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腳冰涼怎麼食療調理
問題一:手腳冰涼怎麼辦?有沒有食補的方法? 你好:手腳冰涼可以採取每天中午艾條溫和灸關元穴的方法15分鍾,只要堅持定會有好的效果。
問題二:手腳冰涼,要怎麼調理 手、足厥陰經出現問題就會手腳冰涼。 肝火虛旺、腎陰虛引起手腳冰涼的現象比較常見。 治療上採用補虛、泄火療法:同仁堂的《牛黃安宮》加《金匱腎氣》效果顯著。 也可以進行食療: 大棗10個、枸杞40粒、桂圓20個、生薑20克、蜜制黃芪15克泡水喝/連續30天。 目的:補腎、養血、健脾、驅寒。 祝你健康!
問題三:手腳冰冷怎麼治療? 冬天,很多人經常會說自己手腳冰涼,睡了一宿被窩里的腳依然是「涼涼的」。其實,手腳「冰涼」由於四肢末梢血液循環不佳導致的,可以通過飲食調養,調理氣血,大多數手腳冰涼的人都會得到好轉,有些人甚至還可以從此告別手腳冰涼。以下介紹一些溫補氣血、驅除寒氣的葯膳食療,手腳冰涼的人不妨一試,讓手腳暖和過冬。 . 1、附子燉狗肉這道葯膳需要熟附子30克,生薑100克,狗肉1500克,大蒜適量。將狗肉洗凈,切成小塊,蒜、姜洗凈切段和片備用。將熟附片放入砂鍋內,煎煮約1小時,然後將狗肉、生薑、大蒜放入,再加水適量,燉至狗肉爛熟即成。 本方具有補腎散寒的功效,服後會感到周身溫暖,力氣倍增。對於血氣虧虛、脾腎陽虛所致的怕風怕冷、手腳冰涼、腰酸腿軟、陽痿早泄、夜間小便頻多、大便溏瀉等症,都有顯著效果。 . 2、丹參酒將丹參200克粉碎,用米酒1000克浸泡半個月,早晚服用,每次15毫升。 本方具有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中丹參補血活血,米酒性質偏溫,用其浸泡丹參,不僅有助於有效成分的濾出,還能增強丹參溫經活血的作用。服用本方,還可以略微加溫,效果更佳。此方特別適用於女士血瘀閉經、痛經,伴有手腳怕冷、腹部發涼者;也可以作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保健葯酒。 3、薑糖蘇葉飲將生薑3克洗凈,切成細絲,與蘇葉3克一起放入瓷杯內,再加紅糖15克左右,用開水沖泡,蓋上蓋溫浸10分鍾,趁熱服用。 本方可溫經散寒,養血和胃,常用於受涼受風之後周身怕冷明顯的風寒感冒。咳嗽氣喘伴有怕冷者、懷孕期間惡心嘔吐者、吃了魚蟹之後腹痛惡心者、偏正頭痛怕風怕涼者、小兒肚子受涼嘔吐腹瀉者,都可以用本方治療。在遭受暴雨、冰雪、寒風、水濕侵襲後,趕快飲用本湯,能加快血液循環,驅散寒邪,防止疾病的發生。 . 除了食療之外,每天用溫水泡腳,進行慢跑、快步走、跳繩、跳舞等有氧運動,保證充足睡眠、養足氣血等措施,都有利於改善手腳怕冷症狀。
問題四:常年都會手腳冰涼可以怎樣治療能調理好身體 核桃 大棗 山葯 韭菜 茴香 瘦羊肉都可以
② 手涼該怎麼辦
1.吃西洋參。這是一種補氣的良葯,性平和,補而不燥。可以單獨泡水飲用。
2.吃芝麻、花生。富含維生素E和多種營養,可以幫助維生素B的吸收,加強神經對抗寒冷的能力。維生素E 還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強肢體末梢兒的血液循環。
3.吃洋蔥、辣椒等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
其他措施:
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使身體暖和,又能舒緩疲勞神經。
(3) 不少人秋冬季節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中醫認為,怕冷是由於體內陽氣虛弱所致。治療手腳冰涼的症狀,主要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如果經常按摩以下3個穴位,一定會收到滿意的療效。
1.按摩湧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腳心,然後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腳心,搓到有熱感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著搓揉各腳趾100餘下。中醫學認為,人體諸多經脈都匯集於足底,與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系。尤其是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經常堅持搓揉此穴必然會促使手腳冰涼症狀的康復。
2.按揉氣沖穴(大腿根里側)。此穴下邊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先按揉氣沖穴,後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止。
3.按揉、拍打腎俞穴(兩邊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餘下。
根據「動則生陽」的觀點,通過加強對手腳的鍛煉,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除了上述方法外,還可以通過步行、慢跑、爬樓梯、跳健身舞等進行全方位的鍛煉。如果手冰涼,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如果腳冰涼,下肢活動量應大些。
食療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肌體熱量。如常用的大棗紅糖湯(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湯喝),對改善手腳冰涼的症狀頗為有效。另外,適當多吃些羊肉、狗肉等,可暖中補虛、開胃健脾、益腎養肝、禦寒去濕。
(4)多吃花生可緩解手腳冰涼!
