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音樂里的節拍有幾種怎樣才能看出這首歌是幾幾拍
常見的有六種,分別是1/4拍、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
1、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2、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3、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4、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5、3/8拍:3/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可以為一大拍,但是實現上有3拍。可以有3個8分音符。強、弱、弱。
6、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音樂中的強拍與弱拍有規律地、周期性的反復出現就叫節拍。如重音與非重音,強拍與弱拍交替出現,或每個強拍要間隔兩個弱拍再出現。每一拍所佔的時值相等,被稱為一拍。按照重音出現的規律辨別。
節拍具體在樂譜中指的是每一小節的音符總長度,每小節的長度是固定的,比如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也就是說可以有3個4分音符,或者6個8分音符。一首樂曲的節拍是作曲時就固定的,不會改變。
每小節中強拍和弱拍的循環稱二拍子;強拍、弱拍 、弱拍的循環稱三拍子。表示每小節中基本單位拍的時值和數量的記號,稱拍號。拍號的上方數字表示每小節的拍數,下方數字表示每拍的時值。
例如,2/4表示以4分音符為1拍 ,每小節有 2 拍。拍號中時值的實際時間,應視樂曲所標速度而定。在不同節拍類型中,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叫做單拍子,如2/4、2/8是單2拍子,3/4、3/8是單3拍子。每小節有一個強拍並有次強拍的叫做復拍子。
(1)樂理中拍子的種類的表格怎樣寫擴展閱讀:
還有罕見的8/8、8/16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為一拍,後者則是以16分音符為一拍。
3/4拍子的多數是圓舞曲形式,2/4拍的特點是節奏強弱交替,快速時多表現歡快的場面4/4拍是四二拍的復合而把第二個重拍淡化,從而使歌曲更富有抒情性。在實際記譜中,有的拍子也用記號來標記,如4/4拍子用C來標記,4/2拍子用CC來標記等。
1、拍子
比如當樂曲的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60 拍時,每拍佔用的時間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當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120 拍時,每拍的時間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類推。拍子的基本時值確定之後,各種時值的音符就與拍子聯系在一起。
例如,當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一個全音符相當於四拍,一個二分音符相當於兩拍, 八分音符相當於半拍,十六分音符相當於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為 一拍,則全音符相當於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兩拍,十六分音符是半拍。
2、拍號
拍號是一個分數,寫在樂曲開始的地方(第一行譜表的左端,跟在譜號 之後,如果有調號,則順序為譜號→調號→拍號)。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時值,也就是說以幾分音符做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節中有幾拍。
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 節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拍號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種,也就是說,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為拍子的 基本時值。
3、小節
當兩個強拍之間只有一個弱拍時稱作「二拍子」,2/4 節拍就是這種類型;當兩個強拍之間有二個弱拍時稱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兩個強拍之間有三個弱拍稱「四拍子」,常見的是 4/4。兩個小節之間用「小節線」隔開。
小節線是一條與譜表垂直的細線,上頂五線,下接一線,正好將譜表切斷,無論上、下加線離開譜表多麼遠,小節線都不能超出譜表之外。作品的最後一個小節畫兩條小節線,並且右面的 一條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個段落的結束。
4、單拍子和復拍子
