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看圖寫話怎樣發圖片顯示內容
擴展閱讀
酸奶可以天天吃么 2025-05-15 13:08:54

看圖寫話怎樣發圖片顯示內容

發布時間: 2023-03-21 17:55:21

① 一年級閨女寫的看圖寫話發朋友圈圖片怎麼配文字

一年級閨女寫的看圖寫話發朋友圈圖片配文字首先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一樣,也是可以發布生活動態的,不同的是,微信的朋友圈是一個由熟人關系鏈構建而成的小眾、私密的圈子。你可以在朋友圈裡發布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看到好友發布的消息和圖片,隨時隨地分享和關注朋友生活的點滴、不出門也可如空知祥飢曉天下事,從而加強人們之間的聯系。微信朋友圈的功能可多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記錄個人的生活狀態以及分享個人興趣愛好;2.了解朋友的狀態,促進朋友之前的感情;3.便於渣宴瞎工作研討,外人無法干擾;4.可以偶爾發一些營銷消息或者宣傳小廣告;5.密友討論的勝地,非好友之間看不到評論;6.可以分享地理位置、發布照片、圖片、文字消息。下面就讓小編帶領著大家學習如何用微信發送文字加圖片朋友圈吧。

② 看圖寫話朋友圈怎麼發

把圖照下來之後,將圖片發至朋友圈,並詢問有什麼好的思路。
看圖寫話,因為有一幅幅圖畫作為材料,可以消除"無話可寫"的煩惱,還可以培養自己的觀察、想像和表達坦譽伏能力,是豐富語言積累的好方法,也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第一步。
本套叢書起步容易。一年級先從一兩句話寫起,可以幫助你們激發寫作的興趣,樹立寫作的信心。剛開始學習寫作文的時候,只要求寫一兩句話,能說清楚什麼人、什麼時間、在哪裡、干什麼就行了。有的時間、地點可以不寫,只寫什麼人、做什麼事,也是可以的。
學會了寫一句或幾句話後,就可以學習寫一段話了。從一句話寫到一段話時,就要求寫得具體一些。寫人物,可以寫他們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和對話;寫動物,讓攜可以介紹它們的外形、顏色、習性、活動情況;寫事情,就需要把事情的經虛銀過交代清楚。

③ 看圖寫話格式怎麼寫圖片

1、開頭空兩格。有幾幅圖就寫幾個自然段。2、第一句要明確寫清:什麼時間、誰、在哪兒、芹森顫干什麼。3、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像,能夠寫出每幅圖「最春首重要的情節」,必須詳細寫。所謂「詳細寫」,就是能寫出人物間的對話,圖中的人物具體是怎麼做的,並能夠用上恰當的動詞。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寫得就是這幅圖的內容,而不是其他圖的內容。4、能正確使用「,」「。」「?」「!」。能寫通順的句子,不丟字,不多字。學過的字必須寫字,沒有學過的字可嫌敗以寫拼音。
看圖寫話,通常都會配有這樣一段文字。「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有哪些人在干什麼?想一想他們會說什麼?請用幾句話把圖上的意思連起來寫一寫。」這段文字很重要,小朋友千萬不可一看而過,要細細推敲,這段文字就是對寫話的要求,也提示我們如何寫話。
寫話要求通常提示我們觀察圖畫要關注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因此在寫話的時候你就要寫上這幅圖所告訴你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還要發揮想像他們會說什麼。只有這些要素都具備了,才是合格的寫話。

