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文章的主要內容怎麼概括
(1)課題填充法:不少文章的題目就是內容的高度概括。首先,讀懂題目字面上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把題目擴展成一句完整的話,接著在此基礎上逐步進行修整,使表達更加全面,最後檢查。
(2)段意合並法:先清理文章脈絡,再寫出每段段意,接著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並起來;如果有主有次,就取主要的,舍次要的。注意,合並時要對各段大意作修整——刪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最後檢查。
(3)重點突出法:有些文章重點部分十分突出,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只要抓住重點部分的段意,再加上必要的補充、交代,就成了。(最後要檢查)
(4)語句摘錄法:有些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內容上有中心句。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就成了。注意:摘錄中心句後,還需要串聯或精簡,最後檢查。
(5)重點羅列法:以敘事的文章為多,我們概括主要內容時可以先分解再綜合,抓住「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要注意把它們整理成表達通順的話,最後檢查。
(1)寫景文章的主要內容怎樣概括擴展閱讀:
1、要素串連法。
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2、問題概括法。
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3、標題追溯法。
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4、內容藉助法。
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貳』 寫景作文怎麼概括主要內容
一、審 題 這是寫作文首先要做好的事,否則,就會直接導致「文不對題」,「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怎樣才能審好題呢?根據通常的作文題目的形式來看,一般可分為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兩大類。對命題作文的審題,就是要審查給定的文章題目確定的具體要求,審清文題意圖,明晰題外要求,確定「題眼」。通過審題,明確作文的內容範圍、時間范圍、數量范圍、人稱范圍、處所范圍等。不能超出給定的范圍。對材料作文的審題,主要要從兩個方面去把握:一是與材料的思想內容要「形影不離」,二是與作文形式的要求「絲絲入扣」。 1.命題作文 我們先重點談一下關於命題作文的審題,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情。 確定內容範圍 有的題目,對寫作內容做出規定。所以,審題時,要確定題目規定的內容範圍:記人的,要記什麼人;敘事的,要敘什麼事;寫景的,要寫什麼景;狀物的,要狀什麼物,等等。 二、立 意 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明確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應該有提煉生活的基礎,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東西反映出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努力做到正確、集中、新穎、深刻。 1.正確 立意正確是作文的根本要求。我們常聽說某某的文章很有思想性,這主要是取決於作者創作立意的深刻性。一般說來,我們作文的立意都應該是積極、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質內容,要有一定的社會普遍性。也就是說,文章的主題,應該是大家能夠認可或是積極倡導的。 三、擬 題 擬定文章題目,是寫作文之前首先要確定好的事,就像我們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樣。文章題目能反映出寫作的出發點和動機。通過文章題目,讀者可以基本認清文章要表達的主題和主要內容。文章的擬題,要高度精練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內容,既要准確,又要力求生動,這樣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讀者的興趣。 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文章擬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寫作時,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四、選 材 選材,就是選擇材料。無論作什麼文章,對所需材料進行選擇是非常必要的。就像蓋房子,一定要事先充分地考慮好該用什麼木材、什麼石頭、什麼型號的水泥、什麼材質的磚等等。同時,還要精心地計算好對各種材料的用量是多少,少了蓋不成房子;多了浪費,沒有用處。另外,所選材料還要適當得體,有助於表現房子的結構功能和形象效果。 如果不顧一切地隨意用料,最後蓋成一座類似火車皮一樣的黑房子,盡管結實,但肯定不會有人喜歡。同樣道理,作文之前進行精心選材,目的是既能說明問題,又要生動引人愛讀。 所以,作文之前,面對眾多可用的材料,要適當地做出取捨,留下生動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去除一般的;要通過對重要的、生動的材料的有效組合,實現作文的目的,即用「經濟」的手段,深刻地表達主題。 作文選材,應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 1.選熟悉的材料 熟悉的材料,就是作者本人知道得很清楚,又有很深感受的材料。 材料熟悉,才能得以充分運用,駕輕就熟,使你得心應手。如果情況不熟,實質內容不清,怎麼說給人家聽呢?這樣的材料,即使生硬地拿來用在你的文章里,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一一會顯得機械、不連貫。這個問題容易理解,大家當然不願那麼做。 1、寫人篇 人物的性格特點是千差萬別的。寫人物要注意他們的年齡、性別、職業、身份、經歷上的差異,要寫出「這一個」人物的特點和個性。