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望远镜能够调整、放大倍数,这和什么有关
平时大家其实也会接触到望远镜,而且大多数的人应该能知道望远镜可以帮助大家看到很远的东西,平时大家也会使用望远镜来看星星。望远镜能够调整,并且放大倍数,这和什么是有关系的呢?
三、结语
所以大家一定要正确使用望远镜,而且要提前去查询一下望远镜的相关特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节望远镜的倍数,一般来说,望远镜的倍数越大,大家观察到的区域就越小。
② 望远镜是怎么把远处小物体放大的
一) 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光路图如图1所示。位于物方焦点F以内的物AB,其大小为y,它被放大镜成一大小为y'的虚像A'B'。
放大镜的放大率
Γ=250/f'
式中250--明视距离,单位为mm
f'--放大镜焦距,单位为mm
该放大率是指在250mm的距离内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像的视角同没有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视角的比值。
(二)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而已。
图2是物体被显微镜成像的原理图。图中为方便计,把物镜L1和目镜L2均以单块透镜表示。物体AB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A'B'。 A'B'位于目镜的物方焦点F2上,或者在很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虚像A''B''的位置取决于F2和A'B'之间的距离,可以在无限远处(当A'B'位于F2上时),也可以在观察者的明视距离处(当A'B'在图中焦点F2之右边时)。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放大了一次的像
③ 望远镜是怎么把远处的小物体放大
两个凸透镜 第一个前面的凸透镜把远处的物体成像 到 望远镜的镜筒里
第二个挨着眼睛的凸透镜把成的像放大,就到了眼睛里了
基础原理 当然做起来要复杂的多
④ 望远镜的调节
望远镜的调节
(一)使望远镜能接收平行光。
由于望远镜是用来接收平行光的,因此,实验时只有在目镜中能同时清楚地看到叉丝和平行光所成的像(如平行光管中狭缝的象),才能进行观察和测量,这就要求叉丝(分划板)必须处于目镜的焦平面上又处于物镜的焦平面上。具体的调节步骤如下:
1)目镜的调节
旋动目镜筒,以改变目镜的前后位置,直至清晰的看到分划板上的刻线(叉线)为止。此时叉丝处于目镜的焦平面上。以后就不要再动目镜,以保持分划板至目镜的距离不变,(调节时,若室内较暗,叉丝看不清楚,可拿一张白纸置于望远镜的前面,利用室内的漫反射光照明,以可用放大镜上的小灯照明。
2)物镜的调节
所谓目镜的调节,就是松开螺钉3,前后移动筒2,使叉丝平面(分划板)恰好与物镜的焦平面合,这样平行入射的光线就将成象在叉丝平面,这时在目镜中就能清晰地看到它。怎样才能调节到叉丝平面正好与物镜的焦平面重合呢?方法如图所示,置一反射平面镜于望远镜前,并使其垂置于望远镜的轴线;前后移动筒2,使反射回来的叉丝的象为最清晰。
具体的做法是:将一小平面镜,如下图所示垂直置于载物台上,并使镜面处于两螺钉a,b的中垂线上。先用眼睛从旁观察,把载物台和望远镜大致调成水平;镜面大致正对望远镜。微微左右转动载物台(松开螺钉11,转动游标盘来带载物台转动),从物镜中就可看到反射回来的光线--一个模糊的光团随着载物台的转动,在目镜的视场中左右迅速晃动。微动望远镜或载物台使光团处于目镜视场中,松开螺钉3,前后移动筒2以调节叉丝与物镜的距离,使反射回来的亮十字叉丝由模糊到清晰。并左右(或上下)移动眼睛,看看黑叉丝(分划板)和亮叉丝(反射回来的象)之间有无相对移动(有无视差),若无,则说明叉丝平面与物镜焦平面重合。否则,仍需继续调节,直至确无视差为止。然后拧紧螺钉3。这样,外来的平行光将成像于分划板上,并在目镜中清晰看到它。这称之为望远镜能接受平行光。
