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照片 » 只用变焦镜头可以拍出好照片吗

只用变焦镜头可以拍出好照片吗

发布时间: 2023-02-04 10:36:36

⑴ 手机加上变焦镜头后,真的可以拍出较好效果类似单反效果的淘宝照片吗肯定没有单反清晰,但要求感觉类

相机只是载体,技术才是关键,可能你需要的是背景虚化的照片,目前苹果核三星的手机单点对焦都可以做到,需要你对焦时距离拍摄体尽可能的近,拍摄体和背景远一些从而减少景深做到背景虚化。

⑵ 入门单反。如果只用长焦镜头可以吗那些花花草草的微距照片能不能拍好

长焦镜头用来将远处的景物拉近拍摄,可以拍花,但和微距还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来说,都是拍花,用长焦镜头可以拍一束花、一朵花;但属于微距范畴的一片花瓣、一滴露水、一只小甲壳虫,这些拍摄对象只用长焦还是不够的,还是需要专门的微距镜头才可以做到。
.
当然,根据您拍摄微距的兴趣程度,来选择微距拍摄的方式。
如果您对微距很感兴趣,日常拍摄的时候微距摄影非常多,那购买一支专门的微距镜头才是最佳选择;如果您只是想尝试一下微距,日常只是偶尔拍拍,那么在长焦镜头前加装一个近摄镜也是可以考虑的,还有诸如近摄接环等附件,效果都属于放大。
.
效果最好的当然还是微距镜头,但对于只想尝试这个领域、并不作为拍摄主要题材的爱好者来说,近摄镜或近摄接环等是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⑶ 想拍专业一点的照片,只有一枚相机镜头可以吗怎么拍

