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钓鱼小药鱼饵添加剂如何根据季节进行选择使用
季节是影响水体温度的重要因素,而水温又是影响鱼类摄食的重要因素。这种连锁反应会使鱼类随着水温的高低使其机体的生理代谢产生变化。鱼类的摄食与生长是随水温上升而呈正相关。一般在12℃以上摄食生长,以18~23℃时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水温升至26℃以上,摄食量下降,28℃以上就进入“夏眠”。另外,水体呈味度的高低与时节有着直接的关系,鱼类的嗅阈值和味阈值又会因水体呈味度的高低而变化。那么,垂钓用饵与季节的关系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当然,选用鱼饵的前提还是要首先确定其垂钓的水域和水体,然后再进行已确定范围之内的调整:
春季:一般春季气温水温都比较低,鱼类刚从冬天的半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需要大量补充营养,而且这个时候鱼的感觉神经还是不太灵敏,需要浓重的味道刺激,那么我们就选择一些可以增加鱼饵营养成分的添加剂,比如各种海洋生物提取品,各种动物肢体、内脏粉末,加到饵料当中增加饵料中蛋白成分的含量;还要添加一些高纯度香精,各饵料厂家出品的蛋奶香精或者猪母乳、陆克香、香虎、草莓香精,以及复合香精,用来刺激这个季节鱼的感官系统,迫使它们产生摄食欲望。春季使用药酒的时候不是很多,大多数中药其实都有遮腥的作用,加进去会掩盖饵料本身蛋白物质所散发的适合这个阶段鱼类摄食习性的味道,很多时候钓效不会有预计的好,但晚春季节,使用药酒绝对是有优势的。
夏季:夏季水温较高,鱼类的摄食习性也开始逐渐转变,大多数水域需要较为清淡的饵料。搭配饵料时加入的鱼饵添加剂也要选择相应的种类,夏季可以考虑使用樱花香精、柠檬香精、杏仁香精、凤梨香精、玉米香精、各种有针对性的单品氨基酸和复合氨基酸。夏季水温高,水中各种微生物生长旺盛,大部分水域水底发酵现象严重,这个时期鱼会特别钟情于酒味的饵料。这时各种泡制的药酒、鱼开胃以及各种发酵后制成的“小药”都会有不错的效果。目前市场上有种专门针对夏季鲤鱼的发酵类“小药”,叫暑の鲤,这种“小药”里边有种独特的厌氧发酵的气息,是夏季鲤鱼非常喜欢的味道,针对夏季的鲤鱼有不错的钓效。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氨基酸,夏季使用氨基酸效果尤为显着,夏季是水中氨基酸最丰富的季节,也是鱼类对各种氨基酸需求量最大的季节。结合夏季水中发酵的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把酒和复合氨基酸结合在一起使用。泡制中药使用的药酒一般都是低度曲酒,低度曲酒的味道较为柔和,更接近水中产生的乙醇味道。泡制氨基酸也需要用到低度曲酒,通过一定的比例搭配氨基酸和曲酒,使氨基酸充分溶解到挥发性较好的酒当中,在夏季鱼口不好的时候,是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夏季水中除了有发酵物质外,某些和外界交换比较慢的水域,还会出现臭底的现象,这时候“黑水”和“乌鸡膏”就派上用场了。这种添加剂的腥臭味道和出现臭底的水域味道很相近,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鱼的警觉性,提高中鱼率。夏季也是各种昆虫的繁殖季节,昆虫掉入水中后会分泌一种酸性物质,水中鱼类对这种酸性物质非常的敏感。野外水域,或者长时间不喂养的水域,水中鱼儿的天然食物除了水中各种微生物外,就是掉落水中的昆虫了,蛐蛐、蚂蚱、蜻蜓等这些昆虫危急时刻分泌出来的酸性物质对这种水域中的鱼致命的诱惑。野钓这些水域时一定别忘了加入一些含这种酸性物质的“小药”。炎热的夏季是夜钓的好时候,夜晚的鱼会大量吃进落入水中的昆虫,因此夜钓时尤其需要这种昆虫分泌物提炼出来的“小药”。
