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表格製作 » 褐煤煅燒熟料應該怎樣調整燃燒器
擴展閱讀
drawguess可以游戲共享嗎 2025-05-14 10:10:15
vb視頻可以答辯嗎 2025-05-14 10:03:48

褐煤煅燒熟料應該怎樣調整燃燒器

發布時間: 2023-01-30 04:49:08

『壹』 針對不同煤質,如何調節噴煤管

1、 煙煤的噴煤管調節方法
現在國內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常用的燃料為煙煤,煙煤指標大廠一般選用為Ar≤25% ,Vr≥25%, Qdw≥23 027kJ/kg,小廠選用的煙煤指標會低一些,灰分偏高,揮發分和發熱量偏低一些。
煙煤的揮發分較高,燃燒過程中揮發出的氣體CH4、CO、C2H2在較低溫度下著火燃燒,煤粒由於揮發物析出而形成許多孔隙,表面的空氣向內擴散與固定碳接觸,在揮發分燃燒形成的高溫環境下固定碳被快速點燃。因此煙煤的著火溫度低,煤粉燃燒速度快,燃燼時間也短。在噴煤管的調節上要滿足良好的火焰形狀,短而不散,長而不細,火焰活潑有力。提高火焰的整體溫度,同時抑制火焰高溫區溫度峰值。調整的手段主要是內、外風道間隙、內外風的動量比和一次風總量,達到旋流強度大,外風噴射速度快,包裹能力強。避免調出粗短脹散的火焰或細長飄軟的火焰。前者屬旋流強度大,外流風射流速度不足,包裹能力差,火焰高溫區溫度峰值高易傷窯皮。應增大外風間隙同時增大外流風量及一次風總量以提高外風風壓,適當降低旋流風量。後者屬旋流強度低,外流風射流強度不足,卷吸二次風能力差火焰整體溫度低。應增加旋流強度,減小外風間隙並增加一次風量風壓。
操作上噴煤管的調節簡單講就是內外風風壓和一次風風量的調節
1.1 內外風風壓的調節
內外風壓力調節要求內外風風壓能相匹配,調節手段也就是內外風閥門和內外風出口間隙,有的噴煤管內風調節風翅角度。一般壓風壓力與外風壓力比值為0.75~0.9比較合適。
1.2 一次風量的調節
調好了內外風壓力之後再調一次風量。一次風量的調節更簡單就是使一次風機電機運行電流在額定電流的90%~98%范圍之內。
2、 無煙煤的噴煤管調節
有的水泥廠由於煙煤資源短缺或為了降低成本,回轉窯的煅燒採用無煙煤。一般選用為Ar≤25%
,Vr≥5%~10%,Qdw≥23 027kJ/kg,無煙煤的揮發分含量較低固定碳含量較高,而固定碳要在800
℃以上才能著火燃燒。少量的揮發分即使著火燃燒所散發的熱量也不足以將結構緻密的煤粉顆粒加熱到固定碳著火的溫度。因此無煙煤的燃燒特性主要取決於固定碳的燃燒。從而決定了無煙煤比煙煤著火溫度高,燃燼時間長。
一次風的負面效應是低溫空氣,過多則熱效應下降。由於無煙煤的燃燒需要較高的窯內焰面溫度,所以要盡量降低一次風量,利用噴煤管的外凈風高速形成的負壓卷吸高溫二次風補氧和升溫。一次風量要降低,推力的大小決定於單位時間內噴煤管的風速。風速越高火焰推力越大,火焰就越短。大推力高風速形成的噴射效應,吸卷二次熱風對碳粒進行快速補氧,有利於碳粒的快速燃燼,提高對流換熱效率。同時短火焰形成煤粉相對集中,將無煙煤僅有的一點揮發分相對集中,促進無煙煤的著火。綜合因素組成高溫焰區、高補氧區、高煤粉濃度區,用三高手段解決無煙煤著火和快速燃燼兩大難題。與使用煙煤的噴煤管調整相比較,要更高的旋流強度和外風噴流速度,才能達到低一次風量和高的二次高溫空氣的卷吸能力。在同一條線上煙煤改用無煙煤時,煤管的調整區別在於更高的旋流強度、更高的外風風速和較少的一次風量,因此內外風道間隙都要調得更小。值得注意的是必須保證火焰的形狀,避免火焰了發散。
在目前各廠的調整情況來看主要表現強有力的火焰與窯皮損傷的認識誤區導致的低風壓低風速調整。必須克服這種認識誤區才能得到好的火焰。
3、 褐煤的噴煤管調節
我國有些地區褐煤資源比較豐富,褐煤指標一般為Ar≤15%~20% ,Vr≥35%~40%, Qdw≥20 000kJ/kg。褐煤揮發分較高,火力不易集中,加上發熱量較低,窯操很難提高窯前溫度,伴隨黃心料,游離鈣偏高,水泥需水量偏大。
褐煤因為揮發較高,揮發分析出很快,揮發分析出後焦碳多孔,燃燼時間短,火力不集中,高溫區溫度低。要解決這個問題應降低燃燒凈空氣的溫度,延緩揮發分的析出並提高火焰的包裹力度。因此操作上內外風道間隙都要調得更大,最大限度的使用一次風。在某廠5000
t/d生產線上調試使用的就是褐煤,原煤指標為Ar:15% ,Vr:38%, Qdw:20000
kJ/kg。噴煤調試結果:內風壓力是16MPa,外風壓力是18MPa,一次風機液偶開度100%。達產達標考核結果:產量為6250
t/d,熟料強度為R28=58 MPa,標煤耗為100.28 kg/t,熟料綜合電耗為55.18度。

『貳』 如何調整窯內燒成帶溫度過高

如何防止窯內非燒成位置溫度過高結上窯皮?

點火升溫過程中,常常會使窯尾溫度高於前端,這就為後面投料操作帶來不利,尤其是燒無煙煤而燃燒器的功能又不強時,這種高溫區後移是很難解決的,為此,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1燃燒器的噴煤管位置應該有一定的移動范圍,即比正常位置向外移動500mm.點火時煤管應位於最外點。

2、窯尾的拉風應盡量關小,如果高溫區還後移,可盡量開大三次風管的風門。

3、如果是計劃停窯,可以准備燃燒速度較快的煤粉用於點火。

4、燃燒器的調節應使火焰盡量變短。

5、當內溫度向後偏移已成定局時,可以短時間止火,適當開大窯頭排風機風門,使高溫區向窯前方移動。

6、分解爐的喂煤量如果過高,多餘燃燒不完全的煤粉將會在窯後都部燃燒,窯尾形成高溫而易結皮。

『叄』 煤粉煤氣混燒燃燒器怎樣調整讓火焰變短

1、首先燃燒機安裝在爐子上。
2、其次燃燒調試時,若有黑色煙霧,逐步關小風門。
3、最後風門小至無煙狀態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