所有的二拍子和三拍子都屬於單拍子,如 2/2(強—弱)、2/4(強—弱)、3/4(強—弱— 弱)、3/8(強—弱—弱)等。如果一小節中包含兩個以上同種類的單拍子, 出現兩個以上的重音,就稱為「復合拍子」或「復拍子」。
小節線後面的那一拍當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強拍,第二個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 稱為「次強拍」。最常見的復拍子是 4/4(2/4+2/4),其節奏感覺是強—弱—次強—弱。
復拍子中還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復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為基礎的,即每隔兩個弱拍出現一個強拍。
⑵ 拍子有哪幾種類型
1、 每小節包含一個強拍的二拍子和三拍子,叫做單拍子。常見的單拍子有:2/4、3/4、2/8、3/8、2/2、2/3等,其中以2/4、3/4、3/8在音樂中使用最普遍。
2、 由同類型的單拍子所組成的,每小節包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強拍的拍子,叫做復拍子。 常見的復拍子有:6/4、6/8、9/8、12/8等,其中以6/8、9/8在音樂中使用得最普遍。
3、混合拍子,顧名思義,它不是單一的拍子,而是由不同類的拍子組合起來的拍子。所謂不同類是指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的拍子出現在同一小節內。叫做混合拍子。這種拍子是每小節由強弱等數交替和強弱不等數交替出現,也就是相同單位拍,兩拍和三拍的單拍子加在一起形成的拍子,比如2/4+3/4=5/4拍,那麼這個5/4拍就是混合拍子。
(2)樂理中拍子的種類的表格怎樣寫擴展閱讀:
樂理主要包括音的高低、音的強弱、音的長短和音色。
1、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四種主要性質,在音樂表現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長短最為重要。
不知道您是否有這樣的體會:對於一首歌,不管您人聲演唱還是樂器演奏,唱的聲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時用什麼調,音的強弱及音色有了變化,但這支歌的旋律依舊。可是,如果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長短有改變的話,則音樂的感受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可見,對一段旋律來說,音高和音長短的重要性。
2、音的高低決定於物體在一定時間的振動次數(頻率)。振動次數越多,音越高;振動次數越少,音越低。音的強弱決定於振幅(聲音波形的振動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強;反之,振幅越小,音越弱。
音的長短決定於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音的延續時間越長,音越長;音的延續時間越短,音越短。而音色由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種因素決定。
3、音色是指音的感覺特性,是音樂中極為吸引人、能直接觸動感官的重要表現手段。發音體的振動是由多種諧音組成的,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間的相對強度決定了特定的音色。
人們區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為人聲音色和器樂音色。人聲的音色有高、中、低音,並且有男女之分;器樂音色中主要分弦樂器和管樂器,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⑶ 音樂節拍是什麼意思分類有哪些
音樂節拍是指強拍和弱拍的組合規律,具體是指在樂譜中每一小節的音符總長度,那麼你對音樂節拍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什麼是音樂節拍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音樂節拍的分類
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3/8拍:3/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可以為一大拍,但是實現上有3拍。可以有3個8分音符。強、弱、弱。
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還有罕見的8/8、8/12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為一拍,後者則是以12分音符為一拍。
(3/4拍子的多數是圓舞曲形式,2/4拍的特點是節奏強弱交替,快速時多表現歡快的場面4/4拍是四二拍的復合而把第二個重拍淡化,從而使歌曲更富有抒情性)
在實際記譜中,有的拍子也用記號來標記,如4/4拍子用C來標記,2/4拍子用CC來標記等。
音樂節拍的拍子
