30%

❼ 污水廠活性污泥怎樣培養

1、污泥的培養是將清水與部分污水引入好氧池中,使其保持一定的水溫與水位,並保持其濃度在1500mg/L~2500mg/L。2、選擇同類或相似的菌種,或活性較強的菌種進行投加培養。3、在生化調試前期加入大糞為碳源,在中後期添加地腳麵粉或澱粉作為調試期碳源。以達到活性污泥細菌所需要的COD。4、將投料後的好氧池進行悶曝。第一天曝氣6小時充氧。第二天再進行投料、曝氣。5、經過三天的悶曝後,可以鏡檢中看到少量的原生動物。岩虧扮瞎此時,進入培養中期。這個時候要對生化池進行適量換水並繼續悶曝,加速污泥菌膠團的形成。6、到第7天至10天,生化污泥呈淡黃色。此時,用鏡檢觀察微生物粗缺神的生長情況可發現有較多的活躍纖毛蟲、線蟲等。或是取曝氣池裡的污泥靜置30分鍾,污泥佔15%~30體積。則可以說明,活性污泥細菌培養成功。可進入馴化階段。本答案摘自環保通,你要是遇到具體的問題可以到環保通提問,那兒有經驗的人多一些

❽ 污水處理怎樣提高活性污泥的泥量

1、需要有足夠碳源,如進水中不足,可適量添加葡萄糖等物質;
2、森伍如是培養初期,減少排泥念春散量;
3、降低曝氣量,仔氏避免因進水有機物濃度低,造成自身氧化分解。

❾ 污水處理中的活性污泥如何培養

一般活性污泥的培養,有譽告自培菌和接種培菌兩種方法。自培菌是直接進水並曝衫迅氣,在好氧池或虛此中形成活性污泥的過程。接種培菌是通過接種其他公司的污泥,投放到好氧池,通過曝氣後形成適應本公司污廢水的活性污泥。

❿ 污水池污泥需要添加嗎

污水池污泥需要添加。污水處理池裡面需要添加污泥,以便培養租銀帶生物菌生長發育。污水處理搏隱中,除了初期需要弊蘆投加污泥,正常運行之後,污泥會自然生長,不需要再投加污泥,細菌會重復出生生長衰老死亡出生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如果泥量減少,需要重新投加,那麼就是這個生化池出現了問題,會導致微生物大量死亡。

污水池定義

污泥處理是對污泥進行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過程。污水處理程度越高,就會產生越多的污泥殘余物需要加以處理。

除非是利用土地處理或污水塘處理污水,否則一般的污水處理廠必須設有污泥處理設施。對現代化的污水處理廠而言,污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污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復雜,且花費最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