夏季还是水中藻类植物繁殖的旺季,各种藻类也是夏季鱼类主要的天然食物,所以藻类元素以及各种含有藻类的“小药”也是夏季常用的添加剂。夏季是一年四季水体最容易发生缺氧现象的季节。所以增氧剂也是夏天不可缺少的一款“小药”。不同厂家的增氧剂中的有效成分过碳酸钠的含量是不同的,使用时注意厂家的使用说明就可以了,一般打窝的时候需要多些,直接加到钓饵中使用,量要少一些,为了环保最好使用可以改善水体质量的增氧剂。
微生物多,水中的病菌也相应增多,夏季的鱼最容易患病,大蒜素在夏季使用的效果也很不错,特别是针对养殖的鱼。夏季肥水中,草莓香精也是最常用的“小药”,这种穿透力很强的水果味香精,添加1%~3%左右,对于肥水中的鲫鱼和鲤鱼都有不错的效果。这些是夏季最常用的“小药”,春季用到的那些香精,在夏季也会用到,阴沉的闷热天气,突然降雨后的相对低温天气,以及某些人工因素造成鱼口不佳的时刻,也完全可以使用春季那些“小药”,纯腥的虾粉、穿透力很强的“老鼠药”在夏季也会有效果。
秋季:秋季的“小药”使用较为复杂,这个季节是鱼类摄食习性逐渐转变的过程,前半个秋季还会是高温季节,鱼类的食性和夏天差不多。“小药”的使用也和夏季相仿,但秋季很多水域里的鱼都喜香,依照这个特性,我们可以使用蛋奶香加药酒,蛋奶对于我们常钓的鲤鲫具有很普遍的引诱力,而且这个季节使用药酒很多,那么我们可以将蛋奶和药酒搭配使用,中药的强穿透力加上蛋奶的醇正香气,对夏末秋初水中的大物有极强的引诱力。
秋季的后半个季节,鱼开始大量进食以储存冬天过冬所需的能量。这时的鱼比较好钓,加入“小药”的时候,主要注重使用组成性“小药”中可以增加鱼饵营养成分的“小药”,如虾粉、虾油、蚕蛹粉和蚕蛹液等。在这个前提下,如果需要快速聚鱼,再考虑使用春夏季节的各种香精,以及加入挥发性较强的药酒。香虎酒在这个季节的使用率也较高些,香虎本身的提鲜作用加上酒的挥发作用,在秋季使用的效果非常不错。
冬季:冬季垂钓,北方主要是冰钓和大棚钓,南方还可以适当的进行室外垂钓。北方冰钓使用的“小药”主要是虾粉、红虫粉,以及一些动物蛋白合成品。主要使用方法是用虫饵沾湿后再蘸这些添加剂,让添加剂入水扩散,激活钓点附近鱼的感触神经,唤起它们摄食的记忆。大棚中使用虫饵和冰钓中差不多,但是使用商品饵的时候用到的小药就多了,各种高浓度香精、神经性调节小药和组成性小药都会用到。在大棚中,使用普通常用面饵、搓饵后蘸取南极虾粉钓,或者丸九纯粉鲫搓小团蘸取中胜的促摄剂,效果都不错。南方的室外冬钓,也可以使用上述“小药”,用来撬开鱼嘴。不过很多南方的朋友反馈冬天使用卵黄素的效果很好。究其原因,鱼在南方的冬天,能吃到的最多的天然食物就是鱼卵了,在钓饵中加入卵黄提取品,钓取南方冬天的鱼也是很好用的。
B. 怎样掌握饵料的状态
渔事中,悬坠钓法其开饵的核心技术应该是调整饵料的状态,人不在状态是无法用心劳作的,饵料不在状态鱼是不会轻易就饵或者就饵率不高;目前商品饵的分类大多为四类: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单一使用某类饵效果是不会尽如人意的;那么,是不是使用了状态饵就有了饵料的状态呢,非也,饵料的状态和状态饵完全是两码事,饵料的状态是指开饵后饵料的雾化、融散、附钩、适口等综合性指标,状态饵是用于调整饵料状态的原料,前一个是事后动态,后一个是事前静态。
一,饵料状态的把握标准
一款状态好的饵料,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雾化性好;饵料入水后能从落点到到位后的钓点能均匀形成柱状雾化区;
2,融散性要好;饵料到底后随着入水时间能够逐渐从外到里层层剥落;
