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制作 » 怎样调整家庭音响音质
扩展阅读
可以驯化动物原始人游戏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图片 2025-05-18 03:53:44

怎样调整家庭音响音质

发布时间: 2022-10-16 00:37:19

㈠ 家庭组合音响的声音大小怎么调节

操作步骤:
1、在音响上调整“音量”旋钮到适量位置,再将“低音”和“高音”旋钮调到中间位置;
2、双击电脑右下角的小喇叭图标,出现“主音量”对话框。
3、把“波形”滑块往上拉到顶,再把“主音量”滑块也往上拉一点,完成。
组合音响是集各种音响设备于一体或将多种音响设备组合而成的立体声放音系统。又称音乐中心。由音频信号源、放大器和扬声器等组成,具有收、录、放、唱功能。组合音响有台式组合音响、单机式组合音响和落地式组合音响3种形式。

㈡ 家庭音响设备有哪些调试步骤

当消费者选择好适合自己的音响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音响进行安装调试。那么大家知道家庭音响设备有哪些调试步骤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前方声道音响的安装

前方声道由两只主音响和一只中置音响组成,简称LCR声道。这三只音响需要负责软件中大部分的声音。因此,在安装时显得十分重要。根据THX的范例,LCR音响最佳的安装方法是将三只音响安装在同一高度,并与收听者坐下时的耳朵高度齐平,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音场以及正确的人声对白定位。不过,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的家庭环境来说并不一定具备这样的条件。

对于没有使用透声幕或者使用电视机的消费者来说,就不能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安装了。但是可以尝试把中置音响安装在显示设备的上沿或下沿,然后再对音响的辐射方向进行调整。不过,这种做法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就是中置音响的安装高度与L、只声道音响之间的夹角不能大干10度,以免破坏人声对白的声像定位以及声场。

除了上述的安装方法外,用户也可以尝试将LCR声道的音响同时安装在显示设备的上沿或下沿。然后,再对三只音响的辐射方向做相同的调整,这样也可以获得一个理想的前方声场。

环绕音响的安装

现时市面上销售的环绕音响有偶极辐射式音响以及传统的直接辐射式音响。而对于现时7.1声道AV系统来说,则需要使用4只环绕音响。一股情况下,可以配置4只偶极辐射式音响或者4只直接辐射式音响,又或者侧声道采用偶极式音响,后置声道则采用直接辐射式音响。这些音响安装时也有一些特定的要求。例如,直接辐射音响与前方LCR声道一样将辐射方向指向聆听位置,对于偶极式音响则需要将音响的.“零区”指向聆听位置。

在音响的安装高度方面,根据THX的范例,安装的高度大约在1.8m-2.2m之间,那么这时候消费者就需要利用音响支架将音响固定在墙面上。因此,消费者可以到电器城售卖机架的商铺买一些合适的音响支架来对音响进行安装。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支架,可以考虑根据自己的音响来定造一个,只是成本会相对高一些而已。

超低音音响的设置与摆放

超低音音响主要是用来弥补主音响的低频下限不足而设的,同时,它还可以起到增加低频能量的作用。所以,消费者在使用之前必须设定好AV放大器的低频分频点。而在设定分频点时,应根据你所选择的音响进行设定。例如,所选择的是M&K、亚特兰大等有THX认证的家庭影院音响时,那么可将分频点全部设定在80Hz。至于其它音响,你必须根据每只音响的低频响应来设定每个声道的分频点。分频点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对超低音音响进行摆位。

那么超低音音响摆在房间中哪个位置比较适合呢?由于80Hz以下的低频几乎是没有方向性的,因此从理论上说,超低音音响可以随意放置在房间中任何一个地方。但实际上消费者需要尝试将超低音音响放在房间中不同的位置来试听,以找出最好效果的放置点。而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可以将超低音音响放置在前方。

音响系统的总调试

音响系统的整体调试。首先量度出每个音响到人耳之间的距离(一般以高音单元到人耳之间的距离为准),并将测量的距离值输入到AV放大器中。然后消费者在聆听位置上利用声压计测量出每个声道的输出声压,并根据读数对AV放大器里面各声道的输出屯平进行独立的调整,让每个声道的声压达到80dB的参考声压值。那么音响设置就基本完成。

