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辨别斗彩
据历史文献记载,斗彩始于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五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它的做法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人彩炉低温烧成。按照专家陈万里先生的意见,成化斗彩又可以分为点彩、覆彩、染彩、填彩等几种。成化斗彩除个别的大碗外,多数造型小巧别致,有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还有一种绘有海马或团花的盖罐,底有一"青花"字。 清朝斗彩瓷器的产量要大于明朝成化时期。康熙、雍正、干隆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成化斗彩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朝盛世的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改变了成彩 "叶无反侧"、"四季单衣" 的弱点,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成彩清秀飘逸的风采。康、雍、乾官窑都有一些仿成化斗彩产品,特别是雍正时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烧出成化斗彩,但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只有少数寄托成化款。对这些器物要从胎、釉、彩绘等儿个方面仔细辨别。另外雍正时期还烧成了粉彩斗彩,使斗彩瓷器更加华贵。干隆以后,斗彩仍在生产,图案内容多为花草,且多团花,延续了清朝盛世时期的风格,但笔法日渐草率。 斗彩荷塘鸳鸯纹盘、碗 (四件) 清光绪 直径11·1厘米 估价:RMBl5000-25000 成交价:RMB24200 "大清光绪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光绪本朝。盘、碗皆以工彩绘荷塘鸳鸯图案,色彩艳丽,一只盘沿爆釉。 斗彩番莲团菊文盖罐 清干隆 高12厘米 估价:RMB300000 此罐的形制与纹饰均仿明成化斗彩瓷。白釉底,圈足较大,书青花"大清干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官款。此罐所绘花卉与成化朝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以彩绘出花蕊,并突破成化朝器用五彩色料不多的局限,用色达五六种,色料平涂,纹饰呈图案式,规整对称,是干隆朝官窑斗彩的上品。此器制作精细,保存完好,殊为难得。 斗彩缠枝莲纹瓶 清干隆 高15厘米 估价:RMB60000一80000
2. 明代斗彩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斗彩和五颜六色是继青花以后的另两种彩绘瓷器,均有釉下青花,又有釉上多种色彩,施彩技术也较为类似;而粉彩则是后来发生的另一种彩瓷。
斗彩是明宣德官窑创新种类,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奇妙组合的崭新技术,也是彩瓷中的绝妙精品。斗彩这个称号,明代的文献里未见记载。最早运用“斗彩”这一称号并给予解释的,见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颜六色、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曰斗彩。”《南窑笔记》的作者认为,但凡釉下青花和釉上五颜六色拼成完好图画的就称为斗彩。陶瓷史上最负盛名的斗彩是明代成化斗彩,其间斗彩鸡缸杯更是精美绝伦,这与成化瓷器修胎极精致细薄和施釉极晶莹润白有关。清代康、雍、乾三朝也都有艺术价值极高的斗彩瓷器制造。
斗彩瓷底款,纵观近些年全国各地大拍,几家大公司也推出过万历五颜六色器,从内地近10年来的瓷器拍卖成交状况看,清代的青花和粉彩瓷拍卖报价已入云端,而明代五颜六色瓷器的上涨趋势一向对比缓慢,但与之相反的是此类五颜六色瓷器在世界市场上却是各大藏家重金抢夺的宠儿,冷热如此悬殊,预示着明代五颜六色瓷器在内地市场上空间无穷。跟着内地藏家保藏行动愈加理性化,明代五颜六色瓷器必定导致新一轮的保藏热潮,其价值终究会上升至应有的位置。
3. 如何辨别斗彩
