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練書法進步快
怎樣練書法進步快
怎樣練書法進步快,書法是一個人陶冶情操的方式之一,所謂見字如見人,練書法也屬於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寫得一手好字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一起來看看怎樣練書法進步快。
怎樣練書法進步快1
用筆要穩
第一招是通過篆書練習中鋒用筆。
練字之前首先要練手,就是手能把毛筆控制好了,然後才能開始練字,很多人是搞反了,所以練了很久手還是抖,無法隨心所欲地穩住毛筆。
訓練穩定用筆的最好方法就是練篆書,因為篆書線條比較長,又可以訓練結構的對稱性,線條要求立體飽滿,實踐證明效果是很好的。具體的訓練方法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學書不學篆,永遠門外漢,書聖的一句話,透露了篆書的秘密
練用筆重點是訓練中鋒用筆,因為中鋒是最重要也是最難掌握的,而篆書就是要求筆筆中鋒,從而可以強化中鋒用筆的基礎,或者可以說,中鋒用筆才是書法的基本功。
結體要准
第二招是練習結體。
書法中細節方面的技法除了用筆就是結字了,所以學好中鋒控筆後就要訓練結體能力。
訓練結體要做到准,形不準其它的免談,但這個准不單是工整的意思,初學階段可以以工整為主,這個可以通過嘉強上面說的篆書來訓練。
準的另一個意思是要在險絕中求平正,就如孫過庭所說的: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這個嘉強推薦從大篆、草隸或米芾的行書里進行訓練,效果是非常好的。
用工要狠
第三招就是要對自己狠心一些,多在書法上下工夫,書法理論是需要的,但實踐更是重要,知道方法後,剩下的就是狠練了。
具體怎麼狠?嘉強前面有總結了四定法,這里再簡單介紹一下,就是要定時、定帖、定量、定點。
定時就是你時間首先要保證,你不安排時間來練字,再好的秘訣都沒用。定帖就是不要朝三暮四,要狠下心來吃透一本。定量就是每天的練習量要保證,嘉強建議至少每天寫100字以上。定點就是最好有一個固定的練字的地方,這樣就容易開始,否則你想寫字時再鋪毛氈洗毛筆,有時就會因惰性而一拖再拖。
怎樣練書法進步快2
一、臨帖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經途徑,也是練好書法的重要方法之一。首先選好一家字帖,例如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歐陽詢的《九成宮禮泉銘》,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等都是很好字帖,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初學者學習的典範。所以選帖尤其重要,我們臨帖就是向古人學習,師法古人,取法乎上,得之古人筆法,專攻而後博,博採眾長,自成一家。
二、堅持
想要練好字,並非一日之功,必須勤奮努力,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王獻之與父親王羲之史稱「二王」。他在小的時候學習書法非常刻苦,他請教父親練好書法的秘訣。王羲之指著院子里的十八隻水缸說:「你把這十八缸水都練完練幹了,就知道練好書法的方法了。」王獻之聽完了父親的話,更加刻苦練習,最終成了一代書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書法沒有捷徑可行,勤奮是學習的法寶,所以要天天練習,做到曲不離口,字不離手,持之以恆,才是學好書法的關鍵,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行的。
三、拜名師
