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眾號文章標題怎麼起
打造爆款文章之取標題15招
一個好的標題是文章得以成功傳播的重要因素,不但是圖文標題如此,新聞、活動、網站、視頻、H5等等都需要有好的標題才能夠廣泛傳播。
我們歸納成了15個法則,可以對照法則套格式,方便起標題。每個法則對應一個背後原理,並結合案例輔助說明,最後會強調使用這個法則最主要的關鍵點是什麼。
一、符號法則
眾所周知符號是濃縮的語言,很少的字元就可以表達出豐富的含義。符號法則裡麵包含三個符號,分別是嘆號、問號、省略號。
1. 嘆號
在標題當中起到三個作用:第一,表達強烈的情緒;第二,突出強調某個事物,引起注意;第三,心理暗示,起到洗腦作用。
嘆號法則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帶動讀者的情緒。
2. 問號
問號主要是要喚起讀者心目當中對於某個事物的疑惑,讓他們帶著尋找答案的心態閱讀。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把整篇文章濃縮成一個陳述句,然後把這個陳述句變成疑問句。變成問句之後,讀者可能會有同樣疑問,並且會代入到你的場景當中來。
舉個例子,《探尋百萬級大號首批粉絲獲得秘籍》,就有點像別人在向我們傳授經驗,改成《百萬級大號的第一批粉絲是如何獲得的?》」看到這個標題之後就會覺得我也有這樣的疑問,引起了讀者的共鳴。
問號法則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引起讀者對於這個問題的共鳴。
3. 省略號
省略號往往要表達一種意猶未盡、欲言又止的感覺,用在揭曉一個答案或者是出人意料結果的時候。舉個例子,《中國首富向銀行心臟插刀,銀行破產模式開啟》,初看這個標題時候感覺跟讀者沒有關系,但是我們在後面加上一句「我們的錢……」,一下子就把目標人群的邊界擴大了,而且在前面加上了「打劫!」這樣的嘆號法則。最終標題變為《打劫!中國首富向銀行心臟插刀,銀行破產模式開啟,我們的錢...》,一下就讓讀者對文章產生了興趣。
省略號法則最核心的就是要在省略號這個地方突出轉折的意味。
二、數字法則
首先人腦和視覺系統在處理數字的時候要比處理復雜的漢字要優先得多,在標題當中帶有數字會有一種信息含量比較高的感覺。
舉個例子,《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因涉嫌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捕》,一個典型的社會新聞特別《人民日報》的范兒。但理解起來就會特別困難,標題太長。後來把標題改為《煤炭司原副司長家中搜出2億現金》。這個地方先出現一個數字,我們正常情況下一個人一輩子可能就能賺個幾百萬了不起了,會覺得2億這個數字非常非常大,給人一種特別驚奇的感覺。但是普通人對於兩億又沒有什麼概念,又來了一個類比,「燒壞四台點鈔機」。就是說這個錢已經多到連點鈔機都數不過來,就要直接給燒壞的感覺。最終標題改為《煤炭司原副司長:家中搜出兩億現金,燒壞四台點鈔機...》。
這個標題好就好在先拋出一個特別巨大的數字,吸引人眼球,同時又會給你一個可感知的類比,說錢已經多到燒壞了點鈔機,就把這個東西變成一個可量化的標准。
數字法則最關鍵的是文章有條理,嚴謹。
三、傍大款法則
就是常說的名人效應。因為我們對於名人、明星、名校、名企或是國家權威機關都會有非常好的敏感性,一旦標題中出現了這些關鍵詞,就會天然地吸引關注。我們要把自己的產品或者品牌跟某一個名人相結合的時候,一定要增強用戶的認知,讓他們知道這兩者之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這樣「傍大款」就不會讓人覺得很奇怪。
四、知乎體法則
知乎體法則適用於什麼樣的標題?就是理解不了的東西需要解釋,另外一種就是沒有辦法親身經歷的事情,需要去找當事人跟我們親述一下。
舉個例子,原來的標題叫做《特斯拉的前世今生》,好像有點遙遠,修改之後《擁有一台特斯拉是怎樣一種體驗?》。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數量並不是很大,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去開一下特斯拉,但是如果有人跟你親身講述,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知乎體法則的關鍵是要設好一個場景,讓別人對這個話題感興趣。
五、對比法則