④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口語交際看圖寫話應該怎麼畫

,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

小小作文老師
粉絲8.1萬中小學教師,教育領域創作者
關注
第一步:了解每幅圖的內容。看看圖片中有哪些人物,他們在什麼地方,在干什麼,同時根據圖片大猛內容判敏返斷出時間。
第二步:把圖片內容連起來。看圖寫橋仿飢話,圖片有很多,連接圖片內容時使用表示時間的詞語。例如「一會兒」、「過了一會兒」等等。但是千萬不敢每一幅圖之間的過渡全部使用一樣的詞語,可以換著來。
第三步:想故事的最後結局。故事的結局要和前文的內容相符合,一般情況下,故事要有一個好的結局。我們回到這篇看圖寫話,首先根據圖片內容找出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找到這些內容後,把它們用通順的句子連起來,當成看圖講故事的開頭。時間:圖片中的人物正要吃飯,根據這一點我們可以判斷出時間是中午。地點:看圖片中的餐桌擺設,可以知道這是在家裡。人物:爸爸、媽媽、孩子干什麼:要吃飯了。
查看更多

⑤ 看圖寫話內容怎麼寫 看圖寫話怎麼寫好

1、看圖找出要素

看圖寫話,首先是看圖,一般簡單的有一副大圖,復雜點的是4副圖或者是六副圖來描述一個有趣的或者是有意義的故事。單張圖的話先要看圖中有什麼,然後圖中畫的事物表達著什麼。多張圖的話看圖中一連串的要表達什麼意思或者什麼過程。

2、對比找出不同

仔細地看圖中的事物,找到他們之間的區別,只要找到他們之間的區別,才能更好的知道他們將要發生什麼,或者是他們在講訴著什麼事情,從不同中找出事情或者是故事發生的順序或者時間,以及故事將怎麼發生。

3、按順序進行觀察

一般來說看圖的話,不管是一張圖還是多張圖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不要一會看著一會看那,根本不能看出圖中所表達的正確意思,往往會把圖中的意思曲解從而背離了圖片的中心思想,多張圖一定要按標號或者是順序一張紙的向後面看。

4、發揮語言想像力

通雀跡過上面的步驟懂得了畫中的含義,現在就需要把懂得的意思和你對圖片的理解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可以了。這就需要一定的文字基本功,要有語感,就是對看到的事情或者事物能自己很好的形象的表達出來。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因此,家長不要太擾笑限制孩子的想像,盡量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5、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重點是讓孩子看圖分析圖片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在干一些什麼事,仔細地想想圖片說明了些什麼,把它們用文字地方式表達出來就是一篇不錯地小文章。凡事多想,多緩歲含寫,多練習,舉一反三一定會有很好地成績的。

⑥ 怎樣看圖寫話

看圖寫話的方法如下:

一、看圖寫話寫作要求

1.開頭空兩格。有則謹幾幅圖就寫幾個自然段。

2.第一句要明確寫清:什麼時間、誰、在哪兒、干什麼。

3.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像,能夠寫出每幅圖「最重要的情節」,必須詳細寫。所謂「詳細寫」,就是能寫出人物間的對話,圖中的人物具體是怎麼做的,並能夠用上恰當的動詞。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寫得就是這幅圖的內容,而不是其他圖的內容。

4.能正確使用「,」「。」「?」「!」。能寫通順的句子,不丟字,不多字。學過的字必須寫字,沒有學過的字可以寫拼音。

寫物

四要素:事物的名稱、形狀、顏色和功能。

1.描寫名稱:仔細觀察所寫的實物,弄清楚各部分名稱及其特點,抓住其特色。如果是物品,要仔細觀察其外觀、色彩、用途等,如果是動植物,要觀察其外形、顏色、生活習性等等。

2.描寫形狀: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寫形狀,如從頭到尾,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等等,層次要分明。

3.描寫顏色和功能:要描寫物品的功能或用途。對於日常用品,如橡皮、鉛筆等可以略寫幾句功能;對於有些比較復雜的物品,如玩具汽車,就可以詳細地描述其功能或用途,重要的是能夠突出物品的特色。

4.結尾點明主旨:精心構思,點明主旨,有一個好物盯顫結尾。可以描寫物品對你有什麼作用,帶給你哪些歡樂,你對他有怎樣的感情等等。

⑦ 看圖寫作文寫作方法

1. 寫看圖作文的方法

寫好一篇看圖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圖意。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環境等等,這些決定了一篇作文的時態與立意。

