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21腾讯防沉迷新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各级出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据腾讯官方公众号“鹅厂黑板报”显示,全新游戏未保措施涵盖“双减双打”两部分,将从《王者荣耀》试点,再逐步面向旗下全线游戏普及。
其中,双减包括:1、减时长:将执行比政策要求更严厉的未成年用户在线时长限制,非节假日从1.5小时降低至1小时,节假日从3小时减到2小时。拓展资料: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小学生”)禁止在游戏内消费。
双打则包括:1、打击身份冒用:针对未成年人冒充成年人游戏的情况,将原来的“零点巡查”升级为“全天巡查”,可疑账户全部重新认证。2、打击作弊:积极配合政策,打击用户通过加速器登陆及部分第三方平台买卖成年人帐号的行为。
就在腾讯更新未保措施前夕,多家游戏公司也更新了未保措施。网易在上月底升级了监管保护举措,将在沉迷认证识别等方面添加行为认定更多技术识别手段。多益网络也在不久前发布的《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中指出,部分核心游戏产品未满18岁玩家将不允许进入。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平台要树立全网、全领域保护意识,承担起未成年人保护的主体责任。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认为,游戏平台要进一步落实未成年人信息全生命周期的保护制度,建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的分级分类标准,加强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的管理,建立针对未成年人及监护人的专项隐私政策等,呼吁构建起企业、家、校、社会四位一体的保护网。
㈡ 新游戏防沉迷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1. 未成年用户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2. 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5小时。3. 未满8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4. 8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5. 16周岁(含)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币。6. 在iOS游客体验模式下,同一台硬件设备15天内累计游戏时长不超过1小时,且无法进行充值。7. 从2020年5月15日开始将陆续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8. 健康系统新规则全量覆盖后,所有用户每日时长刷新时间改为每日0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六十八条 新闻出版、教育、卫生健康、文化和旅游、网信等部门应当定期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宣传教育,监督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履行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义务,指导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互相配合,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预防和干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进行干预。
㈢ 腾讯新防沉迷新规定
8月30日晚,腾讯游戏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就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腾讯表示坚决支持,并将全力尽快落实《通知》相关要求。
声明中指出,作为中国游戏行业的一员,腾讯从2017年至今,一直自觉建立、完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机制,并积极推进各项新技术、新功能、新措施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应用,未来,腾讯将基于主管部门的最新规定,进一步关注、投入未成年人保护与发展事业。主要规则如下:
__1、游戏时长限制,未成年用户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5小时;
__2、游戏消费限制,未满8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8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16周岁(含)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币;
__3、游客模式限制,在iOS游客体验模式下,同一台硬件设备15天内累计游戏时长不超过1小时,且无法进行充值;
【拓展资料】
目前,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用户突破3000万。
继《和平精英》等50款产品陆续启用防沉迷新规后,腾讯将在5月底前,新增包含《王者荣耀》、《龙之谷》手游、《云裳羽衣》在内的30款产品,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时长、消费金额。目前,《王者荣耀》已在进行灰度测试。
至此,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预计上半年内完成腾讯运营全部移动游戏产品接入工作。
目前,腾讯正在小规模测试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实名认证,但仍被判定存在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用户,通过微信支付在游戏内自然月超过400元后,若想再次充值,系统将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人脸”一致才允许进行后续支付行为。
㈣ 寒假防沉迷最新规定
元宵节过后,学生们的寒假生活也画上了句号。早些年,孩子们一放假就摩拳擦掌、大玩特玩,躲在房间里组队打游戏,不失为过年期间一道“风景线”。自去年8月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规正式出台。然而,前有游戏时间的限制,后有租号买号大军崛起;前有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后有“花甲老太凌晨峡谷五杀”作为游戏防沉迷新规后的第一个寒假,“监管”与“反抗”较量几何?没有了游戏时间,学生们的寒假生活更加充实了吗?近日,海报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史上最严:整个假期能打游戏的时间最多14个小时
期末考后,初三学生李豪本以为放假就能痛快玩游戏,看到“腾讯游戏”推送的“惊喜”消息后,他皱起了眉头,“今年寒假能打游戏的时间最多14个小时,春节当天也才能玩1个小时!”
