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庭开庭的时候可以拍视频吗
法庭开庭的时候可不可以拍视频,需视情况而定:
1、如果经过允许,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案件,法庭开庭的时候可以拍视频;
2、未经过允许,法庭开庭的时候是不可以拍视频的。
法庭开庭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法庭开庭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进入法庭须接受安全检查,禁止携带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禁止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及其他危险品;
2、法庭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不得吸烟、随地吐痰、乱扔瓜皮纸屑;
3、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得随意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
4、未经法庭允许,不得发言或提问;
5、手机等通讯工具一律关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一条
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或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播:
(一)公众关注度较高;
(二)社会影响较大;
(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较强。
Ⅱ 法院开庭被告可以视频出庭吗
法律分析:法院开庭被告可以视频出庭。法律没有相关规定的,民事纠纷双方可以选择适合双方的途径去解决,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处理,处理时注意证据收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由此可知,离婚案件一般也公开审理,但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其决定权在于人民法院。法律之所以规定“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是因为离婚案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审理中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感情上的一些不愿意公之于众的内容。因此,如果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法庭一般都会允许。
Ⅲ 异地开庭可以视频开庭吗
你好,视频开庭需法院条件具备且经法院同意,一般没有出行困难等特殊情况是不会允许视频开庭的,因为不便于举证质证查明事实 以法院通知为准,视频远程开庭是疫情期限的一些方式,现在普遍都是现场开庭的,有利于法官查清事实,核对证据!一、法院是否可以转到清羡异地开庭?
一般情况下法院不会异地开庭,但如果是存在特殊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但具体情况要通过相关法院进行协调;或者一些特殊案件是否可以异地开庭,需要上级法院来指定。异地开庭增加了额外的费用,因为涉及到诉讼成本问题。当事人是要缴纳诉讼费,要出庭应诉的,如果异地肯定会增加交通费,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异地开庭。
二、申请异地审理的条件
异地审理,是为了有效庆锋排除、预防审判干扰的一种有效司法制度安排。主要对象是官员的贪腐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曾明确要求各地法院根据个案具体情况,采取异地审理的做法。
刑事诉讼法 规定,上级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将案件移送到其他人民法院审判。不过,什么样的案件可采取异地审理方式,还未形成具体的评判标准,尚无规范的制度可供遵照执行。通常而言,落马官员级别越高,异地审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回溯近年司法实践,省部级高官腐败跨省异地审理,厅局级干部腐败案件省内异地审理,已是相对固定的司法惯例。
【(3)开庭现场被告可以拍视频扩展阅读】
三、异地审理启动程序
1、立案调查;
2、审议通过调查报告,决定对当事人“开除党籍、公职,移送司法机关”;
3、在上述决定下达之后,正式履行移送司法机关的法律程序。首先由最高检下发指定函,将案件指定给某个省级检察院,进入司法程序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该案便由被指定的省级检察院或它的下级检察院立案侦查,再向同级法答差拍院提起诉讼。
4、有些案件则由最高法直接指定。一般而言,最高法在下达指定函前,会告知相关法院;指定函下达后,该指定法院不能拒绝指定管辖。根据公开信息,被指定管辖的省份地市,当地检法两家通常被业内认为办案能力较强,经验较为丰富,“能打硬仗”。
Ⅳ 公开庭审视频个人可以对外开放吗
法律分析:不可以。法庭开庭审理刑事案件,法院应当进行录像并公开,但个人录像,然后公开视频,是不可以的。
第一,当事人不可以自己对庭审录像。法院会制止的;第二,当事人无权公开播放庭审录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十一条 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或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播:
(一)公众关销兆注度较高;
(二)社会影响较大;
(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较强氏拦。
第十三条 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正装或便装,不着监管机构的识别服。
人民法院在庭审活动中不得对被告人或上诉歼斗胡人使用戒具,但认为其人身危险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Ⅳ 法庭开庭的时候可以拍视频吗
法律分析:未经过允许,法庭开庭的时候是不可以拍视频的。开庭之前,法官一般都会先宣读法庭纪律,而法庭纪律中有一项就是要求关掉手机等通讯工具,开庭时禁止录音录像。但如果是公开审理的案件,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的,记者可以在经过允许后进行录像。开庭审判时,法庭本身会进行录像,有需要的话可以申请复制。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
第十一条 当事人、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等可以依照规定复制录音或者誊录庭审录音录像,必要时人民法院应当配备相应设施。
第十五条 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不得对庭审录音录像进行拍录、复制、删除和迁移。行为人实施前款行为的,依照规定追究其相应责任。
Ⅵ 我是一名被告者,法院从开庭到闭庭,录制视频,我有没有权利索要!