当完成上述的两个步骤后,其实对于大鄗分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完成了基本的调试。但是对于部分追求更好效果的消费者来说,可以推荐使用均衡器来对房间的频响曲线作修正。在听音环境相对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使用均衡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使用均衡器之前,首要条件是要了解自己房间的频响曲线。然后,再根据房间频响曲线在均衡器上作相应的衰减或增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均衡器的时候不能过度凋整。这是因为调整均衡器中相应频段的增益,实际上就是提高了某个频率的输出屯平,如果某个频率调整了过多的增益,会令放大器因前端给于的电平过大而导致烧坏,所以在调节时要慎重。

总结: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与指导,相信大家知道了很多关于家庭音响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知识。希望以后大家在更了解自己所购买的家庭音响的基础上,对家庭音响进行不断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㈢ 音响提升音质的方法

音响提高音质的办法比较多,首选就是均衡器,音响中如果有均衡器或者软件,都可以提高输出音质。音响的均衡器是调整音响音质的调谐器,尤其是喜欢听音乐的朋友,均衡器可以使音域层次更加分明、透明、悦耳动听。先看看均衡器图:

如果以上办法效果还不理想,可以在电路板上的音频输入端,对地加一个几百~几千微微法的电容器,也可以改变功放机输出音质,这种办法必须有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比较麻烦。

㈣ 音响音质怎么调可以好点

1、主机+同轴喇叭的调音方法:将音量开大,测试有没有提早失真的声音,高速左右平衡,检查有没有180 °的相位差,找一张人声、乐器单调的卡带或CD,将主机LOUND OFF BASS钮及TREMBLE钮置于中间,然后测试每一支喇叭对人声表现是不是相同,如有频谱测试器,则测试一下高低音的比率,如没有就得靠耳朵来听。

2、主机+喇叭的调音方法:在分音器与高音喇叭之间串并联5W水泥电阻。高音的+端要放在正常位置,如分音器有-3dB、0dB则放在0dB的位置,因为-3dB的位置分音器内部已有电阻,对扩大机来讲阻抗会改变。

3、主机+扩大机+喇叭:首先设定扩大机的灵敏度,将它关至最小,再将主机音量开到80%,然后加大扩大机的灵敏度直到喇叭出现失真的声音,然后再减少一些,此点可以得到最佳的信号杂音比。

㈤ 音箱如何调好音质

音响器材不仅要有通常的技术质量检查使它符合一定技术指标,还必须通过人的听感进行声音质量的主观评价,这就是听音评价或音质评价

Sound Quality)因为音响器材的重放声音质量并不能以技术指标、规范要来等定量或定性的考核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音响器材质量的最后评定,音质评价是极其重要的。

所调听音评价,是通过对比试听(AB比较},使听者从两个或两个以上核满的音响设备中分辨出优劣来,再进行统计分析。听音评价涉及人的心理听觉和生理听觉的系统的最终效果,牵涉诸多技术和艺术领域,而且主观评价因人而异,与人的文化背景、主观习惯、偏爱和修养等因素有关,故而一致性较差,极为复杂。例如,产品的名气、自我暗示等会影响听感,盲目测试也会影响听感,训练有素的朵与心理因素的影响远超过耳朵天生的敏锐程度。而且若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不高因无法正确判断器材的表现,也会出现问题。另外听到的声音即使相同,但难以用语言文字做确切的理性表达,常因人而异,这也是要考虑的因素。对音响设备通常采用的是相对评价,就是让评价样机和参考样机重放同一组节目源,区别其差异做出评价。影响音质评价的因素有:(1)个人偏好;(2)音乐软件内容;(3)听音室声学特性

对比试听的方法,即AB比较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盲目的,在做公开AB比较试验时,由于聆听者的先入为主的看法和自我暗示,常会造成明显的音质差异若再采用盲目A/B比较试验进行再现的话,往往得出该两器材并无明显音质差异的结论。可见,不同的试听方法,会使所得评价结果产生很大出入。尽管日前认为盲目试听是最严谨的一种试听方法,但却往往因参加者容易受到心理压力,仍不能排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因素,而不能断言是最佳方法。不过对听音评价来说,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的感受如何。

