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柴油四缸正时齿轮怎么对 柴油四缸正时齿轮对法
1、首先转动曲轴,使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
2、针对于4缸机,先调整1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3缸的排气门、2缸的进气门。 针对于6缸机,先调整1缸的进气门和排气门、3缸和5缸的排气门、2缸和4缸的进气门。
3、然后转动曲轴360度(即一圈),调整剩下的气门。4缸机:双—排—不—进的意思是1缸进排气气门—3缸排气门—4缸不调—2缸进气门(点火顺序1-3-4-2)即可。
2. 南内四缸发动机怎样对点火正时
一、点火正时不对对汽车的影响很大,汽油在引擎里头的燃烧是必须靠火星塞那边跳出火花来点燃的,要使引擎顺利发动,而且燃烧良好,火星塞的火花要够强才行,但更重要的是火花跳出来的时间必须恰当正确,太早太晚都会影响到引擎的马力,这火花从火星塞跳出来的时机就是所谓的点火正时。一般都是以活塞走到上死点前多少曲轴转角的角度来表示,例如上死点前
10°,而不以时间为单位。
二、点火正时调整
1、调整分电器断电触点间隙
触点间隙的大小不仅影响火花的强弱,而且影响触点开闭的早晚。若在调整点火正时后再调整触点间隙,即使是微小的变动。都会破坏已经调好的点火时刻,故必须在点火正时调整前调好触点间隙,将该间隙调整到0.
35~0.
40毫米范围内。
2、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的位置,旋松第一缸火花塞。
慢慢摇转曲轴,当听到泄气声音时,表示第一缸在压缩行程。打开飞轮壳上的检视孔盖,再慢摇曲轴,使正时记号对准。
3、有辛烷值选择器的应将它调整在"0"的刻度位置上。
4、确定断电器触点刚张开的位置
旋松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将外壳先沿着分电器轴旋转的方向转动,使两触点处于闭合位置。然后接通点火开关,一面将分电器的外壳沿着分电器轴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一面使点火线圈的高压线对着搭铁处(约2~3毫米),直到发现火花时为止。最后将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拧紧。
5、按点火顺序接好高压线:
装回分火头,将第一缸高压线插在分电器盖和分火头导电片对准的插线孔内,以顺时针方向按1、5、3、6、2、4的顺序插好各缸高压线。
6、发动检查:
起动发动机使运转至正常温度,忽然加速,若此时发动机发出短促而稍微的爆震声并立即消失,则点火时间适宜。如无爆震声,即点火时间迟后,应松开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并将分电器壳向分电器轴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少许。如爆震声严重,即点火时间早,应向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分电器壳,直至适合时为止。
3. 雅马哈摩托车四缸正时怎么调
雅马哈摩托车对正时的方法,与其他品牌的摩托车并没有区别,不过雅马哈有很多种型号,不同型号的车,对正时的方式也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先转动磁电机,把磁电机t点刻线与发动机箱体上的标记对正,再把正时链轮上的正时标记朝向缸头顶端(卧缸机朝前、立缸机朝上),安装在凸轮轴上,并且这时气门摇臂处于松弛状态就可以了。安装好后把发动机再转几圈并重新对好正时,检查无误后再起动。
4. 4缸双凸轮轴正时口诀
466q8双凸轮轴正时对方法:
1、转动曲转,使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对齐凸轮轴和曲轴链轮上的正时标记。在凸轮轴链轮上有两个正时标记,一是第1缸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正时标记,这时第1缸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处于关闭位置;