2、情節鋪設。圖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那麼情節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篇看圖作文,不僅要寫出你在圖上所看到的,還要寫出一些自己的想像,包括圖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故事背景等等,巧妙的情節設計往往能夠使文章增色不少。3、字數控制。

看圖作文往往不贊同太多的字數,基本上500-600字左右。只要把文章寫生動,把事件寫具體,足以表現圖片內容,就算是成功了。

4、扣題把握。這是最後一點。

一篇看圖作文,一般來說都不會偏離中心,不過,也許你看出的中心並不就等於圖片確實所要表達的中心,所以還需多多揣摩。

2. 看圖寫作文怎麼寫

看圖作文有單幅圖和多幅圖,但看搜段顫是寫的前提。

看圖要有順序邊看邊想,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中間到四周;或從人到景,從景到人。想一想,圖上畫的是一件什麼事物,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再細看畫面,了解事情發生的環境、地點,從景物和人物的衣著,還可以分析出事情發生的時間;細看人物的穿戴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齡和職業;細看人物的動作,想一想他們在干什麼,是怎樣乾的;細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後想一想整幅圖畫說明一個什麼問題,作者畫這幅畫的目的是什麼。

最後,按圖意列出提綱進行寫作。 敘事的單幅圖只世敗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內容,除了前面所說的那些方法外,我們還要學會從一幅圖的內容,想像出以前會怎麼樣,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重視寫好開頭和結尾。

如果是多幅圖,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要著重觀察前一幅中沒有出現的事物,如出現了哪些新的人物,地點有什麼變化等。

即使是相同的畫面,也要特別注意畫面的細微變化,如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天氣的變化等。從而了解事情的發展變化。

逐幅看完後,再連貫起來重看一遍,使畫面上事物的發生,發展的經過和結果,在自己頭腦中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然後按每幅圖的主要意思列出提綱,突出重點,注意詳略,不要每幅圖都平均使用力氣。每幅圖的敘述描寫要注意連貫,互相銜接,不要變成圖意的說明。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通過仔細觀察,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起來,如使人物開口說話,開展心理活動,使景物具有色彩等。看圖寫話的方法,簡要地可以用十二個字概括:順序觀察,嘗試表達,合理想像。

3. 如何指導學生寫看圖作文

看圖作文是根據圖來寫作文,跟命題作文不太一樣,常常是小學生的難點。

孩子們往往看到圖講不出來,有時甚至只會概述兩句圖意,就再也沒話可說了。作為語文老師該如何引導學生解決這種困難呢?我覺得情由境生,小學生心地就像一張潔凈的白紙,他們不會弄虛作假,不會無病 *** ,不會用虛假的語言來表達無動於衷的感情。

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具體的語言空間,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圖中所表達的,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有話可說了。針對以上所說,我覺得咱們語文老師要做到以下幾點:1、精心選好插圖,激發學生的看圖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寫好作文。看圖作文首先插圖要新穎,富有童趣,有鮮明的色彩和飽滿的情感,讓學生看到圖後「不吐不快」。

2、教師要起帶頭作用,取得指導作文的主動權。教師要寫「下水」作文,了解學生寫作的關隘溝坎,與學生在寫作難點上溝通交流,取得指導學生作文的主動權,從而能教在點子上。

3、看圖作文課上,教師要悉心傳授寫作方法。教師在備課時針對看圖作文這一塊自己要總結經驗,總結方法,在課堂上結合具體的寫作實例傳授寫作方法,讓學生寫作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 小學生看圖寫作文怎麼寫

看圖作文,是起步作文。

小學一年級的看圖說話,二年級的看圖寫話,是看圖作文的基礎。看圖作文,一直貫穿於小學階段作文訓練的始終,是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看圖,就是觀察。觀察要有個順序,要准確、細致、抓住重點,還要合理想像,以便准確地理解燃陸圖的主要內容和中心。

作文就是表達,它要求將觀察所得,圍繞圖的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具體地寫出來。 小學生歷年畢業升學考試的一種常見形式。