腾讯游戏公布的“未成年人寒假限玩日历” 图源腾讯游戏微信公号
据腾讯游戏公布的“未成年人寒假限玩日历”,未成年人只能在1月21日—23日(周五、六、日),1月28日(周五),1月31日—2月6日(春节假期),2月11日—13日(周五、六、日)的20时至21时之间登录游戏。除以上时段外,其余时间未成年人均无法登录游戏。
针对借号、共号或上网租号行为,腾讯游戏还特别提醒,同账号多设备频繁使用触发人脸识别。而头部游戏里,所有55岁以上成年人账号夜间游戏每次登录都需要人脸识别,以防止未成年人冒用家长的身份信息玩游戏。“我一般就是打王者荣耀,但这次发现不仅是腾讯、网易、4399小游戏,甚至微信小程序的贪吃蛇等都有游戏时长的规定。”面对这样的限制,李豪其实已经习惯并且能够接受了,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寒假我每天能玩1个半小时,将近30天的假期里,能玩40多个小时,算一算是今年的3倍呢。”
李豪的游戏排名 图源受访者
而时间长短的把控,李豪也慢慢拿捏住了,“基本每宴带天都上线,超过1小时就会被强制下线,打两局刚好,自己的游戏瘾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不过,我觉得时间段限制不太合理,为什么非要是晚上8点到9点呢?我喜欢在上午打游戏,而且晚上所有人都一起上线了,整个服务器卡得不行。”李豪向记者吐槽。
游戏之外:朋友能约出来了,家人有话题聊了,假期充实且丰富多彩
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将短暂的游戏时间给予了《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因为需要保持“段位排名”,其余手游则被认为“可玩可不玩碧肢”。“因为朋友们都在玩王者荣耀,平常大家聚在一起,不是组队打游戏就是交流升级秘笈,如果我不玩,就成了圈外人,没人愿意跟我待在一起。”不管熟不熟悉,只要拿上手机组成一队,那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初一学生林琛表示,特别支持限制寒假游戏时间。“这个寒假最开心的是就是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往年总是凑不齐,人齐了也是躲在奶茶店‘团战’。”
在济南市槐荫区某小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未成年人,问及游戏之外的活动,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寒假假期,李豪和家人们一起放烟花 图源受访者
“一直很喜欢四大名着悔祥世,没时间钻研,寒假期间我专门买了一本《西游记》,边看边做笔记,现在读了不到一半,发现和电视剧里演的真不一样”
“我老家是东营的,过年我爸爸开车带一家人回去,爷爷教我下象棋了,刚开始老是记不住口诀,炮、兵怎么个走法,现在有进步,还想教我的朋友们一起玩”
“刷刷短视频吧,今年一直在关注冬奥会,可惜我不会滑雪,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对了,我还根据网上的图片,和爸妈用橘子做了水果版‘冰墩墩’”
正在和孩子打羽毛球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儿子竟然主动要求下楼活动。“今年寒假课业任务减少了,白天也玩不了游戏,他在家坐立不安,就叫我出来陪他玩。前几天还一起看看电影、包包饺子,我觉得挺好。不打游戏,近视度数增长也没那么快了。”
或是出门社交,或是培养兴趣爱好,亦或是与家人团聚闲聊,那些失去的游戏时间,变成了孩子们青春里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
堵不如疏:技术监督可圈可点,学校和家庭引导也不可或缺
没有大肆抱怨甚至谩骂“防沉迷”政策,第一个寒假假期,多数孩子和家长都认同新规取得了显着成效。而此前腾讯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也显示,2021年9月,未成年人在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时长的占比为较2020年9月的显着下降。而2021年9月,未成年人在腾讯本土市场游戏流水的占比为亦较2020年9月的显着下降。
腾讯财报截图
“据我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游戏规定。当然,也有例外。”郑州市某中学教师刘寒告诉记者,“班里谁爱玩游戏,其实学生最清楚。听他们说,有的同学会用父母的信息注册,逃避监管。也有些人会在国外玩家使用的服务器里打游戏,没有时间限制。”她介绍说,在引导孩子方面,学校除了和家长积极沟通,在课程设置和安排上,都会尽善尽美,在固定时间安排规定动作。
然而,对于小部分非常沉迷游戏的学生来说,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过在电商平台上租号或者买号,找游戏代练平台等方式,他们“照玩不误”。“我认为,学习之外,还是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能有获得感、成就感,替代游戏给他们的这种感受。”
济南市槐荫区某小区,孩子们正在楼下玩耍
放弃游戏,孩子们的世界里还有什么?这也恰恰戳中了家长的痛点。“我过年还只想刷手机呢,更别说孩子们了。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上课都要依赖手机。过年看到孩子在玩游戏,我就呵斥几句,也试过用奖励玩具的方法,还见过有些家长直接没收手机或是放任不管的。”在李豪的妈妈张女士看来,防沉迷系统只是拦在未成年人与游戏之间的最后一把锁,家长想要单纯依赖游戏公司、行业政策不断加固这把锁,却又不担起监管的责任,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知道孩子寒假只能玩14个小时的游戏后,我也在反思。作为家长,是否也应该放下手机,拿出耐心和信心,引导孩子去爱上原来看不懂的诗歌,一起解开困扰已久的科学问题,也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和体验游戏。”张女士说,如果孩子们能被好好引导,那么电子游戏就不足以成为“洪水猛兽”,假期生活也一定会缤纷多彩。