斗彩的记载最早见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成、正、嘉、万俱有斗彩、五彩、填彩三种。先于坯上用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名日斗彩。填彩者,青料双钩花鸟、人物之类于坯胎,成后复入彩炉,填入五色,名曰填彩。五彩,则素瓷纯用彩料画填出者是也。” 斗彩瓷器在宣德时已初露端倪。可以说明代斗彩瓷器工艺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釉下用青花勾勒,纹样轮廓线的工艺,在釉上黑彩勾线诞生前无疑是衬托几种色彩的最佳色。由于成化斗彩瓷器留传下来的很少,早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就很名贵。因此,从明嘉靖时开始,仿制品持续不断,但以清代康熙、雍正、干隆时的仿制品最为逼真。 明代成化以后斗彩器的生产进入低潮,正德斗彩器虽有传世,但数量极少,仅碗、三足洗数件,以缠枝灵芝纹为典型。嘉靖朝青花五彩器兴起,斗彩瓷器的生产仍无法出现新的高潮。 传世品虽较正德朝增多,但在装饰上并无新的突破,除一部分仿成化制品,另有少量本朝流行的蒜头瓶、乳钉双系炉、方形葫芦瓶等。纹样除仿成化外,本朝流行的图案为鱼藻莲池、折枝菊、八卦图等,种类不多。色彩也较成化朝明显减少,成化朝使用的姹紫在以后各朝的斗彩器上均不见。万历斗彩更无创新之举,传世多为仿成化的制品,纹样也仿成化,但由于胎釉淘洗精细度不同以及器物制作、烧成上的细微变化,都不可避免地留有本朝特征。如婴戏图小杯,初看与真品无异,但仔细分辨不难发现:其口较真品微撇,整体造型不如真品秀美,色彩也不如真品柔丽
满意请采纳
4. 怎样鉴定成化斗彩瓷器
化瓷器真伪鉴定基本方法,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多是观赏瓷、把玩瓷,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那么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有什么方法呢?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一:辨胎釉釉质肥腴,润如凝脂
成化瓷器胎质洁白、细密、干涩;胎体秀美而轻薄,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肉红色;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润如凝脂,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这种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成化时期纹饰线条纤细柔和,多用双线勾勒填色法,填色较淡,青花之淡雅之态如轻歌漫舞,画意飘逸潇洒。成化斗彩器物装饰讲究浓淡搭配,以平涂为主,不分阴阳,画面缺少层次感。花朵和人物衣服以平涂法绘画施彩,树叶、花朵无阴阳向背之分,人物衣服,只绘单色外衣,无内衣衬托,故有“成窑一件衣”之说,山石也无凹凸之感。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三:辨彩料
“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
成化色彩具有清雅的色彩效果,旷绝古今。色彩特征是:“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鹅黄色,娇嫩透明而闪微绿色;杏黄色,闪微红;水绿、叶绿、山子绿色,皆透明而闪微黄;蜜蜡黄,色稍透明;赭紫色暗;姜黄色浓光弱;姹紫色,色浓而无光。而彩色中的“姹紫”一色独具特色,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后代很难模仿,可谓成化一代的标志。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四:辨工艺
器物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
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腹部可见接胎痕,由于成化时期工艺非常好,瓶、罐、壶等琢器,接胎痕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底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器物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一致,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抚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器物底足墙较窄,足脊较圆;足迹露胎处可见黄溢;器物里釉、底釉平滑细腻;足外墙大多围以两或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靠近足根那条圈线较深,上面一条则谈。