在音樂中,時間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單位,每個單位叫做一個“拍子”或 稱一拍。拍子的時值是以音符的時值來表示的,一拍的時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拍子的時值是一個相對的時間概念,比如當樂曲的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60 拍時,每拍佔用的時間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當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120 拍時,每拍的時間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類推。拍子的基本時值確定之後,各種時值的音符就與拍子聯系在一起。例如,當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一個全音符相當於四拍,一個二分音符相當於兩拍, 八分音符相當於半拍,十六分音符相當於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為 一拍,則全音符相當於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兩拍,十六分音 符是半拍。
音樂節拍的拍號
拍號是一個分數,寫在樂曲開始的地方(第一行譜表的左端,跟在譜號 之後,如果有調號,則順序為譜號→調號→拍號)。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時值,也就是說以幾分音符做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節中有幾拍。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 節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拍號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種,也就是說,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為拍子的 基本時值。 拍號之所以寫成分數,是因為在 五線譜 中將全音符作為整數、即時值分 割的基礎單位看待。全音符的標記是 C,設 C 等於 1,二分音符的時值自然是1/2,當一小節中有兩拍(兩個二分音符)時,其時值為 1/2+1/2,得出分數 形式的拍號 2/2 ;當一小節中有三拍(三個二分音符)時,時值為 1/2+1/2+1/2,分數形式的拍號為 3/2。同樣道理,四分音符的時值是 1/4, 每小節有兩拍(兩個四分音符)時拍號寫為 2/4,有三拍(三個四分音符號) 即寫做 3/4,依此類推。在譜表上寫拍號時,用三線(即中間的那一條線) 代替表示分數的橫線,不必另寫。如果樂曲中途不改變拍子的話,只在開始 的地方寫一次就可以了,若中途變化拍子,則需標記新的拍號。
音樂節拍的小節
音樂總是由強拍和弱拍交替進行的,這種交替不能雜亂無章、任意安排, 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構成最小的節拍組織一小節,然後以此為基礎循環往 復。比如,當兩個強拍之間只有一個弱拍時稱作“二拍子”,2/4 節拍就是 這種類型;當兩個強拍之間有二個弱拍時稱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兩個強拍之間有三個弱拍稱“四拍子”,常見的是 4/4。兩個小節之間用“小節線”隔開。小節線是一條與譜表垂直的細線,上頂五線,下接一線,正好將譜表切斷,無論上、下加線離開譜表多麼遠,小 節線都不能超出譜表之外。作品的最後一個小節畫兩條小節線,並且右面的 一條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個段落的結束。 小節線後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強拍,並且,每個小節只有一個強拍,其餘 均為弱拍。
音樂節拍的單拍子和復拍子
上面提到的、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稱為“單拍子”。所有的二拍子和 三拍子都屬於這一類,如 2/2(強—弱)、2/4(強—弱)、3/4(強—弱— 弱)、3/8(強—弱—弱)等。如果一小節中包含兩個以上同種類的單拍子, 出現兩個以上的重音,就稱為“復合拍子”或“復拍子”。這時,小節線後 面的那一拍當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強拍,第二個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 稱為“次強拍”。最常見的復拍子是 4/4(2/4+2/4),其節奏感覺是強—弱—次強—弱;余者如 6/8(3/8+3/8)是強—弱—弱—次強—弱—弱,6/4(3/4+3/4)亦為強—弱—弱—次強—弱—弱。復拍子中還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復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為基礎的,即每隔兩個弱拍出現一個強拍。
⑷ 求一張幾分音符等於幾拍的表格,要詳細點的,樂理一點都不懂。謝謝大家了。