很多摄友入一只镜头没玩多久,就想着换其他镜头了,但殊不知,自己手中的镜头根本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实力。更何况,频繁的更换镜头只会让你一步一步走进器材的深渊,与摄影的本质渐行渐远。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镜头,玩好摄影。
1、将你的眼变成镜头
玩过摄影的肯定都有这种感觉,人眼看到的景象和从镜头中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即便被称为最接近人眼视觉感受的35mm镜头也会明显看出画面的透视感与人眼看到的景象有很大差别。
原因在于相机是单眼成像,而眼睛是双眼成像,外加人脑的视觉纠正。所以眼睛看到处于一个平面方方正正的柜子,在镜头中由于近大远小的关系,在相机里看到的却是圆桶梯形。
而所谓的“将你的眼变成镜头”就是指在看到一个场景时,在脑海中自动形成该场景在镜头中的样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人眼就成了镜头,相当于在拍摄时无时无刻都在从取景器中观察,更容易发现一些难以察觉的美,这种能力,也就是很多人都说的“摄影眼”。
而为了得到摄影眼,就需要长时间的使用一只镜头去拍摄。在不断的拍摄过程中,去记忆它所表现的透视关系,去记忆在多远的距离能够拍摄出什么样的景色。
往往在拍摄一个场景时会看到很多爱好者走两步拿起相机看一下,走两步又拿起相机看一下,这就是不熟悉镜头的表现,而在你“走两步”的过程中,很可能就错视了一个很好的拍摄位置和角度。
因此,在更换镜头前,想一想,自己是否已经将这只镜头的视觉感受印在了脑子里,如果没有,拿起它继续拍摄吧,你肯定能拍出以前不曾注意的,更美的画面。
2、小技巧挖掘镜头成像能力
有些摄友换镜头是因为觉得成像不够锐,这里暂且不讨论“锐不锐”对一张照片优秀与否的影响,如果想让现有的镜头成像品质更高,请尝试使用最大光圈提高两挡,并且使用的光圈不要小于倒数第二档。
举个例子,我有一只50mm,F1.4的镜头,那么它的最优成像光圈在F2.8左右;它的最小光圈是F22,那么所用光圈尽量不要小于F11。
当然,这是在阳光充足,对景深有没有很高要求的情况下,如果是光线不好,那当然不必纠结于必须用F2.8,毕竟提高ISO对画质的影响可比最优光圈的影响大多了。这个方法对于绝大多数镜头均适用。
如果您是个追求极致的摄友,可以自己测试所用镜头的“最佳成像光圈”。你可以固定相机,用不同的光圈值拍摄同一场景,再横向对比成像锐度。
为了提高对比识别度,你可以寻找对比度高的色彩、光影边缘作为参照物。如下图,观察树枝在地上的投影,你能很清晰地得到对比结果:
如上图,通过树枝投影和阳光的光影边缘对比,我们可以很清晰地得出结论:f/9 的成像,比 f/22 更锐利。
如果嫌找高对比边缘麻烦,你也可以拍摄一些特殊图案(如尺子的刻度,或者密集的直线等),再在电脑屏幕上放大进行对比。如下图,通过放大对比细节,明显可以看出 f/9 的成像要比 f/22 锐利。
利用这一方法,你可以将多组光圈值成像进行逐一对比,找出“最佳光圈”,以最大化展现您镜头的硬实力。
3、变焦头您用对了吗?
都说变焦头成像质量不好,所以您就想换镜头了吗?其实变焦头也有小技巧来尽量提高画质。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将变焦环拧到头拍摄。即便只是稍稍往回收一点,对画质也是有提高效果的。
因此,在使用广角端以及长焦端时,一但拧到头了,习惯性往回收一下,您手里的变焦头就又升值了。这个技巧对于所有变焦头均适用。
与上一点一样,如果您是个追求极致的摄友,可以测试下所用变焦头成像能力,你最好把它们“拆分”成几个最常用的焦段,再进行类似定焦镜头的“全光圈成像对比”。
比方说,你买了一个 18-55mm 套头,那么你最常用的焦距应该有 4 个:广角端、长焦端、24 或 35mm(一般广角),50mm(人像)。然后,把这 4 个“常用焦距”当成 4 个定焦镜头,逐一进行“全光圈成像对比”,再把结果记下来吧~
把最常用的 4 个焦段,当成 4 个定焦镜头来用吧、不过,变焦镜头在某个固定焦段上的表现,总是无法和同档次的定焦镜头相比,所以在进行“全光圈成像对比”时用不着那么精细,得到大概的几个关键性数值就可以了。
4、突出镜头的特点
很多摄友还没有充分发挥出镜头的特点,就想着尝试其他的镜头效果。比如手里拿着广角,羡慕别人的长焦镜拍出的感觉;手里拿着标准镜,又羡慕别人超广角拍出的大气感。其实不同焦段的镜头都有其特点,而每一只镜头绝对都有你拍不完的美。
比如广角镜头,其特点除了视野广,还在于夸张的近大远小畸变,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拍出很多冲击感很强的画面。把主体离镜头近一点,这种特点就被充分展现出来了。
再比如长焦镜头,长焦镜头非常擅长拍摄特写,可以表现局部的美,很容易营造出干净、简单的画面效果,拍摄人像或者是动物等可以轻松营造出虚化效果。
对于标准镜头来讲,不要看“标准”二字就觉得这类镜头没有特点。标准镜头非常适合表现场景的形式美,比如环境人像,街拍,纪实等题材就非常适合使用标准镜头来拍摄。
每个焦段能拍出的美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你想要换镜头时,真的把这个焦段能看到的独有的美拍出来了吗?如果还没有,继续使用它拍摄吧!

⑷ 变焦镜头24-105能拍出85或105定焦镜头的人像效果吗

变焦镜头24-105能拍出85或105定焦镜头的人像效果吗,先不说能还是不能,我们先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一下这三个镜头。

一,价格差异

一,价格差异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价格五千多。

没见过105定焦,最接近的有佳能的百微头,但那个是微距头不做比较了。

所以两个相差好几千的镜头能拍出一样的效果么?

二,结构差异

二,结构差异

其实能不能拍出一样的效果,关键在于镜头的构造不同,之所以先说价格差异只是为了有一个直观明显的感受。

定焦镜头结构简单,画质更好,变焦镜头为了实现变焦过程,结构上相对复杂一些,画质要比定焦差。

所以要想用变焦镜头24-105
拍出
85之类的定焦镜头的人像效果是不可能的,而且24-105
的F4光圈无法和
F1.2
F1.4
F1.8等定焦的大光圈效果相比。

我是紫枫,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的关注!