進入冬季,手腳冰涼是不少年輕女性都會遇到的麻煩。手腳冰冷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律神經的功能調節不順暢,血管變細引起。加上腳趾、膝蓋、肩膀、手指等都是運動較多的關節部位,脂肪少,熱度容易散失,血管也較少,更容易感到發冷。手腳冰涼,怎麼捂都捂不暖。尤其是一些瘦小女性、衣物不夠保暖、壓力過大時、低血糖或低血壓等情況都易產生手腳冰涼。除非是系統性疾病引起的手腳涼,否則不能算是疾病。日常的生活和飲食調節能改善這種狀況。
怎補充營養 多吃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鮮魚類、大蒜、青蔥、辣椒、咖哩。要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北方冬季寒冷,可酌補溫熱的食品,如牛、羊、狗肉等;在煲湯或燉肉時可加入黃芪,既不影響味道,又可補氣固表。
食療可用此方:大棗10個、生薑5片、紅糖適量,每晚煎茶喝。能改變陽氣虛弱狀況,增加機體熱量,對改善手腳冰涼症狀療效頗佳。
怎平時多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血液循環,尤其是需要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若能保持標准體重,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可以使身體循環正常。 怎睡前泡泡澡 睡前洗個熱水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暖和起來。
怎禦寒衣物要充足 人們常常因為忙碌而忘了多加件衣服,建議在辦公室多准備一件外套,適當保暖。尤其是在睡覺時要注意腳部保暖,可穿上棉襪幫助保暖。
怎指壓按摩 可以針對至陰及湧泉穴進行指壓。至陰穴位於腳第五趾指甲生長處的外側。湧泉穴則在腳底中央靠近腳趾處,將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的中央處。要柔和捏每根腳趾,這樣腳就會感到溫暖了。不妨利用乳液或嬰兒油來按摩手腳,使肌膚柔嫩之外還可促進血液循環。
怎拋棄電熱毯 電熱毯雖然能將全身都暖和起來,但卻會使身體產生依賴,導致身體自身產生熱量的能力降低。晚上睡覺時可用熱水袋保暖。
怎紅茶代替咖啡 未經發酵的綠茶會使體溫下降;咖啡屬陰性,也可使體溫下降。紅茶是將茶葉發酵而製成的,多飲可以暖身。
手腳冰涼只是一種症狀,很多原因都會引起這種現象,只要針對原因進行調理,情況很快就會得到改善,人們不需要太過擔心。但有一點要注意,發現手腳冰涼也不能全然置之不理,因為一些系統性疾病如血管功能障礙的前期,主要症狀就是手腳冰涼,應引起警惕。
③ 手腳總是冰涼是怎麼回事
醫學角度來看:手腳容易冰冷麻木,多是屬於氣血的毛病,因為氣虛和血虛所造成的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量不足,要補氣補血。
1、貧血嚴重,氣血不足,臉色蒼白,主要是體內的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血管中有阻塞,或發燒、感冒等都會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導致手腳冰冷。交感神經功能出了問題,使肌肉遇冷無法緊縮,產生熱能以耐寒。
2、需要從中醫調理,食用枸杞老薑茶其做法也很簡單,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活血化淤的作用。老薑(薑母),味道辛辣,可以補血活絡。具體做法:准備一塊老薑、50克枸杞、50克紅糖、500克水,將老薑枸杞洗凈,所有材料放入鍋內中火煮約15分鍾即可。
3:一般體型太瘦小的女性,容易這樣。建議您最好去大型的醫院檢查檢查,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好好給對寒冷反應敏銳的腰部保暖,這樣有助於保持全身的溫度,有助於心臟發出指令向手腳輸送更多的血液和熱量。這樣手腳溫度也就高起來了。特別是在經期,血液都集中在腹部,手腳更容易感覺冰冷。讓腰部充分保暖既可以溫暖手腳,又可以預防痛經,可謂一舉兩得。
④ 緩解手腳冰涼的方法有哪些
緩解手腳冰涼的方法有這些:1.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每天睡覺之前可以泡泡腳,促進血液循環,可以緩解手腳冰涼;2.平時可以使用桂圓和大棗紅糖泡水代茶飲,可以暖身體;3.適當的多吃一些溫性食品,冬天可以多食用牛羊肉、牡蠣等;4.每天要保持至少6個小時的睡眠,保證足夠的睡眠質量,有利於儲藏陽氣也助於陰精蓄積。
⑤ 體寒怕冷、手腳冰涼有什麼好的辦法能緩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的人會出現手腳冰涼,就算是夏天,也不是特別熱,總是感覺很冷,這種情況大部分都是出現在女性的身上,體寒的人生活真的非常糟糕,特別是到冬天的時候,感覺每一天都是煎熬。
你還可以通過很多的方式改善,不要任由事態發展,這會影響我們對生活的體驗,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以上的方法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體寒的人取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