寫人不能簡單列上幾句評語,而應該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環境、事件和場面中去寫他們的「表現」,特點是他們的語言、動作和心理。 2、寫事篇 寫事的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寫流水賬。要避免這樣的毛病,寫作時要抓住重點,對材料作好評略的處理。記事應該選擇自己印象和感受的事情,印象深了,才能寫得具體,感受深了,即使是普通的小事,也能寫得深切動人。 3、寫景篇 寫景好比畫畫,要把握描寫的對象的形狀、大小、動態、靜態、色彩、光彩以及組成景物畫面的各事物間的互相關系和聯系,要突出景物畫面的主體形象。 4、狀物篇 描寫動植物不僅要注意他們的外形、特點,更要注意他們的生長、發展和變化。謝動物要結合自己愛憎感情的表達,使狀物抒情融為一體;寫植物要借物抒情,充分挖掘它們的象徵意義。物品的描寫,要抓住它們的特點、形狀、用途,予以准確的介紹和說明,對於物品的描寫,要力求寫出的情趣來。 5、說明篇 說明文是常用的一種文章體裁,它是以說明的方式表達事物的概念、結構、形狀、性質、分類、功用等的文章。要寫好說明文,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抓住事物特徵 二、說明事物要條理清晰] 三、說明文要語言准確 四、說明要方法多樣
希望對你有幫助
『叄』 寫景狀物的記敘文怎樣概括主旨
1、熟悉識記記敘文基礎知識;
2、理解記敘文閱讀的特點及解題方法; 3、掌握記敘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步驟。
重難點
1、理解記敘文閱讀的特點及解題方法; 2、掌握記敘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及步驟。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考點分析
★「概括文章主旨」在《考試大綱》中,是C級能力點。這個考點既考查考生理解分析文章內涵的能力,也考查其概括、提煉與表達的能力。由於此考點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思維量較大。因此難度較大,往往得分不高。不過,只要考生能夠掌握其解題規律和方法,還是能夠達到「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效果。
一、了解設題的方式:①要求直接概括文章主旨,如:讀完全文,請你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主題。②考查對關鍵句的理解,間接概括主旨。如:最後一段說「××××××」,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在文章中有何作用?③考查對題目內涵的理解,來考查對主旨的理解。如:小說以「×××」為標題有什麼作用?④根據閱讀感受談啟示(體會、看法)的題。如:×××的事跡給了你什麼樣的啟示?選擇一點,結合本文內容或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什麼是記敘文的中心?初中階段所學習的記敘文的中心一般指的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它分為兩部分:一是文章主要內容,二是作者的情感態度。概括中心的一般形式是:本文通過對------(內容)的記敘(描寫),表現了作者-------(情感態度)。
提示:課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題叫法不同,意思基本一致,不過有人對於記敘文一般叫中心思想,而文學作品叫主題。
一、如可分析記人、敘事、寫景、狀物記敘文的中心。記敘文的中心是蘊涵在所記敘的人、事、景、物之中的,所以准確歸納記敘文中心的關鍵是正確理解文章的內容。
側重寫人的記敘文,要具體分析人物的言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側重敘事的記敘文,要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事件的意義,從而歸納出文章的中心。
側重寫景的記敘文,要抓住景物特點,分析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獨特方式,體會作者所要抒發的思想感情。 側重狀物的記敘文,要領會文章狀物的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托物言志的,從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歸納中心的方法有哪些?抓住文中直接告訴讀者中心的句子。
抓住文章開頭、結尾段揭示中心的點題句、關鍵句,用適當的詞語連貫起來。
通過結構分析來歸納中心,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連貫起來,加以綜合概括,總結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
情、態度等。
二、歸納中心時的關注點
1.看開頭。很多文章都是開篇點題。如:朱自清的《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2.看結尾。許多文章篇末點題,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結尾「我曾屢次發現,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要著眼於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麼漫長。」 3.分析文中議論抒情的部分。記敘文中記敘、描寫部分是「畫龍」,而議論、抒情部分則往往是「點睛」。抓住「睛」有助於抓住中心。《春》「贊歌: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里,作者用三個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說明春天是新鮮、美麗、歡快、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人類也應當踏著春天的步伐,去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肆』 寫景的作文的主要內容怎麼寫
放眼自然,處處有著迷人的色彩:第一絲清風拂過,是萬木吐翠的春,這是一個細膩的季節;第一縷陽光灑下,是魚躍荷開的夏,這是一個清爽的季節;第一片金黃鋪開,是五穀豐登的秋,這是一個寂寞的季節;第一片雪花飄下,是凜冽蕭條的冬,這是一個溫馨的季節。自然,將我的世界妝扮得格外美麗。
春雨瀟瀟灑落時,總會牽動我的心弦,把我帶入那如煙如霧、如沙如塵的世界。那絲絲細雨,像滴滴甘露,讓我感受著生命的活力,它們讓我擺脫人間約束,放開心情,在虛空中狂奔,在寂寞中追逐。??