⑸ 变焦特效的10个拍摄技巧分享

如果你想用你的数码相机玩点新花样的话,下次你大可试试在你拍摄照片时利用变焦特效。而现在,我们将教给你如何利用变焦特效的10个拍摄技巧,好好看着吧。

变焦特效的本质是,使得照片的效果看似被摄物体在向你运动,或者远离你,并且还拖着运动的线条。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效果,有些是在拍摄时采取一定的技巧来实现的,有些则是通过在后期处理中运用变焦模糊效果来进行处理。这里,我们不讨论后期处理的技巧,只把我们精力集中在拍摄时的技巧。

要获得这种效果,最基本的,就是在拍摄时要设置一个较慢的快门速度,以确保曝光时间足够的长,这样你才有机会在曝光时(在快门打开和关闭之间)来使用你的变焦镜头把物体拉近或者推远。

这就是想要拍摄具有变焦特效的照片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一点,不过在实际中,想要获得效果较好的照片,需要做一定的联系和试验,或许你还需要一点点运气。以下几条小技巧可以帮助你改进你的作品:

1.保持相机稳定

因为你需要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任何相机的抖动都会极大的破坏你的拍摄结果。你想要获得的是变焦的运动效果,因此任何左右、上下的相机抖动都会使得画面中 变焦产生的线条不够光滑平坦。当然,相机的抖动或许会给照片增加一些有趣的效果,但是可能也会使得照片过于模糊。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相机的抖动,推荐使用 三脚架,或者将相机放置在静止的平台上。

2.弱光环境下拍摄

在进行长时间曝光时,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会有太多的光线进入相机。你可以设置相机,采用较小的光圈来进行拍摄。但是在明亮的场景下,可能在不使画面过曝光的前提下,你仍然无法获得足够长的`曝光时间。因此如果在弱光环境下进行拍摄,更有利于获得变焦特效。

3.拍摄有趣的光

对于变焦特效而言,最流行的拍摄题材大概就是光,无论是城市里的灯光,圣诞的节日灯光,霓虹灯还是其他。这些都是用来练习变焦特效技巧的好地方,并且利用这些题材你可以制造相当壮观的效果。

4.人工移动相机

如果你没有变焦镜头或者你的相机在正在曝光时无法改变焦距(对于一些功能简单的小型数码相机而言),那么想获得变焦特效,你还可以人工的将相机移动,远离 或者靠近你的被摄物体。当然,这会导致相机的抖动(参见前文所述),但是如果你技术足够高超或者足够有运气的话,还是可能获得一张漂亮的照片的。

5.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

当你选择快门速度时,要知道,没有一个固定的快门速度值可以满足所有情况的要求。光线的强弱、变焦的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对快门速度的选择。通常,我会使 用1秒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拍摄,这个时间段一般而言足够让你将你的变焦镜头由一端拧至另一端了。关键是,要自己去试验,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看看哪种效 果最棒。

6.连续顺滑的变焦

想要获得一张光滑的运动线条的照片,你需要好好练习连续顺滑的变焦。也就是说,你不能在变焦的过程中时快时慢(下一条技巧是个例外),这将使得你画面中的线条有点显得忽动忽停的。需要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柔顺变焦的境界。

7.在变焦过程中暂停

这是另一条值得试验的技巧,你可以在变焦开始、结束或者在变焦的过程中(此时快门依然是打开的)停顿变焦。这将意味着相机对于这个停顿点的时间更长,曝光也更强,因而最终在照片中这一刻也会显得更清晰。

8.使用闪光灯

这是可以用于变焦特效的另一条小技巧。你可以通过使用任何灯光来实现这一效果,不过最通常的显然还是闪光灯。在长时间曝光的过程中发动闪光,你就可以将那一部分画面凝固,但是被闪亮的主题周围、背后依然是还有变焦特效的。有些相机在夜景模式下支持这一功能。

9.反向变焦

由长焦端变焦至广角端跟由广角端变焦至长焦端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当你拍摄的物体在运动,或者你在变焦的开始或者结束时进行了暂停。各种效果都是值得尝试的。

10.仅使用部分焦段

有些镜头拥有很广的焦段,例如18-200mm。使用这种镜头拍摄变焦特效,如果从18mm端一直变至200mm端,可能效果就有些过于夸张了。如果只使 用镜头的部分焦段来进行变焦,比如从28端变至100端,或者80端变至200端,甚至更小的焦段,可能会更有效。

