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缸厚沙系统危害
很多在系统还没成型就放弃了,这也是厚沙的弊端之一,成型慢。
铺沙的坏处:藏污纳垢。
铺沙的好处:更美观,更生态,可以养一些需要沙子的生物,厚沙可以控制营养盐。选择底沙的重要性:底沙是为珊瑚缸微小的生命链提供温床,让小生命得到庇护和繁衍。同时,维持低营养盐、分解有机物、氨氮化合物,还需适合翻砂虾虎、海参滤食。
厚沙系统的维护
厚沙系统平时的维护:放入适量翻沙海参和翻沙海星进行生物清理,大约每一周进行一次搅沙,关主泵,大约搅动的深度为5厘米以内的表层细沙。
一是扬尘,二是可以让一些浮游生物浮起,这时可以进行部分换水,把脏水吸出来,不用全吸干净,每周正常量的换水,然后正常开泵运行,此时主缸水会混,大约2小时左右水就会清、不会引起白点及任何不良反应、要坚持每周最少一搅。
原理:营养盐经上层有氧菌处理向下传递到无氧区,无氧菌在此彻底分解营养盐。
2. 厚沙系统的沙要煮多少次
不要煮。
翻缸的时候活石全拿开水烫,缸子也是整缸84消毒三天,生物肯定大量死亡,之后无光煮石3天,全部换水后爆藻5天,底缸厚沙,尼特利桶灯做底缸灯,开始下生物,氮磷最高时,蛋机测磷也就88,沙利法测NO3也就25左右,到现在已经又是氮磷双零了,期间保持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就行了。
厚沙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由沙子构成的,如果上升到一个系统的话,那么它就一定要具备整套完整的化学反应过程并且达到一个最终目标。
3. 厚沙系统为什么只能用几年
厚沙系统只能用几年的原因是存在有害物质。厚沙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有沙子构成的,砂子大概方案就是:从下至上,逐步变细,每一层厚度3-5CM左右,刚开始时厚沙中没有有害物质,几年过后,厚沙内积聚了太多有害物质,并会释放出来,会对养的鱼类造成伤害,所以厚沙系统只能用几年就要更换。
4. 厚沙系统需要碳源吗
厚沙系统不需要碳源。
重要的几个注意点:
既然叫厚沙,必须有一定厚度,一般整体高度保持15CM以上为佳。砂子大概方案就是:从下至上,逐步变细,每一层厚度3-5CM左右。
厚沙的底部是没有水流的,这里叫厌氧区,是发挥功能的区域。上图沙层不一定要这么细分,可以适当简化,比如直接铺足够厚度的3号砂,也能起到类似作用。
当然也可以更复杂,比如有上层用海泥的,理论上效果也会更好,不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下部形成一定的厌氧区。
厚沙系统的主要问题:
1、必须足够大的尺寸和厚度才能起作用,小缸背滤里面空间太小,这点地方不足以长期稳定的产生厌养层,要发挥作用,完全是空谈。
2、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并且保持稳定才能起作用,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新人基本没戏。
3、中途千万别去随便折腾,厚沙内积聚了太多有害物质,一旦你折腾厚沙系统,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这点来说,神砖好像方便一点)。
4、其实NO3不难办,相比之下PO4的问题更严重,而厚沙处理PO4的能力很差,也没有什么明确依据。
5、他就静静的躺在那里,你不知道他有没有发挥作用,无法量化。而且整个过程中无法看到直观现象,如果有问题也比较难以调整处理。
5. 淡水鱼缸可以用厚沙系统吗
厚砖貌似现在是海水圈的去硝圣物,用来代替厚砂系统培养厌氧菌来降低no3,不过搬到淡水缸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我持怀疑态度。首先厚砖中部适合厌氧菌繁殖倒是没错,但前提是极缓的水流和极低的含氧量以及合理的碳源。先说水流,厚砂系统一半是海水底缸里分割出来的的一个独立缸,上部进水且上部出水,砂子从上到下越来越细,从而使下半部分达到一个低水流低溶氧的环境培养厌氧菌,而我们正常的淡水底滤缸是上部进水后水流均匀流到底部再通过翻水槽到下一格底滤,而厚砖又号称过水率无敌,水流又带进充足的氧气,从理论上就说不通。
6. 厚沙系统为什么只能用几年
功能问题。据资料显示由于技术以及功能问题,截至2022年厚沙系统还是没有达到长期使用的结果。厚沙系统一般都是在后期才出问题,中期的时候(一年到一年半)效果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