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混凝土的标准配合比是多少
混凝土没有标准的混合比,因为不同种类的混凝土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比如C15混凝土的配比为水泥:砂:碎石:水=1:2.12:4.37:0.62;C35混凝土的配比为水:水泥:砂:石子=0.44:1:1.225:2.485。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⑵ 请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有哪些
(一)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灰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
(二)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
(三)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四)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在施工生产中,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时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按规定留取试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应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
⑶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具配合比通知单,如果你们单位有试验室并具有相应的资质(通过国家行政机构颁发的内部试验室资质或更高等级的检测机构的资质且资质范围内包含混凝土配合比的项目),那也可以自己做,但前提是个人也需要相应的资质。
配合比的设计应根据JGJ55-2000、GB50204-2002等标准进行设计,如果掺粉煤灰等,还要参考粉煤灰的规范;流程简单如下:
1、由施工单位提供选定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
2、施工单位提供设计技术要求、施工要求。
3、试验室对原材料进行试验,确定原材料的技术参数。
4、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及规范计算配合比。(这个过程是考虑最多的,参考的文件、标准也是最多的,一定要细心并考虑周全)。
5、对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
6、根据试配结果对计算配合比进行修正。
7、开具配合比通知单。
流程简单如上,但细节需要考虑很多,你仔细看一下规范,毕竟我不能把规范整个给放上。也希望高手多指正。
⑷ c25混凝土配合比
C25混凝土水灰比在0.55左右,水泥用300左右就够了,PO42.5的水泥。
配合比要根据砂、石子的粗细大小及混凝土坍落度要求来确定水泥用量,要简单的说某个标号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多少是不科学的。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胶凝材料: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4)搏微软件可以设置混凝土配合比吗扩展阅读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⑸ 灌柱桩混凝土配合比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商品混凝土也称为水下浇筑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在干处进行拌制,在水下浇筑和硬化,不会像普通商品混凝土那样,在水的作用下集料与水泥浆发生分离的新型商品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商品混凝土具有高黏聚力,抗分散、离析性能,并能在水下自流平、自密实形成优质、均匀的商品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商品混凝土着眼于材料体系本身性质的改善,这种新的商品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基坑工程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水下灌注桩由于在水下成型,施工条件苛刻,必须连续不间断施工,防止断桩;水下商品混凝土要求满足粘稠性即在水中时水泥不流失,骨料不离析;同时由于水下商品混凝土不能振捣,需要其能满足自流平和自密实性能,因此一般水下商品混凝土均需要很大的流动性。根据标准DL/T 5117-2000《水下不分散商品混凝土试验规程》,水下商品混凝土要求满足坍落度230±20mm,坍扩度在450±20mm,水泥流失量<1.5%,初凝时间>5h,终凝时间<30h等性能。
水下商品混凝土由于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对配制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严格。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或52.5;骨料应选择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骨料,粗骨料采用一级配河卵石或碎石,粒径为5mm~20mm,细骨料用水洗河砂,细度模数为2.6-2.9;拌合用水应采用饮用水。
2配合比及原材料
根据标准JGJ 55-2011《普通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设计出初步配合比,考虑到水下商品混凝土由于受水的影响,即使用相同的配合比,一般会比陆上砼低一个强度等级,故将配合比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由于本地机制砂使用更多,且机制砂具有棱角性,对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更有利,本次试验选用机制砂,根据经验采用机制砂时,砂率可适当增大,故较标准参考值38~42%增加了2%。经过多次试配与调整,最终选定的C30水下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表1C30水下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水(kg/m3) 水泥(kg/m3) 细骨料(kg/m3) 粗骨料(kg/m3) 外加剂(kg/m3)
173 383 793 1051 5.75
该配合比所以原材料情况如下: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R,厂家:四川国大水泥股份有限公司,80μm筛余0.4%,初凝时间280min,终凝328min,28天强度51.8MPa;Ⅱ类机制砂,产地:阆中市文成镇白沙坝砂石厂,细度模数2.8,石粉含量2.7%;5-20mm连续级配碎石,产地:阆中市双龙镇利益砂石责任有限公司,针片状颗粒含量4%,空隙率43%;外加剂:QH-5高性能减水剂,厂家:四川齐汇科技有限公司,掺量:1.5%。
根据标准设计的C25初步配合比中水泥用量不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水下商品混凝土水泥最低用量,为了使配合比更经济,采用掺矿物掺合料的方法来改善商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达到最低胶凝材料用量的要求,因此C25水下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
表2C35水下商品混凝土配合比
该配合比所以原材料情况如下: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R,厂家: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80μm筛余0.6%,初凝时间196min,终凝243min ,28天强度49.3MPa;Ⅱ类机制砂,产地:新津,细度模数2.9,石粉含量2.3%;5-20mm连续级配碎石,产地:四川新津,针片状颗粒含量3%,空隙率42%;外加剂:泵送剂P823,厂家:巴斯夫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掺量:3.0%,;F类Ⅱ级粉煤灰,厂家:搏磊综合开发有限公司;S95级矿粉,厂家:邛崃宇兴矿粉有限公司。
3 商品混凝土性能
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有多种指标,直接影响现场施工的性能有商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凝结时间。和易性又称工作性,它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由于商品混凝土和易性内涵较复杂,因而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商品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和指标,通常是以稠度即坍落度与坍落度扩展度实验来评定和易性。凝结时间是决定施工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因为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必须在商品混凝土达到初凝之前完成。另外,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基本上是各类商品混凝土的必检项目。水下商品混凝土性能指标包括泌水率、坍落度、坍扩度、抗分散性、凝结时间等方面。其中抗分散性包括水泥流失量、悬浊物含量和PH值,本试验主要通过水泥流失量来判断。