(二)使望远镜的光轴与仪器转轴相垂直(即调节观测平面与仪器转轴相垂直)。
当我们在望远镜中能清晰地看到一个亮的十字叉丝时,望远镜的光轴并不与镜面垂直。若要使它们相互垂直,必须使这个亮叉丝与分划板上方的黑叉丝重合。其理由是:如图1所示。分划板上透光的十字叉丝H与上方的黑叉丝K是以中间的水平线为对称线的(即OK=OH),很明显,见图2,当透光的十字叉丝反射所成的像H'与上方的黑叉丝K重合时,入射角将等于反射角,而法线正好是望远镜的光轴,因此它与反射面相互垂直。
具体的调节步骤如下:
1)若反射的亮叉丝H'的像与叉丝K不重合,如图1(a)可微动望远镜使H'的竖线与K的竖线重合,如图1(b)。这时可先调节望远镜的水平倾斜度(旋动螺钉4),使H'的水平线向K的水平线靠近到它们的原来距离的一半(即1/2KH'),在调节载物台下的螺钉a(或b)使它们完全重合。
2)转动游标盘以带动载物台旋动180°,使平面镜的另一面正对望远镜,重复上述步骤使K,H'重合。
3) 将步骤1)、2)反复多次,一直调节到两镜面反射的亮叉丝H'与黑叉丝K完全重合为止。这使望远镜的光轴将与仪器的转轴相垂直,则望远镜绕仪器转轴旋转所形成的观测平面亦将与仪器转轴相垂直。
⑤ 望远镜怎么调节
问题一:望远镜调得怎样才最清楚 先调整左(右)眼的焦距,这时应该闭上右(左)眼,因为有的望远镜设计不同,一只眼睛看清楚后,再调整主焦距(中间)的哪一个螺旋,直到清晰为止。
问题二:单筒望远镜左右怎么调 前端调节镜头的焦距,后端的调节的放大倍数,你先调后面的,模糊看不清的时候在调前面的进行聚焦
问题三:望远镜上的“+”“-”是什么意思 调节屈光度的。
如果眼睛有远视,就往加号一侧转一些,如果有近视,就往减号一侧转一些。每个小格表示100度,如果有500度近视,就从0位开始,向负号方向转动5个小格。
关于调节屈光度的问题,要看望远镜是如何调焦的。
现在大多数望远镜采用的是中央调焦、右眼微调的方式。
步骤1: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观测目标。
步骤2:挡住右侧目镜,观测这个固定目标,调节中央的大调焦轮,直到左眼看清晰为止。
步骤3:挡住左侧目镜,观测这个固定目标,调节右侧目镜筒上的小调焦环,直到右眼看清晰位为止。
好了,现在双眼的视力差别已经得到了补偿。不要再轻攻改动望远镜的屈光度了,以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观测远近不同的目标,你只要调节中央的大调焦轮就可以了。
很多军用望远镜采用的是左右调焦的方式,也就是说,左侧目镜和右侧目镜的屈光度是分别调节的,互不影响。
步骤1:看看哪支镜筒是有密位分划的,先调这个镜筒。德式望远镜大多数都把分划板装在右镜筒里;美式望远镜大多把分划板装在左镜筒里。
步骤2: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目标。
步骤3:挡住一侧镜筒的目镜,用另一支镜筒观测目标,调节目镜上的小调焦环,直到看清晰为止。
步骤4:挡住另一侧镜筒的目镜,用刚才被挡住的镜筒观测目标,调节目镜上的小调焦环,直到看清晰为止。
好了,屈光度已经调节好了。双调镜子的景深普遍很大,你调好了屈光度,以后就不用再调他了,肉眼会自动适应不同远近的目标。
问题四:怎样调整望远镜? 这个是调双目镜的了
问题五:望远镜右目镜视差如何调节 如果说的是双筒望远镜, 那么先闭上右眼,调节中间的调焦轮,然后睁开右眼调节右目镜的偏差轮,调到舒服的地方就行了。如果散光或者双眼视力差距过大建议戴上眼镜。
问题六:望远镜高底怎么调试 望远镜是有三脚架的,可以用手柄调节的,你的是牛顿反射式望远镜还是开普勒折射式望远镜?反射和折射望远镜都是有优点的。
问题七:望远镜买回来后度数怎么调? 1、大多手持望远镜,操作都是类似的,也就是中间调焦+右侧微调,基本上占90%吧。
这种常见的调节方式,你搜“大众光学 双筒望远镜的基本操作”。
2、还有极少数情况,是分别拧两个目镜,这个太简单,就不介绍了。
除了这个不同,其它细节都是通用的,都可以参照1中的介绍操作。
问题八:breaker望远镜怎么调节 先调整左(右)眼的焦距,这时应该闭上右(左)眼,一只眼睛看清楚后再调整主焦距(中间)的那一个螺旋,直到清晰为止。
问题九:怎么用望远镜,怎么什么有没有啊,第一次怎么调 两端的镜头盖都摘下来了没?
