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肇慶民俗有哪些..肇慶的歷史文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肇慶積累了豐富多彩的各種民俗,且具有其獨特的歷史個性。比如,肇慶的醒獅、古法造紙、客家山歌對唱、客家婚俗、疍家婚俗等等這些具有肇慶特色的嶺南民俗.具體介紹可看
http://www.ctsgz.cn/tpl/index/display_article_detail_web.do?bh=20071029144201肇慶的歷史文化可看:肇慶市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報告
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54467/54468/54471/3823037.html
Ⅱ 肇慶有無什麼特色文化
歷史文化:宋城牆、閱江樓、梅庵、悅城龍母祖廟、七星岩摩崖石刻群等。
語言文化:肇慶是粵語和嶺南土著文化的發源地,更是廣府漢族地域文化和白話(廣府話)的發祥地,以及兩種文化交叉演進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明與中國傳統文明交匯最早的地區,曾經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史稱「嶺南名郡」。
風景旅遊:七星岩旅遊風景區、仙女湖旅遊風景區、鼎湖山旅遊風景區。其中七星岩享有「嶺南第一奇觀」、 「人間仙景」之美譽;而鼎湖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首,被稱為 「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活的自然博物館」。
人文建築:星湖牌坊音樂噴泉,奇幻多變,精彩紛呈。
商業文化:市中心廣百、好世界、大潤發、沃爾瑪四大商場組成一個密集的商業圈。
飲食文化:裹蒸是肇慶的特產食物,正宗裹蒸色香味俱全,採用糯米、綠豆、肥豬肉等原材料,以冬葉包制,呈四角山包形狀,講究葉綠、米粘、豆軟、肉香,另需配有上等芝麻,才算是肇慶正宗的裹蒸,等閑不易吃得到的。
Ⅲ 肇慶的傳統文化
肇慶傳統文化--龍舟競渡端午節
吃果蒸
http://www.zqbbs.com/powereasy/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76
http://www.zqtourism.com/trddition/intr.htm
Ⅳ 肇慶有什麼風俗習慣
肇慶的風俗習慣有很多,其中比較出名的有爆龍、財神誕、佛爺誕、炸獅子、搶炮會、包公誕、聖妃誕、天後誕、龍母誕、歌圩燕子節、河燈節、舞火龍和祭孔大典。
Ⅳ 提供一些關於肇慶的風土人情的資料
懷集落花燈節 ---東部山區奇特民俗
元宵節過後,熱鬧的春節也在全國大部分地區落下帷幕。但在懷集東部的鳳崗、洽水、甘灑等山區鎮,人們過了正月二十落花燈節,春節才算真正結束。到了正月二十那天,吊燈的主人和初二上花燈時一樣,拿著煮熟了的全雞、豬肉、齋菜、香燭和鞭炮,喜氣洋洋地來到祖堂酬謝祖先。這時,祖堂內燭光明亮、香煙纏繞,炮竹聲彼起此落,震耳欲聾。一家有喜,四鄰同慶,鄰居們也拿著雞、肉拜祖先,爆竹聲陸續不斷,將新春又推向高潮。
六月六歌圩
從前,懷集橋頭鎮有趕廟會的習俗。一到農歷六月六,村村寨寨的人都來到岩西立琴,有的在河灘上搭棚唱大戲,有的在河畔擺賣,有的在石崖上捕燕窩,有的在石筍旁對歌......如今的燕岩六月六歌圩,大概源於此。
龍母誕
悅城龍母誕,時間:每年農歷五月初八
德慶悅城龍母祖廟(舊稱孝通廟)是為紀念龍母而建的,傳說在周秦時,在悅城河邊住著一位聰明賢惠的姑娘,她能耕善織,能漁能牧,能預知禍福、醫治百病。她養育了五位龍子。行雲播雨、保境安民。被當地百姓尊稱為龍母。每年農歷五月初八為龍母誕的正誕,誕期從農歷五月初一日至五月初九日止,氣氛熱烈。誕期一開始,來自廣東、廣西、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一帶的進香東船便紛紛駛至,爭相泊岸。一連數日,龍母廟香煙繚繞、炮竹聲聲,進香祈禱者多達數十萬人之眾。
星湖金秋歡樂節
「星湖金秋」歡樂節是肇慶市兩年一次的大型文化活動。歡樂節把傳統的民間藝術和現代藝術、舞台藝術和廣場藝術、動態藝術和靜枋藝術、專業藝術和群眾藝術、本地藝術和外地藝術、表演藝術和游樂藝術有機結合起來,使之形成一個項目多、檔次高、表演方法新、群眾喜聞樂見的綜合性文化活動,以滿足廣大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歡樂節以各種藝術形式弘揚民族民間文化,反映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融娛樂性、知識性、思想性於一體。
