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課題研究內容怎麼寫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實際上是開題報告編寫基本內容的寫作提綱。為了寫好基本內容提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就可以很好的解決課題研究中如何填寫研究的基本內容,這個問題。基本內容提綱的寫法有兩種,它們分別是:標題法和句子法。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的方法之一標題法。即用一個小標題的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標題法的長處是:簡明、扼要,能一目瞭然。短處是:只能自己理解,別人看不明白,而且時間一長,自己也會模糊。課題開題報告要寫多久
填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的方法之二句子法。即用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句子法的長處是:具體、明確,無論放多久都不會忘記,別人看了也明白。短處是:寫作時不能一目瞭然,不便於思考。
『貳』 如何確定課題研究內容
在課題申報書中,研究內容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板塊。一些教師反映關於研究內容的撰寫還存在一些困惑,於此老師們交流一下心得體會。供批判。
一、研究內容撰寫常見問題
從外在形式看:有的寫得過於簡單,三言兩語;有的寫得過於冗長,抓不到重點。從實質內容看,有的研究內容與選題關聯不緊密,有的與研究目標不匹配,有的表述邏輯不嚴謹、層次不清晰。這應該這樣講:研究內容抓不準,寫不明,分解不到位,專家評審時很難給立項。
二、什麼是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就是指課題研究過程中,為了解決研究問題,達成研究目標,所設定的具體研究事項。研究內容是實現研究目標的載體,也是研究目標的具體化。有什麼樣的研究目標,就應該配套寫出相應的研究內容。一般情況下,研究內容的數量不能少於研究目標的數量。
比如這樣一個課題:「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建設的研究」。課題研究確定了五個研究目標:
1.完成小學中國畫課程育人因素的文獻綜述
2.建立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目標體系
3.探索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內容體系
4.探索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
5.建立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評價標准
有了以上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就要圍繞這五個目標來設定,不宜另起爐灶。根據這五個目標,我們確定如下五個研究內容。這里簡寫如下:
一是關於小學階段的中國畫育人因素的文獻研究;
二是關於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目標體系的研究;
三是關於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內容體系的研究;
四是關於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實施中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的研究;
五是關於立德樹人任務下的小學中國畫校本課程評價標準的研究。
從這個例子可見,研究內容與研究目標是一一對應的。當然,以上表述還沒有將研究內容具體化。至於如何具體化,在下文我們給出一些方法和樣例。
三、研究內容在課題研究中的價值何在
研究內容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切割課題研究的邊界
課題研究總是有邊界的,明確具體的研究內容可以使課題組成員把握哪些問題是需要研究的,哪些問題是不需要研究的,釐清課題研究的邊界,一下子找到研究的重點。
(二)提升課題研究的操作性
一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任務越具體,工作越容易上手。反之,越是模稜兩可的任務,越難以操作。研究內容是需要分解的,將大的研究內容分解成一個個相互關聯的更為具體細化的研究任務,由抽象到具體,由理念到實踐,這樣就增強了課題研究的操作性,降低研究的難度,減少課題組成員不知做什麼的問題。
(三)提高課題研究的計劃性
課題研究相當於一項系統工程,研究內容就是這個工程的主體框架。這個主體框架明確了,有利用後邊的具體施工。在撰寫研究計劃時,將這些研究內容有序地部署在相應的研究階段,研究時,就不會出現前松後緊,或是節奏混亂的現象。
四、如何分解和表述研究內容
分解課題的研究內容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也有一定的技術性。所以很多一線教師對此感到力不從心。
『叄』 課題研究主要內容怎麼寫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的方法之一標題法。即用一個小標題的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標題法的長處是:簡明、扼要,能一目瞭然。短處是:只能自己理解,別人看不明白,而且時間一長,自己也會模糊。課題開題報告要寫多久
填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的方法之二句子法。即用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一個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句子法的長處是:具體、明確,無論放多久都不會忘記,別人看了也明白。短處是:寫作時不能一目瞭然,不便於思考。
(3)怎樣布署課題內容擴展閱讀
一是關於研究問題的表述。由於評審者對課題的興趣一般先來自題目所反映的問題,所以在擬定題目時,應當用簡潔的語言表達所要研究問題的實質,也就是題目的表述應能抓住人、吸引人,並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對象、內容和方法,使瀏覽者一看題目就知道作者要研究什麼、怎麼研究。
二是關於研究背景的表述。這是課題論證中的一個重點,對此問題的論述,一是使評審者了解研究的前期准備工作,即對所要研究問題的來龍去脈、研究的發展情況的全面把握,從而了解申報者的研究基礎;二是說明本人擬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哪些創新和發展。
三是關於研究內容的表述。一般來說,任何研究問題都會涉及到許多具體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研究的內容。但是,任何課題都不可能同時對所有因素逐一進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圍與具體內容,目的是避免課題過大、過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關於研究方法的表述。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是決定研究目標能否實現的基本條件。因此,也是課題論證的重點。在課題論證中,應寫清楚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擬採取哪些主要研究方法,不僅要寫方法的名稱,還應寫運用這一研究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是什麼。
五是關於研究條件的表述。對研究條件進行分析,目的使評審者了解課題負責人及課題組是否具備研究的資格和能力。研究條件包括主客觀兩個方面,主觀條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論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礎、經驗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組織能力,課題組人員構成的優勢等。客觀條件主要包括進行課題研究的時間、研究資料、研究經費、研究設備等物質條件方面的保證等。
六是關於研究步驟和成果形式的表述。在這一部分,首先需要交待清楚課題研究大致分為幾個主要階段及具體的時間安排,每一階段的主要研究任務及預期的研究成果,然後再寫清楚課題研究的最終成果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