學書法很難自學成才,一般需要名師指點,因為書法本身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如果靠自己去慢慢地摸索,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而且效果不太好。如果有老師給你指導,傳授用筆技巧,掌握古人筆意,就避免走彎路。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選擇一個好的專業老師很重要。
四、悟法
學書法,不能埋頭苦練,需要一定的天賦。練字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的勤奮,只有你練得越多,理解得就越深,還需要具備文學功底,平時愛思考,愛學習,勤奮苦練與天賦都有很大關系的,天賦能助你一臂之力,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想提高自己的書法,必須勤學苦練,認真臨帖,才能通往成功的橋梁。
怎樣練書法進步快3
一、要基本功扎實,要臨池磨練。持之以恆。
不要追求捷徑,書法藝術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一份辛勞一份收獲。
二、要會琢磨,會辨別得出古代哪些書法是真正的好作品。
哪些是不適合自己去練習的。不要人為聽從別人去認定某個書家的字的好壞,優選過去一直沿襲下來的那種以「人」來認定書家的書法好壞的惡習,一定要用藝術的眼光去看,去研究,去認定。
三、要從字帖中體會出字體和書法章法的含義,字義,以及整體的布局。
就像古代人說得那樣:「字如其人」。一定要琢磨出什麼樣的字體適合自己去練習。適合自己去終身享用的書法藝術。(內向的人就學寫內向的字,外向的人就學寫大氣的字)只有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四、不要一窩蜂的去追究潮流,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自己。
要結合自己的性格和脾性去選擇自己適合的書體,創造出自己風格的書法字體來。就像小孩子學習漢字,同樣寫一個字,一百個學生會有一百種的字體面目,就從這樣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看到書法本來就是一門有個性的藝術。
(上面談到:每一個人的性格,脾性,修養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字體,寫出來的效果也不會一樣)
五、要從碑中尋找字體的「骨氣」,要從帖中體會字體的「血肉」。
碑中的字體是用刀刻的,一定和現在的用筆書寫是不同的,而且碑文上的書法字,書寫著和刻碑文的不一定是一個人。我們現在寫書法一定要知道用筆要在帖中去體會。
六、學習書法,我們一定要有古文化的底蘊和漢字的基本知識。
要有古詩詞和古漢語的基本功力。詩詞中的平仄可以引伸到一件書法作品中來,該重的地方要重,該輕的`地方要輕,該枯的時候要枯,該濃墨的時候要濃,該大的時候要大,該小的時候要小,一件好作品就是要有陰陽頓錯。有起伏,有變化,有氣勢。
七、要從書法藝術的結體章法去體會整幅作品的意境。
要根據書寫的內容選擇娟秀,還是粗狂,選擇用什麼字體來表現達到最好的效果。
八、要有自己的創造性,獨立性,要有自己的個性,但不失書法藝術的原意。
一件好的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要完美的表現自己。
九、形似就是個書匠,要做到神似,形神兼備。有自己的內涵,有自己的創意。
從書法字體中我們就不難看出一個人的本性,從字形的結體中我們也不難能悟出一個書家的氣質和內涵來,從書法的章法中我們也不難能體會出一個書家的個性和修養來。
十、一幅好的書法作品要做到耐看,耐尋味,就像一首優美的詩那樣有意境,有聯想。
書法藝術,稱其為藝術就是一杯濃茶,要耐人尋味,因為掛在牆上也好,收藏也好,它是天天陪伴著你。要能每次看到一件作品,就有新的東西看出來。
② 如何用毛筆寫篆書
用筆不能死板,篆書講究靈活,不要把字寫的筆畫粗細不一,篆書是要橫豎一樣粗,你要學過行書或繪畫的話對你很有幫助,這樣你的手腕才會活.要敢於想像.