⑹ 如何用长焦镜头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镜头焦距——长焦距

长焦镜头相较于正常焦距镜头会使图像拥有更大的放大倍率和更窄小的视角。对于35mm相机(或全画幅传感器数码单反相机)常用的长焦距镜头焦距长度是105mm。对于使用120胶片67cm底片的相机,比较常用的焦距是150mm,对于45全景相机,焦距大约为300mm。大多数数码单反相机和便携式数码相机的传感器小于35mm胶片帧。你可以通过一个比率将你镜头得到的视角和35mm胶片镜头得到的视角相对照。一个22.515mm的传感器的比率是1.6;换言之,它所拍摄出的照片的视角将与35mm胶片相机用1.6倍焦距的镜头拍摄出的视角相同。例如,22.515mm传感器相机用65mm焦距镜头,和35mm胶片相机用105mm焦距镜头拍摄出的视角相同。

当你不想靠近拍摄对象时,使用长焦镜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在相机对面,尽管摄影师不在画面当中,但仍能给人身在其中的感觉。长焦镜头让远距离拍摄成为可能,你可以用它在不惊扰鸟类或其他动物时对它们进行远距离拍摄。中长焦距镜头是人像摄影的绝佳选择。当镜头离得过近,大多数人会不太自在,他们在镜头前的表情也就变得不够自然。当短焦镜头距离拍摄对象过近时,距离相机最近的部分会被放大变形,而将一个长焦镜头放置于一个中等的距离可以避免这类变形失真。在人像摄影时,失真的部分通常是鼻子。

长焦镜头存在一些缺点,镜头越长缺点越明显。相比于正常焦距的镜头,长焦镜头通常更重,体积更大,也更昂贵的,特别是大光圈的远摄镜头。因为它们有较小的景深,所以它们必须要精准对焦。同时,手持长焦镜头拍摄变得更加困难,因为它们会在放大拍摄对象的同时将镜头的抖动放大。一个中长焦镜头,例如35mm胶片相机上的105mm镜头,如果相机是手持,快门速度至少是1/ 125秒。一个不稳定的200mm镜头,你的快门速度至少是1/ 250秒。否则,相机的抖动可能会导致画面模糊。三脚架或其他支撑物将是防止照片因相机抖动而模糊的最佳选择。

长焦镜头有很多优点可被利用。因为长焦镜头的景深小,所以可以通过前景或背景的失焦让被摄主体更加突出。同时,一个长焦镜头能够从超乎寻常的角度拍摄,让拍摄对象看上去离得更近。

摄影师们通常把长焦镜头称为远摄镜头,或望远镜头,然而并非所有的长焦镜头都是实实在在地按照远摄镜头设计的。一个真正的长焦镜头的有效焦距是严格大于透镜到焦平面的距离的。这种设计使得镜头更短更便携。一个远距延长器或远距转换器中包含一个选择元件,它能够增长任意镜头的有效焦距。它附加在镜头和相机机身之间,将镜头中的影像放大投射到胶片上。有了这些设备,该镜头的有效焦距会增加,但到达胶片的光线会减少。举例来说,一个转化器在让镜头焦距变成原来两倍的同时,会使镜头损失两挡f制光圈的光。

⑺ 大变焦的微距镜头(比如18—200的微距)能拍摄正常的人像和风光照片吗

能够
但是要注意广角,远摄的变形问题
高变焦镜头光学质量也不会太高

⑻ 全画幅单反,只用定焦镜头不用变焦镜头是什么体验

全画幅单反,注定了是干活的机器,是实用的选择,而不是任性的文艺青年的心头好,也不是什么高档的玩具。因此,对于全画幅单反来说,是不推荐只购买或者只使用定焦镜头的。

定焦镜头,是拍摄小品的最佳首选哦!

定焦镜头,还是很好玩的了,以上拍摄效果,其实是双摄手机所根本达不到的哦!

你可以试一试,使用双摄手机来拍摄以上题材,看看双摄手机有多么的垃圾吧!