2、第4缸活塞处于上止点时正时标记,这时第4缸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处于关闭位置。一定要弄清楚是第几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
3、拆下凸轮轴链轮上的螺栓,取下正时链条和凸轮轴链轮。(5)如果需要更换曲轴链轮,应用拉器拆下链轮。安装新链轮,应将链和链槽对准,防止松动;
4、将正时链条安装在凸轮轴链轮上,固定链轮,使链条悬下,对准凸轮轴和曲轴链轮上正时标记。将链轮上定位销孔与凸轮轴上定位销孔对准,再把链轮安装在凸轮轴上。凸轮轴链轮螺栓拧紧力矩为20N-;m;
5、用机油润滑正时链轮和链条。转动曲轴两圈,检查发动机正时标记是否对齐。如果正时标记没有对齐,应按上述操作步骤,重新进行操作。
5. 4缸发动机气门如何调整
4缸发动机气门调整方法:1、将1缸转至压缩上止点对准0刻度线或正时齿轮室的指针冲齐,调整1缸的进排气门、2缸的进气门、3缸的排气门,再转360度,调整2缸的排气门,3缸的进气门,4缸的进排气门;2、先用木头把将改锥,试听下面的缸响声,参考此缸气门间隙,来调整其他3缸的气门间隙;3、冷车调整气门间隙要稍微大一些,热车调整气门间隙要小点,一般是热车后熄火,然后调节气门间隙的。气门的作用是:专门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并排出废气。
6. 四缸丰田霸道点火正时怎么调
点火正时的调整方法是:
l )调整断电器触点间隙,应首先调整好断电器触点间隙。因为断电器触点间隙的大小,不仅影响高压火花的强弱,也影响点火时间。
断电器触点间隙较大时,凸轮一接触,断电器触点便被打开,点火时间就提前了,同时断电器触点的闭合时间也就缩短了,使一次电流减小,二次电压就降低,火花塞电火花减弱。反之断电器触点间隙较小,点火时间滞后。
2 )将第一缸活塞摇到压缩行程终了开始点火的位置(按照飞轮上的标志或以正时齿轮盖的控制螺钉确定。分电器轴尾端有偏中心的凸起部分,应注意与偏中心的凹进部分正确嵌接,即为点火正时位置),这时分电器凸轮所处位置,应恰恰将触点顶开,而分火头的电极则正与第一缸的分配电极相对。
3 )松开分电器外壳夹板固定螺栓,旋转分电器外壳,先使断电器触点闭合,消除间隙,然后顺分电器轴旋转方向转动外壳,使断电器触点刚张开,就可以将外壳固定。
4 )装上分火头和分电器盖,在分火头所指的插线孔内插人第一缸高压线。
5 )按规定的点火次序,顺着分电器轴旋转方向,分别插好其余各缸高压线。
6 )起动发动机,使水温升到70-80℃ ,然后突然开大化油器节气门,以加速容易,并可听到轻微的金属敲击声为宜。若无敲击声,且加速困难,则说明点火过迟;若突然加速,金属敲击声明显,则说明点火过早,应再进行调整。此时可转动分电器外壳或旋转调整螺母,使分电器逆转为点火提前或使分电器顺转为点火迟后。
7. 直列4缸发动机怎么调气门
楼主,请说明什么发动机?柴油机还是汽油机,什么车型,才能告知如何调以及气门间隙范围,针对现在的大多轿车都是不可调的。如果非要调,步骤:1、将1缸转至压缩上止点(曲轴皮带轮上面有一个刻度尺或曲轴飞轮上有标记)对准0刻度线或正时齿轮室的指针冲齐。调整
1缸的进排气门,2缸的进气门,3缸的排气门。再转360°,调整2缸的排气门,3缸的进气门,4缸的进排气门。2、还有就是你可以先用木头把的改锥,试听下哪个缸不响或不太响,参考此缸气门间隙,来调整其他3缸的气门间隙。3、冷车调整气门间隙要稍微大点,热车调整气门间隙要小点。一般都是热车后熄火,在来调节气门间隙的。建议最好不要自己调。
8. 四缸发动机没有正时点怎么对正时
呵呵,看我的,就对了,1
曲轴前端有个月型销子,朝上(指向发动机缸盖),1和4缸活塞在上止点,凸轮轴前端也有个月型销子(正时带轮上应该也有点记号),向上,(都是顺指向发动机的正上方,有的发动机是斜的)和正时带盒上的记号,3点怠耿糙际孬宦茬为长力一线,这时就是4缸工作。调节4缸进排气门间隙(冷车是0.014mm.热车是0.028mm).将曲轴转半圈(180)就是一缸工作了。我表达能力差点,不知你是否明白?