如果你剛學我不建議你用長筆鋒的(很多人都提不起筆鋒,把筆提起來寫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出來的很多人練了很多年都不一定提起來)如果有一定的基礎可以看一下<<趙鐵山篆書>>字體較工整,圓潤或是其他一些小篆的(秦以前的叫大篆),練習篆書最好要對的書法史悠寫了解,這樣對字會有較好的理解,感悟。很多字帖的篆書看上去都十分的圓滑,其實再寫篆書的是後一定要有力道,篆書政體是長型字有起筆無收筆,但收筆一定要慢
標誰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凈而長。呈現出庄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關系。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凈簡約的美感這兩種特徵。加之字體結構的趨簡約固定的傾向。小篆書體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性
③ 作為書法愛好者,如何才能寫好篆書
臨摹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和途徑,也是書家終生學習和掌握書法技法的唯一手段。臨摹是書法創作的必由之路,因為臨摹的過程是對經典法帖審美價值的積累,修正原有書寫習慣並向更高層面的發展過程。
書家創作靈感往往是在臨帖的過程中激發出來的,可以說臨摹碑帖為書法創作提供了不盡的營養。掌握正確的書法臨摹的方法,對於有效地提升書法家的藝術創作水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書體在臨摹的方法和難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
從解剖學角度來說,任何一種運動都是在肌肉放鬆與保持一定的緊張度這種辯證狀態下完成的。緊與松是一種具有相對性的對比關系。據傳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書法,悄悄地來到正在練字的王獻之身後,突然抽他的毛筆,驗證王獻之執筆是否緊。
實際上這是一種訛傳,宋人米元章在《自敘帖》中有提出質疑,「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
盡管他這里沒有特指說明書寫何種書體,但實際上是書寫各種書體的共同要求。那種認為執筆宜緊的說法,對初學者來說實際上是一種誤導,我以為,執筆無定法。固執於松、緊,是一種片面的做法,效果只能適得其反。
④ 沒有基礎,喜歡篆書。請問如何開始
如果沒基礎,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找老師學。
篆書的結構、筆畫和行筆與楷書大不相同。有的結構,楷書需要三筆,篆書只要兩筆;有時楷書筆畫少的,篆書筆畫反多。
如果沒條件找老師,只能自學了。
無論自學還是找老師,《說文解字》都是必須的功課。由此可知漢字的淵源,明白六書,從而在符合法度的情況下,合理安排篆字的結體。最好是從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開始。
字帖建議從王福庵先生的《說文部首》開始,逐步掌握字的結構、行筆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礎上,可以遴選自己喜歡的篆書字帖臨學。
清代是篆書的鼎盛時期,名家輩出。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徐三庚、吳昌碩等等都是大家。
建議從臨帖學起,墨跡可以清楚行筆順序和使轉方法;臨碑大多隻能掌握結構。
⑤ 如何學好篆字,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練字多久可以上檯面哈。
篆字用筆有兩個特點:圓轉、中鋒。初學者需要注意。一開始臨寫篆字,始終保持中鋒行筆,隨筆畫的圓轉而捻動筆桿,始終保持筆鋒在筆畫的中間,不可折、頓。這是基本功。當你感覺流暢、均勻了,再進一步學習「篆書」。篆書與篆字的概念不同,篆書是書法藝術,符合一般書法的原則。這里不可能詳細介紹,可以找一些書看。
相比而言,寫篆字不難,但篆書比起其它的書體要困難。因為篆字本身的結字不同(不都是方塊、大小也不一致),要在幅面上布置得體,需要更高的駕馭能力。將毛筆、墨的神韻用於其中,更需要長期的浸染。
⑥ 篆書字怎麼寫的
篆書,漢字的一種字體。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匯也;豕者,象之形也。篆書,即象形性較強的書體;即隸書之前的字體。篆書分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小篆,是秦國宰相李斯的書法精品;也是秦始皇實施書同文採用的字體。
1、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 大致比例為3:2左右。
2、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3、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局部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4、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篆書,是早期漢字的自然體現。其筆法簡單,筆畫流暢;其形有意,其書有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篆書
⑦ 篆書十六字口訣是什麼
篆書十六字口訣:橫平豎直,位置准確,彎鉤到位,接頭合格。
先中間後左右對稱均衡,先外包後里頭對於有字框的筆畫,一般應寫出外框的筆畫,隨後再寫框內的部分。
篆的基本筆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是學好篆書最關鍵的基本功。
小篆的基本筆法應當用」中鋒用筆「來概括。
就是說筆的主鋒必須在畫的中央,不使之外露。
其特點是藏頭護尾,力含其中,因為中鋒用筆寫出的筆畫凝練勁挺,圓健美觀,一直被視為書法的主要用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