夏風輕輕吹拂時,綠色向我撲面而來。山綠如碧,水清如鏡,徜徉其中,你會感受到自然無窮的魅力。空閑時,我喜歡坐在窗檯上,打開窗戶,讓夕陽的余輝照在臉上,讓夏日的涼風無私地吹來。不管心中有多少怨恨、多少惆悵都可以任它吹走,只留下心靈的藍天,任思緒飛翔,此時,我總是禁不住在心裡高呼:多麼美好的人生啊!??
秋月掠過大地時,我總喜歡趴在床上,打開CD機,聽一段歡快的樂曲。窗外雖然秋雨不斷,夜空雖然風急雲低,但我的內心卻絲毫沒有染上半點愁緒。??
冬雪慢慢飄落時,屋內外的燈光交織著飄落的雪花,像一曲飄揚的音符,像一幅美麗的圖畫,讓你浮想聯翩。再過一陣,小孩們便會歡呼著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想想自己小時侯的情景,一種歡樂莫名地湧上心頭。要是遇上聖誕節,這雪花便成了自然送給我們的最好禮物,看著窗外的雪花,帶著期待的幻想,美夢會伴你到天明。??
自然就像一條無比絢爛的彩虹,生活像一杯濃郁可口的咖啡;自然像一支悠揚委婉的樂曲,生活像一片蔚藍浩瀚的大海。不管生活是酸、是甜、是苦還是咸,看一看美麗的自然,我的生活便充滿了情趣。??
細細品味自然,我發現一切是如此色彩斑斕;細細感悟生活,我發現世界是如此美麗。
點評:自然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一樣享受明媚的陽光,一樣享受新鮮的空氣;我們一樣享受草木的碧綠,一樣享受天空的蔚藍。但是,享受了並不意味就能夠表達,不一定能夠有所收獲,這就是人與人的區別。本文作者細心觀察,深入感悟,用整齊而美麗的語句將四季的畫面刻畫得多姿多彩,尤其是排比句的運用,顯示了小作者不一般的寫作基礎。
『伍』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是我們經常都需要閱讀的,而且文章的內容是很長的,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概括一下的,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的相關資料。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1
1、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2、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3、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4、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5、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5)寫景文章的主要內容怎樣概括擴展閱讀: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要閱讀全文,確定本文是寫人,記事,寫景還是狀物。
1、寫人:本文通過什麼事,體現了某人什麼樣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這個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記事:本文主要寫誰在什麼時候做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對某個人的影響,或某人從這件事明白了什麼道理?
3、寫景:本文通過寫某個地方的景物具有什麼樣的特徵,表達了作者對某個地方的喜愛或贊美之情。
4、狀物:本文通過寫某個物具有怎樣的特徵,表達了作者對某物的什麼感情?
