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存在5个进程,最多可有几个进程处于就绪队列;如果这5个进程中有一个系统进
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存在5个进程,最多可有4个进程处于就绪队列
抱歉,后面就不会了
‘贰’ 单CPU最多只能同时运行一个进程
呵呵,进程和程序也差不小多少了。单CPU一次只运行一个任务,多个进程只是一个一个的排队进行完驻留内存罢了。
‘叁’ 某一单核处理机的计算机系统中共有20个进程,那么,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最多为几个
某一单核处理机的计算机系统中共有20个进程,那么,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最多为1个。
单处理系统中,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只有一个,多处理系统中,有多个出于执行状态的进程(并行进程)。
单处理机系统只有一条指令流水线,只有一个多功能的操作部件,每个时钟周期“取指令"”和“分析”完成一条指令。
(3)单处理器系统可以有几个进程扩展阅读
操作系统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
1、就绪状态:进程已经分配了除处理机以外的所有必要资源,只要再获得处理机就能够执行的状态。这样的进程可能有多个,通常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就绪队列(先进先出)。
2、执行状态:已经获得CPU,正在运行。(一个处理机对应一个进程)
3、阻塞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发生某事件而暂时无法继续执行时,放弃处理机而进入的状态,又称为等待状态。引起阻塞的事件:请求I/O(外设速度慢,输入输出时需要停下来),申请缓存(确保缓存地址、大小)。
‘肆’ 计算机只有一个CPU为什么能同时运行多个软件
中央处理器(CPU),是电子计算机中的核心配件,相当于人的大脑,人的大脑可以控制人的身体,而计算机的大脑CPU可以控制计算机。CPU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现在我们使用的CPU已经达到了4核,8核等,可以同时运行8个进程。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还可以在进程下面在创建线程,解决了进程切换开销大的问题,让我们的计算机变得越来越流畅。
‘伍’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有几个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处于运行状态的进程(只有一个)。
‘陆’ 电大 操作系统 在单cpu系统中,任何时刻真正在运行的作业至多只能有一个
简答题 1(1) 运行态(Run): 进程占有处理机资源,正在运行。 显然,在单处理机系统中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处于此种状态; (2) 就绪态(Ready): 进程本身具备运行条件,但由于处理机的个数少于可运行进程的个数,暂未投入运行。 即相当于等待处理...
‘柒’ 如果单CPU系统中有N个进程,运行的用户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阻塞的用户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
在单CPU系统中有N个进程,运行的用户进程最多为1个进程,因为为单系统CPU,当没有发生N个进程的死锁时,只有一个处于运行态。运行的用户进程最少有0个进程,当N个进程都阻塞的话那么运行的进程为0个。
阻塞的用户进程最多有N个进程,当N个进程都处于阻塞,系统发生N个进程的死锁,那么阻塞的进程最多为N个。阻塞的用户进程最少有N-1个进程,当系统正常的运行时,系统中有N个进程但是只有一个能处于运行态,所以最少有N-1个进程处于阻塞态。
运行态:进程占有处理器正在运行。
等待态:又称为阻塞态或睡眠态,指进程不具备运行条件,正在等待某个事件的完成。
(7)单处理器系统可以有几个进程扩展阅读:
引起进程状态转换的具体原因如下:
1、运行态转为等待态:等待使用资源或某事件发生,如等待外设传输;等待人工干预。
2、等待态转为就绪态:资源得到满足或某事件己经发生,如外设传输结束;人工干预完成。
3、运行态转为就绪态:运行时间片到,或出现有更高优先权进程。
4、就绪态转为运行态:CPU空闲时被调度选中一个就绪进程执行。
一个进程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一组状态,这些状态刻画了整个进程。进程状态即体现一个进程的生命状态。
进程的创建来源于以下四个事件:
1、提交个批处理作业。
2、在终端上个交互式作业登录。
3、操作系统创建1个服务进程。
4、存在的进程创建新的进程。
‘捌’ 单个CPU可能有真的多任务吗就是做A时候同时做B
答案是不能。
在单处理机系统中,一次只能运行一个进程;其它的任何进程都必须等到CPU空闲时才能够被重新调度。
(楼主你到现在还没看问题还是需要我给你讲更深入的原理?)
