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系统 » 运动系统可以用的抗生素
扩展阅读
扣扣怎样添加到游戏空间 2025-05-13 21:29:31
网上可以买到猫舍的猫 2025-05-13 21:28:01

运动系统可以用的抗生素

发布时间: 2022-10-30 09:30:04

㈠ 户外运动要带哪些常用药品

很多朋友是在经历磨难后方知出行药品的重要性。然而鉴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很多人还是不知配备哪些药品最合理,现在我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配个方,只是一面之词,希望能给一些朋友点帮助

1、消炎药:氧氟沙星(10+元,对外伤,咽痛,腹泻皆有效,不过18岁以下不能吃啊)

2、止血药:云南白药(有气雾剂)+绷带一卷,创口贴

3、解热镇痛药:百服宁或APC+外用止痛药--扶他林

4、抗虫蛇咬伤药:季德胜蛇药片(亦可治疗蜂蛰伤,可内服,可外用)

5、驱虫止痒药:驱虫剂,风油精

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药品,用来对付短途旅行中的毛病是应该可以赢余的了,况且居家也是常用的。到一致总店买几十大元就可了,希望给大家点帮助,不足的请指点和补充,谢谢!

1)止血贴还是必要的,碰上一点小的划伤,防止感染。还有走路多了,鞋子打脚,还可以拿来包住受伤的地方,走起路来没有那么痛苦。

2)喇叭正露丸等治疗肚子疼水土不服的药。

盐酸黄连素片和香连片对腹泻效果很好。还有藿香正气水(丸)防中暑。晕车晕船。还是人多力量大啊,自己琢磨了半天还是忘了创口贴。不过腹痛腹泻时多是由于饮食不洁,沙门氏菌污染造成,这个时候用杀星类药物和黄连素要比整肠丸和喇叭丸好的谢谢大家的补充!注意我的建议只是针对短途旅游的据我所知,氟哌酸(诺氟沙星)治疗腹泻的疗效更好,而且便宜才壹圆多一盒!

外出我觉的也要带抗过敏药,如开瑞坦,克敏等关于外用镇痛药,可以带点正骨水!

药品

·诺迪康(红景天),西洋篸

·抗生素(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锌布片(抗病毒)

·霍香正气胶囊或丸,黄莲素,电解质冲剂

·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板兰根冲剂,百服宁

·加合百服宁或去痛片,安定

·西瓜霜喷剂,西瓜霜含片

·金施尔康,维生素E

·眼药膏,眼药水

·邦迪创可贴,邦迪擦伤膏,弹性绷带,纱布

·阿斯匹林肠溶片

针对高原的药物

红景天--必不可少,专门治疗高原反应的头痛,很有效果

康泰克--有一次听华藏山社的杨先生说过,去高原这个很有用,当时觉得没什么必要,后来用过一次,确实觉得很好。晚上睡觉前吃一粒,有助睡眠,而且预防感冒,高原反应一般都是晚上比较厉害,睡不好觉,很痛苦,晚上睡眠好了,白天自然就好些。而且康泰克的药力一般只有8个小时,早上起来一点都不受影响是药都有副作用,怎么能这样推荐吃康泰克了。

另外,诺氟沙星吃多了对肾脏有副作用,没事尽量不要吃药。

㈡ 怎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 应当如何治疗
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威胁,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但目前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方法虽有不少,但大都以缓解症状为主,无法彻底消除病根,只是治标不治本的。
1、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类的药物,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而言,药物的用药原则大致如下:对肌张力增高患者可使用解痉类药物缓解僵硬感;对于易疲劳、唾液分泌过多的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药物;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用抗生素;心理负担较重、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给予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改善患者的情绪。另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本病也有一定作用。
2、采用按摩、理疗、被动运动及支架应用等非手术治疗,防止肢体挛缩:运动神经元病为一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手术治疗对其无效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可配合进行适当活动,但过度锻炼、不恰当的康复、理疗会加重病情,应在医师嘱咐下进行。

㈢ 哪些我们常用的药物是抗生素

1、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都是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而产生抑菌作用,对于呼吸道的粘膜感染如感冒、肺炎和皮肤外伤的消炎有疗效,量大时有杀菌消毒作用,但有刺激性,存在个别过敏现象,会导致牙齿变黄,并沉淀在骨骼里,抑制骨骼的生长发育,大量服用伤肝;不能和其他抗生素共用!
2、红霉素:于1952年发现,目前红霉素类抗生素的品种己发展至近50种。为快速抑菌剂,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其核蛋白体上延伸的肽链解离,不能形成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可用于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如疮、疖、脓肿、痤疮等。良好的外用药,但口服伤肝!不能和青霉素G、先锋霉素共用!