如果你打算主要玩定焦镜头,我其实觉得,你可以优先考虑松下微单或者富士微单,因为松下和富士,有很多非常不错的定焦镜头可以供把玩。

好吧,还是来说说,全画幅单反,究竟是玩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吧?如果只玩定焦,又是怎样的体验?

一、其实,我们玩手机摄影,基本上就是玩定焦镜头了。 不过,手机摄影的定焦镜头,和全画幅单反的定焦镜头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主要是背景虚化的不同了。

即便是双摄手机,其背景虚化,也还是远远不能和数码单反的定焦镜头相提并论的了。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数码单反玩定焦镜头的感觉和体验,等同于玩手机摄影的感觉和体验。

二、我本人,其实有很多相机和镜头。不过,最近半年,我最喜欢用APS画幅的佳能200D配佳能50mmF1.8STM镜头,小巧轻便,很实用,液晶屏的自动对焦速度也还算可以了,当然其实我主要是拍摄小孩了,这个组合,携带方便,可以满足随时随地拍摄小孩子的需要,所以是我的主力。

定焦镜头,抓拍小孩还是非常不错的了

家长拍摄小孩,我一般都建议购买一个50mm或者85mm的定焦镜头,几百块钱的,两三千的,都已经有很不错的拍摄效果了(拍摄小孩,活泼好动的小孩,还是不推荐使用双摄手机,至少现在的双摄手机,还是很勉为其难的!)

三、有不少人喜欢扫街,问我推荐相机和镜头,我一般推荐松下GX85配松下20mmF1.7镜头,这个组合,确实是扫街的经济实惠的首选,相信如果布列松也活到镜头的话,也会喜欢这个组合的。

四、对于鸟类摄影爱好者来说,他们是没有办法了,他们只能是长焦大炮,300mmF2.8只是才入门,600mmF4.0才是他们的主力镜头。

五、对于非影楼或者非摄影工作室的一些人像摄影爱好者来说,其实85mm定焦或者50mm定焦,确实比70-200mm更实用。(不过,对于影楼和摄影工作室来说,还是70-200mm最常用,这个是主力了。)

85mm或者50mm定焦,轻便,拿着没有70-200mm那么累了。

六、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入门的话,建议还是必须购买一个50mm定焦镜头,这个没的说了,必须购买。必须强迫自己喜欢和适应,必须要用50mm来练习和实践一些时日,这个是基本。

七、对于纪实摄影来说,我是说纪实的摄影手法,比如说会议摄影,商务活动摄影,婚礼摄影,儿童摄影,确实还是很需要大光圈定焦镜头的,24mmF1.4,35mmF1.4,50mmF1.4,这些都是必备的了。

总结一下:其实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定焦镜头的了,毕竟和拍照手机相比,可以更换镜头的相机,其最大的优势和魅力,也就是这些不同焦距的大光圈的定焦镜头了。

如果你一个大光圈定焦镜头都没有,那么,我觉得,你还不如就好好玩手机摄影好了啊。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了解过徕卡的M系列呢,虽然不能称之为单反,但M系列可以说是现在相机界特立独行的存在了—— 因为它只有定焦镜头。 (虽然M有两支三段式镜头,但并非常规意义上的连续式变焦)



Leica 是全画幅相机尺寸的开拓者,Leica 原型机定义了全画幅(即一张135胶卷)的尺寸,而Leica M 系列,可以说是大半个世纪前,全画幅机型中霸主一样的存在。

那么只用定焦镜头是什么体验呢?


体验一

一般来说,差不多价格的镜头,定焦镜头成像质量更好

定焦镜头的光学结构简单,所以同样的设计制造水平下,定焦镜头能达到的光学素质远超变焦镜头,对色散的控制,分辨率,边角成像质量,对畸变的控制等等。


徕卡镜头的制作


定焦头适合不同光线的场景,光线折射的扭曲率低,光线损失少,成像清晰;


Leica M10+50/1.4

Leica M10+75/1.25


另外定焦镜头光圈都比较大,一般都是 1.4 甚至更大,在手持夜景拍摄或者弱光时优势就很明显了,大光圈也可以拍出背景虚化的优美场景,让焦外变成 “如奶油般化开” 一般。