這里無法打表格,我就直接給你一一寫出來吧。附點全音符等於六拍。全音符等於四拍。附點二分音符等於三拍。二分音符等於二拍。附點四分音符等於一拍半。四分音符等於一拍。附點八分音符等於四分之三拍。八分音符等於半拍。附點十六分音符等於八分之三拍。十六分音符等於四分之一拍。附點三十二分音符等於十六分之三拍。三十二分音符等於八分之一拍。附點六十四分音符等於三十二分之三拍。六十四分音符等於十六分之一拍。雙附點(即復附點)音符以及多附點音符我這里就省略了,只要記住以下這句話就行了:每一個附點的作用是使音符的時值增加上一個附點所增加的時值的二分之一。例如,四分音符是一拍,附點四分音符是一拍半,所以那個附點所增加的時值就是半拍,因此根據剛才那句話,雙附點四分音符的時值就是一拍半再增加半拍的二分之一,即一又四分之三拍。一百二十八分音符及更短的音符這里就省略了,道理和前面的都是一樣的。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音樂與作曲技術(團隊)-Sphalerite⑸ 音樂節拍的分類
分類
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3/8拍:3/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可以為一大拍,但是實現上有3拍。可以有3個8分音符。強、弱、弱。
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還有罕見的8/8、8/12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為一拍,後者則是以12分音符為一拍。
(3/4拍子的多數是圓舞曲形式,2/4拍的特點是節奏強弱交替,快速時多表現歡快的場面4/4拍是四二拍的復合而把第二個重拍淡化,從而使歌曲更富有抒情性)
在實際記譜中,有的拍子也用記號來標記,如4/4拍子用C來標記,2/4拍子用CC來標記等。
拍子
在音樂中,時間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單位,每個單位叫做一個「拍子」或 稱一拍。拍子的時值是以音符的時值來表示的,一拍的時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拍子的時值是一個相對的時間概念,比如當樂曲的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60 拍時,每拍佔用的時間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當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120 拍時,每拍的時間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類推。拍子的基本時值確定之後,各種時值的音符就與拍子聯系在一起。例如,當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一個全音符相當於四拍,一個二分音符相當於兩拍, 八分音符相當於半拍,十六分音符相當於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為 一拍,則全音符相當於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兩拍,十六分音 符是半拍。
拍號
拍號是一個分數,寫在樂曲開始的地方(第一行譜表的左端,跟在譜號 之後,如果有調號,則順序為譜號→調號→拍號)。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時值,也就是說以幾分音符做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節中有幾拍。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 節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拍號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種,也就是說,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為拍子的 基本時值。 拍號之所以寫成分數,是因為在五線譜中將全音符作為整數、即時值分 割的基礎單位看待。全音符的標記是 C,設 C 等於 1,二分音符的時值自然是1/2,當一小節中有兩拍(兩個二分音符)時,其時值為 1/2+1/2,得出分數 形式的拍號 2/2 ;當一小節中有三拍(三個二分音符)時,時值為 1/2+1/2+1/2,分數形式的拍號為 3/2。同樣道理,四分音符的時值是 1/4, 每小節有兩拍(兩個四分音符)時拍號寫為 2/4,有三拍(三個四分音符號) 即寫做 3/4,依此類推。在譜表上寫拍號時,用三線(即中間的那一條線) 代替表示分數的橫線,不必另寫。如果樂曲中途不改變拍子的話,只在開始 的地方寫一次就可以了,若中途變化拍子,則需標記新的拍號。
小節
音樂總是由強拍和弱拍交替進行的,這種交替不能雜亂無章、任意安排, 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構成最小的節拍組織一小節,然後以此為基礎循環往 復。比如,當兩個強拍之間只有一個弱拍時稱作「二拍子」,2/4 節拍就是 這種類型;當兩個強拍之間有二個弱拍時稱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兩個強拍之間有三個弱拍稱「四拍子」,常見的是 4/4。兩個小節之間用「小節線」隔開。小節線是一條與譜表垂直的細線,上頂五線,下接一線,正好將譜表切斷,無論上、下加線離開譜表多麼遠,小 節線都不能超出譜表之外。作品的最後一個小節畫兩條小節線,並且右面的 一條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個段落的結束。 小節線後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強拍,並且,每個小節只有一個強拍,其餘 均為弱拍。