3、先锋霉素4:原名头孢氨苄,广谱抗生素,胶囊剂:0.125g/粒、0.25g/粒,有效治疗肺炎、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等的感染,只有口服剂,用量最大一次不应超过0.05g,建议为0.03g左右,长期或大量服用会伤肾!

4、先锋霉素6:原名头孢拉啶,广谱抗生素,胶囊剂:0.125g/粒、0.25g/粒,有效治疗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系统的感染,以及败血症和骨感染。用量最大一次不应超过0.05g,建议为0.03g左右,服用时除保持饮水和高级蛋白质外,要补充维生素A/B/C,长期或大量服用会伤肾!

5、庆大霉素:毒性较大,一般只用于必要时的严重感染。是广谱抗生素,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能共用!疗效同上,但建议少用,极易容易损伤大脑和肾脏!非必要时(其他抗生素无效的感染)不宜使用!

6、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的转肽酶阻止细胞壁合成中的粘肽交联,使细胞壁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细菌破裂而死亡。注射剂,有效治疗肺炎、创伤感染等,容易过敏,很难抢救,尽量别用。

7、氨苄西林:即氨苄青霉素,抗菌作用方式与青霉素相似,但抗菌谱较广,肺炎、肠道感染、败血症等,毒性较低,大量或超长期使用伤肾,胶囊剂:0.25g/粒,1/5片是上限

8、氯霉素:在体外具广谱抗微生物作用,但有严重的骨髓抑制作用,对造血系统严重抑制,用药禁忌很多,建议少用,千万避免口服!!!长期用药会促发视神经炎,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本品绝不能用于预防用药或症状较轻的疾病!与土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为配伍禁忌,严禁共用!!!本人强烈建议别用这个药!

9、环丙沙星:滴眼液和软膏是良好的外用广谱抗菌素,有效治疗结膜炎等病症;口服剂规格为0.25g,0.05g为上限,有效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副作用低,但偶有过敏发生,是常用药,属于中高挡次,病症轻的没有必要使用,是重病的首选用药,和先锋4效果接近。

10、黄连素:学名叫做“盐酸小檗碱”,是从黄连、黄檗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黄连素对多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口服上限是2g/1000g体重,致死剂量超过8g/1000g体重(相当于120斤的人一天吃半斤黄连素,50%死亡概率),毒副作用极低,每日1次,每次0.05-0.2克足够,吃多了容易便秘。但要注意:不要购买“复方黄连素”,这个“复方”是地方标准生产的劣质产品(80%产品不合格,每粒含量都不稳定),已经在全国被停止生产并勒令全部回收的。

11、阿莫西林:青霉素类抗生素,效果类似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但效果更好,毒副作用相同。

12、链霉素:通用名为注射用硫酸链霉素,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其它方面稍逊于青霉素和红霉素,主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部分结核病的初期治疗,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鼠疫等症,较少用于治疗常见的外伤或内部疾病,不是几种常见病的对症药;

13、氟哌酸:学名诺氟沙星,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作用很强,对常见的外伤、肺炎等消炎作用一般,比四环素和红霉素稍好,多用伤肾,主要针对肠炎效果显着,但一方面肠炎治疗的首选药是黄连素,因为黄连素接近无毒;另一方面,如果单纯治疗肠炎的话,氟哌酸的其它作用就是滥用了,除非在肠炎的同时伴有其他轻度的外伤发炎或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则为对症用药,否则,单纯治疗肠炎时,最好别用。