成化瓷器真伪鉴定方法五:辨款识
成化款肥
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有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两种,不见“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成化官窑瓷器年款主要体式为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也有极个别无边栏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另见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的六字楷款,落在盘类的口边或高足杯的的足内沿,另成化彩瓷均属青花款。特点是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笔道粗,字体肥,故有“成化款肥”的说法。字体并不严谨规范,似为儿童所书,透着稚拙之气,成化官窑款识的蓝本似出自一人之手,也为历代仿写所不及。
5. 万历斗彩瓷器特征,有什么特点,鉴赏价值
成化斗彩得特点是纹饰的多样与精美。之所以称之为斗彩,是形容颜色很多取“争奇斗艳”中的“斗”字,都才的特点就是先用釉下青花勾勒出纹饰的轮廓,再用釉上彩料进行填色。斗彩得器物以装饰为主,没有大器
6. 万历年间的瓷器该怎么鉴定呢
万历朝是明代瓷器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中是承上启下的年代。万历五彩久负盛名,万历青花纹饰繁复,都是广大藏友喜爱的品种。目前市场上假万历瓷器泛滥,造假手段之高,令人防不胜防,如何鉴定,是个难题。
生活腐化的万历皇帝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第11任皇帝,在位48年,年号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帝王,也是典型的荒淫怠惰的君主。由于平定北方虏患的侵扰,东南倭寇的入侵,西南部播州的叛乱,加上自正德朝开始,宫廷大肆挥霍,皇帝昏庸无能,到万历朝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至此明朝开始出现了颓败之势。万历皇帝有一个不择手段亲自敛聚钱财的恶习,提倡官吏向他进奉,把进奉财物的多少作为衡量官吏是否效忠皇上的标准,这使得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压榨愈甚。加之连年的天灾,地震、干旱、水涝,民生困苦。此时景德镇瓷器生产低落,日渐衰败。万历朝瓷器风格与嘉靖、隆庆朝瓷器大致相同,给人感觉古朴凝重。瓷器上多见道教色彩的纹饰,如八卦、云鹤、鹿鹤、三星等;该朝的五彩瓷器色调以红绿取胜,风格古朴艳丽,为我国五彩瓷发展的最高峰。
万历皇帝即位时年仅10岁,由文渊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高仪辅政。张居正接任首辅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于万历元年(1573年)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势渐见中兴,处于统治危机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和繁荣。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大臣们死抱着“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和皇帝力争立储之事,万历皇帝产生十分抵触的情绪,消极怠工隐居深宫数十年,不见朝臣,不理朝政,使明朝走向衰败。曾子《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的正是帝王之道。家不能齐,必然祸起萧墙,不过用老夫子们的话说,那也是气数使然了。《明史》神宗本纪结尾言:“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明万历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盘万历瓷器造型浑厚敦实