所以,學會看圖作文十分重要。 看圖作文要求:圍繞圖的中心表達,准確而有層次地寫清楚圖的內容。

一般多採用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的順序進行觀察。比如看景物圖,要分清畫面景物的主次遠近,確定重點,注意描寫層次。

看圖作文,顧名思議,就是先看圖後作文。寫看圖作文時,要注意以下兩個要點: 1.觀察圖畫。

同學們在寫作前首先 應該仔細地觀察圖上的畫面,看清圖上畫的是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的事,畫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我們觀察的主要對象,所以我 們特別要注意觀察人的服飾、容貌、年齡、身份、表情、動作,並給主要人物取名。

2.合理想像。畫面上的景物都是靜止的,我們應該通過想像,使人活起來,讓他們自己說話、行動,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是要使畫面內容變成活動著的電影鏡頭。

但這種想像必須是合理的,是表現文章中心服務的,主要人物和情節必須與畫面內容一致,不能另編一套。

5. 看圖寫作文怎麼寫

看圖作文有單幅圖和多幅圖,但看是寫的前提.看圖要有順序邊看邊想,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中間到四周;或從人到景,從景到人.想一想,圖上畫的是一件什麼事物,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再細看畫面,了解事情發生的環境、地點,從景物和人物的衣著,還可以分析出事情發生的時間;細看人物的穿戴和身材,想一想人物的身份,年齡和職業;細看人物的動作,想一想他們在干什麼,是怎樣乾的;細看人物的表情,想一想人物的思想感情.然後想一想整幅圖畫說明一個什麼問題,作者畫這幅畫的目的是什麼.最後,按圖意列出提綱進行寫作. 敘事的單幅圖只展示了一件事的部分內容,除了前面所說的那些方法外,我們還要學會從一幅圖的內容,想像出以前會怎麼樣,以後會發生什麼變化,重視寫好開頭和結尾. 如果是多幅圖,要注意圖與圖之間的聯系.要著重觀察前一幅中沒有出現的事物,如出現了哪些新的人物,地點有什麼變化等.即使是相同的畫面,也要特別注意畫面的細微變化,如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天氣的變化等.從而了解事情的發展變化.逐幅看完後,再連貫起來重看一遍,使畫面上事物的發生,發展的經過和結果,在自己頭腦中留下一個完整的印象,然後按每幅圖的主要意思列出提綱,突出重點,注意詳略,不要每幅圖都平均使用力氣.每幅圖的敘述描寫要注意連貫,互相銜接,不要變成圖意的說明.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通過仔細觀察,合理想像,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起來,如使人物開口說話,開展心理活動,使景物具有色彩等.看圖寫話的方法,簡要地可以用十二個字概括:順序觀察,嘗試表達,合理想像.。

6. 三年級的看圖作文怎麼教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人教版教材在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安排了看多幅圖作文的練習。此時,學生正處於作文起步階段,經過近一學期的學習,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礎,但學生對作文技巧的掌握並不熟練,況且看多幅圖編故事,學生剛剛接觸到。

因此,教師應該採用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的有效步驟,充分發揮例文的引導作用,盡力降低坡度,將習作的要求與方法巧妙融入課堂,循序漸進,層層推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看多幅圖作文的方法,激發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面對處於作文啟蒙階段的學生,我們該採取怎樣的方法完成看多幅圖作文的啟蒙教學任務呢?筆者經過多年實踐與思考,以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習作一」為例,歸納出以下五點:一、研讀例文,獲得啟示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

例文就是學生獲取作文方法的極好途徑。蘇教版習作練習都安排了例文學習部分,例文為學生的習作練習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範例,其示範與引領作用不言而喻。

學生需要掌握的習作要點,在例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據。教材中,例文後面往往會提出幾個針對性很強的問題,暗含了本次習作要求學生掌握的寫作方法。

