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1年社保缴费又涨了
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通常是按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的。
‘贰’ 2021年11月份社保怎么涨价了
摘要 你好
‘叁’ 2021年社保基数调整
法律分析:按照国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应核定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上海市2020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056元(10338元/月),比上年增长7.9%。按此计算,2021年7月1日起,本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上限调整为31014元/月。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应为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0%。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减轻企业负担,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21年社会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2号)的规定,本市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将分两年过渡到位,自2021年7月1日起调整为5975元/月。
法律依据:《关于2021年社会保险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一、2021年1月1日起,不再实施阶段性减免和缓缴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政策,各项社会保险缴费按相关规定正常征收。
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2021年4月30日到期后,延续实施1年至202年4月30日。
三、各省2021年社会保险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原则上根据2020年本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全口径平均工资)确定。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增长过快、2021年当年调整到位确有困难的省份,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可分两年过渡,2021年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可根据2019年全口径平均工资和2020年全口径平均工资的算术平均值确定,2022年个人缴费基数下限按2021年全口径平均工资确定,过渡方案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同意后公布执行;个人缴费基数上限按规定正常调整。
‘肆’ 2021年十月份单位和个人的社保为什么都涨了
摘要 每年社保基数都会调整,调整口径是上一年平均工资,个人和公司都上涨了,说明基数调高了
‘伍’ 2021年社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有哪四大密码
首先,养老金在4月底之前上升了
劳工分部明确,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人类和社会和财政部领导部,以及相关政策将在4月底之前推出。
2021年养老金的上涨是第17届上涨,在4月底之前,人类社会和财政部将共同发布2021年养老金调整通知,1.2亿退休人员非常受欢迎。
‘陆’ 2021年社保基数几月调整
社保基数一般是每6-7进行调整,幅度不会很大(都是100元以内的调整)
‘柒’ 2021年北京社保基数调整通知
保参保单位和个人按时足额缴纳2021年度各项社会保险费,结合北京市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现就统一2021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有关问题通告如下:一、自2021年7月1日起,本市2021年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月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28221元。二、根据《关于降低本市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京人社养发〔2019〕67号)精神,2021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标准调整为本市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60%,经核算,月缴费基数下限应为5644元。三、考虑2020年受疫情影响月缴费基数下限使用的是2019年标准,为适当减缓增幅,按照国家缴费下限两年过渡到位的要求,2021年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月缴费基数下限执行5360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执行5644元。四、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月缴费金额。(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自2021年7月起,在市、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社会保险代理机构以个人身份存档,且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以及在各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缴纳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基数可以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下限和上限之间适当选择。未按期办理申报手续的,其2021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将依据本人上一年度的缴费基数确定,低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失业保险缴费下限的,以下限作为缴费基数。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28221元,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644.2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282.21元。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5360元,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1072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53.6元。(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自2021年7月起,在市、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社会保险代理机构以个人身份存档,且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以及在各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缴纳社会保险的个人,月缴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460.96元。
‘捌’ 2021年社保新规定新政策出台后,调整了哪些
社保新规的出台使得我们一些人的社保生活发生了变化,总结来说,具体调整主要为两个方面:
3、跨省社保相关调整
调整中还涉及到了跨省社保规定,说真的,这次调整确实会缩减很多麻烦。
政策调整之后,跨省转移社保会相对简单得多,让居住在外地的相关人员无需频繁跑社保局,办理各种手续。如今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以实现跨省社保转移,让人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
总结
总之呢,此次社保调整主要考虑到个人和企业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企业减负,另一方面则为个人带去福利,比如失业保障金的延期,跨省社保调整等,都是为了更好服务于大众。
我个人的感觉是,相关部门从实际情况出发,减少了社保中很多繁琐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为相关人员着想,尽可能改善目前社保情况,再慢慢提升和改善。
众所周知,社保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如此调整后,能更好给部分企业减轻压力,对个人而言也是好处多多,你是否在其中获得福利了呢?
我相信未来,随着社保情况的变化,政策还会有所调整,希望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更多好消息。
‘玖’ 2021年下半年社保将迎来5大变化,哪些人能受益
第一,2021年之前退休的人养老金按新标准发放
参与2021年养老金上调的人员范围是2020年底前办理退休手续并且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今年多个省市集中于6月份公布了本省份养老金上调方案,并且已于6月底将上调的养老金补发到位,这意味着从今年7月份开始,31省市的退休老人都要按照上调后的新标准发放养老金了,这对于退休老人来说是重大利好。
第二,2021年上半年退休的人养老金重新核算
通常每年6、7月份公布上年度的社平工资,由于社平工资的公布时间具有滞后性,那今年退休的人养老金就是按照2019年的工资水平计算,计算出来的结果必然存在误差,且是低于实际领取水平的。
不过等到上一年的社平工资公布后,通常是在每年的下半年,社保机构会给今年退休的人重新核算养老金,将之前漏发的养老金一次性补发到位。
第三,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
小城市医疗配套相对滞后,小病可以在小城市医治,但更多的患者会向大城市靠拢,加之现在交通和科技发达,人口流动量越来越大,异地就医的需求增大,但是异地医疗费用报销手续非常繁琐,还需要回原籍地跑来跑去,或者还需要自己垫付医药费,出院后再回户籍地报销,无疑将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漏洞,更好地为人民服务,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加快推进住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结算服务,这对于3.7万亿的流动人口都是利好消息。
第四,放开灵活就业人员户籍地参保的限制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目前灵活就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之一。不过由于灵活就业人员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个人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无疑增加了这类人的不安定感。
好在,如今灵活就业人员也迎来了好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保缴费,可以减少很多来回奔波办理社保手续的麻烦,这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第五,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开始落地
之前个人医保卡账户的资金只能本人使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笔钱不能合理利用,比如年轻的、健康的,是有钱花不完,但小孩儿和年老的、体弱的却不够花,还需要自掏腰包缴费,间接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为此,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这一理念,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支付参保人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产生的住院医疗费,并且《意见》中要求,要在2021年12月底前出台实施办法,因此,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有部分省市正式实施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新政策了。
这对于每一个参保家庭都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