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与嘉靖时期景德镇瓷器风格大致相同,唯重大器,瓷器造型繁杂而拙笨,风格浑厚敦实;大型器物有大罐、葫芦瓶、花觚、大盘等,一般都较粗糙,不注重修胎,琢器腹部的胎体接胎痕比明初的还要明显,但官窑小件器物仍较精细。由于万历皇帝爱好书法,本朝瓷器中出现大量文具,如五龙笔山、笔船、笔洗、笔管、笔插、砚、水盛、颜色碟、小印盒等,做工精细;除各式盘、碗、杯、碟外,本朝器型还有壁瓶、筒瓶、攒盘、蛐蛐罐、塑像、执壶、香炉等。
万历瓷器纹饰布局繁密
万历时期瓷器纹饰绘画风格 , 表现为布局繁密,主题不明,并常使用开光手法。纹饰以龙、凤及缠枝莲、婴戏图、鱼藻纹等传统图案为主;嘉靖时期流行的道教题材纹饰如:云鹤、八卦、八仙、莲托八宝等纹饰也很流行;人物纹饰多见八仙祝寿、老子出关、四妃十六子及山水人物等;婴戏图中,小孩多数短躯头大,而且头后脑勺画得特别大,显得天真可爱,画匠似将全部爱心绘在瓷器上;此时的龙纹还是猪嘴龙,有的张着大嘴,眼睛圆睁,一副憨态可掬的感觉;万历晚期还开创了青花铁线描,纹饰只勾线不填色。
万历青花后期使用浙料
万历官窑青花瓷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继承嘉靖的制作,青料采用西域的回青料,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发色蓝中泛紫。万历24年,回青料已用竭,宫中曾命甘肃巡抚设法进贡,以应烧造瓷器的急用。《明实录》神宗34年3月乙亥条则记载了太监潘相到景德镇后的上书:“描画瓷器,需用土青,唯浙青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说明至迟在万历34年官窑已用浙江青料。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景德镇官窑从万历24年至34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都使用浙料。
万历瓷器品种繁多
万历五彩素负盛名,色调以红绿取胜,整体给人感觉古朴艳丽,它为我国彩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白釉地上直接绘以五彩,其中红彩艳丽如枣皮红色,有时以黄彩衬托,使红黄色重叠,呈现凝厚的橙红色调;黄彩似同蜜蜡;绿彩为大绿;蓝色则以青花代替,色调蓝中泛紫;由于当时烧造红釉器原料缺少和技术退步等原因,多用矾红彩的特点是多数颜色较深而亮,颜色似枣皮的红色,可见用笔涂抹的痕迹;除青花、五彩、矾红彩外,嘉靖时期烧造的品种还有,白釉、黄釉、蓝釉、斗彩、三彩、金彩、孔雀蓝釉、白釉绿彩、白釉黄彩、黄釉绿彩、黄釉红彩、红釉绿彩、黄釉青花、青花红彩、蓝釉白花等,品种十分丰富。
方法一:辨胎釉
胎色白中闪灰,胎质干涩、空隙较多明嘉靖起瓷器胎质已远不如明代早、中期淘炼精细、致密洁白。万历官窑小件仍胎质较细密,但是,大件之物胎质已明显见差,胎质较细、空隙较多,并常见黑色杂质。瓷釉方面,万历时期瓷器釉子光润肥厚,釉色泛青。
方法二:辨纹饰
纹饰线条如硬笔所绘万历时期瓷器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轮廓线条较硬,如用硬笔所绘,由于回青料晕散现象严重,青花填色往往溢出线外;这一时期器物纹饰画风稚拙,如孩童所绘一般;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人物、动物、植物常常比例失调,婴戏纹中的孩童头大如斗;麒麟瑞兽老态龙钟。
方法三:辨工艺
器物底足处理不十分规整万历时期瓷器上最为突出的的装饰是镂孔手法,这是以前不常用的工艺手法。镂雕器中常见瓶、盒之类,镂雕手法较率意,无精细之感。万历时期瓷器大器很多,多制作粗糙,时有夹扁现象;瓷器修胎不十分规整,琢器类器物(瓶罐类立件器物称为琢器),由于当时是分段拉坯成型,加上此时工艺较粗糙,腹部可见明显接胎痕;器物里釉可见白色绞丝纹;小件瓷器常见有各式盒子、笔杆、笔山、盘、碗、香薰、炉、莲瓣形洗、烛台、各式托座、执壶、盆、壁瓶等,有的修胎较精细,有的则稍粗。盒类瓷器多变形,不平整;盘有塌底现象,底足处理不规整,器物底足可见粘砂现象;盘碗类器物底足足墙较窄,圈足较浅,微向内收拢;底足的胎釉交接处多有一线橙黄之色,也称火石红,这是鉴定的一个依据。
方法四:辨款识
“万”字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有青花和紫彩书写款,也有刻划款或在刻划款的笔画上填绿彩的。落款位置较复杂,常见于外底,另有内底、外口沿、肩部等。青花烛台则书于盛盘下。六字款的排列方式有六字双行、三行、单排横书、单行直书及旋环形等。款外有围以双圆圈或双方框的,也有无边栏的。有一种青花番莲八吉祥纹高足碗,内底心直书六字单行款,款外加双方框,框外复加双圆圈,此种款式较罕见,明代除万历朝外,唯宣德朝还有此款式。有些尊、洗的外底不施满釉,而是仅在中心有一圆饼形釉罩住六字双行青花款。万历官窑瓷器年款中的绝大多数为青花款,且早晚期特征鲜明,早期的青料与隆庆时相似,呈色浓艳,字体挺拔有力,中晚期则浓艳者少。万历款识字体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笔力较硬,转折处多顿挫,捺多偏长。早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大”字之撇、捺顿挫有力,“万”字有“草头”( 艹 )与“羊字头”两种写法,体现了早晚两期的风格。