14、百多邦:学名莫匹罗星莫匹罗星,百多邦是中美天津史克起的自己的叫法,“局部”外用广谱抗菌素,抗菌力强,无交*耐药性,有效治疗脓皮、糜烂、溃疡、疮、疥和外伤感染发炎,对肾脏伤害较大,不可口服,更加不可入眼!这个药好过头了,除非有超级严重的外伤,如全身皮肤烫伤、外伤伤口深入腹脏时、外伤导致的巨大伤口严重化脓、截肢导致伤口严重化脓时或外伤化脓久治不愈时,配合其它救命抗生素如先锋6共同使用,单纯的皮肤表面的发炎、脓皮、糜烂、溃疡、疮、疥等一般不必使用。常用此药的潜在风险是,虽然每次都能见效,但可能别的抗菌素的效果是越来越差。

㈣ 泰乐菌素的基本简介

酒石酸泰乐菌素分子式为2(C46H77NO17)·C4H6O6, 分子量为 1982.31。 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600mg/ml) 。 因其肠道吸收好,体内扩散快,血药浓度高,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药物使用。其临床应 用方法较多,如片剂口服、粉剂饮水、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混饲给药、喷雾药浴等。酒石 酸泰乐菌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由支原体、金黄葡萄球菌、 化脓杆菌、 肺炎双球菌 、 丹毒杆菌、副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氏菌、巴氏杆菌、螺旋体、球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呼 吸道、肠道、生殖道和运动系统感染。如:家禽慢性呼吸道病、鸡传染性鼻炎、禽气囊炎、 传染性窦炎、输卵管炎、猪气喘病、萎缩性鼻炎、猪红痢、胃肠炎、猪丹毒、支原体关节炎 、 畜禽顽固性腹泻、坏死性肠炎、子宫内膜炎、家畜外生殖器化脓性感染、山羊胸膜肺炎、母 羊流产、肉牛肝脓肿、牛羊腐蹄病等症。还用于种禽场进行种蛋注射、浸蛋等支原体净化。 并且对预防和治疗畜禽在暴发病毒性疾病时支原体的继发感染有很好疗效, 是世界公认治疗 和预防畜禽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效果优于红霉素、北里霉素和泰妙菌素。
磷酸泰乐菌素是泰乐菌素的磷酸盐形式,是专门用于饲料添加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
素,其分子式为C46H77NO17H3PO4,分子量为1014.11。作为饲料工业中的新型抗生素和
国家三类新兽药,其产品用途:
磷酸泰乐菌素产品类别: 医药原料和中间体本品用于防治猪的萎缩性鼻炎,弯杆性下痢,
肉牛的化脓放钱菌引起的肝脓疡及鸡的慢性呼吸道病,对猪鸡有增重和改善饲料报酬的效应
独特的优点:
1.是畜禽专用抗生素,不会给人类带来交叉耐药性问题。
2.添加剂量小,可长期低剂量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作用明显优于
其它大多数抗生素。
3.添加在饲料中经口服吸收快,一般经2-3 小时即可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组织内分布广,
保持有效抑菌浓度时间长,排泄也彻底。
4.是畜禽支原体病的首选药物。
5.抗菌谱广,除对支原体有特效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棒状杆菌、分支杆菌、巴氏
杆菌、螺旋体等也有较强作用,同时它对球虫病也有一定作用。
5.磷酸泰乐菌素分子结构稳定,生物学活性和可利用度高,是饲料工业中抗生素类添加
剂的新星。