歡樂節的表演項目主要有:專業、業余文藝演出和獅子、武術、雜技表演;交誼舞、時裝表演;歌舞和健身表演;花燈、燈飾展、燈謎;少兒書畫大賽等。
四會柑桔節
四會柑桔節,時間:每年的金秋時節
四會市是有名的桔子之鄉,有著悠久的柑桔種植歷史。據史料記載,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四會就開始較大面積栽培柑桔,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稱四會為"凍柑"。由於四會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氣候、土產和柑農豐富的栽培經驗,四會柑桔以其皮薄、清甜爽口、味鮮無渣特點而聞名海內外。從明朝開始,四會每年都要選送最好的柑桔進貢朝廷,故稱"貢柑"。明末清初,綏江河畔的鄉村大面積種植柑桔。時至今日,柑桔種植業更是成為四會的一大產業,柑桔品種達三十多個,四會真正成為了柑桔王國,在廣海北線、四連線公路兩旁也形成了大規模的柑桔集貿市場。每年的金秋時節,四會市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柑桔節,以柑桔為媒,舉行大型的商貿洽談和文化藝術表演活動,吸引四方賓客,前來品嘗柑桔,洽談生意。
燕子節
懷集燕岩燕子節,時間:每年農歷六月初六
懷集縣距肇慶城區185公里。橋頭鎮位於懷集縣城西南部,距縣城約40餘公里。橋頭一帶屬喀斯特地貌,四周岩洞遍布,溪流縱橫,田園風光秀麗。距橋頭鎮一公里處,有一巨穴名稱"燕岩"。燕岩者,燕子寄居之洞府也。燕岩洞高約66米,寬約40米至9米,洞口面向東南,有一小河由南往北,趟洞而過。流經洞內河長約660米,洞內石筍、石幔、石乳,千姿百態。每年的農歷六月六系橋頭鎮的廟會日,系游岩佳節盛日。
浴佛節
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的鼎湖山慶雲寺,其浴佛節定於農歷四月八日,和我國漢地佛教浴佛節的時間相同。是日清晨,佛教徒在各殿堂焚香張彩,然後聚集在大雄寶殿內舉行誦經法會(又叫灌佛會)。誦經法會開始,先由佛教徒誦經,接著由大師捧出釋迦牟的化身--一尊小玉佛,再由住持按照釋迦牟降生時有雙龍分別吐溫水和涼水為之沐浴的故事,仿龍吐水為小玉佛沐浴,並用預先以各種名香浸得之香水為小玉佛灌頂。禮畢,佛教徒便用剩餘的香水澆灌各種花卉。浴佛節前一兩日,各地的善男信女便紛紛前來,他們等待著四月這一吉日參謁浴佛,以祈求佛的庇佑和結善果。
肇慶特產
燕岩的金絲燕窩
懷集二寶:金絲燕和金絲窩
肇慶「三奇、八寶」與肇慶土特產
沙浦:廣東最大肇實集散地
端溪石美涌紫雲
名人與四會沙糖桔
竹雕走進肇慶工藝市場
【星岩蛋花】 【肇慶草席】
四會柑香飄四海
鼎湖舉行特產行業協會儀式
肇慶那聞名於世珍寶--端硯 產量極少的文鯉和麥溪鯉
放養於溪邊竹林下的封開杏花雞
名山名茶:鼎湖山茶餅
懷集燕窩和金絲燕窩酒
柑中之珍品:德慶貢柑
肇慶蓮藕和糖蓮藕
鼎湖山的特產--紫背天葵
土特產品:何首烏
四大南葯之一:德慶巴戟
難得的滋補佳品:肇實 四大名硯之首-端硯
傳統食品:肇慶裹蒸
肇慶七星岩獨有蜂蜜
七星劍花和七星蛋花
Ⅵ 肇慶的傳統文化
肇慶傳統文化--龍舟競渡端午節
吃果蒸
http://www.zqbbs.com/powereasy/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76
http://www.zqtourism.com/trddition/intr.htm
Ⅶ 關於寫肇慶包公文化園的作文範文
作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肇慶早在14萬年前便已有人類活動。自古以來,這里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結合點,歷來都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宋徽宗趙佶和包公也曾到過這里;到了近代,這里又成為兩廣總督府駐地,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裏手書「眾生平等,一切有情」八個大字。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肇慶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自然景觀,城區有一江浩盪、兩湖映碧、三峽爭險、四塔擎天、五樓斗麗、六崗七岩八洞,相映爭輝。城外,德慶縣的悅城龍母廟、封開縣的龍山、懷集縣的燕岩、廣寧縣的竹海大觀、四會市的貞山、鼎湖區的硯洲、九龍湖,肇慶瑰麗的自然風光令人流連忘返。肇慶的豐富物產更是讓來肇慶旅遊的人,不僅可以大飽眼福,還可以滿載而歸!標題:肇慶文化作文網址:沙發回目錄南國旅遊休閑之都——肇慶肇慶文化作文|2015-02-2814:27南國旅遊休閑之都——肇慶肇慶古稱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稱肇慶,意思是「開始帶來吉祥喜慶」。