7. 清代 雍正斗彩瓷器怎么辨别真伪
要想了解斗彩瓷器的升值潜力有多大,我们不妨从斗彩皮球花纹碗的拍卖历史记录中一窥。作为雍正时期斗彩器物的代表,皮球花纹碗在北京翰海1996年第一次推出拍卖时,成交价为79.2万元。到了2004年,北京翰海再次拍卖清雍正·斗彩皮球花纹碗的时候,成交价已经达到了203.5万元。去年香港苏富比拍卖时,成交价已经达到262万元了。 随着斗彩瓷器价格的不断攀升,市场也出现了大量的赝品,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关注市面上比较权威的鉴别书籍,如孙瀛洲的《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等都有对于斗彩瓷器鉴定的精彩评述。 斗彩的最高成交记录: 名称:清雍正 斗彩水波寿石团花纹天球瓶 估价(RMB):15,657,000--20,262,000 成交价(RMB):31,120,000 名称: 清干隆斗彩勾莲纹双螭耳皮球花形扁壶(一对) 估价(RMB):无底价 成交价(RMB):22,167,500 名称:斗彩鸡缸杯 估价(RMB):11,973,000--11,973,000 成交价(RMB):22,050,000 名称: 清雍正 斗彩婴戏图钮盖茶壶 估价(RMB):无底价 成交价(RMB):11,751,500 名称: 清雍正/干隆 斗彩加粉彩垂肩如意瑞果纹梅瓶 估价(RMB):无底价 成交价(RMB):10,960,000 名称:明成化 斗彩花卉纹高点头杯 估价(RMB): 4,605,000--6,447,000 成交价(RMB): 10,513,504 名称: 明万历 斗彩葡萄纹高足杯 估价(RMB): 1,842,000--2,763,000 成交价(RMB):9,443,200 名称:明成化 斗彩果树双鸟纹高足杯 (一对) 估价(RMB): 7,800,000--7,800,000 成交价(RMB):8,690,000 香港宝华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是世界艺术市场有口皆碑的拍卖行,注册资金1000万港币,坐落于亚洲金融之都香港,“宝华艺投”前身为“宝华斋”由杜德荣先生于一九四六年在香港创办,主营古瓷器、玉器、字画。经过近六十年的诚信经营,以及借助香港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宝华斋”在香港收藏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大陆、港台、亚太甚至欧美藏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交易交流平台。二〇〇三年“宝华斋”出资成立了“宝华艺投,}团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工作热情和经验,凭借庞大的藏家资源,可以为您在众多的准买家中搜寻最理想的人选。香港宝华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在拓展亚洲当代艺术及中国二十世纪艺术市场和物色买家方面的能力绝对无容置疑。 买家构成:胡润百富买家;山西大买家;江浙房地产老板;温州商会,温州企业家 联合会;上海赛车俱乐部,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买家等等!国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鼎力支持,国内外高端客户的雄厚实力保证。聚全球华商财力,定向委托搜天下资深藏家宝物。媒体宣传和网络展拍结合,打造全面立体的宣传阵容。搭建业内规模较大特色明显的拍卖广场,成就钻石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凡欲送拍品者,藏品必须送到我公司专家鉴定,符合上拍条件者即可办理相关手续,您可以将藏品的图片发送到以下邮箱。注明:“香港宝华国际高端艺术品拍卖会”,同时请标明您的心理价位,姓名、电话、以及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回复。
8. 大明万历年制斗彩孔明杯值多少钱
看尺寸大小。
9. 万历朝万福攸同款斗彩盖罐
你好,你有图片可以上来看吗?
10. 明代万历年的斗彩粉盒,对吗
仿的也太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