在并且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也能拍出较为清晰的照片,但切记不要滥用大光圈哦~


图片by Bill Rosauer,使用 Leica M240+50/0.95


体验二

经常可以不用看取景窗了


简单地说,坚持长期使用一支镜头,最后你会非常非常熟悉它。你会发现, 你不需要把眼睛凑到取景器,就能知道你能拍出怎样的构图,不需要回看,就能想象到最终的画面。

这样一来,你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刚才的照片上,而是会有更多时间去寻找下一张照片合适的拍摄对象,去捕捉稍纵即逝的精彩。



变焦镜头是会把人惯坏的,当你抬手发现你所感兴趣的事物不能充满你的画面的时候,拉近一点儿就行了,你不会去考虑是不是重新选择一个视角,换一种构图方式,用了一两年之后,你也许还是需要把相机抬起来,才知道自己大概能构什么样的图。


旁轴取景窗中的框线(模拟)


如果你只用变焦镜头,那么有太多的便捷选项可以让你轻松拍出可用的照片了。这个画面太杂乱?那就拉近一点拍个特写就好了!

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也很好用的办法, 但却让你少了很多思考的余地。


黑白也能有效地减少画面杂乱感。图片by James Kezman,使用75/2.5镜头 。


如果是用定焦,你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转成黑白?走近一点拍浅景深照片?多走几步换个角度?也许你会发现另一个角度更有意思, 于是,你的这一张照片就不只是“按下快门”这么简单。

长此以往,只用一支定焦头的你在摄影方面的进步会很快。


体验三

变得更勤快了

因为焦段固定,在拍摄时你没法偷懒了,不能像变焦镜头一样凭感觉扭动变焦环,所以为了获得较好的构图效果你会移动自己的位置,寻找最佳构图点。这就需要不停地走,不断地尝试。



另外,再多说一句,有人可能说“变焦镜头也能培养距离感跟焦段感呀”,但对许多初学者来说, 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拍摄时把变焦环拧到哪去了 ,只是看着取景器凭感觉来拍。你要问他现在用什么焦段拍的,可能他自己也回答不上来。


Leica M10 实时取景。你很清楚你在用什么焦段,也很清楚这种焦段大致能收到哪些画面。


体验四

真的很轻便

只带一支定焦镜头,真的很轻便。


一台全画幅单反加上一支标准变焦头,得 4 斤左右吧?得嘞,这就相当于您拎桶 2L 的矿泉水到处晃悠。所以说玩摄影的都得臂力惊人啊,不然相机端不了多久就得抖抖抖了,五轴防抖都拯救不了。

如果是 M10+35/2,一套下来才 900 多g ,而且 M 可是全画幅相机诶!一套全画幅才不到 2 斤,带出去拍摄显然很方便。



使用定焦镜头的好处还有很多,但我并不是在贬低变焦镜头,只是 定焦镜头一些独特优势是变焦镜头不能给予的 ,各有所长嘛, 定焦镜头也做不到像变焦镜头那样能方便地切换视角、驾驭不同题材


图片by infofotografi


不过,正如前面所言,定焦镜头在我们摄影之路上、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能起到很积极的影响,它会限制我们,强迫我们去思考,让我们快速地学习、成长。

这才是定焦镜头给予我们最大的礼物。


我就是这么用的,我的全画幅单反,只保留了4枚定焦镜头。

分别是福伦达的20mm定焦、佳能的50mmf1.2L、佳能50mm f1.8stm、佳能300mm f2.8LII。

其中20mm镜头长期闲置,因为城市里确实没啥超广角适合的题材。拍那些水泥森林没有移轴镜头又不带劲。而300mm镜头太大,只有在专门活动的时候出动,平时就是两枚50mm轮流用。

其实用习惯了,定焦镜头也没啥不方便的。

人的眼睛、手机的摄像头,都是定焦镜头啊。最喜欢50mm镜头的一个原因就是,但你感觉眼前的景色让你眼睛一亮的时候,举起相机拍下来,不用过多的思索。在预构图方面,非常有优势!

最后发几张图吧:

20mm

50mm

300mm

全画幅单反,只用定焦镜头不用变焦镜头。如果真要好好拍照,恐怕摄影包会很重哦!