此外,在認真閱讀文章的基礎上,給文章劃分段落並概括各段段落大意,再把各段的段落大意按一定的順序合並在一起,就是全文的主要內容。運用這種方法可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可以使學生懂得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系。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2
一、 段意歸並法。
把每段的段意連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先把全文讀一遍,對課文有個大致的了解;再一段一段認真的讀,讀懂每個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個段落大意合理地連接起來,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題目拓展法。
有的文章的題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歸納這類文章的主要內容,可以從審題入手,弄懂題目的含義,然後對它稍加擴展充實,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綜合歸納法,如寫事的文章。
記敘文一般包含有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並合理組織它們,這就是主要內容。
四、抓重點詞句(中心句、中心段或過渡段)。
有些文章結構上的總起句、過渡句、總結句或內容上的中心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時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內容。
五、取主舍次法即重點歸納法。
有時一篇文章,其重點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
(5)寫景文章的主要內容怎樣概括擴展閱讀:
對於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四個要素組成,而事件又是由起因、經過、結果構成,所以如果把文章中的要素串聯起來,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注意,「串聯」不是「拼湊」,不是簡單地把這些元素放到一起即可,而是根據總結出的元素,進行二次概括,即刪掉與重點無關的語句、刪掉句意重復的語句,從中提取最重要、最簡潔的要素形成文章的主要內容。
有的文章結構上有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或內容上有中心句,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就可以成為全文大意。運用句子摘錄法,有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抄」。
如老舍筆下的《貓》,既寫了大貓,又寫了滿月的小貓。我們在概括課文大意時,必須把文中兩個中心句串聯起來,貓的性格很古怪,而滿月的小貓更可愛。還有的時候,中心句表達比較煩瑣,我們還需要「縮」,精簡一些修飾性的詞語,使課文大意表達得更精煉。
一篇文章由幾個段落組成,我們可以用合並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先理清文章脈絡,寫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據文章內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並起來;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則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並時,要對各段的大意做適當的修改,刪除重復的內容,綜合相同的內容。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3
1、綜合六要素法。記敘文的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可以表達為:主要人物在什麼時間做(或說)什麼事(或話),結果怎樣;在答題時,根據具體情況,尤其是根據作者的表達重點,對有的要素進行取捨。
2、擴充題目法。某些文章的題目,就是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另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透過題目我們往往能夠捕捉到文章的很多信息。我們在讀懂題目字面意思的基礎上,再根據內容把文題擴充為一句能夠全面概括內容的話。
3、合並段意法。可以分別概括每自然段或每個部分的內容,再加以合並。
4、關鍵詞句提煉法。在讀某篇文章的時候,你會經常發現一些高頻出現的詞語,這些詞語就是關鍵詞語。文章中的一些在特殊位置的句子需要格外留意,如文章或段落的開頭句、結尾句,承上啟下的句子等,往往可以剪裁使用。
注意事項
1、角度合理。一篇文章,可能有幾個人物,站在不同人物的角度,概括的語言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根據題目,在理解文意和把握中心的基礎上,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分清作者表達情感和主旨的側重點。
2、簡潔准確。既然是概括,就力求字數較少。許多題目有字數要求,更不能啰嗦。這就要去粗求精,簡明扼要。那些揭示因果關系和條件關系的語句要重點保留,不必要的修飾和限制性詞語,可以根據情況刪去。
『陸』 寫景的作文的主要內容怎麼寫
觀察景物要有主次,主要的要詳寫,次要的要略寫.觀察要有順序,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中間到四周,等等.主要景物要先寫景物的整體印象,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逐個介紹.在寫的時候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加上自己的合理想像,用上一些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擬人,比喻,排比,誇張.
『柒』 如何概括敘事性散文和寫景狀物課文的主要內容
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
法一: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法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
法三: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法四: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
法五: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
總之,不管運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先認真閱讀課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正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各種方法結合運用,效果更好。
『捌』 寫景的技巧 簡單概括
一、明確散文的概念及其特點。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指不講究韻侓的散體文章,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既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來表達。那麼散文具有哪些特點?第一、形散而神不散,第二、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第三、語言優美、凝練,富有文采。 二、寫景散文是形與神的完美統一。
