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调整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心态
一、保持客观冷静,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
态度会影响自己的行动,一个客观冷静的人,遇事知道进行分析,对自己进行正确诊断,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落实自己学习方向,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让学习成为自己的日常。
二、坚持乐观向上,学习要有进取的精神
学习是自我发展的一种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掌握各类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养,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让自己有一种成功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学习的进步。
对未来要充满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精选教材核心知识进行强化记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要有进取精神,不怕困难和风险,让自己更加自觉主动学习,通过不断努力,让自己的学习思路分享给同学。
三、坚持自我诊断,学习要有反思的习惯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反思有一定联系,通过看书、做题、考试等,同样的知识点,不同的学生也会有认识的差异。
对于高中生来说,已经能够独立思考,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对学习过的内容要经常翻阅,有些知识内容,需要学会总结和反思,做好自我诊断,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境,通过不断总结和思考,认清学习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思路,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学会和他人表达
很多同学都喜欢把心事藏在心里,这样很容易造成自己不开心。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可靠的人去诉说自己的学习压力,老师、同学、朋友等都可以。
五、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学习压力大时,大家可以看一下书,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可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学习压力会在这些活动中缓解。
‘贰’ 如何缓解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上不去而厌学;有的是学习遇到较大困难和挫折,学习失去信心而厌学;有的是由于受到社会的消极思想(如读书无用)的腐蚀而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由于喜欢这几科,不喜那几科,而对不喜欢的学科产生了厌学情绪,等等。所以,克服厌学情绪要因人因事而异,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一、降压减负
现在的应试制度对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首先,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个较好的学校,有个较好的工作,家长面子上也光采;其次,学校教师们都希望学生能考个好成绩,老师得以进级,学校得以出名;再次,同学之间,你比我考得好,你就高我一等;我比你考得好,我就胜你一筹。攀比之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最次,社会与论推波助滥:谁谁考上了北大,怎样怎样;谁谁考上了清华,怎样怎样……。这些压力铺天盖地,扭曲了人的意识和灵魂:考不上大学,就让你当“泥腿子”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似乎又回到了现在。这样的压力,即使是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生也感觉到难以承受。沉重的升学考试负担把学生变成了书本和试题的奴隶,失去了自由,没有了个性,心里严重紧张焦虑。有的小小年纪就患上了神经衰弱症。逃学、自杀的也有。降压减负是目前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改革措施。
降压减负要解放思想。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培养读“死书”的“书呆子”。当今社会,即使是有博士头衔的“书呆子”,也会被淘汰。相反,全面提升了整体素质,培养了较强的创造能力,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仍然会有用武之地,仍然会发热发光。成功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创造能力的大小。请看下面的公式:知识——内化成能力——内化进入人格。人格+机遇+社会环境=成功。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知识离成功的距离还很远,而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格。所以,我们不要把知识看得过于重要,而要把重点放在人 格的培养上。这就是我们要解放的思想。
降压减负是指我们的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降低些,把追求知识看淡一些,把束缚孩子的紧箍咒和绳索打开,不再给孩子添加学习资料,也不再给孩子报班,不再吆喝:“抓紧”,“抓紧”。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学校老师们也要把期望值降低些,把升学率看淡一些,也不要再给学生“加餐”,多给学生留些自学空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社会媒体也不要再大炒滥炒上大学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