音质评价的节目内容,应包括男、女声语言,铜琴曲,弦乐曲,管弦乐曲,打击乐,男、女声独唱及合唱,戏曲,自然声等。听音评价可以采用反复重放相同的段节目进行,为了保证可靠的听觉记忆,每段节目内容不宜太长,常是一个乐句不中断的片断,在205以内。听音评价必须在适当的音量下进行,一般可取8090dB的听音响度,尤其要排除试听设备和环境的外来干扰影响,以及评价者心理判断上的干扰因素。避免使用电子音乐及流行音乐录音作为评价节目,因为用那种节目对音质做出绝对判断是困难的。

音质评价的试听时间随目的的不同而异。对盲目AB比较,由于注

㈥ KTV效果器怎么调音质更好我家里有一套家庭影院音响,要唱歌用就加了一台效果器,效果不理想怎么调呢

ktv功放音响

如果对音色处理不好,不但会使声音单调无味,而且会使乐器或者演唱产生严重的失真,因此,千万不可忽视音色处理的重要性。对于男声来说,大多数人的声音比较低沉,缺少高音,为提高演唱的清晰度,一般可对3000Hz左右的频率分量进行适当提升;而女声又多为高音过多而使声音发“尖”,为使声音洪亮,不至于太刺耳,一般可对400Hz左右的频率分量进行适当提升。


ktv功放音响

混响通常决定了余音的长短,对声音的色彩和清晰度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男低音演唱时,可将混响时间调得短一些,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如果是女高音演唱时可适当延长混响时间,以增加声音的色彩。对于演唱场所来说,如果房间四周墙壁是由木板材料构成的,那么,其本身就有一定混响效果,这时混响时间应调小一些,以免声音模糊不清;反之,如果房间是玻璃结构,或者挂有绒布窗帘等吸声材料,这样的房间缺少混响,应将混响时间调大一些,以免声音发生干涩。还有,现场观众的多寡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观众的服装对声音也有很大的吸收作用。一般说来,调音者可在1-2秒间选择一个感觉适宜的混响时间。

适当地加大混响声份量比例,有利于模拟自然混响效果,使声音丰满动听,可增加观众与听众的现场立体感。如果混响声太多而直达声份量太少,则会使声音严重失真,就像在浴室、澡堂里听到的声音那样含混不清,即所谓“浴室效应”。因此,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可将混响调节旋钮调在中间位置,即直达声份量与混响声份量比例为1:1。这样,声音既不会产生失真,同时亦有一定的混响效果。如果ktv的音效不好的话,就会影响顾客的体验,所以,做好ktv功放音响的调节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在调节ktv功放音响的时候,要掌握ktv功放音响的调节要点,这样才能让ktv功放音响的音效达到最佳。

㈦ 怎么调音响才让音响的音质到最佳

音响音质最佳,这没有标准,是见人见自智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最佳。何况,听音环境对音响效果影响不小,所以音响中的功放设有音调调节。还有配置双十段均衡器。这都是为了满足个人听音要求,及根据环境进行修正,所以必须的。
如果有最佳,音调,均衡器就是多余的了。工程师直接按最佳生产就可以了。
音响调节,要做到高音亮丽,中音明亮,低音有力。能准确分辩人声。准确的再现声场定位。例如交响乐队中第一小提琴的位置,三角铁亮的声音位置

㈧ 怎么调音响才让音响的音质到最佳

音响的调整功能,是为了改善声音中存在的一些缺陷 ,或为了满足对声音的特别要求。
不同声音中存在的 缺陷各不相同,调的方式就不会相同。
不同场景(如室内室外),对声音效果的不同要求(如高音、低音、回响等)各不相同,采取的调整方式也不同。
此外,有的需要还原真实的声音,有的需要对声音进行美化处理,调的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音响的调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㈨ 家庭组合音响的声音大小怎么调节

方法:1、在音响上调整“音量”旋钮到适量位置,再将“低音”和“高音”旋钮调到中间位置;2、双击电脑右下角的小喇叭图标,出现“主音量”对话框,把“波形”滑块往上拉到顶,再把“主音量”滑块也往上拉一点,完成。通过以上调整,就可以听到音乐。
音响广义上是指一种利用电子回路设计进行音讯与电子讯号间之互相转换的设备,但在一般口语上音响通常是指一整套可以还原播放音频信号的设备。