㈤ 满十八岁当天可以无限玩那些游戏
妄想山海。
妄想山海达到18周岁,可以无限玩。妄想山海游戏玩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达到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可取消防沉迷游戏限制,可以无限玩。
王者荣耀手游满18岁公民,当天通过实迅带名认证和人脸识别认证,当天就能登录。只不过一天只能猛昌祥连续玩五到六小时,防沉迷系统规定的,要休息十到二十分钟,才能玩二局。根据在线时长来计算时间,建议合理休息,安排作息时间,预防疲劳过度伤身。枝搏
㈥ 腾讯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是怎么样的
腾讯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对于游戏时长、夜间禁玩时长、游戏消费、游客模式等都有不同的限制,根据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定,以常见的两款腾讯游戏为例,限制如下:
一、《王者荣耀》
1、游戏时长限制,未成年用户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5小时;
2、游戏消费限制,未满8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8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16周岁(含)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币;
3、游客模式限制,在iOS游客体验模式下,同一台硬件设备15天亮段内累计游戏时长不超过1小时,且无法进行充值。
二、《天天跑酷》
1、游戏时长限制,18岁以下用户:工作日,每日在线1小时提醒,1.5小时禁玩;非工作日,每日在线2小时提醒,3小时禁玩。
2、夜间禁玩时长,18岁以下用户在每天的22:00-8:00禁玩,届时将无法登录游戏(包含工作日和非工作日)
3、游戏消费限制,8岁以下:无法在游戏内进行充值;8-15岁:单次充值上限50元,单月充值上限200元;16-17岁:单次充值上限100元,单月充值上限400元。
4、游客服限制,在游客模式中的用户,将无法进行充值。
健康系统新规则全量覆盖后,所有用户每日时长刷新时间改为每日0点,通过健康系统强制的时段、时长和消费管理,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游戏习惯,同时也尽量避免因为孩子的游戏行为可能导致的家庭矛盾。
(6)防沉迷新规定可以玩的小游戏扩展阅读
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或将上线“人脸识别”技术
腾讯旗下共计80款游戏将落实防沉迷新规接入工作;探索“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用户突破3000万。
继《和平精英》等50款产品陆续启用防沉迷新规后,腾讯将在5月底前,新增包含《王者荣耀》、《龙之谷》手游、《云裳羽衣》在内的30款产品,严格实施网络游戏账号实名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游戏时段时长、消费金额。
目前,《王者荣耀》已在进行灰度测试。据悉,当前仍存在未成年人挪用家长设备、账号进行游戏的情况。家长可以启用成长守护平台的“自我管理”模式,对自有账号设置游戏时长和消费规则,避免过度娱乐或非理性消费。
同时,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对于那些游戏账号通过实名及成年认证之后,但仍被判为谨键姿存在高度疑似未成年游戏行为的用户。
通过微信支付在游戏内自然月超过400元后,若想再次充值,系统将要求用户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人脸”一致才允许进行后续支付行为。而人脸识祥绝别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有效规避未成年人过度娱乐消费情况的发生。
㈦ 不用实名认证的游戏有哪些
不用实名验证的游戏有哪些?比如说王悉脊轿者荣耀。比如说一些睁肆斗地主。五子棋之类野握的游戏,都不需要实名验证。
㈧ 不需要实名认证的好玩游戏有哪些
不需要实名认证的好玩游戏有《玩具塔防》、《保卫萝卜》、《部落冲突》、《皇室战争》、《王国保卫战》等。
1、《玩具塔防》
玩具塔防(Toy Defense)是一款以玩具兵人为题材的塔防游戏。游戏的画面卡通感十足,战场场景各不相同,但玩具化的风格一直贯穿其中,另外包括射击,爆炸等效果也都十分卡通化,别有一番感觉。虽然是玩具大战,但游戏的节奏却十分紧张,需要用心的排兵布阵才能取得胜利。
㈨ 腾讯哪些游戏有防沉迷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
未成年人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将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网络游戏采用防沉迷系统,让未成年人无法依赖长时间的在线来获得游戏内个人能力的增长,报偿值的增加,有效控制未成年人使用者的在线时间,改变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良游戏习惯。
