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征兵报名了可以不去吗
【法律分析】:网上征兵报名之后没有特殊情况不可以不去,在全国征兵网上报名后,没有特殊理由的应该去应征报名和参加应征公民体检的,否则会被强制履行或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六十六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团州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
(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
(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
(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有前款第二项行为,拒不改正的,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虚或族者升学。
国防生违反培养协议规定,不履差弊行相应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情节,由所在学校作退学等处理;毕业后拒绝服现役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
战时有本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或者第三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B. 应征报名后可以不去参加体检吗
不可以。在“全国征兵网”上报名后,没有特殊理由的应该去应征报名和参加应征公民体检,即一般情况下收到体检通知就必须参加体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六十六条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以处以罚款:(一)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二)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三)预备役人员拒绝、逃避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和征召的
《征兵工作条例》 第五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拒绝完成征兵任务的,阻挠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或者有其他妨害征兵工作行为的,依照兵役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依照兵役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如果应征适龄青年在完成兵役登记后,因为客观原因本年度不想参军,那么在征兵网网上报名页面可以选择“暂缓参军”,其户籍所在地征兵办即可根据此信息暂缓预征,也就是可以不参加体检。
C. 报名征兵了可以不去吗
可以
全国参军的名额都是有限的,如果你通过了入伍体检和考核,那么你就等同于占用了一个名额,不去就是浪费了一个名额,即给自己找事做又给军队找麻烦,这也是失信的一种体现。因此只要你收到了入伍通知书,你打退堂鼓想不去,那么你就是成为了一名实实在在的逃部队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不能是小时候的游乐场,所以打算报名参军的年轻人一定要考虑清楚,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兴起或者三分钟热度就前往参军地点报名参军,以防之后受到他们的阻止出现什么意外,另外自己要认真考虑,不要等到收到了入伍通知书后,才感到后悔。
(1)一般情况下如果收到体检通知就必须参加应征体检,否则依据《征兵工作条例》 第五十一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拒绝完成征兵任务的,阻挠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或者有其他妨害征兵工作行为的,依照兵役法和有关瞎搏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的,应征公民拒绝、逃避征集的,依照兵役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如果应征适龄青年在完成兵役登记后,因为客观原因本年度不想参军,那么在征兵网网上报名页面可以选择“暂缓参军”,其户籍所在地征兵办即可根据此信息暂缓预征,也就是可以不参加体检。
(2)如果已经报名且收到通知不想去体检的,可以尝试去和当地武装部说明你不想去的原因;在这如果你体检过了,到要去的前几天会有接兵的人家访,你直接告诉他你不想去,不会勉强你的。
应征体检的流程如下:
先填写登记表格,然后进行视力检查,五官科检查,然后是外科检查,再到内科检查,进行血压测试,后面再是抽血化验,最后是拍照存档。如果检查的人员比较多,则根据现场指挥人员按组进行检查,检查的流程可能会各组不同。
一般情况下征兵体检和我们日常到医院做的体检内容差不多,只是要求比较严格一些,比如纹身的大小、位置等,一些特殊的兵种还有些一特殊的检查,比如空军的抗眩晕测试等。
初次体检(征兵体检一般分为三次,初检、复检和到军营后的核检)。这个一般由乡镇或者街道统一组织参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十四条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兵役登记包括初次兵役登记和预备役登记。
第十五条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安排在当年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的安排,负责组织本单位族好和本行政区域的适龄男性公民进行初次兵役登记。
初次兆神铅兵役登记可以采取网络登记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到兵役登记站(点)现场登记。进行兵役登记,应当如实填写个人信息。
第十六条经过初次兵役登记的未服现役的公民,符合预备役条件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预备役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