即使这么大号的摄影包最多也只能装上4-5只全幅机用的定焦镜头。


24mm F1.4、35mmF1.4、50mm、F1.2、85mmF1.2、135mmF2。


难道我不会携带16-35mm、70-200mm、50mmF1.2、100mm微距、2X这样的组合。外出拍摄若要尽兴,我肯定会携带这样的组合。


所以,只用定焦镜头的硕大是一种噱头。摄影的乐趣在于视角变化,没有了变化,光圈再大也是假的。


现在不知道哪了来了一个怪风气,拼命吹定焦镜头和大光圈。难道拍照是只考虑背景虚化而不考虑大景深的。


我自己学摄影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一开始只有2个变焦镜头,28-70,70-210。

后来买了定焦85,感受了一下大光圈。

接着淘汰了原来相机,上了中画幅。中画幅没有变焦,40mm、80mm、250mm配了3个镜头。

AF时代以后,上高级变焦,组合定焦,24mm、50mm、70-200mm、2X。

随后买徕卡M6,24mm、50mm、135mm 。再加上公司给我的样机,徕卡的定焦几乎齐了。

再组合奥林巴斯OM4TI,加上差不多5个定焦和变焦的组合。

数码时代,买回C家差不多全部的高级定焦和高级变焦,16-400mm基本齐全了。

再加上富士XE2,组合徕卡M系5只定焦加2只变焦。

M43加全套镜头,覆盖14-800mm。

最后,也是最近入手的产品是R系列手动变焦镜头。


从变焦到定焦,再到变焦,再到定焦,最后再重回变焦。


感觉:定焦镜头轻巧、和机身的协调感好,但是它只能是变焦镜头的补充。



在拍摄日出的时候,我当时只带了几只定焦镜头。结果突然出现景色变化的时候来不及换镜头了。幸好我带了第二台机身,加一个徕卡75mm镜头。随手拍摄了一张。很难想象这种需要要三脚架拍摄的照片居然是手持拍摄的。这里要感谢定焦镜头,轻巧稳定,也要责怪定焦镜头的视角不能变化。


视角不能变化时心里的抓狂和如何让心绪快速宁静下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所以这幅照片的拍摄活活错过了一个大好时机,心态没有控制好。其实从画面中甚至能看出这种凌乱的心情。



我自己,一次出门只使用定焦镜头的情形就是街拍,只带1-2只镜头。这是唯一全部携带定焦镜头的情形了。


年轻人千万不要迷信大光圈定焦镜头。拍摄的时候,适合自己的镜头就是最好的镜头。

全画幅单反,只用定焦不用变焦是什么体验?

我只能说确实是减肥哈哈。

身边有大三元,但是不工作的时候不喜欢带着几个镜头出去,因为 确确实实很沉 ,本来出去玩是 休闲放松,拿着这些镜头是要累到不行了,更别提玩了。

所以平时出去如果带相机的话我都会选择 35挂机 ,平时出去玩,遇到好玩儿的事,35的画幅已经足够囊括了,能够抓住精彩瞬间。拍美女其实有些厌了,平时出去玩如果不是十分打动我我也不会按下快门,所以也没必要带个长焦。遇到好看的景色35虽然不够广,但是把相机放在稳定处,多拍几张回来接片就行。要是朋友之间的约片的话再带两个镜头, 一个50,一个85 。

其实选择定焦的主要原因还是画质舒服,同等条件下,定焦的成像质量是高于变焦的,出去玩儿拍照片都是自己记录 , 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画质的要求很高,同时定焦重量比大三元轻,兼顾二者我才选择定焦挂机出门的 。

日常拍摄50、35之类的却是有弊病,有时想要的画面这个距离拍不到,往前走两步可能是水洼甚至悬崖, 有了变焦确实会方便很多,定焦拍摄基本靠走。

以上内容出自光阴社浮影游鱼,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全画幅单反,只用定焦镜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个前提是全画幅,所以我们省去了转换系数,35mm的视角范围就是35mm的视角。这个对于练就强镜头感是一个基础。

定焦镜头,由于内部的光学结构,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获得超大光圈,和非常高的画质,这个毋庸置疑。唯一的缺点,或者叫做"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无法变焦,或者变焦基本靠走。其实有的人说定焦镜头可以靠移动来变焦啊。这个其实说法是非常片面的。很多情况下定焦镜头很局限的。