试验在室内完成,提前将所用材料及实验室温度调解在20±3℃,拌合水用洁净的自来水,使用天津路达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HJW-15-30-60型单卧轴强制式商品混凝土拌合机制备商品混凝土,单次拌合商品混凝土量不少于20L,并对拌合物的和易性、凝结时间、表观密度、水泥流失量及强度进行检测。
本次试验中各标号的商品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见表3。
表3商品混凝土性能
由试验数据可以得知,在不掺水下抗分散剂的情况下配制的C25、C30商品混凝土,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标准、施工及设计的要求。以上两个配合比均在工程实践中得到验证,用该配合比指导生产的商品混凝土浇筑水下灌注桩,桩身经相关机构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显示无断桩及Ⅲ类桩现象,说明在施工条件保证的情况下,使用该配合比生产的商品混凝土在水中的性能良好。从现场制备的样品同条件养护反馈结果也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其中,C25同条件制备试块28天强度达到约36MPa, C30同条件制备试块28天强度达到44 MPa左右。
4 结论
4.1本次设计的配合比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水下不分散商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可以用于水下商品混凝土的施工,从实体工程反馈信息也证明了该配合比的可行性。
C25较C30的密度略大,因为掺加了矿粉和粉煤灰,填充了商品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浆空隙,从而使得商品混凝土内部更加密实,从新拌商品混凝土的外观看来也更饱满有光泽。
C30商品混凝土 7天强度是28天强度的78.4%,C25商品混凝土 7天强度达28天强度的74.6%,可以得出一般情况商品混凝土的7天强度应该在28天强度的70%~80%以内。
⑹ 混凝土配方
混凝土配方
C1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砂率34.5% 水灰比:0.58
C2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04 砂子:542 石子:1264 配合比为:0.47:1:1.342:3.129 砂率30% 水灰比:0.47
C25: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463 砂子:489 石子:1258 配合比为:0.41:1:1.056:1.717砂率28% 水灰比:0.41
C30:水泥强度:32.5Mpa 卵石混凝土 水泥富余系数1.00 粗骨料最大粒径20mm 塔罗度35~50mm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90 水泥:500 砂子:479 石子:1231 配合比为:0.38:1:0.958:2.462 砂率28% 水灰比:0.38
⑺ 如何设置混凝土配合比。。。。
试拌与调整的步骤如下:
(1)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相同;
(2)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时,每盘混凝土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146的规定;当采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量不应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
(3)按计算的配合比进行试配时,首先应进行试拌,以检查拌合物的性能。当试拌得出的拌合物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不能满足要求,或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时,应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相应调整用水量或砂率,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提出供混凝土强度试验用的基准配合比;
(4)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三个不同 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5)制作混凝土强度试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
(6)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三块)试件,标准养护到28d时试压。
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养护28d强度或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 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
⑻ 当前计算机能研究出混凝土配合比吗
当前计算机能研究出混凝土配合比。电子计算机为混凝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计算机技术已成功应用在混凝土研究和生产中。
⑼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什么
混凝土中水泥、水、粗细骨料及掺和料、外加剂之间的比例关系。
现在普通混凝土的组成主要是水泥,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硅灰等),砂子,碎石,水,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就是指配置混凝土时所需这几种材料的比例,一般是计算每方混凝土各种材料的重量。
混凝土配合比主要最主要考虑的是用水量、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掺合料的掺量,砂率,外加剂种类和掺量。
⑽ 混凝土C20配合比实验设计步骤
混凝土强度等级有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现在一般用的就是C20——C40的混凝土,其他的都很少用。
这里要解释下混凝土强度等级,按计算的配合比(水泥,砂子,石子)作出一组试块,在上述方法试压,得出强度值不一样,有的比20低有的比20高,但是取95%保证率,即有95%的试块试压强度值大于或等于20,则这批试块强度等级达到C20等级。否则不合格。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
1、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初步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试配、检测、进行工作性的调整、修正得到;
2、实验室配合比是通过对水灰比的微量调整,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配合比以确定水泥用量最小的方案;
3、而施工配合绋考虑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对配合比的影响,对配合比做最后的修正,是实际应用的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过程是逐一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耐久性、节约水泥等要求的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需确定和了解的基本资料。即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的标准差。
(2) 材料的基本情况;包括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实际强度、密度;砂的种类、表观密度、细度模数、含水率;石子种类、表观密度、含水率;是否掺外加剂,外加剂种类。
(3) 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如坍落度指标。
(4) 与耐久性有关的环境条件;如冻融状况、地下水情况等。
(5) 工程特点及施工工艺;如构件几何尺寸、钢筋的疏密、浇筑振捣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