㈤ 初二生物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生物圈中的生物圈中的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动物和微生物动物和微生物动物和微生物 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 一一一一、、、、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意义 一方面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栖息场所,另一方面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 二二二二、、、、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运动的方式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多、数量大,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水母的漂浮运动和倒退运动;草履虫、海龟的划水运动;蛙的游泳等。 2、动物在陆地的运动方式:主要依靠附肢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1爬行:这种运动方式是依靠肌肉的收缩或者附肢的运动把贴近地面的身体推向前进。 ○2行走:这种运动方式的动物四肢比较发达,可以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如猫、狗、大象、马。 ○3奔跑:是指当行走速度加快时,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离开地面,身体腾空。如生活在草原上的羚羊、斑马等大多数哺乳动物,还有一些鸟类如驼鸟。(区分行走和奔跑的关键在于四肢是否同时离开地面,身体腾空。) ○4跳跃:这种运动方式的动物具有发达的后肢或后足,依靠弹跳使身体腾空运动。如蝗虫、青蛙、袋鼠、山雀等。袋鼠前肢短小,后肢特别发达,常常以前肢举起,后肢着地,以跳代跑。袋鼠在跳跃过程中用尾巴保持平衡,当它们缓慢走动时,尾巴则可作为第五条腿。 蠕动:一些无脊椎动物没有附肢靠蠕动进行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比较缓慢。如蚯蚓。 6、攀援:指生活在树林中,营树栖生活的一些哺乳动物。如猴子、猩猩等。 3、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依靠翅或翼的活动,进行滑翔和鼓翼飞行。 滑翔:一些大型鸟类双翅左右伸展不动,身体从某高处向前下方飘行,好像滑雪一样顺坡而下的飞行方式,是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鼓翼飞行: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 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功能:具有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二、骨 1、种类: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2、长骨 (1)形态:呈管状,分为中间稍细的骨干和两端膨大的骨骺。、 (2)结构: ○1骨膜:覆盖在长骨的表面,内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2骨质:分为致密的骨密质和蜂窝状的骨松质。 ○3骨髓:填充在长骨骨干中央的骨髓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幼年时为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内红骨髓转变成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3)骨的生长:幼年时骨能长长和长粗,长长与骨骺端软骨层的细胞生长有关,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与骨膜内的成骨细胞有关。 3、骨的成分及特点: (1)成分:有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韧性。 (2)骨在不同年龄段各种成分的含量及特性 年龄 有机物 无机物 特性 特点 幼年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 容易变形 成年 约占1/3 约占2/3 弹性大,硬度大 不易变形,不易骨折 老年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硬度大 容易骨折 1、不活动的连结,如颅骨间的连结 三、骨连结 2、半活动的连结,如椎骨间的连结 3、活动连结,如肩关节 (1)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上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关节的结构 (2)关节囊:由结缔组织膜构成,其内壁可分泌滑液。 (3)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能减少关节之间的摩擦 关节软骨作用:有弹性,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脱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第第第第2节节节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 骨骼 1、 概念:人体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中轴骨:位于骨骼中央部位,包括颅骨、椎骨、肋骨和胸骨。 2、 分类 附肢骨:位于骨骼外围部分,包括肢骨和带骨两部分。肢骨构成上肢骨和下肢骨;带骨连接四肢和躯干。 二二二二、、、、骨骼肌骨骼肌骨骼肌骨骼肌 1、组成: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2、分类: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3、功能:参与运动,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和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等。 三、躯体运动的形成 1、形成:运动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运动。 2、调控:骨骼肌的收缩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3、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 (1)任何一个运动都是由多块骨骼肌协调完成的。例如: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群共同完成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第第第第1节节节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 先天性行为 1)概念: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又叫本能行为。 2)特点:○1所有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2是动物出生后每一次遇到的某一特定刺激能做出的反应。 3)举例: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哺乳动物幼崽吸吮乳汁等。 二、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概念: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后天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2)意义: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 3)特点:○1大多数动物都具有学习行为,不同动物的学习行为有较大的差异。 ○2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当同一刺激重复发生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第第第第2节节节节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 动物行为的分类 1、 根据行为的发生分为:先天性的本能行为和后天性的学习行为。 2、 根据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 二二二二、、、、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1、 取食行为取食行为取食行为取食行为:动物不断从外界获取食物而生存的行为。 特点:动物的食性不同,捕捉食物的方式也我种多样。 2、 领域行为领域行为领域行为领域行为:动物为保卫自己的领域而发生的行为。 特点:○1领域的大小各不相同。 ○2领域没有明确的界限,但领域占有者却熟知它的边界。 ○3动物常用姿态、气味、鸣叫等方式来警告周围的动物,保卫自己的领域。 3、 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 特点: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 4、 防防防防御行为御行为御行为御行为:不同种类动物之间为保护自己、防避敌害的行为。 特点:○1警戒色:有些生物往往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毒刺或者难闻的气味。 ○2拟态:尺蠖静止不动时,形状像树枝。 ○3保护色:比目鱼、变色龙等动物身体颜色能随环境颜色的变化而改变。 5、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 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6、 节律行为节律行为节律行为节律行为:动物有许多周期性的、有节律的行为。 举例:生活在海滩上的动物的潮汐节律行为;蝶、蛾类的日节律行为;人类和灵长类动物雌性个体的月节律行为;动物的换毛、迁徙等年节律行为。 生物钟:是动物体内以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复杂机制。 7、、、、社群行为社群行为社群行为社群行为::::群居生活的动物,各成员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 ⑴特点:营群体生活的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间还形成不同的优势等级等。(由于受到食物、水源等特定环境因素的吸引而聚集形成的动物群体,各成员间无明确分工,也不需要合作,是简单的聚群,则无社群行为,如成群的蝗虫等。) 