问题十:这个望远镜怎么调节目镜距离? 调右边目镜上的灰白色齿轮状的那圈
⑥ 望远镜如何调整呢
测角θ时,望远镜由α1=330°00′经0°转到α2=30°15′。
在转动望远镜测角度的时候,分光计的游标盘,平行光管,和载物台都必须固定不动。
游标盘决定了测量角度的零点,平行光管决定了入射光的入射方向,载物台位置决定了反射光的反射角度,所以都不能移动。
转动望远镜注意事项
转动望远镜观察从平面反射镜反射回来的叉丝象相对望远镜分化板中心有无位移,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是位移的,并且在望远镜转过180°角时产生一个大的位移量。
这说明平面镜相对转轴还在倾斜,为了消除这种倾斜,还要调节平面处的螺丝和望远镜的螺丝使物移量各减少一半,(量大位移的)并且又保持叉丝及其象的清晰且无视差。以上调节反复进行几次,调好后就把望远镜固定不动,这时望远镜部分的调节就算完成。
⑦ 八年级物理:望远镜怎样把物体放大啊
普通的双孔望远镜是由一面凸透镜和一面凹透镜组成的。其名叫伽利略望远镜。
光线先通过物镜(凸透镜)进行聚光,然后偷过目镜(凹透镜)进行成像。
成像原理见图: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tn=imagedetail&word=%D9%A4%C0%FB%C2%D4%CD%FB%D4%B6%BE%B5+%B3%C9%CF%F1%D4%AD%C0%ED&in=25211&cl=2&lm=-1&pn=0&rn=1&di=3927194160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di39271941600&objURLhttp%3A%2F%2Fwenwen.soso.com%2Fp%2F20101018%2F20101018210912-1938997171.jpg&fromURLhttp%3A%2F%2Fwenwen.soso.com%2Fz%2Fq229363029.htm%3Fsp%3D1163&W500&H375
使用双凸透镜的也有,开普勒望远镜就是用的双凸透镜。但其成像是倒立的。
具体的成像原理见图: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F%AA%C6%D5%C0%D5%CD%FB%D4%B6%BE%B5&in=23044&cl=2&lm=-1&pn=0&rn=1&di=35214280185&ln=904&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0&-1&di35214280185&objURLhttp%3A%2F%2Fwenwen.soso.com%2Fp%2F20101106%2F20101106192927-1700792747.jpg&fromURLhttp%3A%2F%2Fwenwen.soso.com%2Fz%2Fq88665143.htm%3Fsp%3D2001&W300&H247
另外还有反射望远镜,一般天文观测等使用,用的是凹透镜,但也分为两种,分别为牛顿望远镜和卡塞格林望远镜。相关词条:http://ke..com/view/245800.html
如果你是八年级的话重点了解一下伽利略望远镜成像原理,其他的都只要了解就行。
⑧ 望远镜目太小怎么放大目镜
按下放大镜的按钮即可完成放大操作。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由凸透镜组成,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缩小的实像,在目镜焦距内形成放大的虚像,物镜越大,可使远处物体看上去更明亮,物镜与目镜距离应不大于两倍凸透镜焦距之和,望远镜中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其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
⑨ 一些望远镜怎么可以把一个目标放大(变倍望远镜)
变倍望远镜?如果是双筒变倍望远镜的话,它有一个控制变倍的可以旋转的“按钮”(不同望远镜设计不同),这样按照说明书上的旋转一定角度,就会相应的放大或缩小一定的倍数,当然变倍以后还要调焦。