寫景散文的形是指寫作的內容即景是外在的形式。它的神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及情感,它是外在形式所流露的一種意境,是作者的寫作宗旨。作者為什麼寫景,選擇什麼景來寫,採用什麼表現手法,都是由神來決定的。即由作者的寫作宗旨來決定,所以說寫景散文是形與神的完美統一。 三、賞析寫景散文
寫景散文既然是形與神的統一,那麼我們就要分別從形與神方面去分析。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 賞對象
(1)確定寫作對象。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表達的載體,而寫景散文中的景又是作者具體情感流露的工具,亦即寫作對象。自然,
2
賞析寫景散文時,我們首先就要賞析景。確定作者寫什麼,也就是小景,這還不夠,還要具體到大景,小景要為大景服務,要為寫作目的服務。作者選取景時,往往考慮到它的文化意義與自我獨特的感官、心裡所得。通常情況下文章的標題就是寫作對象,如:《白楊禮贊》寫作的對象就是白楊樹,《濟南的冬天》寫作的對象就是濟南的冬天。而一些特殊的寫景散文,游記或非游記的寫景隨筆等,它們寫作對象往往在文中,像酈道元的《三峽》,其景具體是三峽的山、水、樹······
(2)賞對象的特點。明確了作者的寫作對象之後,接著便是賞析景的「形」。任何寫景的文章,作者都要突出景物的特點,只有特點才能把景物彰顯開來,只有特點才能打動讀者。那麼怎樣找出事物的特點?我認為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據寫作內容直接在文中找出具有概括性的詞語。《濟南的冬天》一文,第一自然段中「響晴」「響亮」「溫晴」,這些詞語高度概括了景物的特點,整篇文章在選材上都是圍繞此三個詞語來展開。二據作者對景物的描寫來歸納景物的特點。這種方法主要是抓住景物描寫中的 修飾詞。從詞性方面上看,大多是形容詞、數量詞及短語等。 2、 賞感官
「形」需求助於觀察方式與觀察角度,簡單地說就是作者使用什麼感覺來觀察,又是站在什麼地方去觀察。通過感官我們能看到景,聞到它,觸摸到它,品嘗到它等等。所以我們賞析景時就要分析作者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嗅到什麼,觸摸到什麼,嘗到什麼,想到什麼。如:朱自清《春》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看到小草,作者觸摸到小草「嫩嫩的」、「軟綿綿的」。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看到桃樹、杏樹、梨樹,顏色是紅的、粉的、白的。作者品嘗到
3
花的味道是甜味,聽到蜜蜂「嗡······」從中感受到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因此分析形時,通過視覺去看它的形、色、態,通過聽覺去感受美好的聲音,通過觸覺去感受質地,通過味覺去感受事物的酸甜苦辣等。除此之外,感官的應用還要考慮到觀察角度,作者是移步換景,還是定點觀察;是俯瞰,還是仰望;是從上到下,還是從里到外······如此才能全面、准確的感受斌把握到景,進而體微到作者對景物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3、 賞手法
當寫作對象確立並調動了系列感官後,接下來我們要分析作者所運用的手法。怎樣去分析呢?
第一、修辭手法。初中常見的八種修辭手法,在閱讀該類散文時,必須掌握其知識點,學會運用它們。使用修辭手法文章就增色不少,還能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抒發情感。就如朱自清的《春》第一自然段中寫到「盼望著,盼望著」使用反復的修辭手法突出了作者急切盼望春天到來的情感;第四自然段中寫到「像母親的手撫摸你」,句中運用比喻、擬人,生動而形象地突出了春風的溫暖、親切,給人母愛搬的感覺。
第二、表現手法,要懂得寫景常見的幾種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徵、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就拿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來說,第一自然段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把北平、倫敦的冬天,熱帶的氣候與濟南的冬天相對比,明顯地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
因此,抓住手法,我們就能把握住作者對景物的情感,也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賞情感
4
寫景的目的是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賞析情感可看作者所用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等。寫景散文最主要的表達方式是描寫,議論、抒情、記敘等也會使用;作者要表達對景物的情感,運用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是極好的手段。有時是直抒胸臆,就可能用到抒情或議論,梁衡的《夏感》文末「我卻要大聲贊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了他對夏天的熱愛的贊美之情。而間接表達情感時,作者可能就運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陋室銘》《愛蓮說》便是這樣的篇章。無論何時,作者在字里行間就滲透了充裕的情感,我們賞析時,每個字,每個詞,還是一句話都要認真揣摩、分析。
『玖』 寫景的文章如何概括主要內容
觀察景物要有主次,主要的要詳寫,次要的要略寫.觀察要有順序,從遠到近,從近到遠,從中間到四周,等等.主要景物要先寫景物的整體印象,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逐個介紹.在寫的時候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加上自己的合理想像,用上一些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擬人,比喻,排比,誇張.
寫景類文章主要內容概括技巧
寫景,也就是描繪景物,作者通過有條理的、生動形象的描寫,為讀者展示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寫景類文章一般都有清晰的寫作順序,並且景物特點明晰。概括這類文章的主要內容時,首先要明白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景物?它有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寫的?然後串聯各部分所寫的內容即可,可以稱為「段意串聯法」。
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內容是:作者描繪了內蒙古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表達了蒙漢民族間的深厚情誼。又如《索溪峪的「野」》的主要內容是:張家界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動物是野的,到了這里,人也變得野了起來。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格式
(一)概括段意(越來越少這么考)
1、組合法:將每一段(層)的意思疊加起來,就是這一段的意思。用誰干什麼的語句來表達。
2、摘抄法:找到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總起句或者總結句來概括段意。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幫助你進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詞和文章的中心詞掛鉤,用拓展法來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
(1) 從文章內容的角度出發,不能直接從寫法和中心出發,如寫《少年閏土》:不能寫成,本文敘述了魯迅和閏土的友誼。
(2) 不能寫成提綱式,如本文寫了魯迅和閏土一起玩的故事。
(3) 用陳述句的形式表達,不能用疑問句的形式寫,如:本文寫了魯迅和閏土怎麼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