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8款网络借贷类App被通报
违反规定收集个人信息
被举报的P2P借贷App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违反必要原则和《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使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孝李御未经用户同意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App违规较多,如新永利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运营的借钱贷、徐州润诚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花呗贷等。
如广州数字金融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运营的中原消费金融、榕贷-现金贷App、重庆焦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运营的环百和环香花、深圳众安信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众安信业等。
所有被通报的点对点借贷app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公报中,有多家App所属公司为关联企业。
微网App涉及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扰芦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等。易贷、微贷钱包、微贷三款app涉及未经用户同意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微金融在线和微贷钱包背后的公司是全启(海南)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易贷背后的公司是上海全启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微贷背后的公司是上海全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kycheck显示,全启(海南)征信服务有限巧岩公司是上海全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全启征信的经营范围包括企业和个人信用的征集、评估和评价服务,征信服务等。
上海全启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佳明、上海全启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均参与嘉兴方大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嘉兴方达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大股东何辉,持股88%,上海全奇网络疑似实际控制人为何辉。
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是很多网贷app都存在的问题,小影卡贷款借钱的app也已经被通报。
小卡贷贷款的运营方是深圳市赢众通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深圳市小赢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8年9月,小赢科技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XYF。2016年12月,小影卡贷正式上线。此外,小赢科技还有小赢理财等多个品牌。
小卡贷App提供贷款、分期商城等服务。合作银行有兰州银行、西商银行。
无独有偶,重庆甜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比融App也涉及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频繁整改问题App
至于网贷App需要收集哪些信息,最近出台的文件有明确规定。
今年3月22日,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使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自5月1日起施行。003010定义了39种常见类型移动使用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其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提供不必要的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的基本功能服务。
103010涉及的金融理财app包括四大类,主要有点对点借贷、网上支付、投资理财、手机银行。
具体来说,点对点借贷App的基础功能服务是“用于消费、日常生产经营周转等的个人贷款申请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必要的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的手机号码;借款人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和银行卡号。
网上支付App的基础功能服务为“网上支付、提现、转账等功能”,必要的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的手机号码;注册用户的姓名、证书
投资理财App的基础功能服务为“股票、期货、基金、债券等相关投资理财服务”,必要的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的手机号码;理财用户的姓名、证件类型及号码、有效期及复印件;理财用户的资金账户、银行卡号或支付账号。
手机App的基础功能服务是“通过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银行账户管理、信息查询、转账汇款”,必要的个人信息包括注册用户的手机号码;用户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证件有效期、证件复印件、银行预留的银行卡号和手机号;转账时应提供收款人姓名、银行卡号和银行信息。
此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要求相关App运营企业自本通报发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并上报整改情况。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将依法处理。
相关问答:
2. 38款App违规被通报具体名单
38款App违规被通报具体名单
38款App违规被通报具体名单,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上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现实中,保护个人信息可能比想象中复杂。38款App违规被通报具体名单。
38款App违规被通报具体名单1
信部通报38款违规APP 腾讯新闻、QQ音乐、小红书等在列
新京报快讯 据工信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信部发布了关于APP超范围索取权限、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回头看”的通报。38款违规APP被通报,涉及超范围索取权限、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通报全文如下:
用户信息被收集有哪些风险?
曲子龙说,隐私泄露之后被精准推送广告并不是最大的风险,不良企业会通过大数据杀熟,甚至不法软件装入手机后获取通讯录及相册权限,经过分析提取用于实现“个人身份信息盗用”、“定向网络诈骗”等用途。建议用户不要轻易让第三方软件获取通讯录及相册权限,相册中也尽量不要存放身份证、银行卡等包含敏感信息的照片内容。
曲子龙认为,必要权限按照行业区分,法律上国家已经规定得很明确了,大部分产生争议的是一些个性化的内容,比如支付宝是一个支付软件,但是里面加了小程序后就变成了“公众应用平台”,属性发生变化获取的权限也自然跟着发生变化,最好的方式是应用内的第三方服务如果仅是偶尔使用的应用,都采用二次授权,并且即用即授权原则,如果长期使用的应用则制定权限开关,用户随时可以手动关闭停止授权,可能会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38款App违规被通报具体名单2
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为了提高体验,完善产品,一些APP必然要求获得权限,用数据来服务消费者。”安全专家、绿盟科技集团副总裁曹嘉说,由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往往比较复杂,数据收集、使用范围的边界并不清晰。