9. 4缸柴油机怎样配正时
对准点火正时,并且是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时做功状态,调第一缸进,排气,第二缸进气,第三缸排气,再旋转曲轴,确认第四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并且是做功状态,再调第四缸进,排气,第三缸进气,第二缸排气。
由于在装配时常将气缸体倒置,此时俯视第一缸的两只凸轮顶点应成水平方向.这是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同一缸的进气凸轮与排气凸轮所成的角度约在110°~120°之间。
保持上述位置后.再重新将传动齿轮装上,使凸轮轴齿轮与传动齿轮及传动齿轮与曲轴齿轮之间处于啮合状态,这样,就保证了配气正时的准确。考虑今后维修时的需要,此时还应在齿轮与齿端啮合的位置处。用冲子标注出适当的记号。
4缸柴油机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加油门的时候不要过猛,尤其是刚启动后,特别是冬季·应该缓缓加速,行走一段时间后逐渐提高发动机转速,上坡的时候,应该先把速度提高到一定转速后进入上坡路,但是避免过高,等到爬坡到费劲的时候,油门适当的缩小减慢,反而会取得更好的爬坡效果。
原则是,避免机器冒烟,借助于在车的惯性下适当加力,取得最好的动力。加足油门“闯”坎,费车费油!
10. 直列4缸汽油机气门间隙如何调整
在汽车的维护与修理中,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是一项重要的作业内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配气机构零件的磨损或松动,或是气门在工作时因温度升高而膨胀都会导致原有气门间隙的变化。除了采用液力挺柱式(其液力挺柱的长度能通过油压进行自动调整,可随时补偿气门的热膨胀量)气门机构的发动机(如桑塔纳、捷达、奥迪100、北京切诺基213等轿车)不需要调整气门间隙以外,其它发动机一般行驶一万公里左右进行二级维护时,应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一、气门间隙
气门间隙通常是发动机处于冷态时,在气门脚及其传动机构中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预留间隙称为气门间隙。一般排气门的气门间隙要略大于进气门的气门间隙。
二、气门间隙调整的目的
气门间隙的大小对发动机各方面的性能影响极大: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由于气门杆膨胀可能会造成气门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甚至烧坏气门;间隙过大,传动零件之间以及气门与气门座之间容易产生冲撞,同时使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进气和排气不充分,也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必须调整好气门间隙。
三、气门间隙调整的注意事项
气门间隙必须在该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下才能进行调整。这点非常关键,否则气门间隙调整是不准确的。不同的汽车生产厂家对气门间隙的调整一般都有具体的规定和不同的技术要求,如是否在冷态或热态下调整、调整的间隙值应多大等。大多数汽车是在冷态(即冷车)调整的:如日野KM400、ZM440,别拉斯540A、138等发动机。但也有部分汽车要求在热态(即热车,水温达正常工作温度后)调整:如东风EQ1090、克拉斯221、222,丰田科罗娜RT81等发动机。还有部分汽车在冷态、热态时均可进行调整,但要求调整的气门间隙值有所不同,例如解放CA1091汽油机,黄河JN1140发动机等。
四、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
调整时,先松开锁紧螺母和调整螺钉,将与气门间隙规定值相同厚度的塞尺插入所调气门脚与摇臂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旋转调整螺钉,并来回拉动塞尺,当感觉塞尺有轻微阻力时即可,拧紧锁紧螺母后还要复查,如间隙有变化均需重新进行调整。通常,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主要有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
(一)逐缸调整法
逐缸调整法只要求将所需调整的各缸摇转到该缸压缩行程上止点(此时进、排气门完全处于关闭状态)即可对该缸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这种方法要求找到各缸压缩行程上止点,并记住各种车型发动机的作功次序(汽油机是点火次序,而柴油机为喷油次序)。例如点火次序为 1-2-4-3的汽油机 :具体调整时,先将曲轴摇转到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使正时皮带轮与正时带轮罩或发动机壳上的记号对正,此时可调整第一缸的进、排气门;然后可通过观察各缸气门的升程或利用分度盘将飞轮每旋转120°,分别使各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便可将所有气门间隙调整完毕。
