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患登革热怎么样治疗好呢
你好,患登革热应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患者。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高热病人可酌情静脉输液,但需注意防止输液反应。
② 得了登革热怎么办
立即去医院治疗,没得的蚊子多就要挂蚊帐
登革热的治疗,目前只有对症和支持治疗,如物理降温、糖皮质激素、补充液体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降低颅压等。
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
如何判断:
1.登革热
(1)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呈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病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可有感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发热期可出现相对缓脉。
(2)皮疹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一般与体温同时消退。
(3)出血于发病后5~8日,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其他可有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重型登革热于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本型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2.登革出血热
(1)休克一般发生于病程第2~5日,持续12~2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皮肤出现花纹,体温下降,呼吸快而不规则,脉搏微弱,脉压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病程中还可出现脑水肿,偶有昏迷。若不及时抢救,4~10小时死亡。
(2)出血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现血大批淤斑,呕血、便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
③ 怎样治疗登革热
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
患者住有防蚊设备的隔离病房。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体温、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出血倾向,才可适当活动。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的富含营养的易消化食物为宜。注意清洁口腔和皮肤,保持粪便通畅。
2.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3.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4.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5.止血
有出血倾向者,给予卡巴克洛、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药物,出血量大时可输全血或血小板。
④ 登革热疫情在印度巴辛达地区迅速蔓延,登革热该如何治疗呢
登革热前没有有效的医疗手段,如果不幸得了登革热,要补充营养打维生素,多吃维生素和葡萄糖,并且辅助以退烧药。依靠自身的免疫力进行痊愈,不过登革热病不是绝症,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完善,如果不幸感染登革热,是可以痊愈的。而且这种病多发于热带,非常常见,所以说即使得了登革热也不要害怕,但是最好是预防大于治疗。
3、如何防治:
那么我们要如何防止登革热呢?实际上非常简单,我们只要防止蚊虫叮咬就可以了。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接触那些在积水比较多的地方,因为蚊子会在积水比较多的地方产卵。另外在夏天热的时候最好不要去不卫生的地方,也不要去湿热的地方,在这个疫情肆虐的环境里,我们还是多在家呆着吧。
⑤ 登革热病有哪些治疗措施
登革热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登革热病的西医药治疗:①高热病人酌情补液。
②休克者给予补充血容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③出血者给予止血药物。
④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
登革热病的中医药治疗:①发热期:恶寒商热,头身疼痛,呕吐腹泻,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濡数。治宜解表清气、化湿清热。
方药:金银花、薏苡仁、板蓝根、滑石各30克,连翘、淡豆卷各15克,淡竹叶、牛蒡子、薄荷、杏仁、藿香、佩兰、半夏各10克,甘草、白蔻仁各6克,生石膏(先煎)60克。
②出疹期及出血:高热烦渴,斑疹外发,皮肤淤斑淤点,便血,呕吐腹痛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生石膏(先煎)60克,知母、丹皮、山栀、黄连、黄芩、淡竹叶、山地榆、茜草各10克,水牛角(先煎)、赤芍、连翘、元参、紫草各15克,白茅根、生地各30克。
③休克期:面白肢冷,烦躁不安,体温下降,血压下降,脉细弱。治宜益气固脱。
方药:人参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熟附子各10克。
④恢复期: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舌淡,脉细。治宜健脾和胃、益气养阴。
方药:太子参、白术、神曲各10克,茯苓、扁豆、薏苡仁、山药、石斛各15克。
⑥ 登革热有何办法可以治好
你好,登革热对症治疗: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⑦ 登革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登革热西医治疗方法
应尽可能做到及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患者。目前对本病尚无确切有效的病原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
治疗宜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高热病人可酌情静脉输液,每日1000-l500ml,但需注意防止输液反应,有输液反应时立即给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并观察病情变化。登革出血热,有休克、出血等严重症状,需积极处理。休克者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可选用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首次液体300-500ml快速静脉输入,必要时可输血浆或加用血管活性药。大出血病人应输新鲜血液,上消化道出血者,可服氢氧化铝凝胶、云南白药、西咪替丁(甲氰咪胍)等。对子宫出血者,可用宫缩剂。有脑水肿者,用20%甘露醇250mI和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抽搐者可用地西泮(安定)缓慢静脉注射。
1.一般及支持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至病程的第7天。对典型和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每日有一定的尿量和大便通畅。
2.对症治疗
(1)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2)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3)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4)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5)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6)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40mg/d,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预后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病死率约为3/10万。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主要致死原因为中枢性呼吸衰竭。
⑧ 得了登革热要怎么治疗才好啊
你好,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急性期病人宜卧床休息,恢复期时不宜过早活动,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食物应富于营养并容易消化.
⑨ 登革热治疗方法
1.降低体温
对高热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热药物。对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
2.补液
对出汗多、腹泻者,先作口服补液,注意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必要时应采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但应时刻警惕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症、脑疝的可能性。
3.降低颅内压
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死亡病例多为重型患者。
⑩ 登革热能治好的吗
登革热是可以治愈的。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等。该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一般较轻,可治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还没有疫苗可预防。其潜伏期通常约5天-7天,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
(10)登革热如何可以治好扩展阅读:
由于本病系由蚊子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月-11月份,高峰在7月-9月。在室外工作时应穿长袖衣裤,或在皮肤上凃防蚊油;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
登革热一般在蚊子叮咬后3至14天内发病,急性期的一两天内,患者体温会升高到39℃至40℃,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有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