單拍子和復拍子
上面提到的、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稱為「單拍子」。所有的二拍子和 三拍子都屬於這一類,如 2/2(強—弱)、2/4(強—弱)、3/4(強—弱— 弱)、3/8(強—弱—弱)等。如果一小節中包含兩個以上同種類的單拍子, 出現兩個以上的重音,就稱為「復合拍子」或「復拍子」。這時,小節線後 面的那一拍當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強拍,第二個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 稱為「次強拍」。最常見的復拍子是 4/4(2/4+2/4),其節奏感覺是強—弱—次強—弱;余者如 6/8(3/8+3/8)是強—弱—弱—次強—弱—弱,6/4(3/4+3/4)亦為強—弱—弱—次強—弱—弱。復拍子中還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復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為基礎的,即每隔兩個弱拍出現一個強拍。
節拍
節拍是按拍號要求相隔一定時間反復出現重音的模式,或者說,它是固定的強弱音循環重復的序列。每一種節拍都由時值固定的單位構成,這種節拍單位叫做拍子(time)。
拍子的'時值可以是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也可以是八分音符。節拍通常用分數來標記,分子表示每小節中單位拍的數目,分母表示單位拍的音符時值,例如2/4,它的含義是 '每小節有兩拍,每拍是四分音符',或簡單地說'每小節有兩個四分音符'。下面是一些常見的拍子:偶數類,有2/2(每小節有兩個二分音符)、2/4、4/4、4/8(每小節有四個八分音符)等,這些偶數節拍是對稱的,帶有行進的特點;奇數類,有3/2(每小節有三個二分音符)、3/4、3/8、6/4、6/8、9/8等;它們聽上去帶有旋轉性,因此常常和舞曲有關。
在樂譜上標記節拍的方法,除了上面這些2/4、3/4以外,還有小節線,這短短的垂直線,將音符隔成一個個有規律的強弱交替的單位,看起來很直觀。通常小節線後面的第一拍是強拍,如2/4,這是進行曲常見的節奏,它是一強一弱的交替,而3/4,如圓舞曲,則是一強兩弱的交替。假如拍數超過三個,則會出現兩個不一樣的強拍,如4/4,是強-弱,次強-弱;6/8,是強-弱-弱;次強-弱-弱。
以上我們說的這種有規律的拍子在音樂中處處可見。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節奏概念,音樂還可以不是這樣的,除去民間音樂中自由的形態不算,有許多作曲家為了給人以新鮮感,偏偏要打破節奏中的規律性,在該出強拍的地方閃過去不出現,而在弱拍位置卻重重地來一下子,讓聽者出乎意料。這在20世紀的音樂中十分常見,而實際上早在18世紀貝多芬就用過這種手段,還讓當時的保守人士感到十分不滿。這里有個很好的例子--斯特拉文斯基作於1913年的芭蕾舞音樂《春之祭》。這部舞劇描繪的是史前人原始祭祀的情景,其瘋狂而野蠻的音樂風格曾讓人大為憤怒,甚至引起了音樂史上空前絕後的劇場騷亂,但後來它很快就成為20世紀的經典之作了。斯特拉文斯基在這里的節奏運用相當精彩,這是他造成整體藝術風格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春之祭》中的第二段音樂《春天的前兆和青年男女之舞》,譜子上寫的是兩拍子,但由於人為地改變了原有的強音和弱音的位置,原來的古典式感覺被破壞了。
我們可以想像,這時候的樂隊指揮肯定不能根據兩拍子規律來舞動他的胳膊了,而是要按照實際重音來打拍子。
在古典音樂中,只要樂譜開頭標出2/4、3/4或者4/4這樣的節拍標記,後面就基本上不再變化了,而在現代音樂中卻常常要改變拍子記號,比如《春之祭》中《春之輪舞》,它的第一小節是5/4拍,第二小節是7/4拍,第三至第五小節是6/4拍,第六小節又是5/4拍,如此頻繁的變化,給人以非常不穩定的感覺。而由於這里的強拍不突出,所以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鬆散的,缺少推動力的。
假如同樣是這種頻繁變換的拍子,把重音加強,聽上去就會是另一種感覺了。如《春之祭》的最後一曲《當選少女之舞》的開頭一段。所謂'當選少女'就是在祭祀活動中被眾人選作獻給大地的祭品的少女,她要狂舞直到死亡,這就是祭祀儀式的高潮和結束部分。作曲家在這里用了極為刺激的音響,節奏變化多端,差不多是一小節一種拍子,如開始的四小節,分別是3/16、5/16、3/16、4/16,而那些重音帶來的沖擊感相當強烈。
在這里,非規則節奏的效果不同尋常,試想一下,假如換成古典式的有規律的節奏,那種瘋狂而野蠻的感覺是無法表現出來的。
背離傳統節奏概念的方式有多種多樣,除了上述的'人為改變重音位置'和'頻繁改換拍子'以外,還有復合節奏,比如在管弦樂隊里,弦樂聲部是三拍子,而銅管聲部則是四拍子,兩個不同律動的流層合在一起,形成了復雜的、多元化的音響效果。
⑹ 音樂節拍的分類
音樂節拍的分類
音樂節拍是指強拍和弱拍的組合規律,具體是指在樂譜中每一小節的音符總長度,下面我為你介紹音樂節拍的分類,歡迎參考!