讓學生帶著教材所提的問題讀例文,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對照圖片,讀一讀例文」的環節,思考例文後面的問題:(1)段秋霞是怎樣分段寫的?(2)哪些話是畫面上沒有的?(3)讀了這篇習作,你受到什麼啟發?有了例文的示範作用,加上問題的引導,學生很快找到了寫作方法:(1)要想層次分明,一般一幅圖寫一個自然段;(2)要寫好看圖作文,畫面上有的要寫,畫面上沒有的,發揮合理想像也要寫。

這兩點正是這篇習作最重要的方法。如此一來,學生研讀了例文,並從中獲得了啟示,了解了習作的方法,為進一步看圖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觀察圖畫,說出大意學習了例文,掌握了習作的基本方法後,我們還不能直接讓學生對照方法寫作,這個坡度對學生來說,依然很高,我們需要進一步降低坡度。教學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從習作練習提供的兩組圖中,任選一組,仔細觀察,說出故事的大意。

學生自己說一說,同桌之間又互相說一說,學生完成這個任務並不難。學生了解圖的大意後,我讓學生嘗試給故事加個題目。

學生紛紛發言,很快把《知錯能改的孫小聖》統一為第一個故事的題目,把《亡羊補牢》作為第二個故事的題目。為了鞏固成果,我還引導學生說說「亡羊」和「補牢」在故事中的意思,便於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大意。

雖然例文後的問題沒有提出「仔細觀察,看懂每一幅圖的意思,弄清每幅圖之間的聯系」這個要求,但學生顯然是有必要完成的。我設計「觀察圖畫,說出大意」這個環節,不僅降低了習作的坡度,而且也對學生進行了作文常規訓練,讓學生明白:看懂圖的大體意思再作文是一種良好的作文習慣。

至於「重點突出,選擇一兩幅圖重點寫」這樣的要求,教師此時也可以引導學生練習。我是這樣教學的:師:(學生說出了圖片大意)你准備寫幾個自然段?生:一共是三幅圖,所以我准備寫三個自然段,一幅圖一個自然段。

師:很好。你准備把哪幅圖的內容寫得最多?生:我准備把中間的第二幅圖多寫些。

師:這樣重點就突出了,這就叫「詳略得當」。這個環節讓學生掌握了不少作文知識,也為學生更好地完成練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方法指導,充實內容一個完整的故事,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學生編故事的時候,這些要素大都會具備,但學生心中沒有這些要素的概念,沒有故事要完整的概念。況且要想把故事寫具體充實,就要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理活動等。

教師該如何巧妙地滲透這些知識呢?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以「引說」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方法的指導。以第一個看圖編故事《知錯能改的孫小聖》為例,我是這樣「引說」的:師:星期天早晨,誰和誰一起去……生:星期天早晨,小熊貝貝和小猴孫小聖一起去公園玩。

(時間、地點、人物都有了。)師:一路上,孫小聖一會兒……一會兒……生:一路上,孫小聖一會兒跳到路邊的大石頭上,一會兒爬到大樹上,可開心了。

師:你們所說的「一會兒跳到路邊的大石頭上,一會兒爬到大樹上」就是動作描寫。你們發揮的想像合理,非常符合猴子的特點。

(學生不僅運用了動作描寫,還發揮了符合猴子特點的合理想像,學生在快樂中得到了方法的指導。)師:他們來到公園的一座小亭子里。

這時,貝貝覺得口渴了,說……生:孫小聖,我去買兩瓶水,你在這里等我!師:這就是語言描寫。師:貝貝剛走,孫小聖看到兩根鮮紅的柱子,他想……生:我的老祖宗孫悟空,曾在如來佛祖的手指上寫下「齊天大聖到此一游」八個大字,我為什麼不在這柱子上寫點什麼留作紀念呢?師:太精彩了!這就是心理活動描寫。

把掌聲送給這位同學!如此引說,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寫作方法,充實了寫作內容,讓故事變得生動有趣。四、分組活動,口述故事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興趣是。

7. 淺談怎樣輔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看圖寫話的作文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劉毅 如何指導二年級學生看圖寫話(主題研修)楊瑞麗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二年級主要是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提高兒童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寫好看圖寫話是小學作文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和解決好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指導看圖,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

