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嬰兒該如何添加輔食
一周歲以內的嬰兒仍是要以奶為主,每天要在保證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礎上添加輔食。 最先添加的輔食應是蛋黃。 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主要來自母體。足月新生兒體內儲存的鐵是很有限的,僅夠出生後四五個月造血之用。而早產兒和多胎兒從母體得到的鐵質就更少了。胎齡越小、胎數越多,體內的鐵含量就越少。足月新生兒可在生後3~4個月在主食中添加蛋黃,早產兒和多胎兒從滿月後就可開始。 添加蛋黃的方法如下: 將雞蛋煮熟、剝殼,取出蛋黃,研磨成粉。開始時每天喂一隻蛋黃的1/8,以後逐漸增加到1/4、1/2,直至整個蛋黃。蛋黃粉可用開水調和,在兩次餵奶中間給寶寶吃;也可直接調入米粉。6個月左右可改食蛋黃粥;7、8個月時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 小知識:6個月內嬰兒不宜喂蛋清 6個月內的嬰兒消化道粘膜屏障發育尚不完全,而蛋清中的蛋白質分子較小,容易透過腸壁粘膜進入血液,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出現濕疹和蕁麻疹等。 米粉的添加方法 臨睡前不要給孩子添加輔食。我剛開始添加輔食時也是聽別人教的,睡前在奶里加一些米粉,說是這樣會更飽,睡得會更久。但我發現寶寶並不能睡很久,夜裡還是起來幾次餵奶。 後來我咨詢了兒保醫生,醫生告訴我原來事實是奶比米粉更耐餓,因為奶里的營養物質要遠勝於米粉。睡前(十點左右)應給孩子喂飽奶。 正確的添加輔食的方法應該是,初次添加建議在上午,醫生說即使吃了有什麼不適應的話,下午還能去看醫生。6個月內每日添加一頓輔食就夠了。6個月後,可以在傍晚6點左右(即6點多,一般晚飯的時間)再加一頓米粉或粥,到十點仍是一大瓶奶,這樣寶寶就很飽了,夜裡可以好好睡了。米粉就當作一頓主食,喂晚米粉後也是隔3~4小時再餵奶。第一次可以調得稀一點,放在奶瓶里讓他吸,逐步加稠,兩個星期後一定要過渡到用勺喂,而不能再用奶瓶了。 隨著孩子腸胃功能的健全,在添加米粉的同時,還可增加雞、鴨、豬等的動物血以及瘦肉糜、魚泥、豬肝泥、雞肝泥等含鐵豐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可直接調入米粉。注意1周歲以內不要添加任何調味品。 蔬果汁的添加。 嬰幼兒不宜喝市場上的合成飲料,要用專門的嬰兒飲品, 或自己鮮榨的果汁且需兌水1:1稀釋後才能飲用。還可自製蔬菜汁。方法是將新鮮的蔬菜洗凈、切成小段, 加水煮透,取菜汁(僅僅是汁)飲用,如芹菜汁對便秘有效 ,胡蘿卜汁對腹瀉有效。 輔食添加要點:從單一到多樣,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軟到稍硬。 正確的添加輔食的順序是: 4月齡始可添加素食類 6月齡始可添加葷(肉)食類 9月齡始可添加海鮮類
② 怎樣為寶寶添加輔食
寶寶添加輔食,一般從4個月開始。如果純母乳喂養,可以延後至6個月開始添加。 輔食的添加應該從米粉開始,然後是雞蛋黃,菜泥等等,一點一點給寶寶逐漸添加。需要掌握輔食添加的原則:從單個到多個,從少量到多量,從稀到稠,從細到粗。 4-6個月:除米糊外,這時體內的鐵質已無法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應該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蛋黃,每次從1/4個開始,逐漸增加到一個,可以在蛋黃里滴幾滴維生素C豐富的果汁,如橙汁、獼猴桃汁等,能幫助蛋黃中鐵的吸收;還可以給少量蘋果泥,菜泥,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香蕉,萵苣,洋蔥等 6-7個月:可給予爛稀粥,肝泥、豆腐。 7-8個月:加適量的蛋羹,爛面,肉鬆、魚泥 8-9個月:加肝泥,肉末,碎菜,每日2-3頓,適量的麵包,蛋糕等 10-12個月:可給予爛飯,面片,瘦肉末,蔬菜,魚,肉末,隨著輔食量的增加,奶量隨之減少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1歲之內的寶寶,都要以奶為主,不能因為輔食的添加,而使寶寶的奶量明顯減少。更多咨詢歡迎撥打多美滋關愛熱線:400-880-5288。