再就是单筒了,这类望远镜只要更换目镜,就可以达到变倍的效果,同样也要调节焦距。一般情况下先用低倍数看,固定好了以后在慢慢换上高倍目镜。
⑩ 望远镜怎么放大啊
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目视光学仪器,能把远物很小的张角按一定倍率放大,使之在像空间具有较大的张角,使本来无法用肉眼看清或分辨的物体变清晰可辨。所以,望远镜是天文和地面观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是一种通过物镜和目镜使入射的平行光束仍保持平行射出的光学系统。根据 望远镜原理一般分为三种。
一、折射望远镜,是用透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分为两种类型:由凹透镜作目镜的称伽利略望远镜;由凸透镜作目镜的称开普勒望远镜。因单透镜物镜色差和球差都相当严重,现代的折射望远镜常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透镜组作物镜。其中以双透镜物镜应用最普遍。它由相距很近的一块冕牌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和一块火石玻璃制成的凹透镜组成,对两个特定的波长完全消除位置色差,对其余波长的位置色差也可相应减弱
在满足一定设计条件时,还可消去球差和彗差。由于剩余色差和其他像差的影响,双透镜物镜的相对口径较小,一般为1/15-1/20,很少大于1/7,可用视场也不大。口径小于8厘米的双透镜物镜可将两块透镜胶合在一起,称双胶合物镜 ,留有一定间隙未胶合的称双分离物镜 。为了增大相对口径和视场,可采用多透镜物镜组。对于伽利略望远镜来说,结构非常简单,光能损失少。镜筒短,很轻便。而且成正像,但倍数小视野窄,一般用于观剧镜和玩具望远镜。对于开普勒望远镜来说,需要在物镜后面添加棱镜组或透镜组来转像,使眼睛观察到的是正像。一般的折射望远镜都是采用开普勒结构。由于折射望远镜的成像质量比反射望远镜好,视场大,使用方便,易于维护,中小型天文望远镜及许多专用仪器多采用折射系统,但大型折射望远镜制造起来比反射望远镜困难得多,因为冶炼大口径的优质透镜非常困难,且存在玻璃对光线的吸收问题,所以大口径望远镜都采用反射式
二、反射望远镜,是用凹面反射镜作物镜的望远镜。可分为牛顿望远镜
卡塞格林望远镜
等几种类型。反射望远镜的主要优点是不存在色差,当物镜采用抛物面时,还可消去球差。但为了减小其它像差的影响,可用视场较小。对制造反射镜的材料只要求膨胀系数较小、应力小和便于磨制。磨好的反射镜一般在表面镀一层铝膜,铝膜在2000-9000埃波段范围的反射率都大于80%,因而除光学波段外,反射望远镜还适于对近红外和近紫外波段进行研究。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可以做得较大,主焦点式反射望远镜的相对口径约为1/5-1/2.5,甚至更大,而且除牛顿望远镜外,镜筒的长度比系统的焦距要短得多,加上主镜只有一个表面需要加工,这就大大降低了造价和制造的困难,因此目前口径大于1.34米的光学望远镜全部是反射望远镜。一架较大口径的反射望远镜,通过变换不同的副镜,可获得主焦点系统(或牛顿系统)、卡塞格林系统和折轴系统。这样,一架望远镜便可获得几种不同的相对口径和视场。反射望远镜主要用于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
三、折反射望远镜,是在球面反射镜的基础上,再加入用于校正像差的折射元件,可以避免困难的大型非球面加工,又能获得良好的像质量。比较着名的有施密特望远镜
它在球面反射镜的球心位置处放置一施密特校正板。它是一个面是平面,另一个面是轻度变形的非球面,使光束的中心部分略有会聚,而外围部分略有发散,正好矫正球差和彗差。还有一种马克苏托夫望远镜
在球面反射镜前面加一个弯月型透镜,选择合适的弯月透镜的参数和位置,可以同时校正球差和彗差。及这两种望远镜的衍生型,如超施密特望远镜,贝克―努恩照相机等。在折反射望远镜中,由反射镜成像,折射镜用于校正像差。它的特点是相对口径很大(甚至可大于1),光力强,视场广阔,像质优良。适于巡天摄影和观测星云、彗星、流星等天体。小型目视望远镜若采用折反射卡塞格林系统,镜筒可非常短小。