我們往往要在文章中找到矛盾的兩端,然後放大,或去尋找與常識相違背的觀點來做文章。標題想要用得好,要找到文章當中特別矛盾鮮明的點,然後讓它們形成一個強烈對比,才會引起關注。
六、接地氣法則
寫文章或做活動都希望能夠越廣泛傳播越好,所以盡可能避免文章或標題中出現生僻、專業詞彙,要讓標題盡可能通俗易懂,才會有更多人對文章感興趣。
舉個例子,《全氣候電池革命性突破鋰電池在低溫下性能的局限》,表達的意思特別晦澀,且加了很多修飾語比如「全氣候」,「革命性突破」,過多修飾語會導致很多人看不懂。所以標題修改成了《我們發明了不怕冷的鋰電池》。
有過生活經驗的都知道, iPhone在冬天的室外會反應不靈敏,甚至假死機,就是因為鋰電池在低溫下會性能低下,就會出現剛才說的情況。這個事件就剛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寫了之後,首先不用老百姓有生活經驗,他會覺得這是一個好事。如果是業內人士,一看這個標題也能夠知道發生了一個非常革命性的突破。
能夠讓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理解的標題,就叫做好標題。
七、識別度法則
對應識別度的就是知名度,但現實當中還存在一個情況,就是知名度高,但是最具知名度的不是名字,而是他身上某一個標題或昵稱。
舉個例子,我們看英劇福爾摩斯,主角叫卷福,因為他的本名「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太拗口,這樣的名字中國人記起來很困難,所以給他取一個昵稱,這個昵稱就是大眾熟知的最明顯的標簽。
再舉個例子,有篇文章叫做《油價暴跌,埃隆·馬斯克怒了》。老百姓看後不理解,油價跌了,成本下降,應該高興才對,但如果把標題改成《油價暴跌,特斯拉CEO怒了》,那麼就比較容易理解。因為特斯拉是做電動車的,油價暴跌電動車就不好賣了。所以對於埃隆·馬斯克來說,他身上最具識別度的名字就是特斯拉CEO。
識別度法則最關鍵的就是去尋找別人最容易記憶和識別的關鍵詞。
八、用戶痛點法則
我們常說寫文章或起標題,就像做產品,首先要分析一下面對的人群,這個人群有什麼痛點,我們有沒有辦法解決痛點。如果解決得足夠好,且人群比較精準,那這篇文章或者標題一定不會太差。
舉個例子,2014年開始流行群發驗證好友,一天之內會收到上百條消息,非常讓人生氣,後來有人找到一個特別好的辦法,然後寫成了文章,叫做《如何優雅地查出微信里誰刪了你》。首先剛需是查出微信里誰刪了你,再給他們一個解決方案,叫做「優雅地查出來」。
用戶痛點法則的關鍵是要有產品思維。
九、露大腿法則
跟前面說過的省略號法則作用相差不多,實際上就是把一些關鍵信息隱藏,設置懸念,然後引人入勝。舉個例子,《亞洲新首富王健林兒子不當萬達接班人》,這個標題失敗在哪兒?兒子不當萬達接班人是最核心信息,但在標題中直接呈現出來,可能會導致流失很多流量。那比較好的做法是什麼?先透露一部分信息,但又不全部透露完,所以這個標題改完之後變成《亞洲首富王健林對王思聰接班問題表態了》,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結果感興趣,所以就會打開來看。
露大腿法則的關鍵是要找到你的目標人群對哪個話題最感興趣。
十、稀缺法則
人們永遠對稀缺的東西感興趣,所以如果能找到一些獨家的、首發的資料,或一些能夠提供的優惠,就會產生激勵作用。
舉個例子,《中國准獨角獸公司薪酬調研報告丨IDG獨家權威發布》,後面是IDG獨家權威發布,眾所周知,IDG是一家非常權威的投資機構,所以由他們獨家權威發布的內容一定不錯,所以往往要在標題當中製造一些緊迫感。
稀缺法則的關鍵點在於製造稀缺、珍稀的機會。
十一、人性弱點法則
很多標題黨就是打一些擦邊球,往往要涉及比較敏感的話題,或是給一些或多或少的暗示,吸引點擊,所以這樣的標題有時候尺度掌握得不是很好,有可能淪落為一些低俗的標題。但有時候可以在一些比較不錯的內容當中設置這樣的一個標題,先吸引別人進來。
比如有一篇標題是這樣的,《你看的第一部日本愛情動作片是什麼?》,點進去一看,原來是日本動畫片,但一看到這樣的標題就馬上感興趣了,先點開,後來發現內容也不錯,也願意去轉發。
人性弱點法則最主要的是可以打擦邊球,但是一定要注意尺度。
十二、追熱點法則
我們往往有KPI或者老闆的要求,有熱點要追,所以很多人就疑問,追熱點到底對不對?首先,追熱點是非常好的自帶流量的方式,因為追熱點相當於追流量,往往熱點追得好,閱讀量和轉發量就會高。