截至2019年7月,腾讯游戏旗下94款手游、17款端游,共111款热门游戏产品已接入健康系统。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已服务超过2000万用户,82%被绑定账号的游戏时长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游戏时长限制,未成年用户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进行游戏,并在21点整点强制下线。
㈩ 王者荣耀最新防沉迷规定详解
王者荣耀最新的防沉迷规定是什么呢?本次防沉迷新规定相较于旧版本有哪些改动呢?下面就跟袭槐族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王者荣耀最新防沉迷规定详明做解
《王者荣耀》发布公告,宣布将接入未成人防沉迷系统新规。自防沉迷系统上线伊始,腾讯就屡遭质疑,这一次的新规会真的奏效吗?
据王者荣耀官网5月15日通告:
我们会在2020年5月15日开始,陆续接入未成年人防沉迷新规,主要规则如下:1、游戏时长限制,未成年用户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禁玩,法定节假日每日限玩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限玩1.5小时;2、游戏消费限制,未满8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8周岁(含)以上未满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上限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200元人民币;16周岁(含)以上未成年用户,单次充值上限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上限400元人民币;3、游客模式限制,在iOS游客体验模式下,同一台硬件设备15天内累计游戏时长不超过1小时,且无法进行充值;具体规则请见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健康系统新规则全量覆盖后,所有用户每日时长刷新时间改为每日0点,通过健康系统强制的时段、时长和消费管理,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游戏习惯,同时也尽量避免因为孩子的游戏行为可能导致的家庭矛盾。
此前,《王者荣耀》规定12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玩家每天限玩1小时,且在每日21时至次日8时无法登录游戏或进入下一场比赛。相较之下,2020年5月的防沉迷新规确实增加了不少限制规则,但是其效果如何,仍需事实检验。
简单回顾来看,腾讯曾多次在健康系统和未成年人防沉迷问题上“发力”:
据王者荣耀官网通告,《王者荣耀》于2017年7月4日试点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限制未成年人登录时长、限制12周岁及以下玩家游戏时间、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等;18日,《王者荣耀》明确在每日21时至次日8时限制12周岁及以下玩家游玩游戏。
到了2018年11月28日,《王者荣耀》宣布将启动人脸识别,拒绝验证或与实名不符的玩家会被纳入防沉迷系统。
就网友评论和官方调查来看,腾讯的“未成年人防沉迷”工作似乎并不让人满意:
一方面,腾讯的防沉迷系统很多时候并不奏效,不能有效地应对未成年人沉迷问题,甚至催生出了“代解锁”、“代充值”这样的操作乃至于产业。“游戏限制”很容易沦为空谈。
另外一方面,《王者荣耀》的未成年人充值问题屡见报端,多年以来仍难以解决。2017年伊始至今,总能看到有孩子花掉父母、祖父母的血汗钱乃至于救命钱的社会新闻。这给一些家庭带来烦恼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不满。
此外,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4月13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直播打赏调查报告》显示,包括《王者荣耀》在内的9款游拍弊戏直接跳转第三方平台付费,存在安全隐患。
该报告同时指出,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流程复杂,除了要求家长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出生证明、账号等证据外,甚至有游戏方要求提供未成年人充值时的监控视频等证据,同时很多家长遭遇游戏企业拖延推诿等问题,家长纷纷表示退费难。
据调查,2020年第一季度,仅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受理的未成年人网游类投诉案件就高达425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其中,未成年充值群体中年龄最小的3岁,充值金额最高达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据界面新闻记者彭新4月27日报道,有从业者对其表示:“从历年各种报告来看,网游的营收主力年龄段,大概是在15到2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玩家给游戏带来的收入,通常为70%甚至是更高,是有支付能力且相对成熟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