㈩ 音响调音技巧

音响调音技巧

作为音响调音师,我们要怎样掌握音响调音的技巧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合的音响调音八个技巧,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要:音质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许多人都把它与“音色”混淆了。什么叫作声音的品质?当您在说一双鞋子品质好的时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脚、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时不时髦。同样的,当您在说一件音响器材音质好、坏的时候,您也不是在说它的层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专指这件器材“耐不耐听”!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脚一样。一件音质很好的器材,它表现在外的就是舒服、耐听。您不必去探讨它听起来舒服、耐听的原因,那是专家们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断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强,但是不耐久听,那可能就是音质的问题。一件好的音响器材,其音质就应该像一副好嗓子,让人百听不腻。

或许我这么说您还是认为很抽象。其实不然,我可以再举实列来说明。当您提到布料时,您会说:这块料子的质很好。当您在吃牛排时,您会说:这块牛排的肉质很好。当您在称赞一个小孩时,会说:这个孩子的资质很好。所以,当您在听一件音响器材或一件乐器时,您也会说:它的音质很美。从以上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音质高贵、很好、很美就代表着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让人听起来很舒服。我可以说音质是音响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环,所以我将它摆在第一要。

音响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颜色。在英文里,音质(TONE QUALITY)与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里,音质与音色经常被混用、误用。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说法,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声音就像光线一样,是有颜色的,不过它并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听到的。通常,音色愈暖声音愈软;音色愈冷声音愈硬。太软或太硬当然都不是很好。有时,音色也可以用“高贵”、“美”等字眼来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过,就像布料一般,布质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却是指它的颜色,这其间还是有明显的界线。在音响器材评论里,音色就如同颜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颜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黄、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说它是带点忧懋的蓝。总之,音响器材就如乐器一般,几乎脱离不了愈贵音色愈美的事实。一把二百万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着金黄色的光泽;而一把五千台币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画。虽然每个人观点各异,但是,“美”仍然有着一个大家承认的“共识”,您不能说一个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样的您不能说一件冷蓝音色的器材是美。这就是我们对音色之美的共识。

音响第三要:高、中、低各频段量感的分布与控制力

这个项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文字传达上的误解。怎么说呢?大家都会说:这对喇叭的高音太强、低音太少。这就是高、中、低频段的量感分布。问题出于如果把从20Hz到20KHz的频宽只以三段来分的话,那必然会产生“不够精确”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里呢?多低呢?为了让形容的文字更精确,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频宽加以细分。照美国TAS与Stereophile的分法很简单,他们把高、中、低每段再细分三小段,也就是变成“较低的中频、中频、较高的中频”分法。这种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当规律化。不过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产生了一些翻译上的小问题,如“较低的中频”我们称作“中低频”还是“低中频”?那么较高的低频呢?“高低频”吗?对于中国人而言,老外这种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参考乐器的频宽,以及管弦乐团对声音的称呼,将20Hz-20KHz的频率分为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等七段。这七段的名词符合一般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而且易记,不会混淆。

从20Hz-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只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低频

从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中低频

从80Hz-160Hz之间,我称为中低频。这个频段是台湾音响迷最头痛的一段,因为它是造成耳朵轰轰然的元兇。为什么这个频段特别容易有峰值呢?这与小房间的长、宽、高尺寸有关。大部份的人为了去除这段恼人的峰值,费尽心力吸收这个频段,使耳朵不致于轰轰然。可惜,当您耳朵听起来不致轰轰然时,下边的低频与上边的中频恐怕都已随着中低频的吸收而呈凹陷状态,而使得声音变瘦,缺乏丰润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认为这种情形是对的。这就是许多人家里声音不够丰润的原因之一。这个频段中的乐器包括了刚才低频段中所提及的乐器。对了,定音鼓与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频

从160Hz-1280Hz横跨三个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间的频率我称为中频。这个频段几乎把所有乐器、人声都包含进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频段。读者们对乐器音域的最大误解也发生在此处。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这个频段,但一般人却误以为它很高;不要以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频的上限而已。

从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这段中频在音响上是多么重要了。只要这段频率凹陷,声音的表现马上变瘦了。有时,这种瘦很容易被解释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响迷都处于中频凹陷的情况而不自知。这个频段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