另外一個追熱點叫做借勢傳播,首先要確保你的產品或你的品牌跟這個事有一定的關聯。好,舉個例子,《<瘋狂動物城>各種動物的英文怎麼說?竟然都是托福必備詞彙.....》,這篇文章是一個做托福考試的賬號發布的,原來一篇文章的閱讀量在2000到3000,那麼這篇文章的閱讀量是多少?65000。也就是說僅僅是找到了一個特別契合的點,就帶來了超過20到30倍的流量,所以如果能夠給你的品牌或者產品找到一個契合點,這個熱點就值得追。
追熱點法則最關鍵的點是找好自身契合點。
十三、代入法則
每個人其實都有各種各樣的標簽,比如星座、血型,只要看到與自己標簽類似的,就會有一種歸屬感和代入感。所以代入法則最主要的就是要讓你的用戶能夠在你的內容當中對號入座,或者讓他們感同身受。
舉個例子,原來的標題叫做《學土木工程的我為什麼找不到工作》。之前有一個話題特別火,叫「領導請尊重我的專業」,比如說:小王你是什麼專業的?我是學計算機的,那去搬一下電腦。這個就特別適合吐槽,而且各行各業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色去做改編,所以這篇文章後面就加上「土木篇」,就可以把這篇文章的標題替換過來。修改後的標題為《領導,請尊重我的專業!(土木篇)》,更有代入感。
代入法則最關鍵的是要讓你的用戶或者是讀者能夠代入到你的情景當中。
十四、誇張法則
這個很多人其實都會使用,就是把我們文章中一個關鍵點適度放大,然後找出最吸引他們眼球的關鍵點。來看個例子,正常情況下一個標題叫做《不得不看的創意文案》,把它簡單做一下量化和誇張,改成了《價值30萬的創意文案超過100萬人收藏》,做這樣一個類比,就會讓人覺得這篇文章干貨十足,是值得一看的。
誇張法則的關鍵點是要增強用戶對於這個內容的好奇感。
十五、盤點法則
盤點法則的精髓在於通過精簡、提煉,找出最核心的關鍵點,並一條一條列下來,所以要盡可能條理化,且面面俱到。
看個例子,《北京電影節不得不看的影片》,其實跟沒說一樣,如果改成《北京電影節最全看片指南—50部推薦片單和具體排片時間》,有了這個之後就知道有我們所預期的內容,且看數字就知道里邊的內容。
盤點法則往往是跟數字法則結合使用,這就是這個法則的關鍵點。
15個法則介紹完了,最後再說三點:
第一,借一條的創始人徐滬生說的一句話,「怎麼樣能夠取一個一小時就破10萬+的標題呢?答案是起100遍標題。」首先雖然這些案例都是從10萬+的標題當中挑選出來的,但是不能保證看完後一定能起一個10萬+的標題,只能說這些法則是經過時間檢驗,效果比較不錯的,所以長期去訓練、去練習,然後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對閱讀量一定有明顯提升。二來,沒有任何人能夠一下子抓住用戶痛點,需要不斷磨合、不斷修改,才能夠越來越熟練。
第二,前面講到的15個法則往往是可以組合使用,比如說對比法則和數字法則都可以隨意組合,組合之後效果可能比原來要更好。
最後要注意,標題是促進打開的,內容才決定轉發,所以不要只是為了取好標題,忽略內容。
2. 微信公眾號怎麼搜索話題
微信公眾號怎麼搜索話題?方法一
1
/3
首先打開手機上的微信,然後點擊上方的搜索圖標(像小氣球的那個圖標),接著就會彈出搜索對話頁面。
2
/3
在搜索對話頁面那裡,點擊一下搜索指定內容下方的:公眾號——然後就在搜索公眾號的搜索框中輸入公眾號的名稱
3
/3
搜索到公眾號之後,點擊打開,這時彈出關注公眾號的頁面,點擊一下:關注,就可以進入到公眾號平台了。
方法二
1
/3
打開微信——點擊發現——點擊搜一搜——在搜一搜頁面那裡點擊選擇公眾號,這樣就指定搜索目標是公眾號了。
2
/3
接著就在搜索框那裡輸入公眾號的名稱,這時就會自動搜索顯示你所要搜索的公眾號,點擊打開並關注就可以了。
3
/3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掃碼搜索,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的+號——選擇掃一掃,然後對准並掃碼就可以直接登錄關注平台,點擊關注就可以了。
3. 如何製作微信公眾號里的文章內容
微信公眾號製作文章的具體步驟如下:
1、首先,我們在電腦上打開網路瀏覽器,搜索微信公共平台,點擊進入微信公共平台。
2、然後我們登錄到我們的微信公共號碼。
3、進入微信公共平台後點擊物資管理。
4、點擊新建圖形素材編輯文章。
5、編輯的文章應該有插圖,不能只是寫文字否則讓人覺得無聊。
6、然後我們應該收集更多的熱點事件或新聞作為素材。新事物更容易吸引讀者的興趣,這可以在網路風雲榜中找到。
7、編輯除了要注意文章的布局外,排版舒適好看的讀者會更喜歡。
8、編輯後點擊保存並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