分類
1/4拍:1/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1拍。
2/4拍:2/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2拍,可以有2個4分音符。強、弱。
3/4拍:3/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3拍,可以有3個4分音符。強、弱、弱。
4/4拍:4/4拍是4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4拍,可以有4個4分音符。強、弱、次強、弱。
3/8拍:3/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可以為一大拍,但是實現上有3拍。可以有3個8分音符。強、弱、弱。
6/8拍:6/8拍是8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可以分為兩大拍,但實際每小節6拍,可以有6個8分音符。強、弱、弱;次強、弱、弱。
還有罕見的8/8、8/12拍,前者是以8分音符為一拍,後者則是以12分音符為一拍。
(3/4拍子的多數是圓舞曲形式,2/4拍的特點是節奏強弱交替,快速時多表現歡快的場面4/4拍是四二拍的復合而把第二個重拍淡化,從而使歌曲更富有抒情性)
在實際記譜中,有的拍子也用記號來標記,如4/4拍子用C來標記,2/4拍子用CC來標記等。
拍子
在音樂中,時間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單位,每個單位叫做一個「拍子」或 稱一拍。拍子的時值是以音符的時值來表示的,一拍的時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拍子的時值是一個相對的時間概念,比如當樂曲的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60 拍時,每拍佔用的時間是一秒,半拍是二分之一 秒;當規定速度為每分鍾 120 拍時,每拍的時間是半秒,半拍就是四分之一 秒,依此類推。拍子的基本時值確定之後,各種時值的音符就與拍子聯系在一起。例如,當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時,一個全音符相當於四拍,一個二分音符相當於兩拍, 八分音符相當於半拍,十六分音符相當於四分之一拍;如果以八分音符做為 一拍,則全音符相當於八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四分音符是兩拍,十六分音 符是半拍。
拍號
拍號是一個分數,寫在樂曲開始的地方(第一行譜表的左端,跟在譜號 之後,如果有調號,則順序為譜號→調號→拍號)。分母表示拍子的基本時值,也就是說以幾分音符做為一拍,分子表示每小節中有幾拍。例如:2/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兩拍;3/4 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 節有三拍;3/8 表示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有三拍。拍號的分母部分只有 2、4、8 三種,也就是說,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作為拍子的 基本時值。 拍號之所以寫成分數,是因為在五線譜中將全音符作為整數、即時值分 割的基礎單位看待。全音符的標記是 C,設 C 等於 1,二分音符的時值自然是1/2,當一小節中有兩拍(兩個二分音符)時,其時值為 1/2+1/2,得出分數 形式的拍號 2/2 ;當一小節中有三拍(三個二分音符)時,時值為 1/2+1/2+1/2,分數形式的拍號為 3/2。同樣道理,四分音符的時值是 1/4, 每小節有兩拍(兩個四分音符)時拍號寫為 2/4,有三拍(三個四分音符號) 即寫做 3/4,依此類推。在譜表上寫拍號時,用三線(即中間的那一條線) 代替表示分數的橫線,不必另寫。如果樂曲中途不改變拍子的話,只在開始 的地方寫一次就可以了,若中途變化拍子,則需標記新的拍號。
小節
音樂總是由強拍和弱拍交替進行的,這種交替不能雜亂無章、任意安排, 而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構成最小的節拍組織一小節,然後以此為基礎循環往 復。比如,當兩個強拍之間只有一個弱拍時稱作「二拍子」,2/4 節拍就是 這種類型;當兩個強拍之間有二個弱拍時稱作「三拍子」,象 3/4 和 3/8; 兩個強拍之間有三個弱拍稱「四拍子」,常見的是 4/4。兩個小節之間用「小節線」隔開。小節線是一條與譜表垂直的細線,上頂五線,下接一線,正好將譜表切斷,無論上、下加線離開譜表多麼遠,小 節線都不能超出譜表之外。作品的最後一個小節畫兩條小節線,並且右面的 一條較粗一些,表示一部作品或一個段落的結束。 小節線後面的那一拍一定是強拍,並且,每個小節只有一個強拍,其餘 均為弱拍。
單拍子和復拍子
