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么调气门间隙怎么调
调整气门间隙之前首先要确认各缸的进、排气门,然后找到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调整一般数量气门间隙,然后转动曲轴一周,再调整其余的。调整时,先松开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用螺丝刀拧进或拧出调整螺钉,与此同时,用另一只手来回抽动厚薄规,直到气门间隙调到合适为止。然后用螺丝刀顶住调整螺钉,用扳手拧紧锁紧螺母。气门间隙调好后,再用塞尺复查一遍,直至合适。一般进气门的间隙为0.35mm,排气门的间隙为0.30~0.40mm。希望能帮到你!
‘贰’ 怎样调整发动机气门间隙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叁’ 柴油机气门间隙怎样调整
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不同型号的气门间隙不同。一般进气门在0.25mm到0.35mm之间,排气门在0.30 mm到0.45mm之间,一些高强化、高热效率的发动机排气门间隙可以达到1.0mm。
主要危害:
气门间隙过大,会使气门传动部件之间、气门与气门座之间产生冲击噪音,加速磨损,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缩短,气缸充气系数降低,排气不完全;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不会紧紧关闭气门,导致漏气,导致功率降低,甚至烧坏气门。
气门间隙因配气机构传动链磨损而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调整气门。不同的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是不同的。一般有调节螺丝和调节垫片两种方法。气门调整的顺序也与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有关。现在的汽车发动机大多采用液压挺杆,其长度可以自动变化,自动消除气门间隙。
‘肆’ 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逐缸调整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采用两次调整法: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伍’ 发动机的气门间隙如何调整
逐缸调整法
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采用两次调整法
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陆’ 什么是气门间隙如何检查调整
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因零件的磨损会使气门间隙发生变化,如凸轮、挺柱、推杆和摇臂轴的磨损,会使气门间隙变大,气门座与气门密封锥面磨损,会使气门间隙变小。
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均应进行调整,使其恢复正常间隙。气门间隙的调整一般是在冷车时进行,其调整方法如下。
(1)拆下气门室盖
如图3-17所示。
图3-17 拆下气门室盖
(2)转动飞轮或摇转曲轴,找活塞压缩上止点
如图3-18所示。转动飞轮有压缩感时,把减压手柄扳至减压位置再继续转动飞轮,使飞轮上的“上止点”刻线对准水箱上的红刻线,此时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位置(进、排气门均处于完全关闭状态)。判断汽缸压缩上止点,还可以用观察气门摇臂运动的方法进行。观察气门摇臂向关的方向运动时,再把飞轮转至上止点刻线与水箱刻线对正,此时即为压缩上止点。
图3-20 调整气门间隙
一般进气门的间隙为0.35mm,排气门的间隙为0.30~0.40mm。
‘柒’ 气门间隙怎么调整
具体数据说明书上有
1.拆掉缸盖罩壳
2.拧松摇臂上的定位螺栓
3.按照说明书上的气门间隙数据,使用相应厚度的塞规插进摇臂和气门头之间
4.同时调整定位螺栓并拧紧
5.取出塞规,装上缸盖罩壳
‘捌’ 气门间隙怎么调
调整气门间隙之前首先要确认各缸的进、排气门,然后找到一缸压缩上止点位置。调整一般数量气门间隙,然后转动曲轴一周,再调整其余的。调整时,先松开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用螺丝刀拧进或拧出调整螺钉,与此同时,用另一只手来回抽动厚薄规,直到气门间隙调到合适为止。然后用螺丝刀顶住调整螺钉,用扳手拧紧锁紧螺母。气门间隙调好后,再用塞尺复查一遍,直至合适。一般进气门的间隙为0.35mm,排气门的间隙为0.30~0.40mm。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玖’ 如何调整气门间隙
逐缸调整知法: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采用两次调整法: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道,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
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