‘玖’ 单核cpu在同一时间内能处理多少个进程
处理个数与核心数、线程数有很大关系,单核CPU同时处理多个进程会卡。 主频高对于单进程应用好。 如果是赛扬的高频低能估计也会很卡。
‘拾’ 一个处理器上可以有多个进程吗
. 进程管理
(1)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程序
进程
是一组有序的指令集,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同一个程序可以被几个进程同时执行;程序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源长期保存;程序是进程运行的静态文本,没有程序就没有进程。
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进程可以执行一个或几个程序;进程只是一次执行活动,是暂时的。操作系统可以为一个作业创建一个或多个进程。 进程可以并行运行。
(2) 处理机状态:CPU在交替执行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时,根据所运行程序对机器指令的使用权限(操作系统可使用特权指令,用户程序只能使用非特权指令),将处理机设置为两种状态:
管理态(又称核心态、管态、特权态):此时程序不受硬件限制,可执行操作系统的全集,可访问全部存储器和寄存器。操作系统一般在此态运行。
用户态(又称目标态、目态、普通态、问题态):由于受硬件的限制,程序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访问有限的存储空间和指定的寄存器。用户程序通常都在此态下运行。
(3)进程的状态
就绪态:指进入内存的进程准备就绪,等待获得CPU的状态(即已具备运行条件,但因CPU被别的进程占用,暂时不能运行)。
系统中处于就绪态的进程可以有多个。
运行态:当一个进程已分配到处理机,它的程序正由处理机执行着的状态。
阻塞态:进程因等待某一件事情(如等待I/O设备)而暂时不能运行的状态,此时即使处理机空闲,进程也无法使用。系统中处于阻塞态(又称封锁态、等待态、睡眠态)的进程也可以有多个。
(4)进程的组成
程序: 描述了进程所要完成的功能。 是进程存在的物质基础。
数据: 是程序加工的对象。
进程控制块PCB:用来描述进程的一切静态和动态的特征,操作系统只能通过它来感知和管理进程。每个进程都有且仅有一个进程控制块。
进程控制块的内容:PCB的具体内容随不同系统而异,一般包括以下信息:
· 进程标识: 唯一地标识进程的名称或代码
· 进程状态: 标识进程是运行态、就绪态或阻塞态
· 进程实体: 指示进程的程序部分和数据部分在存储器中的位置和大小
· 调度信息(优先数): 确定就绪进程转为运行进程的优先级
· 资源信息: 描述内存占用、外设占用等信息
· 现场信息: 包括程序计数器、程序状态字、累加器、变址寄存器的当前值
· 进程通信信息:用于进程间的通信
(5) 进程的特征
动态性:指每个进程都有一个“ 创建→执行→撤消”的生存期,在执行期间会经历一个 “等待→就绪→运行” 的状态变化,是动态地产生和消亡的。
并发性:指系统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进程,这些进程可以并地运行,在时间上可以部分地重叠。
异步性:指各个进程在逻辑上是独立的,它们在运行过程中按照各自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制约性:指各进程之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制约。
(6) 进程控制: 指操作系统对全部进程实施有效的管理,进行进程的创建、撤消及更换实体等工作。进程控制是通过原语(primitive)实现的。
(7) 原语: 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构成的、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程序段,该程序段的执行是不可中断的。常用的进程控制原语主要有以下几种:
创建原语:即根据进程调用者提供的有关程序和数据建立该进程的PCB。
撤消原语:当一个进程完成其任务后,撤消该进程的PCB,同时释放它所占用的所有资源。
阻塞原语:当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某个事件发生时,则由该进程调用阻塞原语把进程从运行状态转为阻塞状态,以便释放它所占用的处理机。
唤醒原语:一个因等待某个事件而处于阻塞态的进程,一旦等待的事件已经发生,就要用唤醒原语将其转为就绪态,以等待分配处理机。
常用的进程控制原语还有:调度进程运行原语、挂起进程原语、解除进程挂起原语、改变进程优先数原语等。
(8) 进程调度算法:是处理器的分配策略,常用的有: 先进先出法(First In First Out)、优先数法(Priority)、轮转调度(Round Robin)、分级调度。
(9) 进程通信: 即在进程之间交换信息,使整个系统有秩序地运行。
1) 低级进程通信:即信号量的P-V操作。信号量是用来表示系统资源物理实体的一种特殊变量,通常用S(整型数)表示;操作系统利用信号量的状态来对进程和资源进行管理。
P操作 P(S)
V操作 V(S)
一般代表当前进程申请某种资源
一般代表当前进程释放所占用的资源
S:=S-1,即每执行一次P操作,S被减1
S:=S+1,即每执行一次V操作,S被加1
若 S≥0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置该进程为“阻塞”状态,并使其在S信号量的队列中等待,直到其它进程在S上执行V操作释放它为止。
若 S> 0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释放S信号量队列中第一个等待者,改变其“阻塞”状态。
2) 高级进程通信:包括消息缓冲通信、管道通信和信箱通信。
2. 作业管理
(1) 基本概念
作 业: 指用户要求计算机进行计算或处理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
作业步: 指对一个作业进行顺序处理的工作步骤。
作业的状态:
提交状态 用户准备好作业程序、相关数据和作业说明书并提交给系统
后备状态 等待运行的作业在等待进入内存和分配处理机的状态
运行状态 系统挑选若干作业送入内存并按一定策略使其在处理机上运行
完成状态 作业运行结束,系统收回被占资源,并使其退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