围绕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个人信息保护法构建了“告知—同意”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专家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
同时,对于人们反映强烈的一揽子授权、强制同意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或公开个人信息、跨境转移个人信息等环节应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明确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赋予个人撤回同意的权利,在个人撤回同意后,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停止处理或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
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上做了一系列积极探索。针对公众反映突出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2019年开始,中央网信办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统筹制定APP个人信息保护系列规范,先后发布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个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等行为规范,界定了6类31种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违法违规情形,明确了39类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山世岩范围。比如,地图导航类应用,必要个人信息包括位置逗御信息、出发地、到达地。超出部分则属于违法违规范围。
针对“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个人信息保护法将生物识别、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列为敏感个人信息。该法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同时应事前进行影响评估,并向个人返亏告知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和身心健康,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将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确定为敏感个人信息予以严格保护。获取这类信息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并应当对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现实中,保护个人信息可能比想象中复杂。“个人信息与非个人信息的界限并非如想象的那样清晰。收集行为是否合法等,也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晓东说。
比如,个性化推荐、用户画像等收集的数据属于个人信息吗?通常,企业在收集了用户浏览网页、搜索记录等信息后,会将此类信息做匿名化处理。丁晓东表示,这些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是否属于个人信息,是否纳入个人信息的范畴来管理,学界尚无定论。此外,个人信息的范围因时代而改变,针对不同的个人信息的类型,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3. 这个查违章的软件叫什么
查违章的软件是:交管12123app。
交管12123是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官方客户端,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为广大车主和驾驶人提供:互联网服务平台个人用户注册,机动车/驾驶证/违法处理等业务预约、受理和办理,交通安全信息查询、业务告知提醒、业务导办,道路通行服务等全方位交通安全服务。
(3)什么app可以查询被通报扩展阅读:
交管部门依托“交管12123”手机APP和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原有窗口及自助处理交通违法的基础上,推出非本人名下机动车在线绑定自助处理交通违法新举措。
因该平台能够极大减少在交通违法处理窗口的等候时间和出行成本,北京市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已有74万人成为该系统的新注册用户。
2018年8月29日,“交管12123”手机APP交通违法自助处理功能进行了优化完善,包括扩大可备案非本人机动车范围、优化备案流程等,自助处理交通违法更为便捷。
随时查询违法信息:
在获取信息方面,群众通过平台,可随时查询、动态掌握机动车、驾驶证、交通违法等个人相关信息。及时了解路况、危险路段、道路施工、恶劣天气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合理规划出行时间、路线,安全出行。
公安交管部门还通过平台主动推送机动车年检、驾驶证审验、交通违法记分等信息,告知提示车主和驾驶人。
公布驾校培训质量(包括考试合格率、交通违法率、肇事率)、考场考试计划、机动车选号号段等信息,增强服务管理透明度;向客货运和危化品运输企业、校车管理单位等通报和抄告交通事故、交通违法等信息,促进交通安全源头管理。
4. 84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都涉及了哪些平台
近期,网信办对公众常用的一些APP进行了调查,并公布了一个名单,指出了涉及非法获取、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信息行为的84款APP。
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少,但是也不要放弃。此次网信办的清查就是在群众反映下促成的,我们如果觉得不适,就要学会表达。
5. 钟祥疫情最新通报在哪里查
官网。
1、首先打开手机,在手机上宏悉找到浏基御览器APP,并打开。
2、其次打开浏览器以后在其主页面最上方搜索框内输入钟祥疫情最新搏绝岩通报官网,点击搜索。
3、最后在官网内点击查看即可。
6. 查失信记录不跑银行也能查,用手机就可以了
查失信记录不跑银行也能查,用手机就可以了?
应该是可以的,现在在手机上可以登陆各大银行的app。是可以查到自己的记录的,所以不去银行用自己的银行卡登录自己所属的银行,是可以查询到自己的记录。微信小程序上也可以查,通过“个人报告查询”这个微信小程序,打开微信就能用,简简单单。
被执行人信息多少年才能消除?
失信被执行人失信信息多久消除是没有具体时间的,一般是二年内消除,但如果失晌斗信情节严重的,会延长1-3年,如果履行了判决书的,会在三天内删除信息。
相关法律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
第二条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失信记录有什么影响?
对于失信人员,严格执行“三限”措施,即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以及在实行在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等方面的联合限制。
1、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例如: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毁谨饥)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2、执行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纤返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7. 怎样查自己的行政处罚记录呢
品牌型号:HUAWEI Mate 40E Pro
系统版本:HarmonyOS3.0.0
软件版滚伍本:鄂汇办4.1.0
查自己的行政处罚记录一般在当地的户政app进行查询,这里以鄂汇办app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通过当地的户政app查询
1、点击本地服务
进入鄂汇办app,点击本地服务。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九条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通报批评;
(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三族判)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
(四)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
(五)行政拘留兆备改;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