音响第四要:解析力

这个名词最容最懂,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镜头解析力好坏的差距;看电视的人也知道自己的电视能把一片黑色的头发解析得丝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现。好的音响器材,即使再细微、再复杂的东西都能清楚的表达出来,这就是解析力。

其实,细节多与暗部层次清楚也是解析力产生的结果,这就好像空间感也可合并入音场来讲一样。但是解析力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细节再生与层次感。例如由前往后一排排的层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将层次感并入解析力,那就无法对单项的名词做明确的解释。因此,我在此都尽可能分开来说,读者们只要知道“音响二十要”之间彼此都有难以分割的关系就可以了。

一般而言,如果细微的变化(低电平时)都能表现得很清楚,那么这件器材的解析力当然很好。既然有低电平时的解析力,那么有没有高电平时的解析力呢?当然有!在极端爆棚时能将所有东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电平的解析力。

音响第五要:速度感与暂态反应

其实,速度感就是暂态反应的结果,也是器材上升时间与回转率的具体表现。老外通常会将这项说成是暂态反应而不说速度感。不过,台湾习惯的用语是速度感。对于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暂态反应更容易了解。基本上,这二个名词都是指器材各项反应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释了。

音响第六要:强弱对比与动态对比

强弱对比也可以说是老外所说的动态对比,也就是大声与小声之间的对比。一般而言,强弱对比也可以分为“对比强大”的强弱对比与“对比极小”的强弱对比。我们常说古典音乐的动态很大就是指它最大声与最小声的对比很大;而摇滚乐虽然大声,但是它大小声的起伏并不大,所以我们说它虽然大声,但是动态对比并不大。

什么是对比极小的动态对比呢?也就是强弱很接近的细微对比。这种细微的强弱对比就像水波荡漾般,远远看好像不动,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细微的在波动。强弱对比用最浅显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极大的强弱对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极小的强弱对比就是清风吹拂下的湖水波动。

音响第七要: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

到底乐器的线条、形体要多大才算对?到底人声要一缕如链?还是要丰润有肉?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音响迷。理想主义者认为应该按实际乐团大小比例缩小放入家中聆听室。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当钢琴与小提琴在演奏奏鸣曲时,钢琴的形体不知道要超过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录音时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钢琴掩没(现场音乐会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录音时,录音师都会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来说到整个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做协奏演出时,如果完全按比例缩小,那么小提琴的音应该要细小得不能再细小,而不是我们在CD上所听到的那么清楚、强劲。所以,正确的“乐器与人声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缩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乐要作大小比例。乐器如此,人声亦然。

其实,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缩小与否的问题,而是因为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误解。例如您的房间在100Hz左右有严重峰值的话,定音鼓敲起来一定会特别的大、特别有劲;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这才是真正错误的比例。所以,在评写“乐器与人声的大小比例”时,应该特别注意频率响应曲线扭曲所造成的影响。

音响第八要:乐器与人声的质感、空气感

“质感”这个名词相当抽象,我们常说这家俱的木头质感很好、这套真皮沙发的质感很好;或这个大理石的质感很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了解,所谓“质感”京是指该物体“材质的本性”。不过,我们在此说的并不是音质的那个质感,而是乐器演奏、打击接触那一刹那动作所发生的质感。因此,当我们在说:“小提琴的擦弦质感很好”,就意谓着“它录得很像小提琴”。当我们说:“钹的敲击质感很好”,也就是说“它敲起来像真的”。反过来说,当我们认为“小提琴擦弦质感不够”时说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所谓质感也就是指“传真度”。雷射唱盘刚推出时,大家都觉得小提琴的声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质感不像。

而“形体感”则更容易了解,当我们听单簧管吹奏时,我们说它的形体感真好,那也是“传真度”的一种。总之,质感与形体感皆是“传真与否”的代名词。至于“空气感”又是什么呢?当我们在形容拉奏、敲击键盘乐器时,我们用的是“某某乐器的质感很好”。可是,当我们在形容管乐器时,我们通常不用“质感”二字,而用“空气感”,也就是说吹气的感觉。说得更清楚些,“空气感”是指声波振动的感觉,而质感大部分是“接触”后刹那的感觉。当然,弦乐群除了拉奏时的擦弦质感外,它同时还有弦乐空气中产生的“空气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