使用变焦镜头的人经常都是看到眼前的景物拿起相机再转动变焦环,大点儿小点儿,远点儿近点儿,拍的不亦乐乎。但是这样拍摄往往让我们忘记了思考。

拍摄前的思考能够让我们能够沉下心来更加细致的思考画面,构图,色彩以及情绪。

拍照实际上是玩的参数,比较常用的就是,快门,光圈,ISO,焦距,白平衡,构图暂时不谈,那么把白平衡和ISO交给自动,一般控制快门,控制光圈,那么定焦和变焦的区别是什么呢,抬手拍就是定焦,扭扭拍就是变焦,全幅单反配定焦实际上是最优化的画质,追求的是速度,可以控制快门,把光圈也放给自动,这样整个拍摄需要调节的参数就非常少了,只要考虑所拍摄的物体,采用合适的快门就可以了,所有的照片抬手就拍,变焦其实是多余的,全幅照片,回去裁一裁,必要的时候重新构图一下,什么都有了,这是追求速度和画质的极致配置,鉴定完毕

全画幅镜头只用定焦镜头不用变焦镜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只是近三十年来,变焦镜头的发展太好了,尤其是以各种“大三元”镜头为代表的“牛头”成像素质非常好,所以人们逐渐接受了使用变焦镜头完成拍摄。

(2014年荷赛年度照片及其参数)

纠结定焦镜头或变焦镜头实际上是很外行的想法。如果是专业摄影领域那么根本不会纠结变焦或者定焦。

先简单点说下定焦变焦的各自优缺点:

变焦顾名思义是镜头可以通过镜筒结构实现不同焦段转换,在使用过程中适应性更强。但一个镜头结构通过改变镜片的不同距离既带来了结构复杂、重量大、价格高的缺点,也使得镜头光路优化成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变焦镜头成像会比定焦镜头差很多。

相反定焦镜头由于结构简单,光路优化有针对性那么成像质量就甩了定焦镜头几条街。而且价格要比同等光圈/技术指标的变焦头便宜了很多。缺点就是焦段固定,使用的时候需要更换,比较麻烦。

在一些特定的领域拍摄才会不得已的选择变焦镜头,例如: 体育 摄影、新闻摄影、会议跟拍等。

说下定焦头的体验,W君签约过gettyimage,有8年的专业摄影工作经验。其中90的片子是用定焦头拍摄。

定焦用习惯了甚至手边的小数码也都是清一色定焦的机型:Grd 两部 、x100一部 、r1两部。随身带着拍摄基本上也不会觉得不方便。



用得最多的变焦也就是上图里面的24-105了,但原因不是为了方便而是美能达的24-105在配合富士pvr胶卷拍摄自然风光的时候貌似是一个绝对无敌的组合。天空可以拍的湛蓝的摄影系统就是顺手的摄影系统。

而定焦的选择就会根据任务做出特定的策划了,最得手的定焦是F4光圈的微距头。适应了我的大部分创意和静物摄影。好处是太方便布光了,0.5米的最近拍摄举例在布光的时候简直是随心所欲。

例如 拍毛级的老虎:


相对于普通长焦就更加有优势,或者拍摄客户要求可以看到花粉的花:


通过几盏灯的布光也可以完美的做到,甚至拍摄昆虫


也不必要贴着昆虫给小生灵带来困扰。

如果普通消费级用户说定焦不方便,那么真心的是还不知道如何用相机的。构图在摄影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通过定焦在熟悉的视角下也更有利于对良好构图习惯的养成。

我玩摄影也有好多年了!主要喜欢游山玩水四处走。定焦吗肯定是画质好。但画质好拍不到有趣的画面又有什么用?我爱爬山总是带标变。没广角拍风景真是大难受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推荐别人用定焦是为什么?定焦局限了相机的范围,很多精彩的画面在你的定焦面前错过了真的会让人后悔一辈子。千万别说多走十几步和退十几步。站在悬崖上走几步就没命了。站在高楼面前退后就是墙了!还有抓拍等你走过去就结束了!所以我挂机头肯定是标变。除非拍特定题材我才会用定焦。推荐别人全部用定焦拍摄真是害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