③ 寶寶輔食如何添加
您好 建議;奶和奶製品是寶寶的主要食品。每日飲奶量約為600-800毫升,不要超過1000毫升。 提前進行規律哺乳的訓練,一般以每日哺乳5次,間隔4小時為宜。 食物要呈泥糊狀、滑軟、易咽,不要加任何調味劑(如鹽、味精、雞精、醬油、香油、糖等)。 使用小勺餵食。選擇大小合適、質地較軟的勺子。開始時,只...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許食物,輕輕地平伸小勺,放在寶寶的舌尖部位上,然後撤出小勺。要避免小勺進入口腔過深或用勺壓寶寶的舌頭,這會引起寶寶的反感。 頭兩天以1~2勺開始,若寶寶消化、吸收得很好,再慢慢增加一些。 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要在前一種食物食用3~5天,寶寶沒有出現任何異常之後進行。可以從添加最不容易引起過敏的嬰兒米粉開始。 4~5個月,每天加一次輔食即可,一般可放在寶寶小睡起床之後。開始時對於不太愛吃泥糊狀食物的寶寶可先吃泥糊狀食物後再餵奶;而對於特別愛吃泥糊狀食物的寶寶,可先餵奶後喂泥糊狀食物。 祝寶寶健康
④ 怎樣給寶寶添加輔食
蛋黃可以加在米粉里,雞蛋煮熟,取蛋黃研碎,加到米粉里調到適合的稀稠度就可以了,當然可以喝果汁!我們是從3個月左右開始喝的,一開始可以一比一稀釋一下,我們家寶寶五個月的時候就一天吃兩頓了,按書上說的根本吃不飽,所以還得因孩而異,那些只是個參考罷了!但總的原則還是由稀到稠,由多到少! 下面是我收藏的一些輔食的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泥類輔食: 蘋果泥:蘋果切開,用匙輕輕刮下泥狀物即可。 香蕉泥:香蕉去皮在盆內用匙攪爛即成香蕉泥。 蔬菜泥:蔬菜洗凈切碎,加少許水,略調味,在鍋內燜爛。 南瓜泥:南瓜洗凈去皮,蒸熟壓碎。 蘋果胡蘿卜泥:果菜各半洗凈,蘋果去皮去核切碎,胡蘿卜煮熟擠壓,倒入碎蘋果煮爛,加適量蜂蜜攪勻。蜂蜜適合1歲以上寶寶。 菜泥:取適量的新鮮無農葯污染的綠葉蔬菜,如小白菜,小青菜等,洗凈,搗碎,去掉菜筋,和菜汁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植物油與食鹽,煮熟,即成菜泥,晾溫後,可用小勺喂寶寶吃,菜泥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礦物質,是母乳中尤其產後6個月後的母乳中所缺少的,對幫助寶寶消化,防止大便乾燥,減少腸道毒素,多有益處。 魚泥:將收拾好的鮮魚切成小塊後放入水中加少量鹽煮,除去魚刺、魚皮後,將魚肉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澱粉調勻後放入鍋內,煮至糊狀即可。也可從紅燒魚上挑取魚肉製作,可將魚泥加入稀粥中一起喂給孩子吃。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及鈣、磷、鋅等,並且易消化。 血豆腐泥:將動物血洗凈,以少量姜、蔥末和鹽拌勻蒸熟搗碎。 肝泥:把豬肝或雞肝洗凈放在水中煮,除去血水後換水煮10分鍾左右,把肝外皮剝去,用勺子研成泥狀,再加適量的鹽、醬油和香油攪勻,隔水旺火蒸約25分鍾即可。動物肝臟含高蛋白質、磷和鐵,有補血、促進腦發育的作用,可預防貧血、佝僂病、營養不良等疾病。 肉末:取適量的新鮮瘦豬肉,洗凈剁成細末,加鹽和調料,蒸熟或炒熟,每隔3天-5天喂1次。瘦豬肉中含動物蛋白質多,脂肪少,加之烹飪得法,細嫩,味道香美,容易被寶寶接受。 蔬菜豬肝泥:豬肝25克、洋蔥、西紅柿和菠菜葉共30克。豬肝洗凈去筋膜後剁成泥。蔬菜擇洗凈切碎,將肝和菜放入適量肉湯中煮沸加鹽攪勻。 羹類輔食 雞蛋羹:生雞蛋一個打入碗中,加一小杯涼開水及適量鹽、攪拌,攪拌後放鍋里蒸5分鍾,淋上香油即可。以雞蛋剛好凝固又很嫩最適度,蒸的時間過長,以至出蜂窩孔狀,這樣的蛋羹質硬,不好消化。