第第第第3节节节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动物行为的研究 1、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 。 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都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些研究方法都是实验法。 3、法布尔研究昆虫用的方法主要是 观察 法。 4、费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用的是 实验 法。 5、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主要用的是 实验 法。 6、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用的是 实验 法。 7、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 观察法 实验法 区别 主要目标 描述动物的行为表现 说明行为发生或变化 方法程序 借助器具直接观察 实验处理后再观察 材料处理 对动物不施加影响 对动物施加影响 联系 实验法以观察为基础 第第第第17章章章章 第第第第1节节节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物圈的主要成分,它们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圈中的生产者 2、消费者 (1)概念: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物,通过消耗绿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1植食动物: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消费者,如兔、牛等 (2)类型 ○2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的消费者,如狼、狮等 ○3 杂食动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费者,如棕熊等。 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1) 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 (2) 组成: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 (3) 动物的作用:在食物链中,动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同时也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是食物链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食物网: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多条食物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食物网。 3、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由于生物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 三、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1、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动物对植物生活影响: (1)积极影响: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2)不良影响:如:浮游动物大量繁殖时,引起水体透光程度降低,影响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光合作用;蝗虫和害鼠危害农作物。 第第第第2节节节节 我国的我国的我国的我国的动物资源动物资源动物资源动物资源 一、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物。 二、 我国的动物种类和珍稀动物 1、 动物种类:据统计,我国的脊椎动物有6300多种,占世界动物种类总数的14%,其中哺乳有450多种,鸟类有1200多种,爬行类有300多种,两栖类200多种,鱼类有3000多种。 2、 珍稀动物:我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白鳍豚、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等。 三、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1、 人类活动对动物资源的影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加快。据估计,鸟类和哺乳类在1600~1700年期间,大约每100年灭绝一种;在1850!1950年期间,大约每10年灭绝一种;20世纪后期以来,每3年就有两种鸟类灭绝。 2、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新疆虎、野马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大熊猫、金丝猴、野骆驼等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明显减小,个体数量骤减或处于濒临灭绝状态。长江中特有的白鳍豚已经成为我国最稀少的濒危动物之一。 第3节我国动物资源的保护 一、 动物的多样性 1、 内容: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关系: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 3、 保护措施:要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加以保护。 二、 动物多样性的保护 1、 就地保护:为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2)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2、易地保护:把野生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 (2)原因:栖息环境不复存在、种群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 (3)意义:作为就地保护的补充措施,为行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三、法制教育的管理 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文件。 第第第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 1、概念: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2、种类: (1)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等。 (2)多细胞微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 (3)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生活 1、代谢类型 (1)腐生: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营养方式。 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寄生: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体获得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营养方式。 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寄生性微生物发球消费者。 (3) 自养型微生物:有此致微生物像植物一样,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作用:发球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 生长特点: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3、 作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成分,尤其腐生性微生物工程作为生物圈中的分解者,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第2节微物生与人类关系 一、微生物与食品 1、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用于食品和发酵工业。如烤制面包或蒸镘头、酿酒等。 2、醋酸菌:用于酿醋。 3、乳酸菌:用于制酸奶和泡菜。制泡菜时,乳酸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4、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二、微生物与疾病 1、寄生在人体表面或体内,使人患病。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中,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2、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患病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 3、本身致病物质或毒素使人患病: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具有致癌作用,毒蘑菇、毒蝇蕈、毒粉褶菌等,被误食后会使人、畜中毒。 三、微生物与医药 1、提供维生素: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医药用。 2、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素是相应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 四、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1、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菌肥和农药生产方面得到应用。 2、生产沼气;利用秸杆、粪便和产甲烷细菌等产生沼气。 3、用于基因工程:涌过基因工程用微生物产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等。 4、生产动植物产品;今后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动植物产品。 5、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㈥ 运动神经元病用什么抗生素好