3,附钩性要好;饵料要有黏性,雾化和融散的作用在于诱鱼,而附作在钩上的饵料作用在于钓鱼;
4,适口性要好;软硬要适度,尽量做到饵料手感好,不反水、不黏手。
二,饵料状态的调整技巧
要达到上述条件,从实践中来看主要应掌握好以下开饵技巧:
1,开饵前要熟知预开饵料的特性,了解它的原料合成、味型、比重、形态、饵水比、主攻对象鱼等等;
2,饵水比要严格按比例掌握,不宜凭感觉添加;
3,一次性开饵,切记干了加水、稀了加饵;
4,一次性开饵不宜过多,时间长了其物理性会改变;
5,不能过分搓揉,适当拍打即可;
6,慎用状态饵,特别是量的问题要掌握好,大多饵料作搓饵时是不需添加状态饵的,需拉饵钓时添加状态饵的时候较多;
7,注意饵料搭配之间的比重问题,比重轻的饵料往往颗粒成分少,融散状态就不好,比重过大的饵料,如果不做好搭配调整,雾化性就差;
8,饵料状态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搓揉过余会成死饵,怕拍打和搓揉附钩性又不强,钓手要临场随机应变;
9,注重饵料搭配的适配性,一般搭配公式是: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有的饵料可以单开,有的是需要根据鱼情、水情进行配置的,相互配置的饵料在味型上尽量注重一致性,雾化状态好的饵料就不要再添加增强雾化效果的状态饵,黏性好的饵料同样也不要再添加增强其黏性的状态饵;
10,成型饵料的保存有讲究,要放在饵料盆内,不宜暴晒,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持其原有水分,可用干净毛巾打湿拎干后遮盖在饵料盆上。
有人说开饵的重头戏不在状态而在味型,不是说味型不重要,味型的确定本身就包含在开饵之中,味型只能满足鱼儿的单一食性,而状态要解决的是诱、钓合一的系统问题;当然,“死饵”也能钓鱼,犹如人类崇尚吃熟食,但有的人却偏爱吃生食。
常言道:“三年练竿,五年练饵”,要开出一款自己满意、鱼儿喜欢的饵料,需要钓手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C. 如何正确使用钓鱼饵料添加剂
钓鱼怎样使用添加剂
添加剂是一种辅助物质,起到一个提高饵料质量的作用,增加饵料气味。所以不要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所以在使用添加剂时应该注意:
1)以一二种物质为主
添加剂种类很多,使用时只选择性质、气味相近的一二种即可,并非越多越好。若是把不同气味的几种添加剂混合在一起,结果有可有就是没有气味,或者形成香不香、臭不臭的怪味。即便使用两种物质用作添加剂,也应该一种为主,另一种用量小。
2)掌握好用量
添加剂物质大多都有浓郁的气味,尤其是中药泡酒及调味品,气味特别浓。饵料气味的浓淡一定要适度,不应过浓。对于浓淡的掌握还应根据季节、水温、水面大小及水质情况。通常的规律是:气温高时,添加剂气味应谈一些,反之则浓一些;水面大,气味应浓一些,以扩大气味的影响;若水质较肥,添加剂可多一点,瘦水塘、清水塘,气味应淡一些;有风浪水域应多一些,不面平静应少一些;经常有人钓的钓场,气味应浓一些。
小窍门:虾粉,很多钓友都在用,在香型饵料中加入虾粉,使饵料变成腥香型饵,其中的道理是:许多鱼喜食香型饵,这是它的食性特征,但许多养鱼塘里,经常用含有鱼粉、虾粉的饲料喂鱼,从而接受了腥香物质,久了就对这种腥味来者不拒了。虾粉有虾肉和虾皮做的两种,虾肉做的用途最广。
虾粉使用方法:先将粉末装素饵加水,停几分钟,等饵料充分吸水膨胀,再将占总饵量5%左右虾粉均匀撒在饵料中,搅拌均匀即可。另一种是:先将虾粉用少量水浸泡,然后对入饵料中搅拌。
使用虾粉时用量不宜过大,不要超过总饵量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