雞蛋羹可直接用小勺喂給寶寶吃,軟嫩可口,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及鐵、鈣、磷、維生素A、D、B等,可營養大腦,又能滿足嬰兒對鐵的需要。 魚菜蛋羹:魚:菠菜:雞蛋=1:1:2。魚剖洗凈剔除骨刺剁成泥,菠菜擇洗凈切成碎末置魚碗中,雞蛋洗凈磕入碗中加溫開水攪勻,加到盛有魚和菜的碗中加一點鹽攪勻,隔水蒸約5分鍾。 綠豆羹:綠豆淘洗凈,加8倍於綠豆量的水煮5分鍾再用小火將豆燜爛,加適量糖、30克瓊脂攪勻。 粥類輔食 米粥:小米、大米、高梁均可,但最好在做前用水泡上1小時,煮時易爛,粥的稠度根據孩子大小、消化能力不同由稀到稠。 青菜粥:可將粥煮爛,在停火前加入洗凈切碎的青菜心、鹽適量攪勻,再煮10分鍾左右即可食用。青菜可選用菠菜、白菜、油菜等等。 雞肝粥:雞肝放沸水中煮熟後,換水續煮10分鍾撈出去皮壓成泥,放回鍋中加醬油白糖攪勻燒沸即成 肉蛋豆腐粥:豬肉20克、雞蛋半個、豆腐20克、米30克。肉洗凈剁為泥,雞蛋攪打均勻,豆腐洗凈壓碎。米洗凈加適量水煮至八成熟下肉泥煮至肉熟,將豆腐和蛋液倒入鍋中,旺火煮至蛋熟下鹽攪勻。 另外推薦幾種輔食 牛奶藕粉:適合4個月以上寶寶。將藕粉、水、奶一起放入鍋內,均勻混合後用微火煮,攪至透明糊狀為止。寶寶很喜歡吃,注意不要給寶寶吃太多了。 烏龍麵糊:適合4-6個月寶寶。材料:烏龍面10克、水1/2杯、蔬菜泥少量。做法:烏龍面倒入沸水中煮至熟軟撈起備用。煮熟的烏龍面與水同時倒入小鍋內搗爛,煮開。起鍋後加入少量蔬菜泥即可。 蛋黃粥:適合5-6個月寶寶。用料:適量,肉湯(或魚湯、菜湯)適量。做法:當煮大人飯時,放了米及水在煲內,用湯匙在中心挖一洞,使中心的米多些水,煮成飯後,中心的米便成軟飯,把適量的軟飯搓成糊狀。把適量的湯隔去渣,如魚湯要特別小心以防有魚骨。除去湯面的油。把湯及飯糊放入小煲內煲滾,用慢火煲成稀糊狀,放入極少量的鹽調味,然後放下1/4隻熟雞蛋黃(要搓成茸)攪勻煮滾,盛入碗中。待溫度適合時,便可喂嬰兒。大人的湯不適宜嬰兒食用的話,可以用牛奶或水煮成稀糊,必須煮成極爛的稀糊,否則,嬰兒難消化。 豆腐蛋黃粥:適合5-6個月寶寶。材料:豆腐1小塊,蛋黃1/2個,粥半小碗。做法:豆腐壓成碎泥狀,雞蛋煮熟後,取出1/2個蛋黃壓碎。粥放入鍋中,加上豆腐泥,煮開後撒下蛋黃,用勺攪勻,待粥再開即可熄火。 紅薯粥:適合5-6個月寶寶。材料:米1大匙,洗凈浸於水中1小時以上。紅薯1/2大匙,去皮切0.5公分小薄丁。水 5大匙。作法:米和紅薯放入鍋內加水煮。煮沸,轉小火,再煮25-30分鍾種,粥爛即可。 青菜面:適合5-6個月寶寶。材料:龍須面15根、高湯(雞湯,骨頭湯,蔬菜湯)1杯、青菜葉2片。做法:龍須面掰碎(越碎越好),青菜葉洗干凈切碎。鍋內放入高湯煮開,下入面條。中火將面條煮爛,加入青菜末。再次沸騰即可關火,蓋鍋蓋燜5分鍾。加入1滴香油和1滴醬油調味。 紅嘴綠鸚哥絲面:適合7-8個月寶寶。原料:西紅柿一個或半個、菠菜葉幾根、豆腐一小塊、排骨湯半碗、細細面條一把。做法:將西紅柿用開水燙一下,去掉皮,切成碎塊,備用。菠菜葉(嫩的)洗凈,切碎,備用。豆腐切碎,備用。將鍋內放入少許油,用切碎的蔥花嗆鍋,(也可不用蔥花和和油)再倒入排骨湯,燒沸。將西紅柿和菠菜葉倒入鍋內,略開一會兒。再加入非常細的面條,面條軟即可出鍋。特點:條軟軟的,湯酸酸的,又有肉味,表面飄著綠綠的、紅紅的、白白的,很有食慾;原料常見,容易齊備,變化多樣,可隨季節和自己的喜好隨意更換為黃瓜、小油菜、白菜,也可放一些寶寶能吃的軟軟的肉或打上一個雞蛋(攪開),也可用蝦仁;操作簡單,一看就會。 魚肉鬆粥:適合7-8個月寶寶。原料:大米一兩,魚肉鬆半兩,菠菜半兩,精鹽少許,清水適量。製作:將大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倒入清水用旺火煮開,改微火熬至粘稠待用(注意粥要熬爛、熬粘)。將菠菜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成碎末,放入粥內,加入魚肉鬆、精鹽,調好口味,用微火熬幾分鍾即成。特點:粥粘稠,味鮮而香。此粥富含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和維生素等,是補充蛋白質和鈣質的良好來源。 祝寶寶們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