你好,运动神经元病一般通过使用抗生素、维生素和细胞浸润修复疗法来修复受损神经元细胞。
1、服用抗生素:如果患者是因为病毒所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伤,应及时使用抗生素。但是这类病情无法根治,需要根据医生指导来缓解症状。
2、服用维生素:若患者是用于某种疾病的药物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应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应使用一些营养性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甲钴胺等。
3、细胞浸润修复疗法:将神经细胞植入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重建受损的神经组织结构,恢复相应的神经功能。建议患者饮食上也要食用营养神经的食物,神经元细胞需要逐渐改善,不要太过劳累。
需要注意的是它本身是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如果患者出现外伤污染、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需要进行预防性或者治疗性的抗生素治疗。其抗生素使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对于开放性损伤,或者有明确红肿热痛细菌感染表现的,不必等待化验结果,可以尽早的进行抗生素治疗。
第二,有条件的尽早进行分泌物的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根据检查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第三,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有可能需要使用一些神经科方面的药物,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㈦ 泰乐菌素的作用

1、显着的抗支原体(霉形体)作用

对胸膜肺炎类支原体及其他多种支原体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为畜禽支原体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2、抗菌谱较广

主要对多种革兰氏阳性(G+)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还对部分革兰氏阴性(G-)菌、弯杆菌(过去归属弧菌)、螺旋体有抑制作用,以及抗球虫作用。

3、吸收和排泄迅速

无论口服或注射,均能在很短时间内(数10分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停药后迅速排出体外,在组织内几乎无残留。

4、具有良好的扩散能力

可渗透入所有器官、组织和体液,尤其是能通过浆性膜、血脑、血眼和血睾屏障,这就使得泰乐菌素的临床应用范围很广。

5、显着的促生长作用

给生长期的畜禽连续低剂量饲用泰乐菌素,不仅能预防疾病,而且能显着促进动物生长,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饲料报酬。

6、使用的专一性

泰乐菌素是畜禽专用抗生素,避免了人畜共用抗生素易发生的交叉耐药性问题。

㈧ 布病和伤寒有什么区别

布病和伤寒的区别:
1、致病菌不同: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伤寒由伤寒杆菌造成。
2、传染途径不同: 羊、牛、猪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体传染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人人一般不传染),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

伤寒由污染的水或食物经消化道传染。
3、临床表现不同:布病其症状主要有发热(低热、不规则热、弛张性发热稽留热少见)、多汗、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布鲁氏菌在人体内可以侵犯
(1) 运动系统:关节肌肉疼痛。出现膝关节、腰、肩、髋、肘等关节痛。
(2) 神经系统:可引起神经干涸神经根的损伤,导致神经痛。出现腰痛、臀部疼痛、腿痛等。
(3) 呼吸系统:部分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而出现咳嗽。
(4) 消化系统:急性期病人个别因肝脏损害较重,而出现尿黄、巩膜黄染、肝区不适、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5) 泌尿生殖系统 等。

伤寒病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⑴.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着。
⑵.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⑶.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⑷.恢复期
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4、诊断不一样: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患者有持续性高热(40~41℃呈稽留热)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诊断人的布病要根据三个方面:第一是布病的流行病学接触史,第二是病人临床表现,第三是对布病的特异性的试验检查。

5、治疗不一样:布病症状多种多样,病期又长,治疗也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应根据不同病期,不同症状体征性质调整治疗方案。大急性期时主要是采用抗菌疗法,采用抗生素类药物为: 四环素、链霉素、 利福平,或者强力霉素治疗。
伤寒病有效抗菌治疗药物为氯霉素,喹诺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