肇慶有許多旅遊景點如:黃金溝、七星岩、鼎湖山、仙女湖等等。其中最有名的要數七星岩了。七星岩有七座山組成。一進七星岩大門兩邊綠樹成陰,鮮花盛開。旁邊是孔雀區,孩子們都穿著美麗的衣服好像在跟孔雀比美似的。向前走就到了七星岩最高的一座山,名叫天柱岩。山底有個詩廊洞上面有李白、杜甫等詩人提的詩。字被人用紅筆描過,剛勁有力。山間怪石嶙峋。沿階梯往下看山是陡峭的山路,往遠處看七星岩的景色僅在眼前。再往前走,山路窄得像羊腸似的。山頂有個廟叫玉皇頂。門口的柱子上有兩條金龍。早上,乳白色的濃霧把這里「包圍」了。太陽一出來,陽光向箭一樣照在金龍上,閃閃放發,活靈活現,生機勃勃。端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肇慶是端硯產地,製作端硯的歷史達一千三百餘年,為硯台之首,久負盛名。端硯是從質地、顏色、品種和做工四方面來鑒賞。傳說:當年,包青天在端州為百姓做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因為後來得知父親去世就趕回家中。他走時一方端硯也不帶當他第二次來到端州時正是八月十五。百姓們得知此消息後就准備了一方端硯給包青天。包青天見百姓們這么誠心。可包青天一向清廉不肯收。就把端硯扔進江里,這時河裡出了一個島大家叫它硯洲島。肇慶的七星岩山清水秀、風景秀麗!而文化內涵又如此豐富。在我心中肇慶猶如一個世外桃源!
Ⅷ 肇慶民俗有哪些..肇慶的歷史文化
肇慶星湖風景區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被譽為兼得「西湖之水,陽朔之山」的「嶺南第一奇觀」。
群硯之首——端硯
肇慶端硯與湖筆、宣紙、徽墨並稱「文房四寶」。其石質純凈細嫩,蘸墨筆鋒經久不退,其雕刻也相當精湛,被列為歷代貢品。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交匯處,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梅庵、悅城龍母祖廟、崇禧塔、宋城牆、閱江樓、麗譙樓、文明塔、黃岩洞、泰新橋、高要學宮、德慶學宮、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 周其鑒故居等300多處具有科學研究價值文物古跡。據考證,肇慶還是粵語的發源地呢!星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最近,又被評為首批全國十大文明景區示範點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七座岩峰布列,主體由閬風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組成,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排列如北斗七星,另有五湖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里湖。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岩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構成一座奇麗的山水盆景,享有「嶺南第一奇觀」、 「人間仙景」之美譽。近年,七星岩風景區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裝飾各種霓虹燈, 再造了一個「夜星湖」。 鼎湖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首,被稱為 「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活的自然博物館」。
Ⅸ 肇慶的衣,食,住,行的特色
摘要 肇慶裹蒸,是粽子的一種,用糯米、綠豆、肥豬肉,再加入適量的精鹽、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製而成。肇慶裹蒸用肇慶特產冬葉包制,呈枕頭狀或四角山包形。
Ⅹ 能一一介紹肇慶的衣,吃,住,行特色文化嗎
摘要 肇慶的的餐飲主要以粵菜為主,兼有糅合南北風味,中西風格,集菜餚、點心,小食於一身的地方風味。主要的地方特色有:西江河鮮、廣寧筍宴、高要市大灣鎮麥溪鯉(鯇)、文慶鯉、鼎湖上素、肇慶裹蒸、 封開杏花雞、四會仙螺、四會茶油雞、德慶竹篙粉等。肇慶菜屬潮州菜系,具有獨特的嶺南文化特色,以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油而不膩」為特色,可謂是人間的美食天堂。河鮮中嘉魚、三鰳魚、西江河蝦等。德慶的傳統小吃竹篙粉、江濱大頭菜、酸榨等遠近聞名,每兩年舉辦一次美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