上面提到的、每小節只有一個強拍的稱為「單拍子」。所有的二拍子和 三拍子都屬於這一類,如 2/2(強—弱)、2/4(強—弱)、3/4(強—弱— 弱)、3/8(強—弱—弱)等。如果一小節中包含兩個以上同種類的單拍子, 出現兩個以上的重音,就稱為「復合拍子」或「復拍子」。這時,小節線後 面的那一拍當然是重音,仍然叫做強拍,第二個重音位置在力度上稍弱一些, 稱為「次強拍」。最常見的復拍子是 4/4(2/4+2/4),其節奏感覺是強—弱—次強—弱;余者如 6/8(3/8+3/8)是強—弱—弱—次強—弱—弱,6/4(3/4+3/4)亦為強—弱—弱—次強—弱—弱。復拍子中還有九拍子和十二拍 子,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拍子(如 4/4)之外,復拍子的重音位置都是以 三拍子為基礎的,即每隔兩個弱拍出現一個強拍。
兒童尋找音樂節拍的學習方法
發現和尋找節奏
關於節奏和節拍,除了我們熟知的音樂中可以獲取,其實,生活中,還有不少的方法,可以帶給孩子們這些方面的感受。比如,鬧鍾的滴滴答答聲、敲擊大鼓的聲音,還有就是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做做類似關於敲擊的游戲,通過給孩子們敲擊樂器,展示出聲音,讓孩子感受節奏和節拍。
邊聽音樂邊打節拍
如果要想讓孩子們自己感受音樂,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們自己將聽到的音樂,通過打節拍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是讓孩子們自己感受音樂的關鍵,並且,還可以檢驗孩子們的音樂節奏感,家長們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參與其中,檢驗下孩子們的音樂節奏感是不是准確。
多種方式感受節拍
最後,家長們可以將孩子們置身音樂節拍的世界中,帶給孩子們最好的.音樂節拍感受,孩子們感受音樂的美好,同時,還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所以,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們置辦一些小的打擊樂器,孩子們通過打擊樂器的訓練,自己感受音樂的魅力。
音樂節拍的強弱規律
1/【二拍子】
在二拍子的樂曲中,強弱規律是一強一弱交替地出現,這種規律更容易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感,強弱的對比較強,能產生較強的動感,所以常用在進行曲或歡快的樂曲之中,特別是在快速的樂曲中,更能得到充分的展現。
二拍子的特點就是單一、對稱和方整。我們在演奏、演唱二拍子的音樂時,要准確地把握住它的基本強弱規律,要突出它的第一拍強拍,並要注意第二拍的弱拍,讓這兩拍有明顯的對比,才能使人在聽覺上感受到二拍子的律動。如果將這二者的強弱關系弄反了,就可能使整個樂曲面目全非、貽笑大方。
2/【三拍子】
在三拍子的樂曲中,其強弱規律是一強二弱,強拍每隔兩拍才出現一次,與二拍子相比就顯得不是那麼緊張、急促了,但三拍子的樂曲缺少對稱和方整性,多的是流暢和靈活,並且具有強烈的不平衡感,正是如此才讓三拍子的樂曲顯現出圓舞曲的風格特徵,而慢速的三拍子樂曲又能表現出音樂的優雅與抒情性的特點。我們在演奏、演唱三拍子的音樂時,要依照它的基本強弱規律來進行演奏、演唱,突出它的第一拍強拍和後兩拍在弱拍,體現出三拍子樂曲的搖曳性特徵。正是這種搖曳的律動才形成了與二拍子相對應的兩種基本的節拍類型。
在一些音樂中常會出現二拍子與三拍子先後出現在同一首樂曲的現象,在這里我們就可以仔細來感受不同的單拍子類型之間的區別和不同的情趣。
3/【四拍子】
在四拍子的樂曲中,其強弱規律是強、弱、次強、弱,其中的次強拍是很有意思的,它相對於強拍來說是弱拍,而相對於弱拍來說又是強拍,但總體來說,次強拍在整個小節中仍然是處於絕對的弱拍地位,所以在四拍子中也可以說是一強三弱。在四拍子的樂曲中,強拍每隔三拍才出現一次,律動周期加長,它與二拍子、三拍子相比就更加舒展、寬廣,動力性減弱,而抒情性增強。
但同時四拍子是由兩個二拍子相加而形成的拍子復拍子,它必然會帶有二拍子的某些特徵,像二拍子的對稱性、方整性,以及二拍子的基本律動,即每兩拍之間的強弱對比關系。這種四拍子與二拍子的多重特點重合,就使得四拍子的強弱的層次更加豐富和細膩,當速度較快、力度較大時有很明顯的二拍子特點;而演奏舒緩的樂曲時又顯露出它的抒情性特徵。
4/【六拍子】
在六拍子的樂曲中,其強弱規律是強、弱、弱、次強、弱、弱,就像四拍子的強弱規律一樣,六拍子中的次強拍也可以看作是弱拍,那麼它的強弱規律就是一強五弱,強拍每隔五拍才出現一次,它的抒情性就更明顯。但同時它又是兩個三拍子的相加,於是六拍子的律動又具備了三拍子的特點,當六拍子樂曲速度較快時,就更富有圓舞曲的特點,並且同時它也具有二拍子的特點:可以將每三拍看作是二拍子中的三連音(一拍),就如同將二拍子速度的放慢,每一拍都是三連音所組成的,三連音中的每個音就是六拍子中的一拍。
由此可見,在節拍中的強弱規律是十分復雜和有趣的,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准確地把握住每種節拍的強弱規律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依照基本的強弱規律來演奏樂曲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