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府說要征地,我們能不簽字嗎
政府要征地,是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的,但是,只要是合法的征地行為,被徵用人是無權不簽字的,但可以得到相關的補償。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公告,並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徵收土地的補償費用的收支狀況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公布,接受監督。
禁止侵佔、挪用被徵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用和其他有關費用。
『貳』 鎮鎮府征地不要農民簽字同意嗎
法律分析:徵收決定不需要農民同意,但徵收補償方案應當聽取村委會和村民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法律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范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准、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
『叄』 紅頭文件需不需要簽字
法律分析:紅頭文件一般是政府行文,不需要領導簽字,但是必須有相關部門的印鑒章。
法律依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適應中國共產黨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以下簡稱黨政機關)工作需要,推進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各級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
『肆』 政府發了征地公告,群眾不簽字公告可以撤回嗎
你所說的群眾不簽字,是所有群眾不簽字還是個別群眾不簽字,如果是所有群眾不簽字不同意征地拆遷,那麼公告也就失去了意義,但是這是不大可能的。征地拆遷肯定會有個別人不簽字做釘子戶的,不過政府也會有辦法的。
『伍』 村民收到政政府部門公示函需要全體村民簽名嗎
不需要。
——————
第五章建設用地
第四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徵收的原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條
建設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道路、管線工程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務院批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准。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範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批准。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 本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佔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九條
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農村村民住宅等鄉(鎮)村建設,應當按照村莊和集鎮規劃,合理布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建設用地,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並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六十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興辦企業或者與其他單位、個人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共同舉辦企業的,應當持有關批准文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批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按照前款規定興辦企業的建設用地,必須嚴格控制。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按照鄉鎮企業的不同行業和經營規模,分別規定用地標准。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陸』 村集體打報告到鎮政府和市政府需要全體村民簽名嗎
由村委會組織開展的,需要向上級呈報的報告,一般只要加蓋村委會公章即可。
如果是村民自發組織開展的,可以在報告書中附上相關人員的簽名和指紋。
『柒』 政府對違建蓋章不簽字有效嗎
沒有效果的。
政府文件是需要簽字蓋章並且公示過的才做數的。
違章建築,是指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違反建築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設的,或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而佔地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建築。
『捌』 鎮政府個別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不簽字怎麼辦
向上級舉報。
到當地紀檢部門舉報。當然一定要有證據,紀檢委對這種情況肯定要處理的。
鎮政府工作人員本來就是服務人民群眾的。
『玖』 基層政府解決問題下達調解通知書用不用蓋章
蓋不蓋章不是問題的本質。對調解的結果雙方不贊同,即使簽字了,也沒有效力。可以到法院起訴。
『拾』 鎮政府下發紅頭文件落款處是否需要加蓋公章
黨委文件可以不蓋,政府文件通常要蓋,會議紀要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