开庭后,即是审判过程,可以申请录音/录像,但是未经法庭允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等行为,法院可以暂扣此类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法院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
实际上,在《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中,已就庭审活动录音录像问题作出详细的规定了。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对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等行为,法院可以暂扣此类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法院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
《关于庭审活动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
为加强审判管理,完善法庭记录方式,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根据有关诉讼法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现就庭审活动录音录像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第二审程序刑事、民事和物枣行政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全程同步录音或者录像;简易程序及其他程序案件,应当根据需要对庭审活动录音或者录像。
对于巡回审判等不在审判法庭进行的庭审活动,不具备录音录像条件的,可以不录音录像。
二、人民法院应当在审判法庭安装录音设备;有条件的应当安装录像设备。人民法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部分审判法庭安装录音或者录像设备。
三、庭审录音录像应当由书记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自案件开庭时开始录制,并告知诉讼参与人,至闭庭时结束。除休庭和不宜录音录像的调解活动外,录音录像不得间断。
书记员应当将庭审录音录像的起始、结束时间及有无间断等情况记入法庭笔录。
四、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法庭笔录有异议并申请补正的,书记员应当播放录音录像进行核对、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
五、人民法院应当使用专门设备存储庭审录音录像,并将其作为案件材料以光盘等方式存入案件卷宗;具备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在人民法院查阅条件的,应当将其存入案件卷宗的正卷。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拍录、传播庭审录音录像。
庭审录音录像的保存期限与案件卷宗的保存期限相同。
六、人民法院应当采取叠加同步录制时间或者其他措施保证庭审录音录像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于毁损庭审录音录像或者篡改其内容的,追究行为人相应的行政或者法律责任。
因设备、技术等原因导致庭审录音录像内容不完整或者不存在的,负责录制的人员应当做出书面说明,经审判长或者庭长审核签字后附卷;内容不完整的庭审录音录像仍应存储并入卷。
七、在庭审中,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纪律或者有关法律规定,破坏法庭秩序、妨碍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庭审录音录像可以作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证据。
八、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庭审活动不规范或者存在违法现象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庭审录音录像进行调查核实。
九、人民法院院长、庭长或者纪检监察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阅庭审录音录像。调阅不公开审理案件的庭审录音录像,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
十、高级人民法院可以结罩昌拆合当地实际,在庭审录音录像的技术、迅携管理、应用等方面制定本规定的实施细则。
十一、人民法院进行其他审判、执行、听证、接访等活动,需要录音录像的,参照本规定执行。
Ⅶ 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会对媒体拍摄的视频进行审查吗
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不会允许媒体拍摄视频的。
即敏局使有很特殊的案件需要公开报道,法院也只是允许极少数媒体现场录制视频。但不会进行审查。
《法庭规则》第十七条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
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
动;
媒体记者经许可实施没扮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行为,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及区域进
行,不得影响或干扰枯拿灶庭审活动。
Ⅷ 未成年刑事案件开庭受害方可以录吗
首先说一下:受害方不可以录制
原因:在开庭时,是不允许对庭审进行录音、录像的(经过允许的新闻记者除外)
法院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参加庭审旁听,但必须遵守法庭纪律。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0条的规定,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76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处理:搭答(一)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二)未经准许以移动通信等方式现场传播审判活动的;(三)其他扰乱法庭秩序,妨害审判活动进行的。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暂扣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进行录音、录像、摄影、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人民法院可以采盯枝祥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
一般情况下,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是不允许旁听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开庭审理前,书记员会就凯搏此宣布法庭纪律。如果你未经许可偷偷用手机对庭审情况进行录音、录像,就违反法庭纪律。法官发现后会予以制止,并依法按照上述规定对你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Ⅸ 人在看守所还有民事案件可以视频开庭吗
人在看守所还喊档有民事案件可以视频开庭。
经举纯查询网络资料,犯人在看守所可以利用远程视频开庭审理的涉服刑人员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指发生在法律地位郑答乱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而诉诸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