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目的,這樣有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克服由於年齡小所帶來的觀察的隨意性。

教師要善於運用看圖寫話教材中那些提示性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的目的性,其次,在引導學生觀察圖時指導他們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的內容是什麼?或誰在干什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導學生細致觀察,合理想像,敘述圖意。如看一幅圖時,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全面細致地觀察圖畫,在教學中要利用教材引導學生看清楚圖畫上的內容,讓學生從感性上弄清楚每一幅圖畫里都包括人物和事件,讓學生看圖說話的時候就得說清楚誰在干什麼?訓練學生說完整話。

在教學中我們要把規律性的東西提早告訴學生。看一幅圖,要弄清「這是什麼地方?」「什麼時間?」「圖上有誰?。

8. 小學生看圖作文怎麼寫

現在的小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嚴重退化,看圖作文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占據很大分量,但是現在的好多小學生都不會寫作文了,尤其是看圖作文,希望這篇可以幫助到更多家長和小朋友。

工具/原料書自然界方法/步驟第一步是要仔細觀察圖畫內容,細心分析圖畫,把握圖畫中心要旨 。看圖作文,只有看懂了圖,才能寫好文章,所以,寫作時首先要仔細觀察畫面內容,抓住圖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

如若單幅圖,就要弄清各部分的內容及各部分之間的聯系;若是連環畫,要注意各幅圖之間的聯系及不同之處。 第二步是對照圖片,理清圖片遵循順序,理清自己寫作思路 。

觀察圖畫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如果觀圖次序混亂,寫起來也就會層次不清。

單幅圖:按照事物空間位置變換順序或內容的主次順序進行。 連環畫:按照事物發展變化的順序進行觀察。

第三步是仔細對照圖畫內容,從復雜的畫面中分清主次,注意內容和主旨的取捨。 觀圖一定要有所側重,與主題思想密切相關的人、物或場景要重點觀察。

倘若題目提示中參考詞彙或短語,就應該認真領悟並把其同畫面聯系起來,從觀察中領會圖畫的內容。 第四步是發揮想像力,注重聯系實際生活,適當發揮 ,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原型。

看圖作文,通常畫面只能展現事物發展的一個或幾個片段,這時就需要我們根據畫面進行合理的聯想,把畫面中沒有明顯示的內容寫出來,使整個情節完整。如根據圖中人物的穿著打扮和環境特點判斷季節時間,根據人物資態想像動作、語言及內心活動,根據人物之間的關系來猜測事件的前因後果等。

另外,有時為了敘述方便,還可以為圖畫中人物起名字。第五步是在找到實際生活原型的基礎上,突出主旨,確立圖畫輪廓,選擇適當的文體,形成作文寫作模式 。

根據文章提示圖畫內容,來確定文章的題材、格式,同時考慮人稱、選詞及時態的運用。最後是在確定了文體以後,動筆寫作。

注意在下筆前應該先列出作文提綱,第一部分寫什麼,第二部分寫什麼,第三部分寫什麼等。最後在平時積累的基礎上一氣呵成,完成作文。

END注意事項小學生要平時積累詞彙。看圖作為要注意把握正能量主旨。

9. 寫看圖作文的方法

寫好一篇看圖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圖意。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環境等等,這些決定了一篇作文的時態與立意。

2、情節鋪設。圖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那麼情節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一篇看圖作文,不僅要寫出你在圖上所看到的,還要寫出一些自己的想像,包括圖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故事背景等等,巧妙的情節設計往往能夠使文章增色不少。

3、字數控制。看圖作文往往不贊同太多的字數,基本上500-600字左右。只要把文章寫生動,把事件寫具體,足以表現圖片內容,就算是成功了。

4、扣題把握。這是最後一點。一篇看圖作文,一般來說都不會偏離中心,不過,也許你看出的中心並不就等於圖片確實所要表達的中心,所以還需多多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