有时还可使用经验法找出各缸的压缩行程上止点,从而进行气门间隙调整。例如直列式六缸汽油发动机,它的点火顺序通常为1-5-3-6-2-4或1-4-2-6-3-5。因此可将发动机分为1、2、3缸和4、5、6缸两部分。当其中的一个气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该部分里的另外两个气缸必有一气缸处于进气行程(进气门开度最大、升程最高),而另一气缸处于排气行程。在摇转曲轴过程中只要发现每部分中有一气缸的进气门和另一气缸的排气门同时升至最高点时,则剩下的那个气缸必定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附近,此时该缸进、排气门均可调整。例如东风EQ1090发动机其点火次序为 1-5-3-6-2-4 ,若要对第2缸的气门进行调整,此时可转动曲轴,当第1缸的进气门和第3缸的排气门同时打开到最大时,则表明第2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附近,则可调整该缸的气门间隙。
由此可见,对于多缸发动机而言,用逐缸调整法时需摇转曲轴数次,总的时间花费较多。但对于只需调整发动机一个缸的气门间隙此种方法则最为简捷,而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此法调整气门间隙较为准确。
(二)两次调整法
两次调整法就是把发动机上所有气门分两次调整完毕,此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气缸数目再多也只需调整两次就可以全部调完。以下介绍几种分析调整方法:
1.图示分析法。以点火顺序为1-3-4-2的四缸发动机为例,当第1缸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则有:1缸“进、排均关”(压缩上止点)———3缸“排关,进开”(进气下止点)———4缸“进、排均开”(排气上止点)———2缸“排开,进关”(作功上止点)
当第4缸位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时,可依此类推得出各缸的工作情况从而进行调整。
再以点火次序为1-5-3-6-2-4的六缸发动机进行分析。当第1(第6)缸位于上止点时,第5(第2)缸、第3(第4)缸的活塞则位于靠近下止点附近的区域。
按1-5-3-6-2-4的顺序进行分析:当第1缸位于压缩上止点时,进、排气门均关闭。第5缸则处于压缩过程中,活塞上行处于加速过程中,由于存在气门滞后角β,所以不能确定进气门是否完全关闭,而排气门在前一个行程中就已经关闭了。第3缸此时处于进气行程中活塞的减速段,由于排气门在活塞的加速段内就已经关闭,可确定此缸排气门打开。第6缸此时处于排气上止点,因为存在气门重叠角α、δ,所以进、排气门均开。第2缸则为排气行程中,活塞处于加速段,因为进气门是关闭的,而排气门则因处于排气行程中处于打开状态。第4缸此时正处于作功行程,活塞位于减速段,此时因有排气提前角γ,所以排气门是否关闭不能确定,而进气门可以确定是关闭的。此时可归纳为:1缸“进、排均关”—5缸“排关,进不定”—3缸“排关,进开”—6缸“进、排均开”—2缸“进关,排开”—4缸“进关,排不定”。同样,当曲轴旋转一周使第6缸位于压缩上止点时,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对各缸工作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后,就可对其余气门间隙进行调整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此法易于理解,对于理论分析很有必要。但分析过于复杂化,尤其对多缸发动机或是V型发动机更显得复杂,因此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不多。
2.近似示功图分析法。四行程发动机气缸内的压力P随气缸容积V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作发动机示功图。我们可以通过近似的示功图来对两次调整法进行分析。在示功图中近似省略去气门提前开启和滞后关闭角的区域,确定某一点为叠开点(进、排气门均打开),其中一段为进气压缩线,某点为等高点(进、排气门均完全关闭,气门高度相等)。某一段为做功排气线后,可得出如下结论:
(1)处在等高点上气缸的进、排气门均可认为关闭,故进、排气门均可调整。
(2)处在做功排气线上气缸的进气门可认为关闭,故进气门可调整。
(3)处在叠开点上气缸的进、排气门均可认为打开,故进、排气门均不可调整。
(4)处在进气压缩线上气缸的排气门可认为关闭,故排气门可调整。
但要注意的是,所要调整气门间隙的发动机各缸的做功间隔不得小于90°,否则就不能忽略气门的早开迟闭角了。
3.“双(全)排不进”法。“双(全)排不进”法是根据发动机气缸的工作状况,把气门的调整分成四种情况。即:“双(全)”表示某缸进、排气门均可调整;“排”表示某缸只可调整排气门;“不”表示某缸进、排气门均不可调整;“进”表示某缸只可调整进气门。此种方法与近似示功图法较为相似,也是只能在各缸作功间隔不小于90°的发动机上才能进行调整。例如:
(1)四缸机:如发动机气缸的工作次序为1-3-4-2,当第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时为:
理解为:第1缸进、排气门均可调整;第3缸可调整排气门;第4缸进、排气门都不可调整;第2缸可调整进气门。
调整完第一步后,旋转活塞,使第4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时为:
理解为与上述相同,如此两次便可将全部气门调整完毕。
(2)六缸机: 如东风EQ1090型发动机,点火顺序为1-5-3-6-2-4。
调整方法为:当第1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时为:
当第6缸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时为:
由此可见,在各种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中,“双(全)排不进”的调整方法最为简单、简捷,适用调整发动机机型也较多,使人容易接受、记忆和理解。在实践操作中,工作效率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